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米特性与米线品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米原料的特性对米线品质的影响,对大米和大米淀粉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和流变学分析,测定了大米、大米淀粉和米线的工艺品质.结果表明:大米直链淀粉对米线的剪切应力等仪器测定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对蒸煮品质影响不大,大米蛋白质与米线品质的相关较小.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大米淀粉物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类型的大米为原料,采用碱提法制备大米淀粉,分析了大米和大米淀粉的成分以及大米淀粉的物化特性。结果表明,粳米中蛋白质及Ca含量最高,分别为7.51%和98.80 mg/kg,糯米中淀粉及Fe含量最高,分别为74.77%和14.00 mg/kg;糯米淀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和透光率较高,分别为10.74μg/g、48.60%,而直链淀粉含量及碘蓝值较低,仅为1.50%和0.05;3种淀粉平均粒径均为5μm左右,平均聚合度在53左右;大米淀粉糊化后的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不同类型淀粉黏弹性大小顺序为粳米淀粉籼米淀粉糯米淀粉;籼米淀粉的糊化和回生的T_o、T_p和T_c值最大,回生后,大米淀粉TO、Tc、TP以及ΔH值明显降低,重结晶的晶形完整程度不如原晶体,热稳定性也比原晶体差。  相似文献   

3.
李玥  牟伯中  罗昌荣  钟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96-15798,15827
[目的]确立既不破坏大米淀粉天然结构与性质,又能有效分离制备大米淀粉的方法与工艺。[方法]研究并比较了碱法、表面活性剂法和酶法3种不同的制备大米淀粉的方法分离大米淀粉与蛋白的效果,以及对大米淀粉各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3种制备方法除蛋白的能力相近,但酶法制备的大米淀粉,其颗粒的破损率最小;DSC测量的热力学参数显示,不同方法制备的淀粉其糊化热力学特性没有明显的差异;粒径分布图显示,酶法制备的大米淀粉具有最小的颗粒粒径。[结论]综合各项物理指标,得出酶法制备大米淀粉的方法相对于碱法和表面活性剂法有较高的优越性,能较好地保持大米淀粉的天然特性。  相似文献   

4.
李翠莲  方北曙  李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40-10841
[目的]优化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纯度较高的大米淀粉的工艺,从而解决库存谷物严重浪费的问题。[方法]以大米为原料,以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大米淀粉,采用3因素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凯氏定氮法GB5511285测定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各因子对蛋白质去除和淀粉得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最优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3%,反应时间6 h。淀粉提取的最优工艺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结论]综合考虑,以大米为原料,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法除蛋白质提取大米淀粉的最优工艺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淀粉中蛋白质含量为0.39%,淀粉提取率为89.53%。  相似文献   

5.
超微细化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制备微细化大米淀粉,观察了不同球磨时间下大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大米淀粉研磨一定时间后,可以得到平均直径小于0.10μm的超微细粉体;机械力作用对淀粉颗粒的粒度、粘性、分子量及其与碘的结合等有影响;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大,淀粉的碘兰值、吸湿量、溶解率、胶稠度、透明度和酶解率都有所增大。在球磨前20 h,各指标变化迅速,20 h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6.
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及其与粘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粘性,探讨天然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体系)的分子结构与特征粘度的关系。【方法】以6种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凝胶色谱法和乌式粘度计测定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特征粘度,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分子量分布与特征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大米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中间级分和直链淀粉3个级分组成。6种大米支链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0.90×108~15.60×108 g•mol-1,直链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6×106~6.58×106 g•mol-1。支链淀粉分子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直链淀粉分子的窄。中间级分的分子量分布较宽。大米淀粉的特征粘度约为77.65~237.53 g•g-1。【结论】天然大米淀粉的比浓粘度、比浓对数粘度与浓度的关系呈二次曲线的特征。当支链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比较大时,淀粉的特征粘度较高,较大的直链淀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比使特征粘度减小,用指数模型拟合淀粉分子量分布规律与特征粘度的关系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该模型可为定量描述天然淀粉或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混合体系的粘度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黑龙江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大米淀粉糊化特性,以黑龙江5个不同地域的水稻为研究对象,稻谷经砻谷、碾米后,分别测定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征值,运用了SPSS 18.0进行方差分析,比较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直链淀粉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13%~18.36%,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都为低直链淀粉含量,初步判断实验选取的水稻品质较好。不同地域的淀粉糊化特征值各不相同,但未表现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测定大米中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质量分数,采用双波长法研究了不同测定条件(温度、时间)对大米中直链、支链淀粉及总淀粉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100℃温度条件下,样品75℃、处理15 min测得的支链淀粉质量分数最高, 80℃时样品的支链淀粉相对质量分数最低;在80℃、处理15 min时,样品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最高;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大米中总淀粉质量分数的影响与支链淀粉相似.由此可知,不同的测定条件(温度、时间)对双波长法测定大米中各淀粉质量分数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芜湖惠丰省级粮食储备库储存的不同储藏年限的籼稻为原料,并将其制成大米,测定大米的脂肪酸、蛋白质及总淀粉含量,并用酸度指示剂法鉴定稻谷新陈状况,探讨了脂肪酸含量、淀粉黏性及酸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不同储藏年份稻谷在陈化过程中的营养特性与性能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增长,总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脂肪酸含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酸度指示剂显示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酸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碎米蛋白的提取及多孔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三宝  周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79-4280
碎米蛋白和大米淀粉可以作为碎米综合利用的2个主产品。采用碱法将碎米蛋白和淀粉分离。研究表明:蛋白最适提取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0.3%,提取时间8 h,提取温度为室温,料液比为15∶,蛋白得率67.3%。同时,研究了以碎米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的处理方法制备多孔淀粉。研究表明多孔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8 h,温度50℃,pH 6.0,α-淀粉酶用量1.5%,制备的多孔淀粉具有良好的吸水和吸油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大米原料特性与鲜湿米粉品质的相关性,为鲜湿米粉原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10种大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原料产地、大米理化特性及其凝胶质构特性等差异,并对大米原料的理化性质与鲜湿米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适宜制作鲜湿米粉的大米原料特性指标。【结果】不同产地大米的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含量等变异系数大,直链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鲜湿米粉品质有显著相关性,与质构特性、外观等呈正相关,与蒸煮损失和断条率及米香味呈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米粉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则相反。【结论】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影响鲜湿米粉品质的关键因素,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20%~22%)、蛋白质(6%~7%)和脂肪含量(0.8%~1.4%)及胶稠度(85~104 mm)适中的大米适宜作为鲜湿米粉制作原料,可获得更好的米粉品质;支链淀粉含量高(>52%)的大米不宜制作鲜湿米粉。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大米蛋白乳饮料生产工艺,以大米蛋白、乳清蛋白为主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产品最终配方。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大米蛋白和乳清蛋白以3∶2比例复配后的蛋白粉氨基酸组成合理;稳定性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大米淀粉、卡拉胶和结冷胶对大米蛋白乳饮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黄原胶效果不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配稳定剂添加量为卡拉胶0.040%、结冷胶0.035%、大米淀粉0.60%;风味调配结果表明复配蛋白粉添加量6.0%、蔗糖5.0%,柠檬酸0.04%,炒米香精0.08%,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大米蛋白乳饮料氨基酸组成合理,产品稳定性良好,风味佳。  相似文献   

13.
以早籼米为原料,通过碱酶复合法提取高纯度的大米淀粉(蛋白质含量<0.4%).试验发现超声波辅助酶法提纯大米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时间25 min,加酶量为5 mg/g,酶解时间为2 h,酶解温度为45℃,固液比为1:6,测得大米淀粉提取率为91.2%,纯度为98.7%.  相似文献   

14.
抗性淀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普鲁兰酶对大米淀粉脱支的工艺条件,以期获得较高的RS产率。[方法]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用普鲁兰酶对其进行脱支,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法制备RS的工艺。采用经AACC认定的76-13标准方法测定RS含量。[结果]各因子对RS产率的影响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温度>淀粉浓度>酶解时间,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淀粉浓度25%,加酶量2.4PUN/g(干淀粉),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4h。[结论]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对其进行脱支制备RS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2.4PUN/g(干淀粉),酶解温度60℃,淀粉浓度25%,酶解时间14h,在此条件下RS产率为19.16%。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不同地域来源大米外观和有机成分指标差异,探讨大米外观和有机成分指标对大米产地鉴别的可行性。通过测定2013年查哈阳大米、建三江大米和五常大米89份样品的米粒投影面积、米粒长、米粒宽、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地域和品种对大米的外观和有机成分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米不同温度陈化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港五四农场生产的越光大米为原料,将原料米分别放在20℃室温与30℃恒温环境条件下贮藏9个月,采用气相色谱、分光光度法等测定方法,测定了新米及陈米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探讨了淀粉粘性、热力学特性等性能指标变化规律,为研究越光大米陈化过程中的营养特性与性能变化提供基础。在越光大米的贮藏过程中,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大米的蛋白质、总淀粉、粗脂肪含量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总游离脂肪酸呈现缓慢上升;大米淀粉黏性的峰值与谷值粘度呈上升趋势,新米的峰值粘度是2530 cP,30℃下贮藏9个月的陈米达到3219 cP;最终粘度基本保持不变;而破损值与回升值绝对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破损值与回升值绝对值差异越小。大米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温度变化不大,分别保持在62℃与68℃左右;糊化终止温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糊化热焓值逐渐增加,由最初的2.365 J /g 上升到2.885 J /g。不同贮藏条件比较,温度越高,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涉及从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米、米糠等副产物中提取高附加值的成分或产品,包括以碎米为原料生产高纯度大米淀粉,以米糠为原料生产米糠精华素和膳食纤维等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米淀粉提取及黏滞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OH溶液浸泡米粉去除蛋白质提取大米淀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0.2%NaOH溶液、固液比1:4、浸泡2h的最佳提取条件下,淀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0.453%、淀粉得率为74.2%。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以烘箱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所得淀粉的黏滞性谱,结果显示两种淀粉的黏滞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区域优势及人们饮食习惯出发,进行皖南烟区优质粳稻大米品种开发,以青香软粳和嘉58为供试材料,以人工移栽方式种植,经过取样、蒸煮、检测,发现2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低于10%,大米食味品质较好,产量较高,胶稠度达到国家标准中一等粳稻谷标准,较适合供给江浙沪大米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20.
以3种不同品种的粳米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饲养密度的米蛾幼虫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受米蛾侵染后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碘蓝值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物质含量有所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