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2011年在京东板栗主产区的几个有机板栗园,针对有机板栗园如何培肥地力这一关键技术难题,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了板栗园生草、夏季压青、树下覆盖、栗药间作、栗菌间作等试验,同时进行了施蚯蚓肥和板栗专用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板栗园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可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板栗产量及栗果含糖量。山地板栗园夏季压青可明显提高板栗园土壤肥力,使板栗产量提高24.38%,单粒重量增加21.93%。缓坡地板栗园宜覆盖麦秸,连续两年覆盖麦秸后,  相似文献   

2.
侯金玲 《现代园艺》2013,(20):36-36
介绍了低产板栗园的基本情况,并从板栗园的田地改造、高接换种、施肥、修剪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低产改造措施,从而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丘陵坡地成龄板栗园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2007—2011年进行了低产值板栗园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试验园产值大幅度提高。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产板栗园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坡旱地板栗园产量低的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间作、土壤管理、科学施肥、花果管理、精细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低产板栗园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板栗林下栽培不同的经济作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园套种短梗五加具有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并且具有保持水土,改善板栗园生态环境的功效.最高每667 m2较单一栽培多收入1 165.75元,是辽东板粟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的较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豫南地区是国家级板栗生产示范基地 ,到 2 0 0 0年栽培面积已达到 3 6.3万 hm2 ,但大多栽植在海拔 40 0 m左右的丘陵山地 ,立地条件差 ,无水浇条件。根据历年调查 ,板栗产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我们连续 6年进行了树体输水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试验地概况我们在信阳李家寨镇汪德福板栗园、确山石滚河乡曾庆发板栗园、罗山铁卜乡何艳霞板栗园、商城伏山乡曹汉东板栗园进行了 6年输水试验。试验园土壤均为黄棕壤 ,PH值为 6.7~ 6.9,有机质含量 1 .1 %~ 1 .3 % ,土层厚度 42~ 61 cm。2 材料与方法每个试验园选择立地条…  相似文献   

7.
板栗树土施多效唑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信阳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了大面积的板栗园,由于管理落后,板栗树新梢生长量大.分枝较少.结实少.树冠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造成栗园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我们于2001~2003年在成龄板栗园土施多效唑.进行控冠和促花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板栗针叶小爪螨为试虫,采用PCR扩增法,应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特异引物对我国部分板栗产区(北京密云南达峪村、山东泰安赵峪村与山东临沂柳条峪村)板栗园针叶小爪螨进行了检测,以期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检疫鉴定针叶小爪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北京密云南达峪村与山东泰安赵峪村板栗园针叶小爪螨体内扩增出593bp Wolbachia的wsp基因;在山东临沂柳条峪村板栗园针叶小爪螨体内未检测到Wolbachia特征基因片段。利用所测序列和其它已发表的序列建立系统树,发现针叶小爪螨体内Wolbachia属于B大组的Epo小组。  相似文献   

9.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全年无霜期197 d,年平均气温13.4℃,年日照时数平均2 532.1 h,平均降雨量850 mm.具有光照充足、降水量适中、气候温和等特点.为加速山区农民奔小康的步伐,笔者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秋,在费县薛庄镇谭家庄村、大良村选择了5.33hm2、6~8年生、株行距4 m×4 m的板栗园进行板栗园间作黑木耳的研究,几年来间作区平均666.7 m2每年可产黑木耳500kg,增产板栗30kg,新增纯产值9 180元,并总结出板栗园间作黑木耳的丰产栽培技术.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板栗产量居全国之首,从2003~2009年连续7年产量保持在20万t以上。最近几年,费县、蒙阴、泰安市岱岳区等主产区老板栗园天牛危害严重,部分板栗园危害株率达90%以上,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板栗生产。经多地考察,提出以下防治建议,供广大栗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