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农发”甜椒是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甜椒育种组育成的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比“农大40号早熟7—1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叶片大,对病毒病抗性较强。丰产性能好,比一般品种增产30%  相似文献   

2.
“农乐”甜椒是北农大园艺系甜椒育种组继“农大40号”、“农发”品种之后有成的又一个早熟甜椒新品种(F_1)。该品种1.是一个适于大棚覆盖栽培的早熟品种,果实发育速度快,连续结果习性好。从定植至采  相似文献   

3.
我所在73年就已经利用钴~(60)—γ射线,热中子等进行甜椒、番茄干种子的处理试验,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1979年我们又进行用钴~(60)—γ射线照射甜椒干种子,通过变异后代定向选择1983已近稳定,入选优系15—3—1,参加“全国原子核科学技术应用展览会”展出,该品系果大、肉厚、味佳、抗病、丰产。1983年小区测产比当地主栽品种巴彦椒增产35.3%。  相似文献   

4.
胡洽  俞世敏 《蔬菜》1998,(6):15-16
为了适应冷凉地区甜椒早熟栽培的需要,生产上能以较早熟大果型品种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开展了早熟类型甜椒配套品种的选育工作,并已育成丰产稳产、抗病优质的甜椒新品种“甜杂3号”。该品种为中早熟甜椒一代杂种。株高84cm,叶片深绿色,第12片叶着生第1花。...  相似文献   

5.
张洪观 《蔬菜》1990,(6):27-27
红专773甜椒是黑龙江省高级园艺师邓永义选育的大果型甜椒新品种。株高40厘米,一般单果重200克,大者可超400多克,丰产株产15个,株产3.8公斤,亩产4500多公斤。属中晚熟品种。表现抗病性强、生长健壮,果实圆型稍长、绉棱少、嫩果深绿色,成熟时深红色、果皮厚硬,肉厚中等、耐运耐贮、味甜质脆,用于生食、熟食、盐渍均可。该种是目前国内果型最大、高丰产的甜椒新品种之一、各地都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朱华  丁建卫 《蔬菜》2001,(7):8-8
目前大棚大椒秋延后栽培通常选用的为微辣型羊角椒品种。为增加元旦、春节大椒供应的花色品种,1999、2000年连续2年在我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以甜椒品种“甜杂2号”、“茄门甜椒”进行秋延后栽培试验,初步认为“甜杂2号”作为本地区秋延后栽培的甜椒品种,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品种特性特征 本品种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甜椒一代杂种。早熟性强,长势旺,抗性强,高抗病毒病,结果性好。果实灯笼形,果色深绿,单果重70g,最大果重100g以上,果肉厚3.5~4mm,味甜,耐贮运。延后栽…  相似文献   

7.
甜椒品种:茄门、同丰37、世界冠军每斤均为14元,翼椒1号、二猪嘴、牟农1号、海花3号每斤17元,农大40、龙椒1号2号、红专773每斤25元。辣椒品种:早熟大牛角、保加利亚羊角、辽椒1号、麻辣三道筋每斤14元。  相似文献   

8.
何平 《上海蔬菜》1990,(4):15-16
一、常规品种 1.上海甜椒:来源于解放前从国外引进的“茄门甜椒”。在甜椒未开展杂优利用前,是上海菜区的主栽良种,且遍及我国各大城市莱区。解放后,郊区各蔬菜多都从茄门甜椒中备自选留出了许多优良的“上海甜椒”株系(品系)。它们虽来源于同一  相似文献   

9.
张志斌 《中国蔬菜》2005,1(3):35-3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担的北京市科委和科技部“863”项目———“温室甜椒全季节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于2005年 2月 4日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甜椒日光温室全季节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筛选出适合温室不同季节栽培的甜椒品种 8个,初步总结出了温室甜椒全季节栽培的温、光、肥、水及CO2 等量化管理指标,形成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温室甜椒每 667m2 年产量达 12t,最高达 13. 74t,采收期 8个月。该项成果首创了温室甜椒全季节有机土壤栽培模式,明确了肥水管理的量化指标。研究了采用微生物处理农作物秸秆与有机肥腐熟…  相似文献   

10.
《长江蔬菜》2005,(6):9-9
在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的共同资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张志斌主持完成了“温室甜椒全季节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该项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甜椒日光温室全季节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筛选出了适合温室不同季节栽培的甜椒品种8个,初步研究总结出了温室甜椒全季节栽培的温、光、肥、水及CO2等量化管理指标.形成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长江蔬菜》1990,(5):25-26
甜椒是上海主栽品种之一,在80年代中期由我市嘉定县蔬菜技术推广站培育成“嘉配系列”甜椒新品种.受到了上海经济区各生产单位与菜农的欢迎。“嘉配3号”甜椒是适宜在设施内栽培的杂优  相似文献   

12.
以花丝和花柱为紫色的北方扁灯笼形甜椒,南京苜蓿园早辣椒、高灯笼形甜椒5-2和甜椒质雄性不育(CMS)系8A、17A、延A、金A及辣椒CMS系21A、阴早A、宁伏A为材料,采用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手段,育成与父小5-2性状近似的甜椒恢复系5-2R,、5-2R2和5-2R3以及CMS“三系配套”甜椒品种江蔬5号。  相似文献   

13.
王德泉 《蔬菜》2006,(12):21-21
为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模式。2004年,山东省平阴县蔬菜办公室在平阴镇、安城乡积极推广了“拱圆棚早春西瓜—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西瓜拱圆棚,在早春季节覆盖棚膜同时定植西瓜和甜椒,春季以西瓜管理为主,夏秋季以甜椒管理为主。该模式一改过去拱圆棚只生产一季早春西瓜、效益低的现状,既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又做到了西瓜、甜椒周年生产,因而效益成倍翻番。目前,该栽培模式在山东省平阴县推广面积已达到180hm2,平均每667m2产西瓜3500kg、甜椒5000kg,纯效益达1.2万元以上,深受当地菜农的欢迎。现将该栽培…  相似文献   

14.
张丽红 《蔬菜》2001,(7):9-11
彩色甜椒由于其颜色明亮、果实个大、果肉肥厚、质地脆嫩、富含营养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冬季生产彩色甜椒,不仅可在寒冷季节供应新鲜蔬菜,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由于其价格较高,又可使生产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彩色甜椒的冬季生产,平均667m2产值在1.5~2.0万元。 现将其节能型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冬季栽培彩色甜椒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易坐果、果形方灯笼形、肉厚个大、颜色明亮、抗疫病的品种。 1.进口彩色甜椒品种玛祖卡(Mazurka):自荷兰引进的杂交种,单果…  相似文献   

15.
2008-2009年在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进行了甜椒新品种品比试验.对所参试]2个甜椒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产量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表明,12个品种中,吉星甜椒,国禧205,富贵甜椒产量最高;吉星甜椒,玛丽莲,富贵甜椒抗病性最强;综合性状最优的是吉星甜椒.  相似文献   

16.
甜椒是一种营养较高的果菜,江苏地区广大消费者十分青睐。甜椒秋延冬栽培是反季节栽培,管理措施要求高、技术性强。育苗期间遇到光照强,气温、地温均较高的气候,且多干旱、暴雨,适宜开花、结果的温度时间又很短,这些不良环境条件,极易造成病毒病大发生。为此,南通蔬菜研究所对秋延冬甜椒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种植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品种宜选择既耐热又耐寒,抗病毒病、超大果型的中早熟甜椒品种如卫星-872、甜杂3号、甜杂6号等。2培育壮苗 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作苗床,每苗床(6m×…  相似文献   

17.
中椒4号是用75—7—3—1和83079—3—3—3两个自交系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中晚熟甜椒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果大、肉厚、近方灯笼形、果面光滑,对病毒病抗性较强。每666.7m2产甜椒4 000~4 500kg,比同类型对照品种茄门、农大40等增产12.4%~166.0%。是一个抗病、丰产、优质的大果型品种。已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示范推广,深受各地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甜椒是上海蔬菜主栽种类之一,郊县菜区栽培面积每年约1.3万亩,品种多为上海甜椒(茄门椒)。为了适应蔬菜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我站于1978年开展了甜椒杂优利用的选配试验,选出了适于设施与露地栽培的杂优一代“加配三号”甜椒新品种。该品种的早熟性、结果率、适应性,以及丰产性均优于  相似文献   

19.
刘俊学 《蔬菜》1989,(2):22-23
1986年,我所从北京市引进了“海花三号”甜椒,对其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特点,特别是高产种量的采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品种特性秧棵矮小,株高40—45厘米;株型紧凑,呈杯状形;茎枝较硬,分枝力强;果实呈长灯笼型,浓绿色,有光泽,果面光滑,果肉较厚;耐热、耐病、耐水肥,不耐低温;早熟:比茄门甜椒早熟7—10天,产量集中在前期;高产。平均结果11枚,最多可达26  相似文献   

20.
85—5甜椒     
85—5早甜椒为洛阳辣椒研究所李才诚老师从齐齐哈尔甜椒的变异株中经南北两地数代异地系统选育而成的甜椒新品种。1990年9月经中国农科院组织有关专家现场鉴定通过,该甜机品种为目前国内最早熟,单株结果最多,亩产最高的甜椒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