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方式种植山药,一般要挖深沟,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山药采收伤损数量大,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浅生栽培法是采用塑料浅生套管(又称浅生槽、定向槽),人为地改变山药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利用浅土层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山药具有长薯快、薯条美观、采收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种植、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等特性,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东蔬菜》2010,(1):47-47
山药,别名鲜山药(江苏)、怀山药(河南)、山薯(福建、广西)、理毛条(云南)、山药薯(湖南)等,以根茎入药,具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系药食之佳品。全国年正常销售量为600万kg。山药可加工成毛山药、光山药和出口山药,其经济价值相差较大。山药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采收.现将各种山药加工和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大和白芋、紫山药、铁棍山药、牛腿山药、镇平山药、灵芝山药、北海道2号、北海道1号、刘官山药(ck)共9个山药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贵州省安顺市种植,研究其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及食用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牛腿山药产量最高,达到29704.5kg/ha(商品率90.31%),其次是大和白芋28182.9/ha(商品率82.37%),且这两个品种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较好,适合在安顺种植,另外紫色山药(20114.7kg/ha)可以作为特色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国家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山药因其药食兼用、经济效益突出,逐渐被北方农户所选择种植。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北方寒地山药生产的栽培技术,为北方地区山药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腾 《种子科技》2023,(9):94-96
山药营养价值较高,肉质细腻风味独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产量高且效益好,受到许多种植户的青睐。文章以山药生物学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山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黏头山药是云南省麻栗坡县多年种植的优质山药品种,一般亩产2500~3000千克,丰产栽培亩产4000~5000千克,亩产值达万元以上,其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10倍以上,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种植前景。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兖州市是传统的山药种植区,至今已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山药作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推品种,种植面积已有1万余亩。笔者在多年的蔬菜技术指导中发现,每年山药在旺盛生长期,即5~8月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种黄叶现象,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叶片呈脉状发黄,很少成片发展,发黄的叶片长期不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8.
温庆文  钟霞  王蕾 《科学种养》2012,(11):19-19
在山药种植中,搭架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搭架的好坏直接影响山药的产量。多年的山药高产试验证明,山药搭架的方式和牢固程度是山药丰产丰收的前提。山药搭架方式对其进行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一般有“人”字架(双架)和栅栏架(单架)两种,现在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栅栏架。搭架如垮塌将直接影响山药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铁棍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表皮有铁锈样的红斑而得名。铁棍山药既可入药又可食用,其肉质根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河南省焦作地区种植的铁棍山药口感绵糯、细腻、甘甜、质量上乘,可蒸、可煮、可炒、可炖,既可以做成山药粉、山药片、山药干,还可以加工成山药油茶、山药挂面等,药食同源,消费者非常喜欢。传统方式种植的铁棍山药产量低、品质差。近几年,焦作地区采用机械打孔开沟技术种植铁棍山药,效果良好,值得借鉴推广。1.种栽选择  相似文献   

10.
1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 土壤选择和刨沟……  相似文献   

11.
山药别名薯蓣、大薯等 ,是薯蓣科山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有肥大的地下茎 ,肉质细腻 ,风味鲜美 ,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山药产量高 ,适应性很强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现代医药研究表明 :山药不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纤维素 ,还有胆碱、皂甙、粘液质、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成分 ,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山药耐储藏、运输 ,又便于加工 ,正在成为一种国际性药、食兼用作物 ,也是重要的出口特产蔬菜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国内一些主要山药品种种薯的萌芽出苗特性 ,包括萌…  相似文献   

12.
密度和施肥方式对定向槽浅生栽培紫山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紫山药产量的影响,提高紫山药定向槽浅生栽培的生产技术水平,采用大田试验,以紫色山药品种‘紫玉淮山’为试验品种,设置0.25 m×1.4 m、0.3 m×1.4 m、0.35 m×1.4 m和0.4 m×1.4 m 4 个不同的种植密度水平及常规化肥、缓控释肥2 种施肥方式,比较分析紫山药产量。种植密度处理表明,定向槽浅生栽培条件下,紫山药单株平均产量随着株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种植密度为0.4 m×1.4 m的处理单株平均产量最高;而单位面积产量则与之相反,种植密度为0.25 m×1.4 m时产量最高。施肥方式处理表明,通过种植前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能够比分3 次施入常规化肥获得更高产量,其中在密度0.25 m×1.4 m的小区,施缓控释肥比施常规化肥平均增产0.17 kg/株,理论产量增加3779.1 kg/hm2。因此,定向槽浅生栽培方式下,0.25 m×1.4 m的种植密度+缓控释肥有利于紫山药高产、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hm^2以上。2000年种植面积为280万hm^2,2001年种植面积为240万hm^2,2002年种植面积为220万hm^2,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大豆在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最高年份出口达15万t,占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14.
山药是晋冀鲁豫浅山区传统的多年生中草药作物。山药俗称麻山药,地下茎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味道独特,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五寨农业试验站基地科技人员,在山药传统的种植基础上创建了孔悬栽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按照这种栽培法种植山药,一般单产6万kg/hm2 以上,除去投入3万~3.75万元 /hm2,亩净收入可达万元,其收入是种粮食作物的几十倍。确实是一些地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最佳选择。传统种山药的方法是在田间先挖成深90~100cm,宽50cm左右的种植沟,无论是种还是收劳动强度都非常大,产量也低……  相似文献   

15.
山药种苗3种快繁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生产中山药品种退化、种苗繁殖慢的问题,以‘晋山药1号’为试验材料,对山药组织培养快繁、山药段快繁、山药扦插3种快繁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对培养程序、种苗成活率、繁殖特点、繁殖系数等各项指标的考察分析。结果得出:采用组织培养时,以茎尖作为外植体优于有节茎段和无节茎段,不仅污染率低、繁殖系数高,同时还可对种苗进行脱毒,但生产程序复杂,对生产场地要求高;而采用扦插繁殖生产程序简单、周期短,但只适合种植周期为1~2年的品种;山药段快繁出苗晚,且需要消耗山药成品部分,在3种快繁方法中处于最劣势。由此得出结论,在生产中进行山药种苗快繁时,针对多年种植品种,应采用茎尖作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快繁,而种植周期短的品种,可采用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6.
由于山药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山药产能过剩、利润越来越低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升山药的附加值和消化过剩产能,各类山药加工产品层出不穷,综合阐述了目前山药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山药加工产业发展、解决产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炮台气象站1989—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对炮台镇片区大漠山药种植的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情况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就炮台镇片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山药种植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一般于每年早春4月中下旬种植,10月中下旬收获,生长期较长,上市晚。而采用8米宽3排立柱的大拱棚种植山药,种植时间可提早到3月初至4月初,7月底即可根据市场行情开始采收上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邹平县及邹平长山细毛山药的概况,并从选种、选地、灌溉、田间管理、收获和储藏等环节,介绍了邹平长山细毛山药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邹平地区长山细毛山药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1现状1.1生产现状山药是江苏省传统地方特产,目前全省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苏北黄泛冲积平原和苏中、苏南的沿江及沿海淤积平原,其中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是我国山药四大主产区之一。丰县、沛县、灌南县、海门市、启东市、射阳县等连片面积较大,其他地方均为分散零星种植。江苏省主栽地方品种有丰县水山药、海门无架双胞山药、灌南淮山药、日本大和长芋等。目前江苏省山药主要栽培模式有人工挖沟栽培、机械开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