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鲜麦秸营养成分、超微结构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将鲜麦秸分别用干物质重量的2.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组)、4%尿素(尿素组)、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组)厌氧处理40 d,分析其营养成分和扫描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崂山奶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通过体外产气技术进行48 h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处理后麦秸的体外降解率、产气量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复合组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1),尿素组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半纤维素(HCEL)含量极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1),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组之间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扫描电镜下,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麦秸结构的破坏程度表现为复合组尿素组碳酸氢钠组,碱液对麦秸组织的侵蚀力度表现为厚壁细胞薄壁细胞维管束。3)复合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均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复合组DMD、NDFD、ADFD均高于尿素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48 h体外产气量及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或P0.01);复合组乙酸产量显著高于尿素组(P0.05),氨态氮产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5);3个组之间p H、乙酸/丙酸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厌氧处理效果优于碳酸氢钠、尿素单独处理,增加了麦秸CP含量,降低了NDF、HCEL的含量,提高了秸秆体外降解率、产气量、VFA产量,可作为改善低质粗饲料饲用价值的方法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处理麦秸对崂山奶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体重、产奶量、体况相近的崂山奶山羊12只随机分成4组,饲粮均由混合精料、全株玉米青贮、秸秆按4∶3∶3比例混合而成,4组秸秆分别为干麦秸、复合碱贮麦秸、干玉米秸、干花生秧,测定奶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碱贮麦秸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氮消化率显著高于干麦秸组(P0.05),与干玉米秸组、干花生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碱贮麦秸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复合碱贮麦秸组总能(G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干麦秸组和干花生秧组(P0.05);复合碱贮麦秸组氮沉积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说明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碱贮麦秸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处理麦秸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为(53.20±1.75)kg、产奶量为(1.41±0.22)kg/d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24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试验饲粮均由精料、全株玉米青贮、秸秆按4∶3∶3混合而成,4组所用秸秆依次为麦秸、复合厌氧麦秸(添加2.5%碳酸氢钠和4%尿素青贮40 d)、玉米秸、花生秧。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复合厌氧麦秸组干物质采食量(DM I)极显著高于麦秸组、玉米秸组、花生秧组(P0.01),分别提高了25.67%、11.37%、10.33%。2)复合厌氧麦秸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麦秸组(P0.01),提高了20.16%;复合厌氧麦秸组4%标准乳产量与花生秧组、玉米秸组差异不显著(P0.05)。3)复合厌氧麦秸组乳蛋白率与麦秸组、花生秧组、玉米秸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显著低于花生秧组(P0.05);4组之间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厌氧麦秸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非脂固形物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秸组(P0.05或P0.01),与玉米秸组、花生秧组差异不显著(P0.05)。4)复合厌氧麦秸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低于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麦秸饲喂崂山奶山羊可提高DMI、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增加乳成分产量,饲喂效果优于未处理麦秸,与玉米秸、花生秧效果相当,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不良影响,可作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碱复合处理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组,3个试验组分别在水稻秸秆中添加4.0%氢氧化钙(Ⅰ组)、2.5%尿素+4.0%氢氧化钙(Ⅱ组)、9.0%玉米浆+2.5%尿素+4.0%氢氧化钙(Ⅲ组),对照组无添加。发酵袋室温密封15 d后采集样品,分析常规营养成分,分别测定各组水稻秸秆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质(CP)在0、6、12、24、36、48、72、96 h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Ⅱ和Ⅲ组水稻秸秆的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Ⅱ和Ⅲ组水稻秸秆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水稻秸秆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Ⅰ、Ⅱ和Ⅲ组的瘤胃DM、NDF、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的瘤胃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综上所述,氨碱复合处理可以降低水稻秸秆的NDF和ADF含量,提高CP含量,提高水稻秸秆瘤胃中DM、NDF、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水稻秸秆经9.0%玉米浆+2.5%尿素+4.0%氢氧化钙复合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氨化处理对我国南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处理和4个复合氨化处理,这4个处理分别添加5%尿素(5U)、9%玉米浆+5%尿素(9C5U)、 9%玉米浆+2. 5%尿素(9C2.5U)、 9%玉米浆+2. 5%尿素+3%糖蜜(9C2.5U3M),在氨化0、3、7、14、30与60 d后采集样品,测定氨化处理和氨化时间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对照处理和复合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复合氨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P0.05),显著增加CP含量(P0.05);随着氨化时间的延长,DM含量基本保持不变,NDF和CP含量显著降低(P0.05),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处理相比,复合氨化处理的NDF、ADF和CP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5U处理的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9C5U处理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得出,复合氨化处理能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提高CP含量,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DM、CP、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氨化30 d时各营养成分基本趋于稳定。9%玉米浆和5%尿素组合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试验按照玉米秸秆风干重的0、2%、3%、4%的量添加NaOH作为4个处理,即对照组、1组、2组、3组,并且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水分均为45%。室温下处理48h后,对各组试样进行感官评定和营养成分分析,测定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OH添加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4%NaOH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组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4%NaOH处理具有降低玉米秸秆的纤维成分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青贮蚕豆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添加20%麸皮)、试验Ⅱ组(添加20%麸皮+40 g/t乳酸菌)、试验Ⅲ组(添加20%麸皮+400 g/t纤维素酶)和试验Ⅳ组(添加20%麸皮+40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每处理组设5个重复,试验期45 d。根据感官评定各组均为良,但试验Ⅳ组分数最高;试验Ⅳ组的p H、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及氨态氮/总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溶性糖类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单宁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青贮蚕豆秸秆中添加20%麸皮+40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能够改善其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小黑麦秸品质、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以小黑麦全株和秸秆为原料,设置全株微贮组、秸秆黄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和秸秆碱化组5个处理组,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原料经铡切处理后分别喷洒5×10~4cfu/g混合菌悬液,秸秆黄贮组添加相同质量的无菌水;秸秆氨化组按照干物质5%喷洒尿素溶液,秸秆碱化组按干物质4%喷洒生石灰熟化澄清液,测定了不同厌氧处理后小黑麦及小黑麦秸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的产气量、消化率、CH_4产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结果表明: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感官性能优于其他处理组;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均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P0.05)、体外模拟瘤胃发酵产气量和消化率(P0.05);全株微贮组纤维含量显著低于秸秆氨化组(P0.05);全株微贮组发酵液中氨态氮(NH_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戊酸、异丁酸及异戊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储存效果优于秸秆处理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营养型添加剂(尿素)、发酵抑制型添加剂(乙酸)、发酵促进型添加剂(纤维素酶)对新鲜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3个浓度尿素添加组(0.3%、0.6%、0.9%)、3个浓度乙酸添加组(0.6%、1.0%、1.4%)和3个浓度纤维素酶添加组(0.2%、0.6%、1.0%)在室温下进行甘蔗梢青贮60 d。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添加剂能够提高甘蔗梢的感官品质。在尿素添加组中,0.6%添加组pH值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尿素可显著降低甘蔗梢青贮料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在乙酸添加组中,1.4%添加组pH值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0%添加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纤维素酶添加组中,1.0%添加组pH值、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甘蔗梢青贮过程中添加0.6%尿素、1.4%乙酸和1.0%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水平尿素、氢氧化钙对玉米秸纤维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将尿素和氢氧化钙均按玉米秸风干重0%、2%、3%和4%的量分别添加,共16组,其中原玉米秸组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组玉米秸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来确定尿素和氢氧化钙最适宜的添加水平。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上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试验组间也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时最适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玉米秸风干重的4%和2%。  相似文献   

11.
孙海奎  李有业 《青海草业》2006,15(2):11-12,18
对小麦秸秆进行氨化和微贮处理、分析,发现氨化麦秸CP含量高于未处理麦秸255.80%(P>0.05),微贮麦秸CP含量无大的变化,其含量同未处理麦秸;微贮后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未处理麦秸27.10%(P<0.05),低于氨化麦秸15%(P>0.05),氨化麦秸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未处理麦秸14%(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氨化麦秸和微贮麦秸均低于未处理麦秸(P>0.05),但酸性洗涤纤维(ADF)又高于氨化麦秸和未处理麦秸(P>0.05)。  相似文献   

12.
复合化学处理提高作物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麦秸,大麦秸,黑麦秸和稻草经2.5%尿素+2.5%尿素+5.0%Ca(OH)2复合化学处理并压粒后,中性洗涤纤维(NDF)下降到67%-75%,平均下降6.5个百分点;粗蛋白从3.5%-5.6%提高到9.5%-11.4%,平均提高了一倍多;体外有机物消化率从38-45%提高到57-65%,平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接近或超过了东北羊草和玉米青贮的水平,复合化学处理还提高了秸秆在瘤胃的降解率和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13.
氮肥种类对多花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牧草资源,完善牧草营养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尿素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第2茬鲜草产量为7 023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硝基复合肥处理的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含量均最高,但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蛋白质产量(2 054.10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尿素处理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施用尿素和碳铵的多花黑麦草粗脂肪(EE)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碳铵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和尿素(P0.05),但硝基复合肥和尿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尿素较好。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饲料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云南省 9个牛羊饲养基地县饲料样品的常规营养成份、范氏纤维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 IVDMD)的测定发现 :1 )用营养成份和 IVDMD等指标进行评定 ,所有牧草以白三叶、红三叶和青苕子的营养价值最高 ;秸秆类粗饲料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 :蚕豆秆、黄豆秆、玉米秆、稻草和小麦秆 ;2 )饲料中 ADF、NDF含量与 CP、E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P<0 .0 1 ) ;各结构碳水化合物成份含量与 CF含量都呈正相关 ,其中 ADF、 NDF含量和 C (纤维素 )含量相关极显著 ( P<0 .0 1 )。粗饲料中 ADF、NDF、HC(半纤维素 )、C及 AIA含量与常规成份都有显著的回归关系 ;3)饲料 IVDMD与 C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 N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 r| >0 .8) ( P<0 .0 1 )。各饲料的 IVDMD与 CP、 EE、 ASH、 NFE、 NDF和 ADL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 ( P<0 .0 5 ) ,利用回归方程可以用饲料营养成份含量来预测饲料的IVDMD。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小麦秸秆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80只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空白对照组(干小麦秸秆)、处理组Ⅰ(小麦秸秆喷洒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发酵)、处理组Ⅱ(干小麦秸秆喷洒复合酶制剂)、羊草对照组(羊草),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预饲期8 d,正试期为60 d。结果显示,处理组Ⅰ、Ⅱ和羊草组羔羊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不同处理组间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 0.05);处理组Ⅰ、Ⅱ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肝脏重分别较对照组高10.74%(P> 0.05)、13.79%(P< 0.05)、8.52%(P> 0.05),且3组中肝脏重量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余指标(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和大肠、肾脏、肺脏、头、蹄和毛+皮)的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用菌、酶复合青贮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小麦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于屠宰率和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无显著影响,接近羊草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制剂对小麦秸黄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青贮添加剂对小麦秸黄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乳酸菌(LAB)(2.5g/t)处理组、纤维素酶(CE)(2.5g/t)处理组、乳酸菌+纤维素酶(LAB+CE)(2.5g/t+2.5g/t)处理组。结果显示:各添加剂处理均显著降低小麦秸黄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含量(%,总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乳酸、总酸和粗蛋白质(CP)含量(P<0.05)。试验表明,青贮添加剂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小麦秸黄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小麦秸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处理小麦秸作为生长肥育牛饲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对微生物处理小麦秸作为生长肥育牛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利用含有乳酸菌、纤维分解菌和丙酸菌的复合冻干菌剂处理小麦秸( 并添加1 % 尿素) ,使麦秸的粗蛋白含量提高78 .8 % (P< 0 .003)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4 .8 %(P< 0 .002) 、4 .5 % (P< 0 .041) 、5 .7 % (P< 0 .005) 和5 .2 % (P< 0 .027) 。生物处理提高了小麦秸的乳酸、乙、丙、丁酸含量和与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数量,并使处理秸秆的干物质、有机物质和NDF 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1 .2 % (P< 0 .017) 、10 .1 % (P< 0 .016) 和12 .0 % (P< 0 .012) 。用微生物处理的小麦秸饲喂生长肥育牛使肉牛秸秆进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9 .4 % (P< 0 .001) 、22 .9 % (P< 0 .001) 、9 .6 %(P< 0 .023) ,并使其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13 .9 %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4%尿素、4%尿素 4%氢氧化钙处理芨芨草,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尿素复合处理剂可极显著(P<O.01)提高芨芨草粗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42.61%,增加5.79个百分点。NDF舍量比对照组降低11.51%(P<0.01)。钙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92倍(P<0.01)。4%尿素处理芨芨草后.芨芨草DM中CP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45.81%(P<0.01)。氢氧化钙尿素复合处理芨芨草后.可分别提高芨芨草DM、OM、NDF有效降解率55.08%、62.04%、28.89oA(P<0.01)。4%尿素可分别提高芨芨草DM、0M、NDF有效降解率46.61%、50.87%、18.80%(P<0.01)。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稻草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选用优质干稻草,分别用氢氧化钠、尿素、碳酸氢铵、纤维素酶处理,并取相同重量的原稻草,不进行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处理20 d和40 d后,各组稻草感官品质无明显差异(P〉0.05),氢氧化钠组稻草呈浅黄色,草香味,质地柔软;尿素组稻草呈金黄色,氨味(放氨后有糊香味),质地柔软;碳酸氢铵组稻草呈浅黄色,氨味,质地柔软;纤维素酶组稻草呈浅黄色,酸香味,质地柔软。稻草处理20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CP、EE、Ash、Ca、TP无显著性差异(P〉0.05);稻草处理40 d后,与对照组相比,尿素组CP提高了8.86%(P〈0.05),尿素组和碳酸氢铵组中CP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他养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稻草经氢氧化钠、尿素、碳酸氢铵、纤维素酶等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稻草的物理特性和营养价值。从感官品质、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成本来看,尿素和碳酸氢铵处理较经济实用,有利于在生产中推广;而酶处理目前由于成本较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在常规水分(MC1)稻草青贮和低水分(MC2)稻草青贮中均设对照(CON)组及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 mg/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与20 mg/kg木聚糖酶的复合(MIX)组,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MC1青贮中,与CON组相比,MIX组水分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XYL、MIX组氨态氮(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XYL、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组pH极显著降低(P<0.01);MC2青贮中,与CON组相比,FGJ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显著增加(P<0.05),FGJ、MIX组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pH极显著降低(P<0.01),MIX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较MC1青贮,MC2青贮的pH和干物质回收率极显著增加(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种添加剂均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以绿汁发酵液与木聚糖酶复合添加的效果最佳,且低水分稻草青贮的效果优于常规水分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