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ZT-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T-6是以006ms-83为母本、以抗4为父本,经杂交选育成的标准偏高糖二倍体多粒型雄性不育甜菜新品种。该品种高抗丛根病、根腐病,兼抗褐斑病、黄化毒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在2012—2013年国家甜菜产业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区域生产试验中,ZT-6平均块根产量6747.8kg/667m2,比对照Beta218增产17.7%;平均含糖率15.8%,比对照提高0.8个百分点。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丛根病病区推广应用,在盐碱地、新开垦地以及风沙严重区域种植,增产、增糖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2.
林荫地种植甜菜试验结果表明,大、小垄灌水甜菜比对照(小垄不灌水)增产块根12.7%和6.2%,提高含糖1.4度和0.8度,是一项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建议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讨了甜菜施用SODm叶面肥对其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喷施SODm叶面肥可以促进甜菜生长发育,提高甜菜含糖率,增产作用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含糖率提高0.6度,块根增产13.6%。  相似文献   

4.
Zj4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利用甜菜二倍体育种材料T01-2的优良单株,经过4代强制自交纯化而获得的纯系,进而通过配合力测定、产质量鉴定,培育出的高配合力的甜菜优良二倍体多胚授粉系。该授粉系农艺性状较优良;根产量42 148.6 kg/hm2,比对照KWS5436低27.7%;含糖率14.90%,比对照KWS5436低0.4度;较耐褐斑病,褐斑病病情指数25.7,比对照KWS5436低20.3;抗根腐病,根腐病病情指数4.2,比对照KWS5436低21.9。其杂交后代产质量表现突出,根产量56 394.9kg/hm2,比对照KWS5436提高46.7%;含糖率15.37%,比对照KWS5436提高1.86度;平均产糖量8667.9 kg/hm2,比对照KWS5436提高66.9%;褐斑病病情指数17.8,比对照低24.2;根腐病病情指数6.7,比对照低38.5。一般配合力表现非常突出,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别为66.53%、9.05%和80.09%。因此,在甜菜品种选育过程中,绝不可不经配合力的测定与分析,仅凭产质量表现就对育种材料或授粉系做出评判取舍,以免造成甜菜优良种质资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5.
甜菜新品种新甜1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糖量平均12745.5kg/hm2,比对照增糖4.3%.在丛根病抗性鉴定中,两年平均块根产量为102182.3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3.92%,含糖率15.10%,比对照低0.08,度产糖量平均18475.5kg/hm2,较对照增糖35.0%.该品种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甜菜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甜菜含糖低。三十年来,在我国甜菜生产中,糖分波动颇大。黑龙江省是全国甜菜重点产区,近年来,甜菜含糖也明显下降。1949~1955年甜菜含糖波动幅度为13.5%~16.3%,高低相差2.8度,为低糖期;1956~1961年波动幅度16.2%~18.3%,高低差2.1度;1964~1967年含糖为17.0%~17.9%,高低相差0.9度;1980年—1981年含糖为13.92%~14.66%,高低相差0.74度。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甜菜种植的主要基地。武威黄羊镇糖厂自1966年投产的16年间含糖在16%以上有十二年,16%以下就有四年,含糖下降了5.05度。宁夏银川糖厂自1970年投产以来,  相似文献   

7.
甜菜稳产提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促进甘肃省甜菜生产发展,引进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LN90910、HYB-74、MK4081、LN90909、MK4087等丰产高糖甜菜新品种,并积极开展适宜密度、地膜覆盖、科学施肥、合理轮作等稳产提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经组装配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引进适种甜菜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00 050~111 150株/hm^2;白色和黑色地膜全覆盖均对甜菜根产、含糖及节水有明显促进作用,黑色地膜略优于白色地膜;氮磷钾硼锌等营养素合理配比有利于提高甜菜产质量,氮肥过量不利于糖分积累;甜菜施用莱姆佳专用肥1125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含糖增加,增加纯效益2443.5元/hm^2;重茬和迎茬的甜菜褐斑病、黄化毒病、丛根病和根腐病发病率分别比3年轮作高8.7~23.6、16.5~40.8、19.8~34.0和18.2~24.6个百分点,轮作年限越短各种病害越重。示范结果表明,在张掖市甘州区,示范推广面积150 hm^2,平均甜菜根产量达到85 200 kg/hm^2,含糖率16.6%;在武威市凉州区,示范推广面积110 hm^2,甜菜根产量达到88 440 kg/hm^2,含糖率15.7%;在酒泉肃州区,示范推广面积140 hm^2,平均甜菜根产量达到88 050 kg/hm^2,含糖率15.9%;示范区平均甜菜根产量增加14.0%~16.5%,含糖率提高1.5~2.0度,成效显著。本研究为甘肃甜菜生产发展提供适宜的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ST9818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多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2001~2003年参加国家甜菜新品种区域化试验及生产试验.在两年13点次的区域化试验中,平均根产70716.8kg/hm2,比对照增产12.7%,11个点次表现增产;平均含糖率14.7%,较对照低0.3度;产糖量10158.0kg/hm2,比对照提高13.3%.  相似文献   

9.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酒引抗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引抗4 号是1990 年从德国引进的甜菜新品种KWS5007 ,经多年多点小区试验、对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鉴定筛选的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在1994~1996 年的生产示范中,酒引抗4 号平均根产量为59973kg/ hm2 , 比对照增产72% , 含糖15.5 % , 比对照提高3 .8 度, 平均产糖量为9300kg/hm2 ,比对照提高668 .3% ,并且抗甜菜丛根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90 % ,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甜菜丛根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2号"是以甜菜雄性不育系G04A为母本,饲用甜菜自交系LC-1-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F1代杂交种.多点试验平均根产量为107751.8kg/hm2,较对照增产2.3%;含糖率为13.7%,比对照高5.0度.2007年参加了生产示范试验,2008年底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该品种经济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和含糖率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肥在甜菜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为明确腐植酸肥在甜菜上的应用效果,确定其在新疆地区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为其在甜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T1(追施腐植酸肥)、T2(追施腐植酸肥+无机化肥)和CK(常规施肥)。结果表明:T1处理的甜菜根产量较CK增产14.92%,含糖率较CK提高1.10度,产值增加416.88元/667m2;T2处理的甜菜根产量较CK增产1.86%,含糖率较CK提高0.83度,产值增加61.12元/667m2。T1处理在甜菜块根膨大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但对氮素影响不显著,对土壤pH值影响有明显效果。综合分析表明,单独施入腐植酸肥对甜菜产量、含糖率和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甜菜产量和含糖率是直接影响制糖工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此指标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阿城糖厂甜菜含糖率波动很大;1980年四季度含糖率很低,菜丝含糖为13.07度,比历史平均含糖还低2.25度;1981年四季度含糖率有所回升,菜丝含糖为14.41度;1982年四季度含糖较高,菜丝含糖为15.78度,比1980年四季度提高2.71度,比1981年四季度提高1.37度,比历史平均含糖还高0.46度。总之近三年来阿城糖厂甜菜丝含糖率波动在13.07—15.78度之间,它除受栽培技术的影响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特别是七、八、九三个月降雨量、日较差、日照时数影响较大。为此,对阿城县1982年提高甜菜含糖率的气象条件及栽培技术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甜菜喷施叶面肥、杀菌剂等,进行防病、增产增糖的试验,结果根产量增加23.5%,含糖率提高0.8度,仅从增加的甜菜产量来计算,每公顷可增加效益约2100元。  相似文献   

14.
SR-411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单胚型杂交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11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2011又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块根产量为57583.2kg/hm2,比平均对照品种增产11.0%;平均含糖率均为17.1%,比对照高0.5度;平均产糖量为9851.1kg/hm2,比对照提高15.0%。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和含糖高,稳定性强,适应性广。抗褐斑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高度耐丝核菌、镰刀菌等病菌引发的根腐病。钾、钠、氨态氮含量非常低,甜菜品质优,工艺损失小,易加工。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夏甜菜喷施“天达2116”增产剂对提高产质量具有一定效果。本试验该增产剂以500倍液喷施效果最佳,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较对照提高8%、1.1度和15.2%。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锌营养具有提高甜菜幼苗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增加全生育期叶绿素合量和净光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根含糖率等效应。亩施1kg硫酸锌作种肥在黑土地较对照可提高根含糖率0.76度,提高产糖量2.9%;在碳酸盐黑土地可提高根含糖率1.1度,增产块根7.1%,产糖量提高15.4%。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省甜菜制糖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甜菜含糖低。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两年的试验和调查,初步看出春甜菜含糖率低有以下几个原因。施肥比例不合适,影响甜菜的含糖率从试验和调查情况分析,施用氮肥过多,而磷、钾肥料不足时,能够降低甜菜含糖率。1979年,在高密县李仙大队试验,在每亩施猪粪5000斤、磷肥100斤做基肥的基础上,设每亩追尿素30斤、50斤、80斤和100斤四个处理。收获时测糖结果,追30斤的含糖14.5度;追50斤的含糖16度;追80斤的含糖14  相似文献   

18.
2011—2014年,在新疆昌吉甜菜低糖老区核心示范区采用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模式,使该糖区核心示范区甜菜块根含糖率从2010年的13.8%逐步提高到2014年的15.32%,4年来甜菜平均块根含糖率较2010年示范区提高了0.99度,甜菜块根产量较2010年示范区增加了11.5%。  相似文献   

19.
STD0903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标准偏丰产型遗传单胚雄性不育二倍体甜菜杂交种。在2012-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5点块根平均产量81306.0 kg/hm2,较对照KWS2409增产16.5%;平均含糖率14.32%,较对照KWS2409增糖0.22度;平均产糖量11643.0kg/hm2,较对照KWS2409增产18.3%。该品种农艺性状突出,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0.
丰产优质抗病甜菜新品种ZM2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M202是美国BetaSeed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突出,含糖性状优良,抗丛根病,耐根腐病和褐斑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44019.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37.2%;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8度;平均产糖量7285.6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31.7%;对丛根病、根腐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7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ZM202平均根产量45754.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48.7%;平均含糖率17.1%,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7729.2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45.2%。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黑河等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