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因子对甘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栽培密度和栽培深度等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寻找人工甘草在当地取得高产的途径。结果表明:甘草的移栽方式,移栽深度与移栽密度均为甘草产量形成的相关因子。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甘草不同移栽方式可提高甘草产量,斜栽和平栽适合于大面积的规模种植,但以斜栽为主要推广栽培模式;适宜的栽培深度为10~15cm;适宜栽培密度为15万株/hm2。几项技术综合采用,能获得2430kg/hm2以上的地上产量和4600kg/hm2以上的地下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甘草作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市场需求量稳中有升。多年来,由于无计划盲目采挖,野生甘草资源趋于匮乏,甘草人工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甘草育苗移栽是甘草人工栽培的关键,培育甘草优质种苗已成为甘草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全膜覆盖栽培最大的优势是具有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地温的作用。兰州邦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甘草不同育  相似文献   

3.
新型甘草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适应性广,对栽培环境要求不严格,平均温度4~12℃、日照时间2600h以上的半干旱和干旱区均可栽培,瘠薄的退耕农田也可种植甘草。但也要注意涝洼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土壤黏重和偏酸性地区不适合种植甘草。有条件的可选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5%的沙质或水质土壤上种植,可以达到发芽率和保苗率高、生长速度快、根和根状茎色泽鲜艳、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栽培环境下甘草在生长及抗性指标方面的差异,选择自然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2种栽培环境,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2种常见甘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物量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栽培环境对甘草一年生实生苗生长指标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苗高、地径、主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等生长指标差异显著,自然露地栽培的甘草长势显著优于温室栽培处理,乌拉尔甘草在自然露地栽培环境下的生长量略低于胀果甘草,但在温室栽培环境下略高于胀果甘草;不同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小,乌拉尔甘草叶绿素含量高于胀果甘草,温室栽培甘草叶绿素含量高于自然露地栽培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别很大,自然露地栽培的甘草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乌拉尔甘草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却是温室栽培的甘草较高;不同栽培环境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别不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月份较高;自然露地栽培与温室栽培之间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明显,丙二醛含量在7月份较高。综合来看,乌拉尔甘草在不同栽培环境下生长及抗性指标的表现更具优势,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更大的适应范围,在环境适应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草在北京地区不同栽培环境下的生长特点及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为试验材料,测定在自然陆地和温室2种栽培环境下甘草的生长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自然栽培下甘草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温室栽培下,乌拉尔甘草在自然栽培模式下所表现出来的生长优势及较高的自然抗性有利于今后的生产研究。[结论]该研究为北京地区甘草品种的选择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废弃甘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甘草下脚料在平菇栽培生产中的循环利用,以甘草下脚料部分替代木屑为基质进行平菇的袋料栽培研究,测定不同比例甘草下脚料替代木屑对平菇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5配方(甘草20%、木屑58%、麸皮20%、蔗糖1%、石膏1%)在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方面与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甘草下脚料可以作为木屑的部分替代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7.
中耕除草是甘草栽培中的主要田间管理措施,对甘草的产量、品质、商品率以及最后的采挖有重大影响。若除草措施滞后,造成甘草田间杂草丛生,不仅和甘草争水、争肥,使甘草的产量降低,而且采挖用工成倍增加,使种植甘草的纯收入严重减少。因此,做好甘草田间杂草的防除,是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甘草质量的诸多因素,以期在甘草生产中重视这些因素,保证栽培甘草达到药典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贾萍 《甘肃农业》2011,(6):96-96
介绍了陇西县甘草规范化栽培的有关技术要点,解决了当前甘草栽培中的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323份人工栽培甘草样品的主要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区人工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均值为2.1%、甘草苷含量均值为1.5%、总黄酮含量均值为5.1%,符合国家药典中甘草酸含量大于2.0%的规定标准。变异性分析表明,甘草苷含量相对于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了较多的不稳定性,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7.85%、37.75%、27.32%;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草苷、甘草黄酮与甘草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甘草苷与甘草酸的相关性大于甘草黄酮与甘草酸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90和0.6641。  相似文献   

11.
正1选地与整地1.1选地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壤微碱性,土层深厚,灌溉便利的沙质壤土较好。1.2精细整地种植甘草的土地最好在前一年秋季深耕1次,耕深不小于35cm。春季播前结合施农家肥再深耕整地1次。2种子处理2.1选种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无虫蛀、纯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约为10~12g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2.2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甘草是传统的大宗中药材,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野生甘草面积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甘草资源危机严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恶化.本试验在豫东黄泛沙区进行了甘草的引种栽培试验.应用植物化学等方法,研究在河南省黄泛沙区引种甘草的栽培技术,探索了在河南省黄泛沙区引种栽培甘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品种特性、环境,以及栽培措施是影响甘草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遗传、栽培措施、生态环境等内外因素,并根据目标产品用途及需求,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全面提升人工甘草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品种遗传特性、环境,以及栽培技术对甘草生长的影响三个方面,概述了人工甘草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甘草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灵通、国老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种有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云南甘草、圆果甘草、刺果甘草,定西地区栽培的甘草品种主要是乌拉尔甘草.我国的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及东北省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甘草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等。为豆科植物,是一种最常用而又很重要的中药材,素有"十方九草百药之王"的美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要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栽培成主要趋势。甘草种植一般亩用种量3公斤,种子价100元/公斤,一般两年收获亩产500—700公斤以上,现市场价10-15元/公斤,企业、公司保护价5元/公斤,按市场价亩获效益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甘草植株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3种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根中甘草酸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3倍以上,甘草黄酮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6倍以上,甘草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低的2.5倍以上。认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均较高的3个植株可作为优良类型培育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的高低与甘草植株高矮和茎表皮颜色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粉甘草等。素有国老之称。主产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及东北地区也有分布,内蒙古的杭锦旗是我国的甘草之乡。目前各地栽培的都是乌拉尔甘草。甘草味甜,根及根茎中含有较多的甘草甜素,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坡耕地道地甘草栽培技术,其栽培要点是沿山坡水平方向播种、生育期内进行多次培土,充分利用降水,防止水土流失,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留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整个栽培过程进行技术规范,以实现道地甘草栽培规范化、标准化高产、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甘草,又名甜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入药,应用广泛。近年日本等国家的医学工作者发现,甘草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高达98%,具有较强免疫功能。现介绍人工栽培甘草技术如下。(一)栽培方法1、选地、整地宜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疏松沙质壤地种植。地选好后,先施入腐熟  相似文献   

20.
《宁夏农林科技》2014,(12):111-111
<正>甘草育苗移栽是甘草人工栽培的主要模式,移栽后可明显提高甘草生长速度和产量,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人工移栽。随着近些年来人工成本显著增加,人工移栽甘草成为甘草人工栽培主要的技术瓶颈。自2013年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申请并承担实施了"甘草移栽机试制及应用"研发项目,在有效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与专业生产厂家合作,通过近2年的攻关,经多次田间试机并夜以继日的加班改型后,于4月中旬试制出了集机械开沟、人工辅助分苗、覆土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