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结果表明,除草1号地膜、除草2号地膜与普通地膜,对甘蔗的一生中杂草的多少和甘蔗的性状影响不大,关键是覆膜质量的好与差;覆膜质量好,地膜紧贴土面的除草效果较好,反之,除草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光降解周期的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保持的效应及其对甘蔗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高于无覆膜对照,增温保水效果为普通地膜光降解地膜1光降解地膜2不覆膜。且覆膜处理甘蔗出苗率均极显著高于不覆盖膜处理,光降解地膜1甘蔗出苗率最高,且与普通地膜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植甘蔗桂糖32号采用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3种栽培模式的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两次施肥+不盖膜栽培模式,且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的甘蔗实收产量和新增纯收益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27.52 kg/667m~2、1234.11元/667m~2,7073.91 kg/667m~2、1010.31元/667m~2,7173.96 kg/667m~2、1046.06元/667m~2。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无论是缓释肥一次施肥或复合肥两次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更有利于甘蔗轻简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除草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旱地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常规覆膜)和不覆膜种植条件下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的出苗率、株高、单茎重、有效茎、产量和糖分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和常规覆膜。地膜全覆盖的产量为130.8 t/hm2,比不覆膜增产83.13 t/hm2,增幅174%;比常规覆膜产量增加17.64 t/hm2,增幅15.6%。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是旱地甘蔗保水保肥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5年来在福建蔗区大面积应用甘蔗专用甘蔗专用除草地膜结果表明:该地膜是一种功能与普通地膜相同,又能解决甘蔗苗期膜内杂草滋生产的产品,覆盖甘蔗可取得投资少,节省除草工,增产增糖和效益高的效果,是值得在本蔗区推广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效果,认为甘蔗全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合甘蔗除草地膜技术对甘蔗栽培节本增效显著;同时,阐述了该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如除草、残留地膜污染、整地质量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建议使用甘蔗除草光降解地膜替代不可降解的除草地膜。  相似文献   

7.
朱砂叶螨是花生上的优势螨。为筛选对其有控制作用的地膜,并明确其作用方式,本文调查了不同色膜覆盖的花生田对朱砂叶螨发生的影响,测定了朱砂叶螨对不同色膜的选择性及单波长LED灯下朱砂叶螨的忌避行为。结果表明:覆盖不同颜色地膜的花生田朱砂叶螨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覆盖银灰和银黑色地膜的花生田叶螨发生量分别为18.56和20.48头/墩,显著低于对照透明地膜的73.28头/墩;绿色地膜叶螨虫量最高,为106.56头/墩。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对银灰色的选择率最低,24 h选择率仅为5.65%,其次为银黑色地膜,选择率为12.32%,对透明地膜的选择率较高,为30.29%。单波长灯光忌避实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对uv-b(波峰315 nm)光谱有明显的忌避性,并且400lux光强照射下的忌避率88.67%,相较200 lux光强照射下的忌避率76.87%显著提高,uv-a和绿色与可见光对照无明显差异。花生田覆盖银灰地膜能够降低朱砂叶螨的危害,高强度的uv-b使朱砂叶螨产生明显的忌避现象,是导致朱砂叶螨对银灰色地膜选择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甘蔗除草膜防除蔗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更有效地防除蔗地杂草,在甘蔗下种后进行甘蔗除草膜防除蔗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旱地蔗盖膜后60天内,除草膜对单双子叶杂草株防效达100%;水田蔗盖膜后90~110天,与普通地膜(CK1)比较,除草膜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为:4.1%、2.7%和21.9%,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为:83.5%、65.2%和52.5%。与露地模式(CK2)比较,除草膜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为16.2%、-215%和-96.5%,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7.4%、84.4%和89.2%。甘蔗除草膜在膜后90天内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但在长期连作、多年生恶性杂草种子库丰富的地块使用除草地膜,易造成杂草种类剧减而使杂草种群单一,诱发单一杂草的爆发,因此除草地膜的应用要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单位针对我国低纬高原蔗区冬春少雨干旱、甘蔗施肥量大、生产成本高等关键问题及蔗糖产业对绿色、轻简生产技术需求迫切的现状,自2013年开始经多年甘蔗绿色轻简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了甘蔗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甘蔗缓释低毒高效农药防控技术、甘蔗除草(除草降解)地膜全覆盖技术等集成技术模式,形成了"节水、节肥、节药、省工、高效"的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2017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除草地膜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使用技术王耀学,陈菊蓬浙江省慈溪市农林局315300马菊芬慈溪市周巷镇农办315324除草地膜集普通地膜与化学除草剂为一体,既具有普通地膜的增温保湿作用,又具有农田除草功能,是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新型农用地膜。为探索除草...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PPC黑色、白色全生物降解膜与普通黑、白地膜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旱地花生田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动态的影响,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垄作花生各生育时期耕层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0~15 cm)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全监测期内,PPC白色全降解膜地表(0 cm土层)和5 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24℃和0.62℃,15 cm处地温差异较小.覆盖地膜对0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平均变幅影响最大,最大变幅达7℃.覆膜处理相同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土层越深,相对含水量越高.基于典范对应分析法对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在14:00点时对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范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干旱或水分过多均对甘蔗萌芽不利;甘蔗幼苗生长需水不多,但不能缺水,保持蔗地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3.
甘蔗除草地膜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除草地膜对单、双子叶杂草都表现出较好的防除效果。覆盖后90 d,除草地膜防治蔗田杂草效果达93%以上,已完全能满足蔗区杂草防治要求。它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甘蔗品种湖光1号,进行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覆盖地膜+保水剂和常规栽培(CK)4种保水措施的旱坡地甘蔗栽培试验,探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旱坡地甘蔗抗旱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地膜盖膜保墒效应显著,保水剂的保墒作用在降水量少时显著;与CK相比,3种保水措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盖膜处理显著增加蔗茎产量,但制糖品质降低;施用保水剂的蔗茎产量显著高于CK,但显著低于盖膜处理,制糖品质显著提高;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蔗茎产量与制糖品质都显著提高,效益最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甘蔗光降解地膜在湛江蔗区的增产效应及其降解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甘蔗光降解地膜在湛江蔗区推广的增产效果及地膜残留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光降解地膜完全代替普通地膜,不会影响甘蔗苗期生长和产量;光降解地膜当年的残膜减少量在7.58%~16.77%:连续多年使用光降解地膜的蔗田地膜残留量明显低于普通地膜,且光降解地膜残留与盖膜次数呈显著负相关.在湛江冬春季,光降解地膜残膜露光1个月后就开始光降解,露光2个月后就基本破碎.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普通地膜、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普通地膜和降解地膜处理的保墒效果显著高于不覆膜(对照),但无明显差异,两种地膜覆盖处理的保墒效应主要表现在明显提高玉米营养生长阶段0~60 cm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明显提高苗期至拔节期5~25 cm土壤平均温度,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分别比对照提高1.81℃和2.80℃.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营养生长阶段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处于较高水平,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比例分别占总干重的54%和55%,显著高于对照.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的子粒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9%和21.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0.6%和20.9%,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滴灌条件下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具有较好的提温保墒效果,显著提高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除草地膜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除草地膜是国内新近开发的一种新型地膜,应用该类地膜可以省去喷施除草剂除草的环节,从而起到省工省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为验证除草地膜的除草效果,总结有关技术经验,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8年初在马铃薯上进行了除草地膜的应用效果试验。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地膜为2000mm×0008mm双面除草地膜,2000mm×0008mm普通超薄地膜; 收稿日期:1998-09-12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22 试验方法试验在宁波市农科所农艺室露天大棚内进行,前作秋豌豆…  相似文献   

18.
根据AA级绿色食品特点和农时操作的具体要求,1999—2002年对AA级绿色食品花生田除草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夏播花生田利用覆盖物和不同地膜防除杂草的效果均较好;春播花生田覆盖黑色地膜和无色增温地膜,除草和增产效果显著。花生收获前15d人工揭除地膜,不影响花生产量并可有效减少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栽培的显著经济效益已为广泛的生产实践所证明。但是,连续使用几年之后它本身存在的缺陷就明显地暴露出来,突出的问题是覆盖于农田的薄膜经过一个生产季节之后,遭受机械破坏的碎片不能被分解,拌入耕层土壤后影响耕作,阻碍作物根系发育和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农田环境污染严重。为此,我们在研究除草地膜基础上,又研制了除草可控光解地膜,并对两种药膜本身的性能、除草效果,增温保湿性、对花生植物学性状及产量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现将初步试验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性状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旱地甘蔗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和不覆盖种植条件下对其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处理A)的出苗率、单茎重、有效茎和产量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的(处理C);各处理20cm深度的土壤温度地膜全覆盖高于半膜覆盖,最低的是对照不覆盖地膜处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地膜全覆盖半膜覆盖不覆盖地膜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