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后备母猪培育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文章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引进、营养、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一套后备母猪高产的综合培育技术,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养猪生产,需要大量的后备母猪,初情期是培养后备母猪的关键。笔者从事多年的养猪实践,采取从选种选育、补充人工光、加强试情公猪诱情、制定合理培育计划、分阶段选择饲料、加强运动和分类管理等技术措施来提前启动后备母猪的初情期,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养猪户要提高养猪效益,想获得身体健壮、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养好母猪是关键。尤其要选择优良后备母猪群,应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笔者通过二十多年养猪生产技术指导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生产管理经验,现就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1后备母猪的品种组合与选择1.  相似文献   

4.
正后备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的关键是保证其正常发情排卵。对后备母猪通过选种选育、合理营养、补充光照、公猪诱情、加强管理、建立档案等技术措施,达到促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排卵之目的。后备母猪是指从仔猪育成结束至第一次配种前的母猪。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种种原因(年龄、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每年大约有35%的母猪被淘汰,为了保障猪场生产的均衡性、稳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生产中,随着繁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想要保证繁殖场稳定、高效、高产,后备母猪的质量成为稳定繁殖场正常生产的保障。后备母猪的质量除了受品种品系、育种选留选育、猪场生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营养及饲喂管理的影响。文章主要对后备母猪的饲喂模式研究现状及营养需要进行综述,并阐述“五阶段”培育的营养标准以及“限速不限饲”的饲喂模式,以期为畜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种用后备母猪的培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猪种的改良与生产性能的提高和繁殖能力的增强等,因之国内外对种用后备母猪的饲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 ,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 ,影响养猪效益。本文拟从 6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 后备母猪的培育1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①使后备母猪充分性成熟 ,以达到高繁殖率 ,提高母猪的使用率 ;②充分体成熟 ,使后备母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的发育 ,为繁殖做好充分的准备 ;③防止蹄腿的损伤 ,降低母猪的淘汰率 ;④增加产仔数 ,提高经济效益 ;⑤增强母性 ,为提高产后母猪泌乳量奠定基础。1 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如有相当一部分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年龄和体重时仍不发情或配不上种而淘汰,会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对后备母猪的培育、发情、配种谈几点认识,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后备母猪情期和受胎率的高低和头窝产仔数的多少,既影响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又关系到母猪是否被淘汰[1].因此,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后备母猪的种用率,减少后备母猪的饲养量和饲养费用,提高猪场的总体效益[2].现将扬翔农牧郭祥一场提高乏情后备母猪发情的综合技术措施,供广大猪场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养猪业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在养猪业中后备母猪的培育被誉为种猪场发展的未来,对种猪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后备母猪进行选育、饲喂、疫苗免疫是影响后备母猪培育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后备母猪选育、饲喂、免疫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广大养猪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是扩繁猪群的基础,后备母猪的培育从仔猪就开始挑选和培育。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综述,为生产实践中后备母猪的养殖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实践生产中,母猪的淘汰率达到30%左右,后备母猪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初配年龄、使用年限及终身成绩,后备母猪培育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的培育越来越受到畜牧业界和养猪工作者的重视,在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于一体的猪场经营过程中,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已成为猪场生存与盈利的突破点。本文介绍了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涉及到的6个关键参数,探讨了优秀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各参数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6个关键参数的综合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雪梅 《养猪》1994,(3):22-24
日本实用养猪技术介绍(二)136100吉林省公主岭市开发区办公室孙雪梅三、后备母猪的选择及饲养管理随着工厂化养猪的发展,后备母猪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优良的后备母猪,提高其繁殖成绩。(一)确保后备母猪的较...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想要母猪生产性能好,就要从后备母猪抓起来,如何饲养好后备母猪,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制定后备母猪饲养方案,需要注意哪些要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企业.该文将从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6个技术要点进行一一讲解,以期为养猪企业在后备母猪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经营中,母猪使用寿命的长短,是影响一个养猪企业经济收益好与差,猪场效益高与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正确选购后备母猪是提高其繁殖能力与延长母猪寿命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性工作.笔者在从事养猪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近30年的实践中,对商品代猪场如何选购或选留后备母猪,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体会.现将其成文以下,以供同行在实际中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8.
后备母猪决定基础母猪群的生产水平,影响后代的生长发育,后备母猪质量决定了养猪生产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后备母猪是搞好规模化生猪生产的基础,在生产实践中,后备母猪的选购、培育引不起养殖者的足够重视而导致许多猪场生产母猪群体质量较差、生产水平较低、经营效益不高的局面。为此,本文就规模养猪场如何选好后备母猪、搞好好后备母猪培育、配种母猪的饲养以及适时配种等技术关键做一阐述,以食读者。  相似文献   

20.
在养猪生产中,生产者往往运用遗传育种的手段,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和使用年限。但我们知道,除了运用遗产手段,改善生产设备设施、环境、饲养模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也可以提高母猪的个体产仔数量、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此,笔者仅就如何提高母猪生产成绩,讨论实际生产中遗传育种手段之外的相关方案和措施。后备母猪的培育是种猪培育的关键环节。现代母猪和仔猪的生长速度较之前更快,尤其是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初情时,后备母猪体重较大、初情日龄相对较小、背膘相对较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