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对北京市房山区黄院采石场的治理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坡面径流观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年份内不同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均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当坡度为25°时,铺设生态袋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当植被覆盖度小于15%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松散体坡面的孔隙度;当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山区景观生态建设中应遵守的治理原则和适用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为今后山区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东山生态建设工程为例,系统地剖析了山区景观建设及生态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针对山区项目建设水土流失产生特点,制定出一套从坡面(如拦水埂、梯田整地、水平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等)到沟道适用于山区景观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治理常见技术,并初步计算工程实施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后可减少的年土壤侵蚀量为5 200 t以上。[结论]在山区景观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优先,安全先行,统筹兼顾为原则,在考虑施工材料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景观美学因素,以制定完整的山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要求,依据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项目区侵蚀类型、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沟坡兼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从分水岭到坡脚,从上游到下游,建成了完整的坡面和沟道防护体系,充分发挥了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防治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的发展和民用建筑侵占河道现象的加剧,使山区河道行洪能力、生态承载力及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山区河道的行洪安全,而且将对山区生态景观和沟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河道作为过水的通道和水体环境的重要载体,其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河流本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怀九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设计为例,探索了河道治理措施及其配置设计,包括护村堤建设、水位标志桩设立、河道环境整治和河道绿化工程等内容。整治后的河道可保障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河道沿线居民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全面提升河道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设计思路可为同类河道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和水土流失特征将济源市分为北部太行山山区、西南浅山区、东南黄土丘陵区和东部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区四大部分.水土流失以西南浅山区和东南黄土丘陵区较为严重,根据不同治理类型区土壤侵蚀分区特征确定不同治理措施配置模式,按不同的地形部位和土壤侵蚀特点,分层建设综合防治体系,形成从山顶、坡面到沟道等多道防线,使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和改善.  相似文献   

6.
桦南县中部是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粮豆产量、商品率、人均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严重的水土流失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当地生态经济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及成因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出了分水岭及坡面治理措施、农田治理措施、沟壑防护体系以及村屯道路建设防护体系。通过综合治理,在生态上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效益上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浅谈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北京市山区坡面径流小区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山区非点源污染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分析,说明了水土流失是非点源污染物的载体和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影响非点源污染物流失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一致,污染物流失量随着水土流失量的加大而加大。目前北京市在非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已实现了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从源头上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的转变,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作为治理目标,在小流域内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已在水源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源保护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我国今后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以永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构建了生态修复,营造水土保持林,坡耕地治理,坡面径流调控,裸露面治理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溪沟治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对已实施工程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将植物措施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建设。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代表地区,在生态河道护坡建设中,筛选出7种适合生长于江南地区生态河道护坡的乡土植物,探索出2种科学合理的乡土植物空间配置模式,集成1项江南地区乡土植物在生态河道护岸建设中应用的技术体系,并设立了技术体系的示范区域。据观测,示范区域采取此技术体系后减流效益大约为70%,减沙效益在90%以上,可以十分明显地降低坡面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治理思路,总结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包括河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生态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5个方面,阐述了三道防线的具体布局措施,并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河道生态治理中,充分认识河道治理前后河床断面及河道植被等对水流、水位的影响,有利于更合理地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综合措施的配置。以滦平县兴洲河路南营段河道治理为例,参照水面线计算公式,采用HEC-RAS软件对该段河道治理前后的水面线进行了分析计算,然后根据治理前后河底糙率系数的差异及不同断面的水位变化分析了河道治理效果。采用HEC-RAS软件进行水面线计算的结果显示:治理前随着河底纵坡的变化,水面线变化不平稳,水流流速在不同断面间发生变化;与治理前相比较,治理后的水面线(设计值)变化平缓,水深变化平稳。在河道治理中,采用河道清淤、设置护堤坝和生态护岸等措施,同时进行湿地恢复、河岸绿化等工程的建设可以达到生态治理目的,即使在遇到10年一遇洪水时也能够防治或者消除洪水对两岸的威胁。参考不同河段通过HEC-RAS推求的河道水面线成果,提出了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滨水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壤区不同植被措施坡面的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为了研究不同的植被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以及对坡面侵蚀的抑制效果,在福建省长汀县选择乔灌草、灌草、草本、农作物、乔灌、封山育林、经济林等各植被措施下的标准径流小区,通过观测各种植被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情况,分析比较各小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植被能较好地调控坡面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不同植被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分异规律明显,相对裸地,盖度高的乔灌草、灌草、草本等措施的水土流失量最小,水土保持效果最为明显。在不同的降雨量条件下,不同植被措施的坡面水土流失情况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未来南方红壤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种植被治理措施的逐步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京津水源区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水沙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京津水源区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指导思想和治理模式只注重治理区生态经济效益,忽视减沙同时大量减水加剧上下游用水矛盾的问题,以承德市丰宁县达袋沟小流域不同治理措施定位试验结果,结合典型治理区坡面措施调查,重点研究坡面治理措施的水沙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坡耕地与人工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大大超过北方土石山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天然草...  相似文献   

14.
开展采石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践行十九大提出的生态保护优先基本国策,刻不容缓,其治理技术应因地制宜,有侧重点,即通过工程手段促使植被自然演替。本文以平桂大理石矿区坡面复绿水保技术为例,介绍了锚杆铁丝网固坡绿化加喷混合植生土复绿水保措施,治理后,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锚杆铁丝网固坡绿化加喷混合植生土的矿区坡面复绿水保技术可有效地解决挖山采石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深溪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能力,结合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提炼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诱发因素后,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构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结果表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施工期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自然恢复期以自然因素为主。通过统筹布设生态防洪堤、植物措施及永临结合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可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彭湃  彭群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22-124
分析了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总结了当地多年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根据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辽东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通过对辽东生态退化区生物防治水土流失的理论、模式与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在辽东地区全面开展了水土保持多元生物防治技术工作,根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分别采取陡坡板栗经济林地生物治理模式、缓坡耕地植物地(护)埂治理模式、沟道生态经济林植物封沟治理模式、小河道植物护岸(堤)绿堤治理模式进行治理,取得了预期效果,从而为加快全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辽东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日显突出,尤其是一些人为扰动后形成的坡面,水土流失尤为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选择适宜坡面种植的植物,在护坡固坡、治理流失的同时,又起到绿化美化坡面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厦门市坡面状况,对厦门市坡面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原则、配置方式、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辽宁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4 7 7%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 37%。治理辽河水土流失 ,对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治理措施上 ,必须因地制宜 ,依据不同区域、不同地类、不同自然条件 ,实施梯田工程、退耕工程、封禁治理、坡面拦蓄工程、植被配套工程等 ,做到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20.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金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采取了预防修复、坡面整治、沟河道整治、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使小流域生态及人居环境得到了提升,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成后,需加强管护、强化监管,以确保各项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