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小兰西瓜为接穗,选取6个葫芦砧木和4个南瓜砧木,插接法嫁接,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嫁接苗嫁接成活率、接穗生长和砧木萌蘖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砧木嫁接成活率高于南瓜砧木,均达到90%以上,南瓜砧木中以东方明珠嫁接成活率较高,达到92.81%。葫芦砧木力根和南瓜砧木东方明珠对接穗生长影响较为显著,接穗株高、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强根和京欣砧2号。葫芦砧木中,ZM-1和力根砧木萌蘖叶片较小,叶柄较短,南瓜砧木中,以东方明珠和京欣砧4号萌蘖生长较缓。综合评价认为:葫芦砧木力根和南瓜砧木东方明珠嫁接西瓜不仅嫁接成活率高,而且能明显促进接穗生长,降低砧木萌蘖侧枝的发生,可作为西瓜嫁接栽培中砧木选择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接穗,南瓜品种砧壮为砧木,研究不同砧/穗苗龄对机器嫁接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砧/穗苗龄显著影响嫁接苗成活质量和生根,其中,影响嫁接成活率、嫁接苗侧根数、根长度和根体积等的主要因素是砧木苗龄,影响叶片健全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接穗苗龄,心叶绝对生长速率受砧/穗苗龄的共同影响,但无显著相关性。采用满意度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机械化贴接的砧木苗龄为16 d,即第1片真叶1角硬币大小,茎粗3.20±0.16 mm;接穗苗龄为16~19 d,即第1片真叶露心到一叶一心期,茎粗2.76±0.23 mm。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西瓜嫁接苗徒长控制技术,培育优质西瓜嫁接苗,以西瓜接穗品种早佳84-24,葫芦砧木品种强根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比久、矮壮素、宇花灵3号等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砧木及西瓜嫁接苗生物学性状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喷施生长延缓剂对西瓜砧木幼苗和嫁接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西瓜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质量,发现30mg·L-1和50mg·L-1多效唑处理的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隶属函数值均较高,砧木幼苗和西瓜嫁接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也较高。由此可见,30~50mg·L-1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西瓜砧木质量,并改善西瓜嫁接苗质量。  相似文献   

4.
西瓜嫁接栽培是一项防病增产、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进行嫁接栽培,利用砧木的抗病性和强大的根系,可使连作地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控制在10%以内。西瓜嫁接有插接、靠接、劈接、贴接等多种方法,其中插接法因操作简便,成活率较高而被广泛应用。但是采用葫芦做砧木插接,以前大都在砧木2子叶1心时嫁接,这时葫芦多为空心,插接后西瓜易在葫芦茎内扎根或造成葫芦茎裂开。成活率只有90%左右。近几年,我们通过葫芦砧不同苗龄嫁接试验,总结出“大芽大砧顶插接”新方法。该方法延长了砧木苗龄,使嫁接适期拉长,采用西瓜小苗(大芽)插接…  相似文献   

5.
以托鲁巴姆砧木,以威十六长茄为接穗,采用双断根方式进行嫁接,研究了不同苗龄茄子砧木、接穗嫁接对双断根嫁接苗愈合及根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砧木的苗龄较大,有利于其再生根生长发育,砧木苗龄较小,则再生根产生较晚,生长较慢;砧木与接穗的苗龄相差较大,不利于嫁接部位愈合,导致嫁接苗的成活率较低;砧木与接穗的苗龄相近,嫁接苗成活率高,愈合效果好;茄子双断根嫁接的最适苗龄为接穗4~5片真叶,砧木5片真叶,且接穗与砧木同苗龄或接穗比砧木小1片苗龄为宜(即处理E45、E55、E56)。  相似文献   

6.
番茄嫁接新方法——改良插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嫁接栽培是防治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番茄砧木长势强,抗逆性强,吸肥、吸水能力强,对促进番茄增产、提高番茄品质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笔者通过吸收日本嫁接的先进经验,研究掌握了一套新的番茄嫁接方法——改良插接法。该方法改传统插接砧木茎端部位为第1片真叶叶腋处,并借助叶柄的支撑起固定接穗的作用,省去了用塑料带或嫁接夹固定接穗的环节。由于叶腋处的分生组织较茎端分生组织活跃,且留下的真叶保持了砧木制造养分的能力,有利于嫁接苗伤口愈合和恢复生长,因此,改良插接法比传统插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及嫁接苗的质量明显提高,嫁接苗成活率一般能达到90%以上。改良插接法还省去了固定接穗的操作,简便易学、省工省材,嫁接时间缩短1/3,每人每天可嫁接番茄苗4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棚西瓜嫁接育苗技术及适宜砧木选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以新土佐南瓜( F1)、瓠瓜、野生西瓜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 24个西瓜品种或品系为接穗,采用插接法,研究并阐明了不同砧木的嫁接亲和性和对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生产应用前应进行砧穗组合的选择。探明了砧木、接穗适宜的苗龄和播期,以及嫁接苗成活期间的适宜环境因子;证明新土往是适宜大棚早熟栽培的优良砧木,插接法是适用的简易嫁接方法;提出了嫁接苗成活期间的环境因子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早春持续低温阴雨寡日照的天气下,以甬砧5号嫁接的拿比特西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利用LED灯、高压钠灯于心叶刚长出时进行连续25d的补光,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结果表明,人工补光能明显促进西瓜嫁接苗的生长,补光17d起,采用LED灯和高压钠灯处理的砧木下胚轴长度和接穗下胚轴长度快速提高,嫁接苗整体株高增长显著,且叶面积增大,砧木和接穗茎粗增粗,嫁接苗生物量积累加快,接穗真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嫁接苗成活率提高,苗期猝倒病等发病率降低。不同光源比较,LED灯的效果优于高压钠灯,且长期运行的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更低,是今后农业领域最有前途的人工补光光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中农18’为试材,在苗期采用黑籽南瓜作为砧木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换根,对嫁接苗与自根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株高、茎粗、干物质质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脱落酸(ABA)含量、玉米素(ZR)含量,研究干旱胁迫对嫁接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黄瓜逆境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嫁接苗、自根苗的生长发育均受影响,表现为株高、茎粗、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减缓,与自根苗相比较,嫁接苗的株高、茎粗、干物质质量较高,处理9 d后分别达17.54 cm、6.24 mm、1.2 g。进一步分析生理指标,可以发现干旱胁迫对黄瓜嫁接苗、自根苗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表现为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在前期表现为升高,后期开始下降,MDA含量逐渐升高,嫁接苗的根系活力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自根苗的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除MDA含量外嫁接苗的生理指标均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根系活力、内源激素含量最高峰达2.58...  相似文献   

10.
不同苗龄接穗西瓜嫁接体愈合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苗龄接穗的西瓜(葫芦砧木)嫁接苗的嫁接体愈合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接穗苗龄5 d、7 d和10 d的嫁接苗,嫁接愈合快,嫁接6 d后管状分子已开始分化,8 d后隔离层基本消失,维管束桥形成,近愈合面细胞内有丰富细胞器,嫁接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而接穗苗龄为13 d和18 d的嫁接组合在嫁接8 d后愈合面隔离层仍存在,愈合面两侧细胞中细胞器少,鲜见维管束桥连通,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3.3%和72%。因此认为,维管束桥的形成及愈合面细胞中丰富的细胞器,是西瓜嫁接苗成活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接穗苗龄小于10 d适合于进行嫁接,嫁接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试材,按NH^+_4-N∶NO^-_3-N体积比为0∶10、3∶7、5∶5、7∶3、10∶0配制营养液处理,42 d后,检测其幼苗株高、茎粗、总叶片数量、茎叶干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新根数量、根干质量、根冠比,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猴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猴樟在盐碱地区进行引种推广和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NO^-_3-N∶NH^+_4-N为5∶5处理对猴樟生长发育最适合。NH^+_4-N∶NO^-_3-N为5∶5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茎叶和根系生长量最大,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而在NH^+_4-N∶NO^-_3-N为3∶7和7∶3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茎叶和根系生长量变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变低,完全无NH^+_4-N或完全无NO^-_3-N条件下,猴樟幼苗叶片小、茎干细弱、根系少、根系活力低。  相似文献   

12.
以‘特选一号’甜瓜为接穗,‘银光’南瓜为砧木,采用了顶插接、改良插接、断根插接和断根贴接4种嫁接方法,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甜瓜育苗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甜瓜顶插接嫁接速率最快、嫁接工效最高,嫁接后在昼/夜温度为28℃/18℃条件下,改良插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改良插接和断根贴接的愈合时间短。在一叶一心时期,改良插接和顶插接的嫁接苗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改良插接的嫁接苗根系生长最好;而到三叶一心时期,断根插接和断根贴接的甜瓜嫁接苗生长快,壮苗指数显著高于顶插接和改良插接,断根插接的嫁接苗叶面积最大。不同嫁接方法所需除萌蘖次数和时间也存在差异,断根插接除萌蘖次数最少,除萌蘖用时仅为顶插接的46.3%。  相似文献   

13.
葡萄叶片中生理生化物质含量与嫁接亲和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华东葡萄、秋葡萄、毛葡萄、掌裂草葡萄4种野生葡萄为砧木,嫁接红富士品种,测定他们的叶片干物重、水势、可溶性糖、氮与钾含量,研究其与亲和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葡萄叶片干物重、含氮及含钾量与嫁接亲和力无关;水势低的接穗嫁接在水势高的野生砧木上,易成活;砧、穗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程度越小,亲和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日光温室穴盘育苗,在黄瓜播种时接种2种不同的捷克商品丛枝菌根真菌(AMF)组合菌剂BF和VT,比较了不同菌剂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T和BF组合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黄瓜幼苗根系,接种35d时侵染率分别为49.30%、37.65%;接种BF和VT菌剂的幼苗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未接菌处理,且以接种VT菌剂表现最佳;与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VT菌剂可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表明蔬菜专用菌剂VT对黄瓜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
嫁接对茄子黄萎病的抗性及某些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 5种茄科野生种为砧木 ,栽培品种七叶茄为接穗 ,研究了嫁接对茄子生物学性状及黄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砧木与接穗间都有很强的亲和性 ,嫁接苗成活率均在 95%以上。茄子嫁接后 ,不仅植株生长势强 ,根系、叶片、茎粗、株高和单果质量都明显优于自根苗 ;而且对黄萎病的抗性提高 ,其中以托鲁巴姆和粘毛茄为砧木的嫁接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最强。根据砧木自身的生物学性状和对黄萎病的抗性程度 ,确定托鲁巴姆是嫁接茄子防治黄萎病的最佳砧木。此外 ,嫁接植株的果实在干物质、总糖、粗纤维和微量元素铁等的含量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小金海棠和丽江山荆子的缺铁胁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凌  周泽杨  裴炎 《园艺学报》2003,30(6):639-642
 小金海棠实生苗在pH 7.8的碱性紫色土上生长正常,丽江山荆子实生苗表现严重的缺铁失绿;相同土壤上的丽江山荆子砧上的小金海棠叶片会出现明显的缺铁失绿现象,而小金海棠砧上的丽江山荆子的叶片却没有缺铁症状出现。小金海棠在缺铁培养下,根系的质子分泌和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FCR)活性均被诱导增加,而且均明显强于同样培养条件下的丽江山荆子;小金海棠的根系质子分泌部位和FCR活性增强的部位重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茄子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的再生进程及再次嫁接利用的可行性,以茄砧1号、园杂471为砧木和接穗品种,研究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并比较残株再生苗嫁接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茄子嫁接后砧木残株扦插再生、接穗残株腋芽再生30 d左右均可形成健壮的幼苗,植株茎粗可达2.5 mm左右,与播种育苗相比,砧木、接穗分别缩短育苗时间约45、10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进行嫁接,嫁接苗成活率、木质部输导能力、砧/穗接合力及35 d嫁接苗净生长量与初次嫁接苗无显著差异。茄子残株嫁接苗砧木与接穗培养成本明显低于初次嫁接苗,按万株嫁接苗计,可节约生产成本696.4元。综上,茄子嫁接后砧/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中农203 为试材,研究了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
肥频率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黄瓜幼苗茎粗、全株干质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
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筛选出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至第1 片真叶平展
时12-2-14、20-1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100 mg·kg-1;第1 片真叶平展至第2 片真叶
平展时12-2-14、20-2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200 mg·kg-1 ,两个阶段施肥频率均为1
次肥、2 次水。黄瓜幼苗表现为壮苗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和根系活跃吸收比增强,分别比其他处理
提高了6.13%~15.44%、3.75%~16.41%、5.85%~14.85%。  相似文献   

19.
以4种白籽南瓜为砧木,以甜宝甜瓜为接穗,对嫁接苗和自根苗进行15℃/5℃(昼/夜)连续5d低温处理,统计嫁接苗成活率,并进行生长指标及抗冷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嫁接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的相对生长量均高于自根苗,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亦不同程度高于自根苗,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自根苗。嫁接显著提高了甜瓜的耐冷性,低温胁迫后甜砧嫁接苗的生长指标以及抗冷相关生理指标几乎全部优于其他3种砧木嫁接苗及自根苗,更适合在甜瓜耐低温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