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T1)、秸秆粉碎行间覆盖还田(T2)、秸秆发酵翻压还田(T3)、秸秆炭化还田(T4)。研究了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显著,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表现为T3>T4>T1>T2>CK,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是T3处理最高。【结论】秸秆发酵翻压还田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增加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是较好的秸秆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春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设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1,CK)、秸秆混拌还田(S2)、秸秆深翻还田(S3)、秸秆覆盖还田(S4),研究其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对照相比,秸秆混拌还田使0~20 cm土壤容重下降3.9%,孔隙度增加2.0%,玉米产量增加2.81%;秸秆覆盖还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但降低了苗期耕层的土壤温度,降低了玉米成穗数、穗粒数及百粒重,使玉米产量减少3.87%;秸秆深翻还田处理增加了20~30 cm的土壤孔隙度,使土壤容重降低5.4%,增加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了玉米成穗数、穗粒数及百粒重,使产量增加8.24%。综合来看,秸秆深翻还田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秸秆深翻和免耕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深翻和免秸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发生;丝黑穗病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较秸秆深翻减轻丝黑穗病危害;玉米螟的危害随还田年限增加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增加玉米产量,但在病虫害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出现减产。  相似文献   

4.
研究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玉米土壤培肥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常规氮肥(T1)、秸秆还田+常规氮肥(T2)、秸秆还田+控释氮肥(T3)、秸秆还田+控释氮肥减氮15%(T4)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相比,T2和T3处理明显增加玉米产量,T3增加幅度大于T2,T4处理增加玉米产量不明显。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机质、全氮和土壤有效钾含量,但对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综上,玉米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减氮15%处理并未影响玉米产量,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土壤培肥与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小麦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设置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秸秆还田、无秸秆还田且不接种蚯蚓(对照)3种处理,探讨了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秸秆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加快了秸秆腐熟速度,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夏玉米的营养生长,显著增加了玉米株高、基部第1、2节间直径和叶面积指数,极显著增加了棒三叶叶面积;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处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1%、7.8%,其产量分别比对照和秸秆还田提高14.5%、5.2%。说明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建议引导农民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以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逐步提升,其中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有效手段。目前,玉米秸秆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该文通过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从控制秸秆粉碎质量、精细化整地、及时查苗补苗、提高播种技术、合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严格把关,才能充分发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整体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秸秆资源极为丰富,其利用方式也不同,目前秸秆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是直接还田。适量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肥力,增加产量,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要领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秸秆还田可逐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山东省青岛市每年玉米播种面积390万亩左右,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玉米收获机械的普及应用,玉米秸秆还田率越来越高。由于玉米秸秆产量大且不易腐烂,还田后土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培肥效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设秸秆还田+施肥、秸秆还田+不施肥、秸秆不还田+施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4个处理,通过定期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对土壤容重、有机质等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定期调查玉米生长动态指标,最后测产和考种。[结果] 秸秆还田区与不还田区相比较,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增加。反映出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产量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稳产、高效、环保等优点,是一项较佳的培肥地力和增产措施,可在大方县玉米种植地区加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代勇 《农技服务》2011,28(5):623-624
蒙城县2010年玉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7万/hm2。玉米产量及秸秆增加,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进行分析化验,玉米秸秆养分也随之变化,玉米秸秆尽量采取还田技术进行利用,使宝贵的生物资源和养分资源更好的利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秸秆还田为研究对象,在宁夏同心县河西镇农场村进行了持续4年的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宁夏耕地地力培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土壤容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对碱解氮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对土壤容质量和有机质的影响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但全氮和碱解氮与还田量关系不大;玉米累积产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秸秆还田量达到600 kg/667 m~2时土壤容质量显著降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也较高,玉米籽粒累积产量最高;当秸秆还田量达到800 kg/667 m~2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与600 kg/667 m~2差异不大,因此,综合本研究结果及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秸秆生物量,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秸秆还田量以600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在半干旱旱作区通过试验研究全膜双垄沟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玉米生长性状、秸秆腐烂程度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玉米秸秆还田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前期表现出与作物争水分,后期增加了土壤的保水性,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玉米秸秆还田后,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软化、腐烂,到玉米成熟时没有腐烂完的也都软化成碎的小片,以秋覆膜全膜双垄沟播秸秆还田处理的秸秆腐烂效果最好。秸秆还田对玉米叶面积及茎粗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秸秆还田后产量较不还田产量降低4.58%~4.65%、秋季整秆还田比顶凌整秆还田增产4.83%,但差异不显著。长期施用秸秆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小麦栽培过程中,运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机械技术的大力推广,也为小麦的持续性生产创造了条件,使小麦产量能够稳步提升。玉米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稳定增产的目的。因此,把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运用到小麦栽培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升小麦产量与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玉米秸  相似文献   

14.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对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肥,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与施肥量互作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平均较不还田处理减产99.0、271.5、370.5 kg/hm~2。秸秆还田条件下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541.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698.7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613.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869.55 kg/hm~2。2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极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千粒重降低。秸秆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最高产量为8 614.5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49 kg/hm~2,最高产量为8 455.5 kg/hm~2。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百千克籽粒消耗氮磷钾量分别较不还田减少0.05、0.06、0.06 kg,秸秆还田会导致氮、钾素当季利用率下降,磷素当季利用率提高。4最佳处理组合为N36P18K12,小麦、玉米及全年籽粒总产量平均分别为9 028.5、10 602.0、19 630.5 kg/hm~2。  相似文献   

15.
采取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不还田两种模式下氮肥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建成、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速效磷变化较小,株高、茎粗、穗位叶宽、穗长和子粒产量、淀粉含量增加,子粒粗蛋白含量降低。在玉米小口期、大口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地上部干重明显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下,推荐夏玉米施氮量为207.3 kg/hm2,较秸秆不还田模式增加施氮量17.4 kg/hm2,可以增加子粒产量398.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随着玉米机械化收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高小麦栽培技术往往还需要充分发挥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因此,在未来关于如何提升小麦栽培技术与小麦产量、品质研究中就可以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栽培技术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玉米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玉米还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玉米还田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与养分。这是因为玉米秸秆中本身富含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玉米还  相似文献   

17.
纪磊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72-73,115
总结介绍了怀远县玉米生产区进行的玉米不同收获期、不同种植密度及实施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9月25日~30日为玉米最佳收获期;适合的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667m2;实施小麦秸秆还田,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并可培肥土壤,在旋耕灭茬起垄后即进行人工点播为最佳。若大面积推广麦秸秆还用,还需进一步改进旋耕粉碎机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干旱区长期连作滴灌玉米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还田量为18、9、0 t/hm2的秸秆还田3个处理,利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Eco),研究干旱区滴灌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上;秸秆还田可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8和9 t/hm2较秸秆不还田分别增产13.56%和5.48%;与秸秆不还田相比18 t/hm2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0.43%和0.39%。【结论】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高玉米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还田与锌肥配施对土壤养分、春玉米产量及子粒锌含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无秸秆还田时,施用锌肥后比不施锌土壤有效锌含量提高64.00%,全锌含量提高2.51%,在施锌情况下,S1Z4处理比S0Z4土壤有效锌含量增加了0.21 mg/kg;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而单独施锌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无秸秆还田条件下,施锌肥可增加春玉米产量14.06%,秸秆还田条件下,施锌则可增产17.3%;无秸秆还田情况下,施用锌肥使春玉米子粒锌含量提高20.17%,秸秆还田配施锌肥则使子粒锌含量提高32.61%。秸秆还田与锌肥配施是提高土壤供锌能力、增加春玉米产量和子粒锌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技术,构建适宜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秸秆还田快速腐解技术模式,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秸秆腐解菌剂种类和尿素、有机肥用量对秸秆腐解率、腐解速率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尿素75 kg/hm~2和有机肥45 t/hm~2可显著提高秸秆腐解率和腐解速率(P0.05),增加玉米产量(11.84%,P0.05);在5种秸秆腐解菌剂中,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所制菌剂效果较好,能显著促进秸秆腐解(P0.05),增加玉米产量(1.34%,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