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州马铃薯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上市早、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而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本文系统总结了滕州早春马铃薯栽培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品种选择、种薯选购、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及温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黄淮海地区早春马铃薯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蔬菜,利用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一般每667m2产2000kg左右,产值4000元上下,经济效益较高。一、选择地块,施足底肥种植马铃薯应选择上层深厚,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沙壤上或壤土地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5-7m3、硫酸钾复合肥100kg作基肥,以供马铃薯充足的养分。二、早建拱棚,提高地温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盖,二膜覆盖是指中拱棚加地膜覆盖。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马铃…  相似文献   

3.
翟胜祥 《蔬菜》2010,(12):18-20
<正>枣庄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近10年来,利用钢架大拱棚(竹木结构大拱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俗称"三膜覆盖")栽培早春马铃薯,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广  相似文献   

4.
李荣新 《蔬菜》2010,(5):10-12
<正>山东省枣庄市具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习惯和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作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马铃薯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早春双膜覆盖栽培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也得到快速发展。2008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经实践总结,形成了两膜覆盖马铃薯复种辣椒高效种植模式,包括栽培茬口、品种选择、整地播种、肥水管理、两膜覆盖、绿色防控、收获及收后处理等马铃薯栽培技术和复种辣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与采收技术,该模式平均每667 m2纯收益16 340元,比传统的两膜马铃薯复种大白菜模式增加效益7 940元,而且通过轮作降低了土壤连作障碍,适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大拱棚四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晓 《蔬菜》2012,(10):22-24
在马铃薯二季作地区采用四膜覆盖新技术进行早春保护地马铃薯高产栽培,可使马铃薯生育期比露地栽培提早近2个月,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4.2万kg,收入1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等。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因此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拱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膜的三膜栽培模式。我们采用的是三膜覆盖的栽培方式。一般于1月  相似文献   

8.
魏红霞  魏方红 《蔬菜》2011,(2):26-27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城郊灌溉区耕地海拔1900m左右,无霜期120d左右。以往的早熟菜用马铃薯种植模式是半膜覆盖垄作栽培,近年来,借鉴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早熟菜用马铃薯上开展全膜垄作栽培模式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庞淑敏 《长江蔬菜》2013,(23):46-47
中原地区马铃薯早春保护地栽培时易遭受晚霜冻害,导致减产,应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单纯的地膜覆盖栽培要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和品种的休眠期选择安全播期、水分管理要均衡、合理施肥:大棚地膜双层覆盖栽培要注意适期播种和慎重揭膜。另外.晚霜后还应采取及时浇灌、及时补肥、及时防病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薯6号品质优良、效益突出,适于枣庄市种植。早春拱棚覆盖栽培常采用4、6、8垄的拱棚。选用一级和二级脱毒种薯作种,严格消毒、催芽、晾芽后播种。注意及时破膜防"烫伤",严密控制温、湿度;及时培土防变绿;重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青枯病和环腐病;灵活确定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技术,是棚膜与地膜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乐都地区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干旱、冻害、水肥流失、杂草繁多等一系列问题,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一项创新。马铃薯双膜种植,促进马铃薯早播,有利于商品薯提前上市,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目的。通过试验,马铃薯双膜种植比地膜种植可提前20~30天收获,667m~2增产700~1300kg,增幅28%~52%,667m~2增收940~2340元。1 选地 选用平坦、土层深厚,通气良好,保水与透水适中,疏松轻沙壤、微酸性、微碱性或中性土壤为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四层膜覆盖塑料大棚早春番茄、秋延后辣椒的栽培技术,包括扣棚时间、整地施肥、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阐述了四层膜覆盖大棚的特殊栽培方式,以期为塑料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导读:采用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进行辣椒秋冬种植,可以克服多雨天气带来的影响,达到保温、保湿、防雨、防草、防病的效果,辣椒早春采收上市,错开上市高峰期,价格高、效益好,每667 m2纯收益在9000元左右。栽培时应该选择适宜播期、适销对路品种、穴盘育苗、加强肥水管理、整枝、及时盖膜、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4.
杜泽湘 《吉林蔬菜》2012,(10):25-25
滕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栽培地区,利用三膜/两膜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提前至4月下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平均亩产量达到3500千克,亩产值6000元,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是在地膜马铃薯的基础上,加盖拱棚,利用拱棚和地膜的双重覆盖,增温保墒,使马铃薯早播种、早出苗、早上市,取得比地膜马铃薯更高的经济效益。1整地施肥冬季深翻,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浅耕,整地耙  相似文献   

16.
李慧梅 《广西园艺》2009,20(4):67-67
秋冬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在广西北部地区容易遭受霜冻、冰冻。为此,2006-2007年笔者在临桂五通镇茶场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实施了不同播期的试验,为指导秋冬种植马铃薯的适宜播期提供了依据,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花生主要以鲜食为主,尤其宁波、绍兴的早春大棚花生上市早,效益突出,深受种植户欢迎.为进一步提高大棚综合种植效益,结合秋冬季大棚三膜覆盖技术进行鲜食花生—樱桃番茄轮作栽培,不仅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和种植收益,而且可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花生为豆科作物,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使下茬樱桃番茄氮肥用量减少1/4~1/3...  相似文献   

18.
旱作蔬菜等垄全膜沟播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其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从选地、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和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该项技术的栽培要点,以期为类似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冬种马铃薯3种栽培模式(稻草免耕、稻草包芯、黑膜覆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种植,其中稻草包芯和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缩短了出苗时间,提高了商品薯率,增加了单株薯块数和单株薯块质量,显著提高了种植产量和效益,明显优于稻草免耕栽培模式,其中稻草包芯每667 ㎡纯收入比常规种植高出402.81元,产投比达1.76.  相似文献   

20.
<正>1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选择早大白等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1.2困种、催芽:播种前种薯处理,即播前30~45天(1月下旬)将薯种从窖中取出,放在10℃左右的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