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世界上甜叶菊使用体外繁殖技术,培养基添加物质对甜叶菊诱导、生芽、生根及甜菊糖生产的影响,育种方法对甜菊糖生产的改良等。  相似文献   

2.
寇彦杰  华君  秦岭 《中国糖料》2012,(2):69-72,74
对比研究当前国内和国际上天然甜味剂甜菊糖甙的质量标准,并将各标准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探讨适用于以甜叶菊干叶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得各种规格甜菊糖甙产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甜菊种子阳畦育苗技术傅在秋,陈巍,刘少军,赵淑玲(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甜菊又名甜叶菊,全身均有甜味,其叶子含有的甜菊糖成为蔗糖甜度的150~300倍。又由于它具有低热量、易溶解、耐热性强、性质稳定等特点,又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和经济价值,被广泛...  相似文献   

4.
薄板层析法分析甜叶菊糖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滕祥金  杨丹  孟滕  郝再彬 《中国糖料》2007,(4):24-25,31
通过选择适宜的展开剂和显色剂等,建立了一种定性鉴别甜叶菊糖苷中甜菊糖甙(Stevioside,St)和莱包迪甙(Rebaudioside A,RA)两种主要成分的实验方法,此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简单易行,可作为甜叶菊糖苷测定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甜叶菊中甜菊糖的生物合成,生物体内甜菊糖苷糖基化为莱鲍迪苷A及甜菊糖代谢转化,并展望微生物工厂糖基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甜菊糖(Steviol glycosides,SGs)中商用的蛇菊苷(Stevioside,STV)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eb A),是经甲基赤藓糖醇(MEP)途径,由最初的物质丙酮酸和甘油醛-3-磷酸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一步步先合成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然后GGPP在几种酶基因作用下转化为甜菊醇(Steviol),之后在UDP-葡糖基转移酶(UGTs)基因的作用下形成STV和Reb A,整个过程共有15个酶基因参与。本文综述了甜叶菊中参与甜菊糖生物合成过程UDP-葡糖基转移酶等基因及其它基因的克隆、表达、调节等作用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进展。搞清这些酶基因的作用机理,可有意地、更好地调控甜菊糖的生产量和品质,为改善甜菊糖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河西走廊干旱缺水灌溉农业区种植甜叶菊,比常种作物玉米、小麦分别增收20520元/hm2和25255元/hm2,增幅分别为58%和71.3%,水效益分别提高了2.7元/m3和3.1元/m3,并可推动该地区甜叶菊加工甜菊糖工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技术非常适宜在西北灌溉农业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甜叶菊健身条系用甜叶菊和乌龙茶、红茶等多种天然植物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这种饮料条甘甜清凉,消渴润喉,四季皆宜,对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宜。该茶系由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已生产多批,曾试销香港,在市场上甚受欢迎。已有港商来洽谈,拟投资合作,扩大生产应市。甜叶菊健身茶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9.
简要概述甜叶菊的发展历史,对近年来国内外甜叶菊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生理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提高我国甜叶菊的生产水平和品质、以及对甜叶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甜叶菊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省高密地区甜叶菊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花叶病毒病和叶斑病等。本文分别介绍了各病害的症状、侵染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对指导甜叶菊生产、做到早预防病害、早实施防治措施、把病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证甜叶菊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甜叶菊在河西冷凉灌区气候条件下,可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育苗,实现一年一季生产,但由于育苗成本较高,影响了甜叶菊生产效益.针对甜叶菊种子小、育苗难、育苗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甜叶菊扦插育苗及根蘖繁殖栽培技术,每666.7㎡可节约育苗成本120元,单茬干叶平均产量可达300 kg经检测化验,甜叶菊叶每百克总甙含量在18g左右,远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2.
甜叶菊试管苗移栽初报沈秀丽,张贤泽(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甜叶菊是我国新引进的一种糖源植物,因叶中含有甜叶菊俄,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为巳知甜度最高的一种天然甜味剂,无毒、无副作用,可用于食品生产和医药工业。为了提高甜叶菊的产量和筛选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甜叶菊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生产提质增效,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结合当地实际,从整地施肥、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及预处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无公害甜叶菊质量安全优化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甜叶菊生产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移栽成活率。针对生产实际,从气候及环境因素、栽培模式、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甜叶菊移栽成活率的因素,总结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甜叶菊的主要成分及其在医药、食品、肥料、畜牧等行业中的应用,探讨当前甜叶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增强农业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全面促进甜叶菊产业健康发展,就凉州区高温天气的发生规律以及对甜叶菊生产过程中的影响进行讨论,提出了高温天气下甜叶菊种植过程中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甜叶菊种植技术水平,增强灾害性天气防范能力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临泽县甜叶菊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加大科技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扶持,提高规模效益,创新经营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入手,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甜叶菊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了解甜叶菊的生态适应性,为甘肃甜叶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从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引进7个甜叶菊品种进行引种鉴定试验,通过对参试材料的生长特性、产量和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甜叶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西北地区可以广泛种植;引进的ZS-2干叶产量和茎秆产量都最高,达4801.50 kg/hm2和5647.33 kg/hm2;ZS-1的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都高,分别为7.69%、12.39%,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ZS-1甜叶菊糖苷产量最高,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在河西推广栽培,ZS-2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移栽是甜叶菊大田生产工作的开始,也是甜叶菊栽植中重要环节之一,适时早栽是促进甜叶菊丰产质优的基础。为探讨甜叶菊在当地的适宜移栽期,1996年我们做了适期移栽的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甜叶菊制种田,土壤为岗地白浆土,有...  相似文献   

20.
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甜叶菊组织培养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外植体和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继代增殖、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移栽等进行了论述;同时还指出了甜叶菊组织培养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甜叶菊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工厂化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