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云南弥勒5个主栽和主推甘蔗品种桂糖1 1号、ROC22、ROC16、福农91-21、ROC96-38等进行甘蔗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较常规种苗新植蔗增产8.73~29.58 t/hm2,增幅8.5%~28.5%;宿根蔗增产17.055~32.37 t/hm2,增幅17.7%~43.7%,温水脱毒种苗更有利于宿根蔗增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水田选用ROC22、R6048、粤糖83-88、粤糖86-368品种进行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新植甘蔗增产9.49~27.73t/hm2,增幅9.63%~36.45%;甘蔗含糖分增加0.16~0.54个百分点。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是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上应加快推广应用,可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盈江县选择5个不同水田试验点对粤糖93-159进行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个水田试验点的温水脱毒健康种苗都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新植增产甘蔗12060~20730kg/hm2,增幅8.55%~22.96%;宿根增产甘蔗13200~39000kg/hm2,增幅9.34%~42.28%。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不仅能有效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还能使甘蔗有效增产增收,延长宿根年限。  相似文献   

4.
甘蔗脱毒种苗到生产用种的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脱毒种苗第1代分蘖多,生长成为有效茎的比例较低。为了提高甘蔗脱毒种苗分蘖的利用率,本文采用反复取茎法和取茎分蔸法进行甘蔗脱毒种苗到生产用种的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用反复取茎法F134、黔糖4号、果蔗Badila 3个品种脱毒种苗的繁殖倍数分别是25.2、28.8、40;用取茎分蔸法3个品种脱毒种苗的繁殖倍数分别是23.8、26.1、31.9。两个方法都能有效提高甘蔗脱毒种苗分蘖的利用率,促进甘蔗脱毒种苗到生产用种的推广繁殖速度,加快脱毒种苗良种种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选择云南勐海蔗区4个高感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主栽品种粤糖93-159、粤糖00-236、ROC22、ROC20进行甘蔗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苗相比,温水脱毒种苗增产增糖效果显著。新植增产甘蔗558~2532 kg/667m2,增幅9.5%~54.73%;甘蔗糖分提高0.68~1.69个百分点。可见,种植温水脱毒种苗是防治甘蔗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从而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建议在勐海蔗区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目前防治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主要技术之一。我国许多地区也正在大规模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甘蔗脱毒健康种茎的繁育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成活率及产量。总结近年来广东地区种植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从出圃、移栽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和经验,为今后甘蔗健康种苗种茎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及配套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厂化生产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基础上,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通过一级、二级、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同时,配套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可提高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南省白沙县甘蔗生产现状,介绍了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新台糖22号在白沙县试种示范基本情况.分析了白沙县推广应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新台糖22号的意义,并从政府重视、加强培训及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白沙县推广应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新台糖22号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选用ROC22、粤糖82-882、粤糖83-88和粤糖93-159四个主栽品种进行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较常规种苗能普遍改善甘蔗农艺性状,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增产效果明显,其二级健康种苗效果优于一级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种苗第一代种茎进行了1年新植4年宿根的田间比较试验,观察分析了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蔗糖分含量,结果表明:种植脱毒种苗可以提高新植和宿根期甘蔗蔗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但随着宿根年限的增加,增产幅度逐渐降低.分蘖率高、宿根发株率高、成茎率高是甘蔗脱毒种苗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原种苗假植、假植苗田间移栽及田间扩繁的方法、季节等多地多点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脱毒原种苗露天假植成活率稍低于温室大棚假植,但其田间移栽的成活率、恢复生长等较具优势;采用蔗渣作为保湿基质的露天假植原种苗成活率达98.5%;田间扩繁时,海南蔗区按"一年两采法"繁育,广西、云南等蔗区按"一年半两采法"繁育,其田间繁育倍数可达400倍。本研究建立的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繁育技术体系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繁育与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蔗种苗经过脱毒处理能够提高甘蔗生物量和糖分,而蔗糖合成酶是甘蔗生长和蔗糖积累的关键性酶。本文分析了2种甘蔗蔗糖合成酶基因SUS4和SUS7在脱毒种苗和常规种苗全生育期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SUS4和SUS7在整个生育期叶片和未成熟茎秆中差异表达,苗期是下调表达,其它时期是上调表达,在拔节期成熟茎秆SUS4和SUS7上调表达,而在成熟期成熟茎杆中SUS4和SUS7下调表达,说明蔗糖合成酶基因在脱毒处理过程中,对不同类型蔗糖合成酶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的影响不同,而不同的生育期可能不同的蔗糖合成酶基因所起生理功能不同,形成一种相互调控的的基因网络,最终有利于甘蔗产量的形成和蔗糖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选用甘蔗‘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40、60、80、100、120 μmol/(m2·s)]和温度条件(25、26、27、28、29、30、31和32℃)对甘蔗脱毒原种苗组织培养中增殖率以及植株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对甘蔗组培苗的增殖及形态建成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且当光照在100~120 μmol/(m2·s),温度在28~30℃,甘蔗脱毒原种苗增殖率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甘蔗脱毒原种苗不同生长时期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累积需求状况,为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提供参考。试验分别在2020、2021年进行,调查中糖1号甘蔗脱毒原种苗全生育期生长情况,测定其生物量及其在各生育阶段根、茎、叶中氮、磷、钾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分析氮、磷、钾的累积量、阶段吸收量、日吸收速率。结果表明:甘蔗脱毒原种苗从种苗假植到种茎最佳收获时需6~7个月可达15茎节,在7、8月至9月下旬(茎1期至茎2期)蔗茎生长速度最快,以茎4期(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干物质量累积增加最快,此阶段为生物量累积的关键阶段。在甘蔗脱毒原种苗全生育期中各元素含量及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钾>氮>磷,在根茎叶各器官中蔗叶、蔗茎始终为氮、磷、钾含量相对较高的器官,氮、磷、钾累积量在茎伸长生长1期前主要贮存于蔗叶中,而后以蔗茎为新的主要贮存器官。甘蔗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在苗期和分蘖期分别为24.84%、26.18%、27.74%,在茎1~3期(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分别为55.54%、58.61%、52.30%,茎4、5期(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分别为19.62%、15.20%、...  相似文献   

15.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田间栽培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对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进行一级健康种(原种)、二级健康种、三级健康种新植、宿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可提高甘蔗单产,且种植管理与大田生产种植管理相一致,农民易掌握,有较好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摘果后的常规菠萝老茎留苗地为试验地,以菠萝老茎留苗与甘蔗种进行间种,探讨和研究不同间种规格和方法对菠萝老茎所留种苗数量、质量(种苗合格率)以及甘蔗产量的影响,并与常规技术的经济指标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菠萝老茎留苗地间种甘蔗技术,以菠萝大行距间为种植沟,实施隔行间种甘蔗,该技术能使老茎留苗地菠萝留苗平均可达12.81万株/hm2,种苗合格率占94.8%,平均可产甘蔗种 31.95 t/hm2;以菠萝大行距间为种植沟,实施连行间种甘蔗技术,菠萝种苗留苗的数量相对减少,种苗合格率占93.6%,平均每公顷可摘种苗8.30万株,平均可产甘蔗种42.00 t/ hm2。菠萝种苗数减少,但甘蔗产量增加。两种不同的间种规格和方法对留苗和砍种都有各自的效果,与常规菠萝老茎留苗技术相比,菠萝老茎留苗与甘蔗种间种技术总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糖料》2010,(3):19-19
一种甘蔗种苗温水脱毒的处理方法及设备.将甘蔗种苗浸入水温51-52℃的处理设备内2小时.保持处理温度在50%-0.2~50℃+0.2之间进行处理,使其去除宿根矮化病菌。可控制或去除99%以上的宿根矮化病病菌,处理设备内水体的酸碱度在pH7,  相似文献   

18.
海南蔗区甘蔗黄叶病与花叶病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0年甘蔗生长季节,对海南甘蔗产区8个县(市)24个乡镇进行甘蔗病毒病的调查和检测,初步明确海南蔗区甘蔗病毒病种类主要有2种,即由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病和由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引起的甘蔗花叶病。其中甘蔗黄叶病最为普遍,检出率达到75%,可能是影响海南蔗区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高粱花叶病毒引起的甘蔗花叶病次之。同时针对甘蔗病毒病提出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其防治的主要措施,对指导海南蔗区乃至全国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蔗健康种苗田间栽培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甘蔗健康种苗3季新植、3季宿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蔗糖分含量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脱毒健康种苗可以使甘蔗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3.0%~40.2%,蔗糖分含量提高0.51%~1.01%绝对值。初步认为,分蘖率高、宿根发株率高、成茎率高是甘蔗健康种苗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国家甘蔗体系集成示范及区试甘蔗品种在海南省被甘蔗黄叶病毒(SCYLV)侵染情况及病毒基因型类型,从集成示范及区试的50个甘蔗品种上采集带有显著病症或不显病症样品50份,采用特异引物通过RT-PCR方法进行甘蔗黄叶病毒检测和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50个甘蔗品种中有31个被检测到SCYLV,检出率为62%;病毒基因型有古巴(CUP)基因型、巴西-秘鲁(BAR-PER)基因型和留尼汪岛(REU)基因型3种,主要以CUP基因型为主,占58.06%,其次是BAR-PER基因型,占51.61%,REU基因型最少,占29.03%;未发现CHN1、CHN2、CHN3基因型。另外,不同基因型混合侵染现象普遍存在,总混合侵染率达32.26%。可见,海南国家甘蔗体系集成示范及区试甘蔗品种严重感染甘蔗黄叶病毒(SCYLV),且存在不同基因型混合侵染,建议推广种植脱毒种苗来控制甘蔗黄叶病的发生。本研究为在海南蔗区推广和种植甘蔗脱毒种苗及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