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Smad2基因是Smad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Smad家族中的信号分子对绵羊的繁殖、卵泡发育有重要影响。本实验选取24只3~4岁健康空怀敖汉细毛羊,采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Smad2基因在绵羊不同发情时期(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的表达量并分析其在卵泡中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mad2基因m RNA和蛋白均在绵羊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m RNA水平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发情间期和发情期(P0.01);而发情前期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和发情期(P0.01),虽高于发情间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Smad2蛋白主要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卵母细胞表达。据此,Smad2基因可能会促进敖汉细毛羊的发情启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Smad1 mRNA及其蛋白在敖汉细毛羊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绵羊不同繁殖状态下(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Smad1基因在卵巢中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及卵巢中该基因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发情期Smad1基因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时期(P0.01);发情前期Sma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乏情期和发情间期(P0.05)。在绵羊不同发情时期Smad1蛋白主要表达于乏情期原始卵泡、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情间期次级卵泡的卵泡膜细胞,在发情前期与发情期卵泡中未见表达。卵巢中Smad1基因可能促进黄体溶解,对卵泡发育、卵子的成熟以及释放起作用,与绵羊发情的启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以24只季节性发情的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分为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和发情期4组,每组6只。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发情期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肌肉12个组织中TGF-βRⅠ基因的表达情况,其次对4个不同发情时期卵巢TGF-βRⅠ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GF-βRⅠ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卵巢和甲状腺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下丘脑、垂体、胰腺、肾上腺、脾脏和肺脏组织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P0.05)。卵巢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间期表达量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综上所述,卵巢组织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时可能对排卵前卵泡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以24只季节性发情的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分为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和发情期4组,每组6只。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发情期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肌肉12个组织中TGF-βRⅠ基因的表达情况,其次对4个不同发情时期卵巢TGF-βRⅠ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GF-βR Ⅰ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卵巢和甲状腺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下丘脑、垂体、胰腺、肾上腺、脾脏和肺脏组织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P<0.05)。卵巢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间期表达量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综上所述,卵巢组织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时可能对排卵前卵泡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分析陕北白绒山羊10月龄母羊发情周期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和孕酮(P_4)的含量变化规律,为研究幼龄陕北白绒山羊母羊的繁殖性能和生殖激素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在一个发情周期内,连续20 d每天对8只10月龄陕北白绒山羊母羊进行颈静脉采血(母羊出现发情表现记为发情第0天);在发情期当天和发情间期第5天,从08:00开始,每间隔15 min连续采血3 h,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发情期、间情期和发情周期血清中FSH、LH、E_2和P_4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发情期和间情期连续3 h内,FSH、LH、E_2和P_4均呈波动式分泌,FSH发情期比间情期波动频率快。LH发情期较间情期的波动频率低;在发情期血清内E_2含量较间情期高(P0.05);间情期血清内P4含量显著高于发情期(P0.05);在测定的20 d内,FSH、LH、E2血清中浓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P4浓度在发情当日和发情次日低于发情间期(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高繁殖力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公认的CIDR结合外源激素处理使其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及乏情的小尾寒羊作对比,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SR)基因在卵巢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对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自然发情绵羊和外源激素处理发情的羊在发情表现和时间上无明显差别;在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上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它们显著高于在乏情期绵羊卵巢细胞内的表达(P<0.05)。尽管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羊卵巢细胞内的ES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乏情期绵羊,但是仍然显著低于自然发情期绵羊卵巢细胞的表达(P<0.05)。此外,自然发情和激素处理的绵羊ESR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和10.77%,而发情期绵羊ESR基因启动子处于超甲基化状态(92.30%)。以上结果说明,外源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小尾寒羊尽管发情表现、时间等与自然发情的绵羊类似,但是ESR基因在蛋白水平上差异显著,且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许是目前胚胎移植后着床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3):5-8
用ELISA对10头发情期内和5头乏情期内的初情期母牦牛进行24 h内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分泌情况检测并比较体重和解剖观察子宫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发情期母牦牛体重、子宫重、子宫颈-子宫体长、外阴-子宫体长均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5),并且在发情期内发情母牦牛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5);发情期24 h内初情期母牦牛在GnRH、LH、FSH分泌量明显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01);在发情期内发情母牦牛GnRH、LH、FSH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01)。对比发情期内未发情母牦牛与乏情期母牦牛,二者分泌量均较低,但是发情期内未发情母牦牛激素含量较高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峰值出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NKB/NK3R调控雌性哺乳动物生殖激素分泌的作用机制,试验将40只6~8周龄雌性小鼠按照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分类,处死后采集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发情周期各阶段小鼠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NKB、NK3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小鼠NK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为垂体最高,卵巢居中,下丘脑最低;在发情后期,小鼠NK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下丘脑最高,垂体居中和卵巢最低;在发情间期,小鼠NK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下丘脑最高,卵巢居中,垂体最低。NK3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的趋势一致,均为下丘脑最高,垂体居中,卵巢最低。各组织中,NK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为发情前期最高,发情期居中,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较低。在下丘脑中,发情周期不同阶段NK3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大;在垂体和卵巢中,NK3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为发情后期最高,发情间期居中,发情前期和发情期较低。提示NKB/NK3R可能参与了雌性哺乳动物发情周期各阶段生殖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9.
在某一集约化牛场通过跟踪检测发情和乏情奶牛(每组15头)产后45 d、55 d、65 d、75 d和85 d血浆中内分泌指标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孕酮(P_4)、雌二醇(E_2)、催乳素(PRL)和代谢指标(GLU、NEFA、BHBA、BUN),结果显示,乏情奶牛产后血浆CLU浓度低于发情奶牛,而NEFA浓度却高于发情奶牛,并且差异显著;发情组奶牛血浆中LH、FSH和E_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乏情组;乏情奶牛血浆呈现低BUN浓度、低Glu浓度和高NEFA浓度的生化特征。结论是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是造成奶牛产后乏情的主要原因。奶牛生殖激素分泌量不足、分泌模式紊乱及缺乏峰值是导致奶牛发情时间间隔延长及乏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98-2003
为了探讨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腺垂体和血浆中FSH和LH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排卵的关系。选取2.5~5岁,健康未孕雌性甘加藏羊30只,采集发情周期各阶段和乏情期腺垂体和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及乏情期腺垂体和血浆中FSH和LH的含量。结果表明,甘加藏羊发情周期内腺垂体FSH浓度在发情期(6.873IU/L)和发情后期(6.863IU/L)较低,与间情期最大(8.228IU/L)差异显著(P<0.05),发情前期又降低(8.096IU/L);腺垂体LH浓度发情期(9.39IU/L)和发情后期(9.585IU/L)较低,间情期最大(10.629IU/L),发情前期(9.7325IU/L)降低,各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周期内血浆中FSH浓度在发情前期(2.599IU/L)达到峰值,其他时期均较低,发情前期与其他时期差异显著(P<0.05);血浆LH浓度在发情期(3.866IU/L)达到峰值,发情后期(3.179IU/L)和间情期(3.292IU/L)降低,各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FSH和LH在发情周期内均出现4个波峰:乏情期腺垂体和血浆中FSH和LH的浓度均低于发情周期内FSH和LH各自的基础值。FSH和LH含量在垂体和血浆的这些差异性应该是两者协同调控藏羊发情和排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PER2基因在绵羊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多态性与绵羊繁殖性状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ER2基因在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和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检测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草原型藏羊、苏尼特羊、滩羊共204只)和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共564只)PER2基因g.2852655T>C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PER2基因在绵羊的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季节性繁殖的苏尼特羊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常年发情小尾寒羊(P<0.05),而在输卵管组织中则相反(P<0.05);分型结果表明,PER2基因的g.2852655T>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发情性状不同的绵羊品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综上,PER2基因在季节性发情苏尼特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常年发情小尾寒羊,初步推测卵巢中较高水平PER2基因的表达通过抑制LHR受体的表达及孕酮的分泌,进而影响绵羊的季节性发情,且较高水平PER2基因表达可能在卵子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也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绵羊EYA3基因表达及其多态性与季节性发情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EYA3基因在常年发情绵羊(小尾寒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苏尼特羊)的大脑、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检测2组绵羊(常年发情组:小尾寒羊、策勒黑羊和湖羊;季节性发情组: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EYA3基因SNP位点(g.238191128G>C)的多态性,并与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小尾寒羊还是苏尼特羊,EYA3基因在各组织中均广泛表达,在苏尼特羊垂体中表达较高(P<0.01);且长光照条件下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垂体中EYA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绵羊EYA3基因g.238191128G>C位点均存在GG、GC和CC3种基因型。g.238191128G>C位点在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在小尾寒羊、策勒黑羊、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5个群体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并且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常年发情和季节性发情绵羊组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上,EYA3基因表达与g.238191128G>C位点与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KISS1基因在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和季节性发情的草地型藏羊中的表达模式,以及KISS1基因多态性与绵羊繁殖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qPCR技术对比分析KISS1基因在2个品种绵羊的10种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利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常年发情绵羊(小尾寒羊、策勒黑羊和湖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地型藏羊)KISS1基因2个SNPs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qPCR结果显示:KISS1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大脑、垂体和甲状腺中的表达量高于草原型藏羊(P<0.05);分型结果表明,g.1317523C>T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常年发情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g.1317523C>T位点在6个绵羊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T位点在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和湖羊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g.1311578G>T位点在苏尼特羊和湖羊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这2个SNPs位点与小尾寒羊前3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P>0.05),但g.1311578G>T位点TT型各胎产羔数均大于GT和GG型。综上,KISS1基因与绵羊的季节性繁殖密切相关,并且g.1311578G>T位点对绵羊产羔性状有潜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FSHβ和LHβ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中的表达规律,深入了解其对小尾寒羊多羔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羊各3只)的生殖组织及脑组织中FSHβ和LHβ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SHβ和LHβ基因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和垂体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FSHβ主要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和卵巢高表达,LHβ在垂体高表达;FSHβ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LHβ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小脑、大脑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研究结果提示,FSHβ和LHβ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调控。  相似文献   

15.
Follistatin-like 3 (FSTL3) is a regulator of cellular apoptosis and was previously identified via RNA-Seq to be associated with follicular development in mammalian ovaries. 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FSTL3 regulation of oestrus in sheep remained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oestrogen (E2) and progesterone (P4) concentrations in blood were detecte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FSTL3 in the ovary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ge in Aohan fine wool sheep (seasonal breeding breed in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E2 and P4 at the anestru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to dioestrus, proestrus and oestrus stages.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of FSTL3 were observed in the sheep ovary, hypothalamus, and thyroid. During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ges,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were found during the stages of dioestrus and proestrus, while lower levels were found during the oestrus and anestrus stages. Functional analysis of FSTL3 was performed in primary granulosa cells (GCs) of sheep. The concentration of E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RNAi interference of FSTL3, while the P4 level decreased. FSTL3 can decrease P4 levels, which might be involved in mediating oestrous cycle in sheep.  相似文献   

16.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和常年发情内分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研究对5只小尾寒羊成年母羊以及相同条件下的5只细毛羊成年母羊用导管法采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FSH和LH浓度.试情公羊爬跨法鉴定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具有显著的非季节性发情特性.小尾寒羊各月份、4个季节和全年的血浆FSH和LH浓度均极显著高于(P<0.0001)低繁殖力和季节性发情的细毛羊.小尾寒羊发情期血浆FSH和LH的基础浓度、峰值、谷值、排卵前峰值均显著高于(P<0.05~P<0.0001)细毛羊的.发情期间小尾寒羊和细毛羊FSH分泌呈现2个明显的峰,第一个峰与排卵前LH峰并存,第二个FSH峰出现在发情后1d.小尾寒羊FSH二次峰均值极显著高于(P<0.01)细毛羊的.本研究结果提示FSH和LH基因可作为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候选基因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TSHR基因多态性与绵羊季节性繁殖和产羔数的关系,本实验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分型技术检测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407只)、湖羊(101只)、策勒黑羊(48只)和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21只)、滩羊(22只)、草原型藏羊(161只)TS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及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SHR基因g.89430525G>A、g.89363881T>C和g.89431097C>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3个SNP位点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表现为中度多态,且在各个绵羊品种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TSHR基因g.89431097C>G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1~3胎的产羔数显著相关(P<0.05),其中CC型母羊的产羔数显著低于CG和GG型母羊(P<0.05)。本研究表明,TSHR基因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参与绵羊季节性繁殖和多羔性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绵羊Cry1基因g.175355119T>C、g.175357583C>T位点与Cry2基因g.74126865C>T位点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和策勒黑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Cry1基因与Cry2基因共3个多态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ry1基因g.175355119T>C位点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g.175357583C>T位点存在TT、TC和CC 3种基因型;Cry2基因g.74126865C>T位点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Cry1基因g.175355119T>C位点与Cry2基因g.74126865C>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种发情模式绵羊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6个绵羊品种中,Cry1基因g.175355119T>C位点与g.175357583C>T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T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Cry1基因g.175355119T>C位点在6个绵羊品种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g.175357583C>T位点在苏尼特羊中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P<0.05),Cry2基因g.74126865C>T位点在滩羊和草原型藏羊中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3个多态位点与小尾寒羊第1、第2以及第3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P>0.05)。综上,Cry1基因g.175355119T>C、g.175357583C>T位点与Cry2基因g.74126865C>T位点均不适用于小尾寒羊产羔数选育。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旨在明确香猪卵巢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的5个候选基因是否对卵巢和子宫有直接的调节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情与未发情期香猪卵巢和子宫中SLPI、INHA、SERPINE1、MSMB和PTGFR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结果表明:SERPINE1基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与未发情期相比,INHA基因在发情期香猪卵巢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LPI基因在发情期香猪卵巢和子宫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上升(P0.01),MSMB基因在发情时期卵巢和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NHA、PTGFR基因在发情期子宫中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果提示,INHA、SLPI、MSMB基因对香猪卵巢和子宫都有调节作用,而PTGFR仅对子宫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