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本研究前期利用RNA干扰技术在人类全基因组水平上筛选到了与狂犬病病毒(RABV)生命周期有关的宿主基因AP2M1。为进一步研究AP2M1影响RABV感染的机制,本实验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沉默或过表达AP2M1,采用高内涵筛选、病毒滴度检测等方法分析AP2M1对RABV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敲低AP2M1,RABV感染率显著下降;过表达AP2M1,RABV感染率上升。酸绕过实验显示AP2M1在RABV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RABV G蛋白与AP2M1无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AP2M1与RABV G蛋白无直接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AP2M1基因在RABV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不是通过与RABV G蛋白的直接作用影响病毒的感染。本研究为阐明AP2M1在RABV生命周期中具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25-529
首先采用蛋白印迹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猪瘟病毒感染对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及定位的影响;然后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处理猪肾细胞,通过病毒滴度测定研究细胞自噬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发现在病毒感染24h后自噬相关蛋白LC3由LC3-Ⅰ酯化为LC3-Ⅱ,并观察到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出现了LC3蛋白聚点;细胞自噬体的诱导能显著增加病毒滴度。本研究表明猪瘟病毒在感染细胞后能诱导细胞自噬,该细胞自噬过程有利于病毒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9,(2):250-25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虽然人类尝试了多种方法用于治疗狂犬病,但到目前为止,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仍高达100%,因此,寻找有效的抗RABV药物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显示香豆素化合物(coumarin,CM)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其对RABV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研究。首先以BHK-21细胞为模型,通过SRB、直接免疫荧光(DFA)和病毒滴度等方法,在体外筛选具有良好抗RABV作用的CM,进而从直接灭活、阻滞吸附、不同时间点对病毒抑制效果等方面探讨CM体外抗RABV的作用机制。随后构建RABV感染动物模型,观察筛选获得的CM是否可以挽救病毒感染小鼠。结果显示,CM-3(9种CM分别标记为CM-1~9)可以有效抑制RABV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但不能直接灭活病毒,也不能阻滞RABV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其在RABV感染48h内均可以显著抑制病毒复制,最高抑制率可达60.0%。另外,结果显示在RABV感染后3~12h内用药,CM-3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抑制率均为50.0%以上;随后,通过体内试验证实CM-3(50mg/kg)可将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由0%提高至12.5%。综上,结果提示,CM-3可能通过感染后抑制病毒复制的方式发挥抗RABV的作用,而此类结构的CM有可能作为潜在的药物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RABV糖蛋白存在于病毒表面,它既是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诱导体液免疫产生中和抗体和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又是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病毒致病性和嗜神经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病毒毒力直接相关。作者归纳总结国内外RABV糖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并对糖蛋白中和抗体的检测与评价进行阐述。将为进一步揭示RABV糖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为糖蛋白中和抗体的诊断提供理论参考,为控制和消灭狂犬病做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H9N2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引发的细胞自噬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首先建立了稳定表达GFP-LC3的 MDCK细胞系,该细胞系经H9N2流感病毒感染后,激光共聚焦观察到了绿色荧光的点状聚集,得出H9N2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引发细胞自噬。随后试验利用3-MA抑制细胞自噬、Rapamycin诱导细胞自噬,荧光定量PCR检测NP mRNA水平,TCID50检测病毒的滴度进行细胞自噬与病毒复制的研究。结果表明: Rapamycin可显著增加NP mRNA水平和病毒滴度(P < 0.01)|3-MA可以显著降低NP mRNA水平和病毒滴度(P < 0.01)。说明H9N2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引发的细胞自噬可促进流感病毒的复制。 [关键词] H9N2 流感病毒|细胞自噬|病毒复制|MDCK细胞|诱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感染对马胎皮细胞(FED)自噬的影响,本研究将EIAV感染FED以及过表达GFP-LC3的FED细胞,进行自噬现象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电镜观察到EIAV感染组细胞出现典型的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到EIAV感染组细胞的LC3-II的表达量显著升高,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IAV感染的过表达GFP-LC3的FED细胞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聚集。上述结果表明EIAV感染FED细胞后可以显著诱导FED细胞发生自噬。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对EIAV复制和感染的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Asia 1型口蹄疫病毒(FMDV)前导蛋白(Lpro)亚细胞定位,利用RT-PCR方法获得L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扩增、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分析,将鉴定为阳性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EGFP-L.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EGFP-L转染BHK-21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经碘化丙啶(PI)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pro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L;FMDVL基因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表达的Lpro具有反应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Lpro在BHK-21细胞中呈弥散性分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末端结合蛋白RP/EB家族成员3(EB3)在狂犬病病毒(RABV)感染引起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发生明显改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RABV固定株CVS感染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从转录及翻译水平分别对EB3进行检测,并通过免疫荧光观察EB3在神经元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病毒感染6 h后,EB3转录和翻译水平有明显下调,EB3分布呈突起向胞体集中趋势,表明病毒可能通过对微管结合蛋白EB3的下调,使细胞骨架的稳定性降低。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ABV引起的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Asia 1型口蹄疫病毒(FMDV)前导蛋白(Lpro)亚细胞定位,利用RT-PCR方法获得L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扩增、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分析,将鉴定为阳性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EGFP-L。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EGFP-L转染BHK-21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经碘化丙啶(PI)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pro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L;FMDV L基因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表达的Lpro具有反应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Lpro在BHK-21细胞中呈弥散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赵静  褚颖  罗均  郭霄峰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12):4776-4785
【目的】构建表达犬瘟热病毒(CDV)血凝素蛋白H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RABV),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方法】在RABV HEP-dG株基因组GL基因之间插入CDV H基因,构建重组全长cDNA质粒pHEP-dG (H)。将pHEP-dG (H)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BHK细胞,拯救携带CDV H基因的重组RABV HEP-dG (H)。将重组病毒接种BHK细胞,分析病毒的扩散能力;将重组病毒接种小鼠,分析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RT-PCR及直接免疫荧光显示,传至第3代的病毒仍能检测到H基因,表明CDV H基因已成功插入RABV基因组中,并在HEP-dG (H)中稳定遗传和正确表达。HEP-dG (H)在BHK细胞中的生长曲线与HEP-dG毒株相似,病毒滴度在96 h达到峰值,但HEP-dG (H)的滴度在每个时间点略低于HEP-dG。以感染复数(MOI)为0.005感染BHK细胞,HEP-dG (H)的扩散能力比HEP-dG毒株低。HEP-dG (H)与HEP-dG对6周龄成年小鼠均不致死,但HEP-dG (H)对成年小鼠体重的影响弱于HEP-dG。HEP-dG (H)与HEP-dG均能诱导小鼠产生抗RABV的中和抗体,免疫后7 d抗体已达到保护水平(0.5 EU/mL);此外,HEP-dG (H)可诱导产生CDV中和抗体。HEP-dG (H)与HEP-dG免疫小鼠3周后,均能抵御RABV标准攻毒毒株CVS-24的攻击。【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RABV HEP-dG (H),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作为RABV-CDV新型二联基因工程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宿主蛋白Hsp90AB1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复制过程中的功能,以RABV疫苗毒株HEP-Flury感染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为模型,分析Hsp90AB1对RABV复制的影响。采用RNA干扰的方式,发现Hsp90AB1基因敲降后可影响病毒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而未影响病毒的反基因组水平以及病毒感染力,表明Hsp90AB1在转录或蛋白表达水平上影响RABV的复制。由此初步发现Hsp90AB1在RAB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方式,为继续深入研究Hsp90AB1在RA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7):44-46
奶牛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是关系经济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从牛基因组中克隆得到MC4R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克隆片段与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进行Kpn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形成重组表达载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到L02肝脏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对细胞进行标记,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活性,结果发现克隆的MC4R基因序列长度大约1 000 bp,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MC4R-3.1,将载体转染肝脏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经过激光共聚焦观察荧光后发现MC4R蛋白的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有正常表达,可为进一步研究MC4R受体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N蛋白的表达对宿主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构建TGEV N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 EGFP-N,将其转染于猪睾丸(ST)细胞中,并在活细胞状态下直接观察GFP-N蛋白在ST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显示,转染后4 h~5 h出现荧光蛋白表达,24 h达到高峰,TGEV的N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进一步的激光共聚焦共定位显示TGEV N蛋白主要定位于ST细胞的内质网上面。以G418筛选4周后,转染细胞形成稳定的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TGEV N蛋白的m RNA及其蛋白在ST细胞中稳定表达,提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的TGEV N蛋白的ST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TGEV N蛋白对ST细胞的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在TGE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全球每年有超过6万人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由于对狂犬病的致病机制尚未解析,目前缺少针对狂犬病的有效药物,因此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病原感染宿主细胞通常是一个能量需求的过程,深入研究RABV调控宿主能量代谢的机制不仅有助于拓展我们对RA...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含有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3D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本研究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pBlueSK-TK-EGFP)进行改造,在其荧光表达盒内插入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3D基因,将重组后的转移载体(pBlueSK-TK-EGFP-30)转染已感染鸭瘟病毒的鸭胚成纤维细胞,转染细胞盲传2代后仍能观察到绿色荧...  相似文献   

16.
细胞自噬在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仍然没有鹅细小病毒(GPV)与细胞自噬关系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番鸭小鹅瘟病毒(MDGPV)PT株与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 M15株细胞适应毒感染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s)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自噬标记物LC3-Ⅱ特异绿色荧光聚集颗粒,借助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C3蛋白与p62蛋白的表达量,以及LC3-Ⅰ/LC3-Ⅱ蛋白转化分析,确定GPV感染能够促进细胞自噬发生。利用膜通透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阿洛司他丁、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调控自噬来研究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自噬有利于GPV在MDEFs中的复制。结果表明GPV感染能够诱导细胞自噬,同时细胞自噬有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表达Strep-tag II的重组塞内卡病毒(SVA),本研究在感染性cDNA克隆p SVA-I212V/S460L的基础上,采用重叠延伸PCR扩增Strep-tag II并采用无缝克隆法将其插入SVA VP1基因C端,构建感染性cDNA克隆,命名为p SVA-Strep,并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 SVA-Strep转染BHK-21细胞拯救重组病毒,收集病变细胞上清,并将含有病毒的细胞上清和野生型SVA(SVA-WT)分别感染BHK-21细胞,以未感染病毒的BHK-2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感染后24 h分别以鼠源SVA VP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 5D10 (1∶1 000)、鼠源Strep-tag II MAb (1∶2 000)作为一抗,以FITC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 G (1∶2 000)为二抗,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重组病毒鉴定。IFA结果显示,以鼠源SVA VP2蛋白MAb 5D10为一抗,SVA-WT和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以Strep-tag II MAb作为一抗时,仅有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经SVA-WT感染的BHK-2...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混合与单性感染雌虫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更进一步观察二者生殖器官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感染雌虫卵巢和卵黄腺,透射电镜观察卵黄腺,并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观察卵黄腺的凋亡水平。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混合感染雌虫卵巢和卵黄腺可见成熟的细胞而单性感染雌虫仅存在未成熟的细胞;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两者卵黄腺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在大小及形态方面有很大差异,混合感染雌虫可见明显的卵黄滴,单性感染雌虫无卵黄滴但有聚集和散在分布的脂滴;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结果表明,两者皆未呈现明显的凋亡现象。可见,混合与单性感染雌虫不仅在虫体大小和器官形态上,细胞形态和亚细胞结构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_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了解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RT-PCR扩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hangchun184株E_2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V5His A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c DNA3.1/V5His A-E_2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MDBK细胞。继续培养48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_2蛋白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E_2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绿色荧光呈点状均匀分布。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_2蛋白的相关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预防猪瘟(CSF)的最好弱毒活疫苗。然而,现阶段的C株不具备标记功能,无法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本研究旨在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基因插入猪瘟病毒(CSFV)C株将其构建为报告病毒,为C株的基础研究提供病毒示踪工具,同时提供构建标记C株疫苗的方法。本研究中,笔者在CSFV C株中引入EGFP基因,分别构建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报告CSFV rHCLV-EGFP,以及用CSFV强毒Shimen(SM)株N~(pro)基因替换C株N~(pro)基因后再引入EGFP基因的嵌合报告病毒rHCLV-N~(pro)(SM)-EGFP。通过猪瘟抗原ELISA检测,直接观察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EGFP的蛋白表达等方法对拯救的病毒进行鉴定,并在细胞和家兔上评价这两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两株报告病毒的抗原ELISA结果均为阳性;在感染rHCLV-EGFP的细胞中并未观察到绿色荧光也未检测到EGFP蛋白,但在感染rHCLV-N~(pro)(SM)-EGFP的细胞中观察到EGFP的绿色荧光并检测到EGFP蛋白;细胞试验结果表明,两株报告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且遗传稳定;家兔试验发现,rHCLV-N~(pro)(SM)-EGFP保留了C株的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学特性,但rHCLV-EGFP失去了C株诱导家兔定型热反应的能力。构建的嵌合报告病毒rHCLV-N~(pro)(SM)-EGFP可以作为C株的报告病毒进行应用:可以对病毒示踪,用于研究C株的复制过程、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同时,该嵌合报告病毒也具备发展为标记C株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