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犊牛在尚未发育完全时断奶,常引起断奶应激。氧化应激是断奶应激的主要机制,影响犊牛的健康、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本文结合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阐述断奶应激发生的具体原因,总结断奶应激对犊牛的影响,并系统介绍了如何评估断奶应激,旨在为犊牛的培育和增强动物福利提供理论和实战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早期断奶技术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已经普及。仔猪早期断奶会造成仔猪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本文以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产生及危害为切入点,着重阐明仔猪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方式,主要介绍了氧化鱼油、Diquat、H2O2攻毒这三种造模方法,最后从营养调控角度提出添加植物提取物、复合抗氧化剂、微量元素、中草药添加剂等物质对缓解仔猪氧化应激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断奶仔猪的营养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氧化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经长途运输或其他外界因素刺激引起动物机体氧化应激,导致动物出现脓血症、肠炎等疾病。在研究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中,益生菌以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为预防和治疗不同疾病提供新的途径,因此用天然抗氧化剂来缓解因氧化应激引发的各种疾病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乳酸菌缓解氧化应激的研究现状,乳酸菌对氧化应激的潜在缓解作用以及其发挥的抗氧化功能,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犊牛在断奶前阶段的生长发育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直接关系到犊牛在未来第一个以及随后泌乳期的生产性能。断奶前犊牛的生长速度和基础蛋白质沉积可能是提高终生产奶量的关键因素,任何影响犊牛断奶前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的因素都会影响产奶量。在营养供给方面,能量和蛋白质都很重要,尤其是蛋白质的品质和可消化性。在断奶之前,液体饲料更能提高犊牛的潜在生产性能。除了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之外,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影响犊牛的采食量、饲料效率和生长发育状况,并且可以改善早期的营养状况对后期的影响。营养师需要讨论代谢能、蛋白摄入量以及与维持有关的状况,而不是讨论干物质、牛奶、代乳粉等具体数量。犊牛有其自身独特的营养需要,这与测定的干物质和液体饲料体积无关。犊牛人工饲养比其自然生长的效果好。断奶前阶段可以通过改善犊牛的生长性能来发挥其遗传潜能。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养殖要求实行早期断奶。早期断奶不仅能够减少乳的消耗,还可以使犊牛更早适应固态饲料,加快功能性瘤胃的发育,为提高后继生产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犊牛早期断奶后,从吮食母乳转向采食理化性状、气味及营养价值不同的干饲料,食物来源、形态、养分组成及饲喂形式的变化,对于消化道功能尚处于发育中的犊牛产生很大应激,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被毛杂乱、无光泽等。并且由于犊牛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适应食物变化产生的应激反应,常常引起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消化酶活性的降低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对犊牛的健康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6.
犊牛早期断奶已成为规模养殖场提高奶牛、肉牛养殖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犊牛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不断深入,对犊牛的断奶时间、补饲水平以及饲养管理技术的积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犊牛早期断奶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本文从干物质采食量、犊牛断奶日龄、营养水平、蛋白来源、能氮水平、营养调控、断奶时间、断奶方式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营养调控技术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养牛业认为犊牛的断奶时间应为6月龄,但随着养牛业的蓬勃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发现犊牛提前断奶可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促进犊牛瘤胃迅速发育,增强犊牛消化能力,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缩短母牛发情周期,降低犊牛养殖成本等;简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10日龄开始补饲开口料,20日龄开始补饲青绿饲料,按照先精料后粗料的补饲原则进行,增强精饲料的适口性,青绿饲料应以优质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为主等。  相似文献   

8.
犊牛断奶应激是指犊牛在断奶时,从液态母乳转变为固态饲料的过程,对犊牛的消化系统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影响到犊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可能会导致犊牛出现生长发育受阻,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缓慢,瘤胃机能发生障碍,免疫机能受到影响,以及对犊牛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等症状。犊牛在处于断奶应激下,也易感其他疾病,犊牛的健康水平会降低。相关研究表明,犊牛在进入育肥环境后,有17%的犊牛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迹象,而减少犊牛早期阶段应激反应的发生可降低育肥阶段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缓解犊牛断奶应激,以提高犊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本文旨在讨论犊牛断奶应激对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通过实施这些防控策略,可有效降低断奶应激对犊牛的影响,并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采用早期奶犊牛断奶技术,使犊牛阶段饲养成本下降,但奶农担心的问题是哺育方法和断奶技术,否则容易出现疾病、发育缓慢,影响后期的生长、发情、泌乳量。从1990年开始.笔者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原理奶犊牛从7日龄开始饲喂乳猪全价饲料(后有奶犊牛代乳料、开食料),经试验证明,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犊牛早期断奶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有营养丰富的混合饲料。目前我国不少奶牛生产单位利用早期断奶技术培育犊牛,采取全乳—混合料的方式,实践证明效果很  相似文献   

11.
犊牛实施早断奶,早期补饲,能够显著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犊牛早期补饲是犊牛在出生一定时间后,在继续接受哺乳的同时,开始补充适量的精粗饲料,以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快速成熟,肠道尽快建立正常的菌群,减少犊牛疾病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笔者主要就犊牛早期补饲效果开展试验,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采用犊牛早期断奶能够显著提高断奶牛体重,缩短断奶时间,减少青干草的采食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综述了饲料中脂肪氧化对动物的影响。分别从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的氧化应激以及肠道微生态等角度,阐述了脂肪氧化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在饲料中应用抗氧化剂对于动物健康和疾病预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早在60年代,一些国家(如英、美、丹麦等)就相继开展了对犊牛早期断奶的研究,并在70年代被广泛推广应用。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许多地区至今仍采用高奶量或牛奶量培育犊牛,培育成本高,哺乳期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场从1977年开始对犊牛进行了30日龄100千克早期断奶的尝试,并获得成功,80年代在全场范围内普遍推广应用。为此,许多人对早期断奶是否会影响犊牛生长发育以及育成期和产奶性能等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哺乳期犊牛是发生应激的高发群体,其生长性能、健康状况易受应激反应干扰。β-胡萝卜素是一种非酶类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等多种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引起哺乳期犊牛氧化应激的主要因素以及β-胡萝卜素的主要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β-胡萝卜素应用于哺乳期犊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犊牛断奶前后的瘤胃发育小肠生长以及代谢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犊牛的肠道功能发育以及从奶过渡到谷物饲料对新生犊牛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它们的需要方面的信息对于反刍动物生产者十分重要。改善犊牛营养体制可以减少犊牛死亡率以及疾病发生率,进而提高群体基因改良速度。国外现行的饲养体系中可以通过增加新生犊牛的谷物日采食量,进而使其在3-4周即可断奶。这种做法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然而,瘤胃上皮的成熟需要瘤胃中的发酵来发动。由于犊牛的组织生长必须从依赖乳中提供的葡萄糖转变为以短链脂肪酸作为主要的能量物质,这将会对犊牛的生长速度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变化是组织行为和代谢特征的大量基因调节表达的不同结果。在犊牛发育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组织行为变化与瘤胃上皮有关,而小肠物质的变化和代谢也与日粮变化相关。小肠组织对氨基酸的利用率较高,这可能会影响氨基酸用于生长的可利用性。而且,由于消化道的代谢和合成活动较高, 大约会占整个动物能量利用和蛋白质合成的30%,因此,认识这些活动的调控对于进一步改善犊牛管理非常重要。消化道中特定的营养基因互作已被确认并服务于增加内脏容量和直接通过上皮改善能量代谢。同样,激素因子也被确认对整个消化道组织和代谢具有调控功能。更好地认识影响肠道发育的工作仍在继续,以求改善断奶策略,提供更好的犊牛断奶增重性能。  相似文献   

16.
孟根 《兽医导刊》2020,(9):99-99
犊牛断奶对其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养牛业认为6月龄断奶比较适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提前断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重点论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而犊牛培育是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寻求最佳的饲料饲喂水平促进犊牛健康快速的生长是极为重要的。犊牛饲料包括固体饲料和液体饲料,是犊牛饲喂的根本,其中液体饲料包括初乳、牛奶、代乳粉等;固体饲料则包括开食料和不同饲草等。固液饲料平稳过渡是犊牛饲喂成功的关键,也是多年来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另外,断奶日龄与固液饲料饲喂水平紧密相关,也是犊牛饲喂模式中的重要指标。本文阐述了犊牛固液饲料饲喂水平与其采食量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固液饲料饲喂水平及断奶日龄对犊牛瘤胃发育、生长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犊牛饲喂模式中仍然需要探索的问题。希望能够找到犊牛饲喂领域所急需的固液饲料饲喂水平与断奶日龄相结合的最适宜的饲喂模式,促进犊牛生长发育,为后期充分发挥生产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养牛行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12头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40±1)d一次性断奶。采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颈静脉灌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二肽的方式,研究不同水平Gln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颈静脉灌注中等水平的Ala-Gln(0.68 g/kg.d),连续灌注7 d,可以补充早期断奶犊牛体内Gln的缺乏,从而使犊牛的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同时,提高了犊牛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饲养犊牛的经济效益,降低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犊牛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适宜当地的犊牛早期断奶时间,促进犊牛早期生长发育和使母牛尽快恢复体况,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方法]选择体格大小一致、健康无疾病、体重接近,父本相同,3月龄西杂犊牛20头作为试验牛,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头(公、母数量相同)。A组经过1个月断奶精料、粗料和多汁饲料的过渡性适应,4月龄断奶,并根据犊牛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精料、多汁饲料,B组按照养殖场饲喂方法饲养,并于6月龄断奶,A组与B组犊牛6月龄断奶后自由采食粗饲料、按体重1%饲喂精饲料,分别在犊牛6,12,18月龄称重。[结果]结果表明:肉牛18月龄时A、B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38 kg,546 kg,A组高于B组92.00 kg(P0.01),表明犊牛早期断奶、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后期的生长速度比6月龄断奶高。[结论]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是一项实用技术,值得在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中大力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犊牛羔羊早期培育的特种饲料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羔羊幼龄阶段的生长发育与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直接的关系,幼畜的早期培育是现代养殖业的成功技术对策。该文综述了我国犊牛、羔羊早期断奶所使用的代乳品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代乳品原料的特殊加工工艺、代乳品中营养参数的研究、特种饲料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代乳品可以使羔羊10日龄断奶,犊牛出生后5d断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