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处云贵川交界的云南省昭通市是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北迁的重要通道之一,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市的入侵动态,本文基于2019年-2020年昭通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统计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探讨草地贪夜蛾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市11县(区)均有发生,整体为害程度偏轻,虫口密度西部大于东部;2)发生密度中心由西南向东北移动,2020年迁移进程快于2019年,东部的迁移进程快于西部;3)草地贪夜蛾在昭通发生的热点从西南向东北迁移,发生时间西部早于东部,发生热点数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本研究明确了昭通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密度中心、热点区域、海拔区间等时空动态特征,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十堰市以来,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本文通过总结本市近三年来草地贪夜蛾系统监测、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方面工作经验和成效,对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后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世界性农业害虫,而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寄主植物之一。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给我国甘蔗产业带来巨大威胁。本文阐述不同生态型草地贪夜蛾对寄主选择的偏好及其对甘蔗的适应性,概括国内外蔗区草地贪夜蛾发生现状、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并对我国蔗区草地贪夜蛾预防和防控策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在江苏省的发生及为害情况,在开展系统监测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对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江苏省的发生动态及玉米受害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19年5月入侵江苏苏南地区后,逐步向北扩散,6-7月是其主要扩散期.2019年江苏省玉米受草地贪夜蛾为害面积约3 440.3 hm2.其中,夏玉米发生面积最大、占7...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并为害冬玉米。本文基于我国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现状和田间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系统介绍了田间调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区域性发生规律、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技术、制定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先后发现其为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2019年9月在福建诏安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甜椒。本文介绍了甜椒基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以及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的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草地贪夜蛾年发生世代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年发生世代数,为提高其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不同恒温(20、24、28、32、36℃)条件,以玉米苗为幼虫食物测定了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及全世代的发育历期,计算出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此基础上,结合1985年-2014年30年全国60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预测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年发生世代数,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年发生世代区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卵、1~6龄幼虫、蛹、雌成虫和雄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0、9.63、13.03、12.88、11.09、13.04、10.73、13.90、13.98℃和16.68℃,有效积温分别为41.32、41.32、18.71、28.23、45.87、60.33、55.90、90.97、166.86日·度和121.90日·度;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6℃,有效积温为584.0日·度。根据全国不同地区气象数据推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理论年平均发生世代数在0~7.41代之间,总体上发生世代数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减少。我国1月份12.6℃等温线以南地区全年最低温度高于草地贪夜蛾发育起点温度,为周年繁殖区域,主要位于云南南部(全年发生世代数最高可超过5代)、广西南部、广东中部以南、福建东南部(全年世代数最高可超过6代)、台湾大部(全年世代数最高可超过7代)以及海南省全境(全年可发生7代以上)。江南和江淮迁飞过渡区主要为4~5代区和3~4代区。黄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主要为2~3代区和1~2代区,部分为3~4代区。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玉溪市是我国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在2019—2021年,利用田间调查、性诱、高空灯诱等手段,对玉溪市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零星为害甘蔗、小麦、皇竹草;草地贪夜蛾在玉溪市可周年发生,在夏、秋季出现成虫诱捕高峰,2020、2021年发生程度轻于2019年;草地贪夜蛾成虫以夜间活动为主,18:00至翌日4:00成虫诱集量占24h总诱集量的82.55%,在19:00—20:00和23:00至翌日2:00各具1个诱集量高峰。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云南江城县,随后逐步向国内扩散传播,同时为害作物种类也陆续增多。1月份入侵德宏主要为害玉米,4月份为害甘蔗,至2019年9月11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混合发生为害生姜。本文介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为害程度和生姜的受害症状。草地贪夜蛾为害株率及百株虫量分别为58.4%和42.2头,发生量比斜纹夜蛾高,形成田间相对优势种群。建议准确区分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田间为害情况,有效提供预测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10.
2019年7月16日甘肃省秦安县千户镇玉米田发现草地贪夜蛾,经过科学、严密监测和积极防控,2019、2020年该县草地贪夜蛾仅在3镇4村发生,发生面积共计0.47 hm2,2021年监测未再发现该虫.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2019年四川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虫源地分布及迁入路径,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模拟草地贪夜蛾的迁入及迁出轨迹,并利用GrADS气象图形处理软件进一步分析其迁飞期间的天气背景。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最早于2019年4月下旬迁入川西南及川南地区,其虫源主要来自云南省;5月上中旬进入大规模迁入和向北扩展期,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见虫,最远可达川东北32.087° N;川西南及川南虫源来自我国云南省和缅甸,川东虫源来自我国贵州省,而川西、川中虫源多为川内虫源扩散而至;6月中旬本地的草地贪夜蛾进一步向北迁飞,到达四川盆地西北地区,甚至进入陕西省,除川西高原外,四川省各地均可见虫。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省的整体迁飞路径表现为由南向北,再由东北向西北扩展。结合迁飞轨迹与水平风场分析发现,由孟加拉湾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可为草地贪夜蛾迁飞提供运载气流。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为害特点,利用田间调查数据对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分布范围、受害作物种类、幼虫种群动态和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除阿坝州外的20个市州都有发生,重发区域集中在川东和攀西地区;受害作物以玉米为主,甘蔗、高粱、小麦和油菜零星受害;在攀西地区和川东北地区观察到2个幼虫为害高峰,其余地区只有1个幼虫为害高峰;草地贪夜蛾在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局部地区为周年繁殖区,其在四川的扩散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省发生后,迅速扩散,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的发生规律,并制定防控策略,本文对2019年4月30日至2020年9月8日全省18个市县草地贪夜蛾幼虫田间发生密度和面积以及成虫灯诱和性诱数据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省主要为害的作物为玉米、莪术、高粱和甜高粱,以玉米为主。草地贪夜蛾幼虫不同季节在玉米田发生密度大小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幼虫周发生面积大小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根据性诱和灯诱的诱蛾高峰,初步判断在2月份有草地贪夜蛾成虫从泰国、老挝和越南迁入海南。4月中旬后蛾量迅速下降,玉米种植面积减少,预测草地贪夜蛾成虫在4月中旬后迁出海南。针对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的发生规律,制定出了以冬春西南玉米主产区为重点的分时、分区、分重点的监测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株侵染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全球性重大玉米害虫,于2019年入侵我国云南。2020年8月,从云南省大理弥渡西庄村玉米田采集被虫生真菌感染的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经在室内分离培养,结合病原菌分生孢子与菌丝等形态及ITS序列相似性分析,确定感染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真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编号为SHL-2020。经生物测定,该菌对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侵染致病作用。用该菌1×10~8个/mL分生孢子菌悬液接种处理后第7天时,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和86.7%。以上结果表明,从罹病草地贪夜蛾雌成虫上分离获得的球孢白僵菌SHL-2020菌株对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该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该虫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到5月下旬,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入侵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预计6月和7月将到达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受威胁玉米面积1 300多万hm 2,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安全。我国玉米的种植布局随季节和纬度变化从南至北递次推移,时间和空间上互补,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为其种群区域性迁移和周年繁殖为害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其为害,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防控草地贪夜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农业害虫。2019年1月份入侵我国,半年时间已迅速扩散和蔓延至21个省市。在黄淮海夏玉米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劳氏黏虫等鳞翅目害虫常常混合发生。这几种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取食为害玉米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给田间鉴定带来困扰。本文详细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劳氏黏虫的低龄和高龄幼虫的形态差别,以期为黄淮海玉米田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监测和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在浙江为害甘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江城县,随后在多个省份发现其为害玉米,4月份以来在部分地区陆续发现其为害甘蔗、高粱等作物。作者于2019年10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甘蓝上发现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造成局部为害,平均每株幼虫0.62头,有虫株率达25%。建议今后加强蔬菜作物上该虫的监测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8.
云南草地贪夜蛾冬春季虫源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 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 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区/市中有45个县/区/市为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适宜区, 有64个县/区/市为幼虫冬春季发生区。周年繁殖适宜区和幼虫冬春季发生区主要分布在25°N以南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大部区域, 以及西部怒江和北部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区。2)云南东西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和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典型的区域特点:西部至南部普遍发生, 种群数量高, 为害严重, 有虫田率超过90%, 平均受害株率为30%~59%, 平均百株虫量为20~47头; 东南局部区域发生轻, 平均被害株率13.01%, 百株虫量12头; 中部及以北地区除河谷热区外, 冬春季未见有草地贪夜蛾为害。调查结果与虫源分布区预测结果重合度较高。3)玉米种植分布和生育期对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同时, 用药水平及种植模式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预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