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灰霉病是茄果类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其多发生在中温高湿的秋冬和早春季节.此时天气光照较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极易造成灰霉病爆发流行.灰霉病爆发流行的适宜条件是气温为18~23 ℃,湿度为90%以上,秋冬和早春季节茄果类栽培棚内恰好满足了灰霉病的发生流行条件.在生产上,每年都因防治灰霉病不利而造成一定损失.多年来,菜农一直采用蘸花药液中加入0.1%~0.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灰霉病,或叶面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农利灵1 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都不理想.一是抗药性问题;二是农药本身质量问题,所以防治很难奏效.  相似文献   

2.
三种生物制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三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理想,其中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 00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病叶和病果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防效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可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为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防治茄子灰霉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农技服务》2011,28(6):809+819-809,819
对4种杀菌剂(6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了茄子灰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和25%嘧霉胺可湿性粉剂是防治茄子灰霉病的良好药剂,不仅药效高,而且持效性高。特别是25%嘧霉胺可湿性粉剂,药后21 d药效达90%以上,是防治茄子灰霉病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4.
《陕西农业科学》2010,(3):240-240
防治措施: 1.灰霉病: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0.1%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0.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蘸花或涂抹。结果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5.
一、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可采用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等按种子重量的0.3%~0.4%用量拌种,可防治黄瓜等果菜类苗期枯萎病、立枯病、炭疽病等.用50%克菌丹或70%五氯硝基苯等用量同上,可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苗床如换土困难,可用40%甲醛处理苗床,用100倍的甲醛液250 mL/m2喷洒在土中,地膜覆盖5~7 d后,揭膜翻晾14 d,待甲醛挥发完再播种.或苗床施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g/m2,对细土广枯灵水剂500倍液喷雾作苗床土消毒.防治灰霉病,苗期以烟熏或喷粉为主,每7~10 d防治1次,连防3次以上.花果期以喷雾为主,每7~10 d防治1次,连防3次以上.  相似文献   

6.
大葱常见病害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霉病:从发病初期开始,用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刺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7.
6种杀菌剂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室内筛选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灰雄悬浮剂1000倍液、50%灰霉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9.74%、88.24%、84.62%;防效分别为90.19%、88.47%、86.67%,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理想药剂。建议生产中交替喷施。  相似文献   

8.
白粉病是三门峡紫叶黄栌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危害轻重主要取决于环境的空气湿度,药剂防治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做好整枝修剪,优化树体枝条分布,确保林间、树体通风透光,可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大蒜紫斑病:在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大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交替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大蒜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大蒜锈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90%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5次.  相似文献   

11.
冬瓜疫病是冬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疫霉菌引起,在雨水充足和温度适合条件下,该病菌的潜育期短,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且用药单一,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探讨防治冬瓜疫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抗病品种、农业措施、嫁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当前冬瓜疫病的防治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规程规定了红葱头生产环境、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运,适用于广州地区红葱头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黄精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启建  赵致  谷甫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01-7303
[目的]调查贵州黄精的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普查方式,于2004~2005年对贵州省凤冈县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栽培黄精的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弄清了基地栽培黄精的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基地栽培黄精病害共有7种,新记录3种,其中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发生严重,确定为优势种。优势种发病症状明显,主要危害叶片,7~9月发生严重,鉴定发现其病原均属半知菌亚门。进一步研究发现,叶斑病发生与土壤肥力水平、间套作方式、土质、地势等密切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栽培黄精的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马铃乡香菇的主要病害并筛选防治方法。[方法]调查马铃乡香菇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并筛选主要病害的室内药剂。[结果]该基地香菇病害主要是木霉病,经鉴定是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两者发病率达66%,病情指数为24。实验室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液(生石灰∶硫酸钙∶盐∶水=5∶1∶1∶100)能同时抑制木霉生长和产孢,可有效控制木霉的发生与扩散,但同时也抑制香菇的菌丝生长,不适宜用来防治菌袋中的木霉菌,可用于喷施培养菌袋所在的土壤、器具等,减少木霉菌感染菌袋的机会;1.000%的大蒜稀释液效果最理想,可有效抑制木霉生长,同时对香菇生长抑制率很低,对香菇产量影响较小。[结论]研究结果为香菇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筛选出鱼藤氰、敌敌畏、敌百虫、久敌和高效灭百可等5种农药,均对香蕉冠网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成虫高峰期施药,虫口减退率是喷药2次的比只喷1次的明显,如果从防病角度来考虑,最好是在3龄若虫高峰期喷药,因为从4龄开始已能够传播病害,而且防治效果比喷杀成虫高。  相似文献   

16.
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玉金  刘学儒  丁涛  杨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18-1322
文章简要总结了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概况及特点,从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重发病虫的原因。提出加强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指导防治;坚持合理防治、综合防治策略;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等水稻重发病虫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花前花后”喷雾防花腐、叶斑,“采果后落叶前”药液喷淋主干大枝防控枝干溃疡的“两前两后”关键时期药剂防控,辅助平衡施肥、限量挂果、健壮树势、清洁果园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效达到85.6%以上,发病株率控制在3.0%以下,有效控制了猕猴桃溃疡病的流行蔓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的樟子松松叶锈病发生严重,主要危害造林后苗木,幼树。用樟子松松针上的春孢子向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叶片上接种获得成功,用带有冬孢子堆的白头翁病叶挂在樟子松松针上接种,也获得阳性反应。因此鉴定在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松针锈病的病原菌为白头翁鞘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室内抑制春孢子萌发试验,以百菌清和DT杀菌剂效果最好。用五二扑和扑草净都能杀死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的地上部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选育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途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SSR)为辅助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和抗性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介绍了SSR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在水稻抗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了阐述,为揭示稻瘟病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番茄抗性砧木的运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引自意大利的番茄抗性砧木为实验材料,通过平板培养法研究抗性砧木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以及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其他非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砧木对镰刀菌(Fusarium 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腐霉菌(Pythium spp.)和轮枝菌(Verticillium sp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木霉菌(Trichoderma spp.)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在番茄生长前期最为明显。抗性砧木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的数量,而对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