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卵圆蝽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垦复施肥、人工捕捉能降低虫口密度,有效地减轻竹卵圆蝽的为害。黄油和机油以2:1的比例混合涂环,环宽15cm左右,阻止若虫上竹率90%以上。当竹卵圆蝽已上竹为害后,利用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1~2ml/株,防治有效率90%以上。对密度较高的小竹林,林间喷烟是防治竹卵圆蝽的好方法。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防治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竹螟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用“竹腔注射”技术防治竹螟基础上,着重对其它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冬季垦复可降低竹螟土茧密度80%以上;高虫口密度时,采用蜜源地灭蛾可降低虫口150条/株以上,一块50亩左右的蜜源地天蛾可控制1500亩左右竹林幼虫的为害;一盏20瓦高压触杀灯可控制370亩左右竹林竹螟为害,并使幼虫虫口减少至103条左右/株。  相似文献   

3.
长足大竹象幼虫种群动态及其气候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8年于四川沐川定期调查长足大竹象为害的3个慈竹林内所有竹笋上的幼卵和幼虫密度变化,运用主成分、相关和通径分析及决策系数研究影响幼虫种群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幼虫种群变化呈单峰型,8月为高峰期,10月上旬以后虫口密度逐渐趋向于0水平。长足大竹象幼虫种群变化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旬平均气温,最主要的决策因素是旬最低气温。8种函数拟合表明平均虫口密度与旬平均气温、旬最低气温之间分别用直线函数方程Y=-0.535+0.031X、对数函数方程Y=-1.594+0.600lnX拟合的效果最好,据此建立平均虫口密度气候预测表,提出长足大竹象防治的温度指标为旬平均温度21.5℃或旬最低温度17.7℃。  相似文献   

4.
竹螟是为害竹子的主要害虫,近年在浙北竹区造成了严重危害。自1977年以来,即连续使用化学农药对竹螟幼虫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虽对压低当年虫口密度起到一定作用,但耗费了大量资金和物资,而且被害面积还在不断扩大。通过实践观察,发现浙北竹区为害竹子的竹螟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竹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安吉县竹卵圆蝽(Hippotiscus dorsalis)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林间调查研究了安吉县竹卵圆蝽在竹林中的种群动态,并以历史资料和时间序列分析法ARIMA模块建立预测模型,并用2014-2015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评估。结果表明:竹卵圆蝽在整个发生期近现双峰倒M形的变化规律。观测点年单株最高虫口为83~254头,种群密度平均达34.5头/株,有虫株率在56.78%~97.65%间,上竹高峰日在4月13日至4月25日间,近3a竹卵圆蝽的上竹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结果表明预测数据值与现实值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该模型的建立将为竹卵圆蝽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足大竹象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长足大竹象 ( Cyrtotrachelusduqueti Gu’erin M’eneville)属鞘翅目 ( Coleoptera)象虫总科 ( Curculionoidea)象虫科 ( Curculionidae) ,在国内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主要危害慈竹 ( SinocalamusaffinisMc Clure)、粉箪竹 ( Lingnania var.pubescens)、青皮竹 ( Bambusa textilis Mc Clure)、杂交竹等丛生竹竹笋。长足大竹象在四川主要危害慈竹和杂交竹。据粗略统计 ,全省每年发生面积近 6.7万公顷 ,一般危害率为 50 %~ 80 %,严重的可达 1 0 0 %。近几年来 ,随着我省三大工程的实施 ,全省大力发展经济林 ,…  相似文献   

7.
对樟子松种实害虫及天敌曲姬蜂调查研究表明,球果象甲被害率在20%~40%左右,虫口密度为每果2~6头不等,棘梢斑螟有虫株率为26%,球果被害率为12%,虫口密度为每果1~2头不等,曲姬蜂的寄生率平均为25.4%,利用曲姬蜂生物防治樟子松种实害虫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竹螟(Algedonia cociesalis walker)是危害毛竹的主要害虫。杭州市每年受竹螟危害约15万亩。过去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l Matsumura)防治竹螟,一般放蜂4次,费工费时。今采用长效放蜂方法,平均寄生率为43.2%,放蜂为1~2次,节省劳力一半以上。放蜂区虫口明显降低,竹叶损失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对2.0%噻虫啉触破式微胶囊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竹卵圆蝽的毒杀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啉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2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200倍液对竹卵圆蝽的毒杀活性均较高,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8.9%和92.8%;施药2、7、30d后虫口密度最高分别下降了94.3%和93.0%;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0d后虫口密度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达90.0%和91.9%.  相似文献   

10.
云杉梢斑螟是云杉林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文章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云杉梢斑螟的发生与林分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林分的郁闭度越低,云杉梢斑螟的虫口密度和有虫枝率越高,其危害越严重,中龄林平均虫口密度最大,纯林中云杉梢斑螟发生比混交林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1.
大竹缘蝽生物学习性观察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竹缘蝽 (N otobitus excellens Distant,缘蝽科 Coreidae)在云南新平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竹包衣内与绿竹缘蝽 (Cloresmue Pulchellus)、狭竹缘蝽 (N.elongates Hsiao)等混聚越冬。若虫严重危害龙竹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新笋。越冬期成虫及发笋期若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印楝素防治若虫效果较好 ;并可在聚集高峰期采用相应的人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竹螟幼虫在林间属聚集分布的规律,通过对竹绒野螟幼虫较低虫口在毛竹空间分布取样调查并经过相关分析,得出毛竹整株上的虫口与第九盘到第十八盘枝上的虫口为显著线性相关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成果相互补充衔接。  相似文献   

13.
在信丰林区连续2 a研究了营林措施对萧氏松茎象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2010~2011年试验区萧氏松茎象当年虫口密度平均分别下降85.3%%和85.0%;相对防治效果平均分别为85.9%和86.0%;而对照区当年虫口密度分别上升4.4%和29.4%。这说明营林措施能明显抑制萧氏松茎象种群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竹卵圆蝽Hippotiscus dorsalis(Stl)在毛竹高处危害,防治困难的问题,选用森得保(0.18%阿维菌素·Bt活芽孢100亿/g)、林得保(0.3%阿维菌素·Bt活芽孢100亿/g)和噻虫啉3种农药粉剂喷粉防治上竹后的竹卵圆蝽。结果表明,3种粉剂均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其中森得保效果最好,15 d虫口减退率达95.8%,成本也适中。因此,选用森得保粉剂喷粉防治上竹后的竹卵圆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竹林丰产培育措施对竹子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劈山和垦复是竹林丰产培育技术的基本措施,不但能提高竹林生产力达到高产高效,而且对竹子的主要害虫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人工除草防治笋夜蛾效果达95.3%,垦复防治竹螟、一字竹象虫、竹卵圆蝽效果分别灰91.0%,68.3%,62.5%。  相似文献   

16.
据各地汇报,1992年上半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9.27万亩,其中发生竹林虫害面积4.43万亩(主要是竹螟、竹卵园蝽、竹蝗),占病虫发生面积的47.79%其中防治面积4.34万亩,占病虫发生面积的97.96%。各地采用打孔注射农药防治,效果较好。奉化市班溪镇和肖王庙镇发现竹卵园蝽危害面  相似文献   

17.
丽水山区竹子害虫种类调查与为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时间对竹林中不同虫态的害虫进行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共采集各种标本5000余号,经整理鉴定(包括资料摘录),丽水山区竹子害虫种类有11目72科177属244种。其中一字竹笋象、刚竹毒蛾、卵圆蝽、竹织叶野螟、竹蝗、德清真片胸叶蜂、竹莫小叶蝉、南京裂爪螨等为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嵇卫星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4):41-42,46
对宜溧山区竹织叶野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并调查分析了溧阳3 a的成虫诱捕和幼虫虫口密度。结果表明:宜溧山区竹织叶野螟成虫的盛发期在5月28至6月8日,幼虫的盛发期在7月20日前后;模拟出盛发期幼虫虫口密度与5月25~30日时间段平均成虫诱捕量之间的线性关系:Y=2.174 9X-41.506,可作为准确预测幼虫发生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森得保喷粉、不同比例氰戊菊酯乳油混合烟剂喷烟防治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成虫,结果表明三种防治处理都具有极佳的防治效果。室外定点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森得保粉剂和氰戊菊酯乳油混合烟剂,2d后卵圆蝽成虫校正死亡率即达到100%;林间应用结果表明,防治15 d后,竹秆上虫口减退率达到96%以上。对3种处理分析比较,喷烟防治成本较低,喷粉防治受气候因素影响少、对生态更安全,森得保喷粉是防治竹卵圆蝽成虫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四川乐山市竹林主要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乐山竹林区分为5个不同的生态区域.2006年~2008年3年的时间调查研究了乐山竹林的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乐山竹林区主要虫害10种,以长足大竹象危害最为严重,主要病害4种,以竹基腐病危害最重,且面积逐年增加.随着竹林面积的增加,竹类病虫害呈现上升趋势,防治-虫(长足大竹象)-病(竹基腐病)并加强竹林病虫的预测预报,对提高竹林产量、促进竹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