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富硒施肥对毛竹笋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丰硒源"富硒肥进行富硒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时间、不同施肥次数、施用不同硒含量富硒肥的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施肥时间、富硒肥的硒含量对竹笋硒含量的影响显著。施肥时间不仅影响竹笋的含硒量,还对竹笋的单宁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时间对竹笋品质影响不明显;富硒肥中硒含量可显著影响竹笋品质,表现为随富硒肥硒含量的升高,竹笋品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含有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和亚硒酸钠(C)等营养元素不同配比的自制液态富硒肥对毛竹林进行竹腔施肥试验,研究富硒施肥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硒施肥可提高毛竹叶片比叶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大量元素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影响最大,硒元素对毛竹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显著。采用A1B2C3配方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硒对沾化冬枣富硒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是最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冬枣是天然的含硒植物,增施硒肥可以提高冬枣果实中硒的含量。为了筛选出适于冬枣的高效叶面施硒方案,从而给冬枣安全有效地施用硒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于沾化冬枣果实膨大期,在其叶面一次性地喷施了不同含硒量(0、25、50、100、200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就不同浓度的喷硒处理对冬枣果实中的硒含量、硒有机化程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硒的处理浓度≥50mg·L^-1时,冬枣果实中硒的总含量快速增加;随着喷硒浓度的升高,果实中硒的有机化比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喷硒处理中,以硒含量≥50mg·L^-1的喷硒处理的有机化程度为最高。不同施硒量对冬枣果实品质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硒含量为50mg·L^-1的喷硒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此处理的冬枣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和糖酸比均达到了最高值,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17.06%、22.66%、12.25%、29.17%和34.34%;然而,叶面施硒对冬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总三萜酸的含量却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在果实膨大期一次性地叶面喷施含硒量为50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是生产富硒冬枣的较佳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硒是生物体内重要有益元素,为了解硒对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影响,并获得富硒茶油施肥方法,对油茶开展施用硒肥试验,以期为油茶富硒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 a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选择在油茶3个生长时期,采用根部、叶面及根部+叶面方式施用3种浓度亚硝酸钠,并在试验不同阶段测定油茶生长指标,茶果收获后对茶果、茶籽相关经济性状和茶油硒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亚硒酸钠施用时间对冠幅增长、三级侧梢粗度、茶果单果质量、体积和果形指数影响极显著(P≤0.01),亚硝酸钠施用浓度、喷施方式对果形指数影响显著(P 0.05),试验因素对其他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5月份叶面喷施300 mg/L亚硒酸钠油茶冠幅增加(0.4 m)最明显,4月份根部喷施3 mg/L亚硒酸钠油茶地径增加(1.27 cm)最明显,6月份根部喷施300 mg/L亚硒酸钠油茶春梢顶梢生长长度最长(20.26 cm);6月根部+叶面喷施30 mg/L亚硒酸钠对茶果单果质量(34.31 g)、出籽率(44.56%)和茶油硒积累(0.11 mg/kg)影响效果均最好,5月根部喷施30 mg/L浓度或者6月份叶面喷施300 mg/L,茶籽含油量最高。【结论】亚硝酸钠施用肥时间对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相关指标影响最大,其次是亚硒酸钠浓度,喷施方法影响相对最小,不同时间喷施亚硒酸钠浓度对油茶响应不一致,总体呈现喷施低浓度和高浓度亚硒酸钠都会一定程度抑制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立竹基部竹腔注入亚硒酸钠或锗的溶液后,该竹所生产的竹笋体内硒或锗总量有明显增加,红哺鸡竹、白哺鸡竹、黄杆乌哺鸡竹、雷竹所生产的笋含硒总量平均达到0.64×10-6,相当于陕西省紫阳富硒茶含硒量(平均值为0.65×10-6).其中,竹笋内有机硒的含量为(0.031 ~ 0.234)×10-6;试验表明,不同竹种具有不同的富集硒和锗的能力,应选择适宜的注射溶液浓度和竹子品种,以生产富硒或富锗竹笋,使之符合人体的最佳需要.  相似文献   

6.
钙、镁对骏枣品质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骏枣钙肥和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以阿克苏地区4 a树龄骏枣树为试材,分别对其施用不同浓度的Ca(NO3)2和MgSO4,并对成熟期果实品质及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Ca(NO3)2和MgSO4对骏枣果实品质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肥料以0.6%的Ca(NO3)2和1.0%的MgSO4对改善骏枣果实品质效果最明显,能极显著提高单果质量,及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极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0.4%的Ca(NO3)2能极显著提高果实中Mg、Mn、Cu的含量;1.0%的MgSO4能极显著提高果实中Ca、Mg、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富硒栽培中亚硒酸钠对松杉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果的影响,该文对松杉灵芝栽培种培养基料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亚硒酸钠,观察并测定其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富硒效应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料中加入低质量分数亚硒酸钠后,松杉灵芝通过生物富硒作用,增加了其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0.6 g·kg-1时,子实体中硒含量和生长发育情况达到最佳;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松杉灵芝多糖的含量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高质量分数的亚硒酸钠则会抑制蛋白质的进一步合成和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并影响氨基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省富阳市主产雷竹的7个乡镇的8个试验点生长正常的雷竹林和春建乡的2年生雷竹林中分别对雷竹主要器官Se的富集累积和同一竹鞭系统内立竹间Se的转移累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雷竹主要器官中,以叶片的Se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132 8mg·kg-1(干重),其次是竹笋,平均值为0.067 0 mg·kg-1(干重);其它器官之间差异较小,且硒含量极低;雷竹竹鞭硒含量与其它器官(竹笋、叶片、竹枝、竹秆)硒含量之间又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线性相关;在同一竹鞭系统内,一竹株茎秆注射亚硒酸钠后,另一未茎秆注射亚硒酸钠的竹株叶片的硒含量有明显的增加,证明了硒可在同一竹鞭系统内的立竹间传递.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竹炭配施化肥对圆齿野鸦椿叶片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提升圆齿野鸦椿林药用林的产量和质量,以4年生圆齿野鸦椿为试验对象,采用L18(3^(5))正交设计,测定分析圆齿野鸦椿在竹炭与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施下的叶片产量及药用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各种肥料单施的效果不明显;氮肥和微肥有利于叶片产量和多糖含量的提升;磷钾肥有利于总黄酮含量的累积;竹炭有利于总三萜含量的累积;竹炭配施N、P、K和微量元素肥,有利提高各元素肥的效果,减少施用量。综合来看,圆齿野鸦椿最佳竹炭配施方案为T8,即竹炭120 g·株^(-1)、尿素54.5 g·株^(-1)、过磷酸钙·89.3 g株^(-1)、氯化钾33 g·株^(-1)、微量元素稀释2000倍,叶片的产量和品质均较好。实践中可根据药用林的不同目标成分需求调整配方。  相似文献   

10.
硒对粗壮女贞叶主要内含物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苦丁茶施硒肥的盆栽试验,探讨硒对粗壮女贞主要内含物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施亚硒酸钠对粗壮女贞主要内含物含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利。当硒浓度为1mg/L时,施后30d,粗壮女贞硒含量最高,达到1.516μg/g;硒浓度为3.0mg/L时粗壮女贞叶片主要内含物含量最高。同时显著提高了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含量,硒浓度为1mg/L时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含量为对照的120.11%和117.65%,其中酚氨比含量下降为对照的87.38%。  相似文献   

11.
毛竹笋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刚出土或冒出土层(笋尖高出地面小于5 cm)的粗壮毛竹笋分别用3种套袋方式进行套袋,包括带支架单袋、带支架双袋、无支架单袋,并选取部分未套袋的竹笋进行对照。对所有套袋与未套袋的竹笋每隔2 h进行地径、高度以及袋内外的温度、湿度现场测定。并挖取样笋进行生物量、可食率以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套袋能够提高毛竹笋生长的温度、湿度,能促进毛竹笋的高、地径生长,能显著提高竹笋的可食率和竹笋品质,从而提高竹林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对污泥所含有机质等理化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造纸污泥作为有机肥,对比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可使竹林的发笋时间提前,比施用无机竹肥平均提前15天,比不施肥平均提前了25天;施用污泥有利于竹子的生长,其中专用竹肥掺混污泥对竹子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污泥中含有的养分及大量有机质,对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竹子良好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竹林生物肥研制、施用方法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竹类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和根际联合固氮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并对竹林生物肥的研制、施用和肥效进行了初步报道。结果表明:以竹子联合固氮理论为基础,以筛选自竹类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为主要功能菌研制的竹林生物肥液体菌剂和竹林生物有机肥,具有显著促进竹子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竹笋产量和改良土壤的作用。麻竹组培苗液体菌剂沾根,提高苗木生物量达203.5%~220.8%,提高幼苗成活率达56.2%;液体菌剂和砻糠拌和堆制后沟施,增加竹笋产量达25.4%;雷竹笋用林施用竹林生物有机肥不仅显著提高母竹出笋和幼笋成竹数,而且土壤微生物量提高1~2个数量级。此项研究初步建立了配套的笋用竹林生物肥施用技术,尤其是在竹林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中,形成了一套化学和生物方法结合的秸秆降解和促腐技术,不仅具有显著的肥效,且具改良土壤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灌溉次数、施肥量和立竹密度对博爱县斑竹笋产量、竹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斑竹发笋指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以施肥量为主导因子,其次是灌溉次数,立竹密度影响最小;不同因素对发笋指标影响程度不一样,施肥量对各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灌溉次数对发笋数量影响显著,对鲜笋产量影响不显著,立竹密度影响均不显著;影响发笋数量和鲜笋产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施肥量>灌溉次数>立竹密度;3个因素对提高斑竹笋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灰分含量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斑竹笋品质。获得最多发笋数量、鲜笋产量的处理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3 00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提高斑竹竹笋品质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5次/年;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5 000~7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  相似文献   

15.
黄甜竹是高产、优质的笋用竹种。试验分析了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黄甜竹发笋数、成竹数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土除草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区的笋材产量与不施肥区相比有明显增加。施用4种肥料3a累计平均净增产鲜竹材6603.3kg/hm^2、鲜竹笋544kg/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年均净增产竹材7.7kg、鲜笋0.64kg。最佳施肥配方为A2B1C2D3,即每公顷施菜子饼1125kg,N肥150kg,P肥56.3kg,K肥75kg。其影响次序为A>C>D>B。使用这个配方竹林生产力量高,其中年均产竹材21.96t/hm^2、竹笋1.65t/hm^2,收入1.07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7.
北亚热带毛竹鞭笋高产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林场毛竹林地的调查,进行毛竹鞭笋高产培育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地在垦复、施肥、开设采集带集约管理的培育措施条件下,毛竹鞭笋产量有所提高.(2)通过设置采集带既可以解决鞭笋采集困难的问题,又可促使林分的稳定与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开展了毛竹笋竹两用丰产林的生物有机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立地条件下,连续施用2年生物有机肥和实施竹林标准化培育措施,明显增加研究区毛竹的新竹、冬笋和春笋产量,有效提高竹林生产能力。有机肥施肥区(埂尾区、吴大元区)新竹产量是不施肥对照区的1.94~2.21倍,其冬笋和春笋总产量则比同期常规复合肥施肥区增加28.9%;埂尾区和吴大元区竹笋产量比施肥管理前分别增产138.2、127.9 kg/667 m2,增长率相应达43.1%、40.2%。沿水平等高线开沟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方式,具有改善土壤综合肥力、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风险的作用,以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最明显,碱解氮增长率达38.4%(埂尾区)、31.9%(吴大元区),速效钾增长率达35.7%(埂尾区)、24.3%(吴大元区);同时,竹林科学管理促进了竹笋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降低,竹笋营养品质和质量安全保持良好状况。因此,加强竹林标准化丰产培育和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毛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综合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9.
四方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竹种之一,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林分密度对四方竹发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四方竹的出笋量,以施有机肥并进行覆盖效果最好,笋产量较对照提高56%;最佳施肥方案为,以见效快的复合肥作为先导肥料保证当年的生产量,而以见效慢但持续性长、能改善土壤温度条件的有机肥作为长效肥保证持续生产。竹林密度是影响发笋的重要因子,试验结果显示,立竹量在2 500株/667 m2时,所发笋个体形态明显减小,笋产量明显降低,建议四方竹适宜的立竹量控制在1 500~2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