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中国、越南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治理技术合作项目赴越考察和信息交流成果,介绍了越南农业生态区划和水稻生产概况,重点阐述了近年来越南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情况,初步探讨了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在中越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越南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传播病毒病对中国影响的3个关键因素,分别是越南北部水稻生育期、虫(毒)源基数和迁出期西南气流强度.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泸州水稻生产上的三大最主要害虫。在泸州,水稻二化螟1年发生3代,主要为害中稻和再生稻,常造成枯心和白穗;稻纵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1年发生4代,幼虫取食叶肉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稻飞虱是泸州的常发性迁飞性害虫,1年可发生7代,常造成"冒穿"(即通火),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福戈在泸州水稻上应用4年以来,对水稻主要害虫的全程解决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此项技术,现将其特点及使用技术总结如下。一、杀虫效果"事半功倍"福戈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的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生活习性 1、迁飞习性.粘虫为我国最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一夜能飞行数百公里.粘虫在本地区不能越冬,虫源主要从南方迁飞而来,2~3代虫源主要是从北方回迁而来.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掌握该虫的迁飞规律,明确各峰次螟蛾的虫源性质,对提高测报的准确必指导大田防治都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的迁飞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三化螟、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掌握它们的迁飞规律,明确各峰次螟蛾的虫源性质,对提高测报的准确性、指寻大田防治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掌握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迁飞规律,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河北省滦县设立了高空测报灯监测点。分析对比2015年高空测报灯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监测数据,高空测报灯在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上明显优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有效监测期长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可为预测粘虫等迁飞性害虫大田发生情况提供有效虫源数据支持。高空测报灯监测粘虫等迁飞性害虫数量变化规律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高空测报灯诱蛾量高,害虫消长曲线更明显。高空测报灯诱集虫量受迁入虫源数量影响较大,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则受天气影响较大。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更适合本地害虫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正> 稻纵卷叶螟又名稻苞叶虫、刮青虫等,为水稻常发性的主要害虫,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小麦、玉米等作物。 1.发生特点。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北纬3O度以北稻区不能越冬,初次虫源均自南方迁来。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趋绿、趋嫩等习性。卵多  相似文献   

8.
<正>稻纵卷叶螟是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其具远距离迁飞习性,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1];成虫有趋光和趋向嫩绿稻田产卵的习性。该虫是文山州水稻生产上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连年持续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区域部分田块重发生,远观  相似文献   

9.
草地螟是重要的迁飞性、突发性大害虫。受南方虫源和当地虫源以及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该虫近几年在绥化市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对大豆、甜菜等农作物生产影响很大。此虫是北温带干旱少雨气候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分布欧、亚、北美草原及接近草原地带的南部;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两大主要害虫,这两种害虫成虫能够远距离迁飞,所以称为“两迁”害虫。春夏季,随着副热带高压不断加强和北移西伸。西南气流到达的范围逐渐向北扩展.主要降雨带随之向北推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虫源由南向北迁飞.随下沉气流或降水落地繁殖。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草地螟是北温带干旱少雨气候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区是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草地螟食性及杂,嗜好甜菜与豆科植物,对麻类、马铃薯、瓜类、玉米、高粱等作物均能危害。草地螟和粘虫一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同属迁飞性害虫。而草地螟能够在黑龙江越冬,本地虫源是翌年发生的虫源来源之一,但经过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俗称稻纵卷叶虫、刮青虫、青虫、白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稻区的一种危害水稻的迁飞性害虫。 1为害症状  相似文献   

13.
草地螟是重要的迁飞性、突发性大害虫。受南方虫源和当地虫源以及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该虫近几年在我市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对大豆、甜菜等农作物生产影响很大。此虫是北温带干旱少雨气候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大陆,我国近临的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为害也很严重。在我国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是重要的迁飞性、突发性大害虫。受南方虫源和当地虫源以及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该虫近几年在我市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对大豆、甜菜等农作物生产影响很大。此虫是北温带干旱少雨气候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大陆,我国近临的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为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15.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又称蜒虫,是迁飞性、常发性的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暴发生、危害大特点,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是近年来泰和县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根据对其生活习性及发生条件的研究,提出了以农业、人工和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控技术,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盐源县地处四川西南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分明,常年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为主。粘虫,又名行军虫或剃枝虫,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我县禾谷类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7.
永福县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气象条件对永福县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为两迁害虫的发生、发展预报及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永福县2006~2010年水稻两迁害虫的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统计各主要气象要素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原因。【结果】两迁害虫的迁入、迁出、回迁均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节自南向北迁飞,秋冬季则自北向南迁飞;两迁害虫的起飞和回迁受温度影响较大,迁飞高度与气温关系密切,稻飞虱集中迁飞高度为500~2000m,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度多在800m左右;水稻两迁害虫成虫具有趋光性、趋嫩绿性、趋湿性;环境风的风向决定了两迁害虫的迁飞方向,风速决定了两迁害虫的迁飞速度;两迁害虫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昏时分起飞,90.5%的两迁害虫集中在黄昏日落前20min内起飞。【结论】影响永福县水稻两迁害虫的基本气象条件主要有温度、降水、湿度、下沉气流、环境风和光照等,温度是决定两迁害虫起飞的主要因子,降水和下沉气流迫使迁飞害虫降落,环境风决定了害虫的迁飞方向和迁飞速度,光照对两迁害虫的活动有影响但不是限制因子,它影响昆虫在一天中适宜迁飞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气象条件对永福县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为两迁害虫的发生、发展预报及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永福县2006~2010年水稻两迁害虫的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统计各主要气象要素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原因。【结果】两迁害虫的迁入、迁出、回迁均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节自南向北迁飞,秋冬季则自北向南迁飞;两迁害虫的起飞和回迁受温度影响较大,迁飞高度与气温关系密切,稻飞虱集中迁飞高度为500~2000 m,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度多在800 m左右;水稻两迁害虫成虫具有趋光性、趋嫩绿性、趋湿性;环境风的风向决定了两迁害虫的迁飞方向,风速决定了两迁害虫的迁飞速度;两迁害虫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昏时分起飞,90.5%的两迁害虫集中在黄昏日落前20 min内起飞。【结论】影响永福县水稻两迁害虫的基本气象条件主要有温度、降水、湿度、下沉气流、环境风和光照等,温度是决定两迁害虫起飞的主要因子,降水和下沉气流迫使迁飞害虫降落,环境风决定了害虫的迁飞方向和迁飞速度,光照对两迁害虫的活动有影响但不是限制因子,它影响昆虫在一天中适宜迁飞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是我市水稻上的一种常发性害虫。受区域性气候变化和水稻栽培制度变动的影响,常间歇暴发,造成严重为害和产量损失。稻纵卷叶螟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我市年发生5—6代,早季主要虫源来自春夏季随高空西南气流迁入大量抱卵成虫;晚季主要虫源,除少量外来迁入外,大部分是本地  相似文献   

20.
褐飞虱是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其具有远距迁飞性、群居性、爆发突发性的特点。褐飞虱分布广泛,东南亚国家中南半岛是我国的稻飞虱迁入的主要虫源地。通过从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和路径、影响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大气动力背景等方面,分析热带气旋对褐飞虱迁飞过程的影响,为防治其对水稻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