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MFB)瘦素(Leptin)及其长型受体(OB-Rb)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热灭活的无乳链球菌(0、10~5 cfu/mL、10~6 cfu/mL和10~8 cfu/mL)作用于BMFB,分别于不同作用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Leptin及OB-Rb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eptin及OB-Rb蛋白的表达。各组总体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作用BMFB后,除6 h、12 h 10~6 cfu/m L和10~8 cfu/mL作用浓度外,其余作用时间实验组Leptin 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各作用时间实验组OB-Rb 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热灭活的无乳链球菌能够促进BMFB的Leptin及OB-Rb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为奶牛乳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ovine mammary fibroblast,BMFB)中瘦素(leptin,LP)、长型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OB-Rb)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 Ia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奶牛乳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试验用不同浓度(1×105cfu/m L、1×106cfu/m L、1×108cfu/m L)的热灭活E.coli作用于BMFB,并以无血清培养液作为对照组,同时利用qPCR及Western-blot检测LP、OB-Rb和COL I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coli作用BMFB后,1×108cfu/m L处理组LP、OB-Rb和COL Ia1mRNA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 05),1×108cfu/m L处理组LP、OB-Rb和COL Ia1蛋白表达水平在24,48小时时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或P0. 01)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LP与OB-Rb mRNA相关性分析显示,两个因子在12小时时显著相关(P0. 05),其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两个因子在48小时时极显著相关(P0. 01); LP与COL Ia1 mRNA在6小时时显著相关(P0. 05),其蛋白在24,48小时时极显著相关(P0. 01); OB-Rb与COL Ia1 mRNA在24,72小时时极显著相关(P0. 01),其蛋白在6小时时显著相关(P0. 05)。说明1×108cfu/m L热灭活的E. coli能够促进BMFB中LP、OB-Rb和COL Ia1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3.
抑制性消减杂交构建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经产荷斯坦奶牛外周血白细胞为材料,分离Poly(A)^ RNA,反转录合成单链及双链cDNA,经酶切成平均大小为400~600 bp的片段,将患乳房炎奶牛cDNA分成2组,分别与2种不同的接头连接,再与健康奶牛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和2次抑制性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进行文库扩增,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610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选克隆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250~750bp之间。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与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奶牛乳房炎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乳房炎的综合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发表的奶牛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奶牛IL-2基因,琼脂糖电泳显示扩增出的片段约为477bp。回收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经菌落PCR、酶切及重组质粒PCR鉴定,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奶牛IL-2基因与GenBank发表的奶牛IL-2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7%。该序列与水牛和山羊的IL-2基因序列同源性最大,在95%以上;氨基酸和抗原性比较分析显示,奶牛的IL-2与山羊及水牛的IL-2在这两方面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瘦素(Leptin)在奶牛肝糖代谢、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应用RT-PCR法观察了瘦素对体外培养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GLN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培养液中瘦素浓度的升高,GLNR mRNA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1);研究结果表明瘦素直接调控奶牛肝胰高血糖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瘦素在奶牛脂肪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了瘦素对体外单层原代培养脂肪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glucagon receptor,GLN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瘦素浓度的升高,GLNR mRNA的丰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1),瘦素对GLNR mRNA的表达具有双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瘦素直接调控新生犊牛脂肪细胞GLNR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乳牛肝MTP基因mRNA定量检测模板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RTPCR方法。克隆394bp的MTP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pMD-MTP394重组质粒;应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消化重组质粒pMD-MTP394,切下-194bp的小片段。回收大的线性片段。T4DNA连接酶连接,成功构建了-个重组的竞争模板质粒pMD-MTP200。为建立竞争性RTPCR法检测乳牛肝MTP基因mRNA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牙釉蛋白(amelogenin,简写为AML)基因是牙齿发育过程中丰富表达的多拷贝基因,AML基因的同源基因分别定位在XY染色体上。本试验利用x—Y同源的牙釉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牛AML基因序列的扩增片段长度:雌性为只有467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雄性为同时具有341bp和467bp的两条特异性扩增片段),应用PCR技术同时扩增X和Y染色体上的特异性片段,扩增产物用PAGE电泳分离技术,经硝酸银溶液染色及扫描分析进行妊娠奶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结果显示,从X染色体上扩增出467bp的片段.从Y染色体上扩增出341bp的特异性片段。由此可知,PCR扩增妊娠奶牛牙釉蛋白基因可以进行胚胎的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多克隆抗体构建的免疫磁珠富集IBV,对Gen Bank中896株IBV S1基因序列及其多变区进行分析,根据IB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序列差异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磁珠富集IBV后检测S1基因多变区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扩增出强毒株约710 bp的通用片段和约350 bp的特异片段,弱毒疫苗株能扩增出约710 bp的通用片段和约210 bp的特异片段,能鉴别出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免疫磁珠富集IBV后比不富集病毒用RT-PCR方法检测敏感性提高100倍。该方法为IBV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3′端非编码区和S1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H120、Ma5和4/91、M41等常用疫苗株以及26株广西田间分离株进行二重RT-PCR扩增,并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同时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经RT-PCR扩增后,M41毒株得到约160bp的目的片段,Mass型毒株得到约370bp的目的片段,4/91型IBV毒株得到约480bp和345bp 2条目的片段,其他24株广西分离株得到1条大小在260bp~345bp的目的片段。特异性试验表明此二重RT-PCR方法不能扩增NDV、AIV、MDV、IBDV、ALV等,敏感性试验表明最低检测量达到100pg。该方法的临床应用表明,攻毒鸡病料阳性率达90%。研究结果表明了所建立的二重RT-PCR方法可以鉴别IBV疫苗株与广西流行野毒株,且特异性强,敏感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