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梁市绝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土地条件差,加之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围绕平川人均0.07 hm2高效节水农田,山区人均0.07 hm2沟坝滩地或旱井集雨微灌田,要突出抓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以沟坝地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小型水利设施配套与集雨灌溉工程和主要河道的整治工程.在机制上,坚持国家补助投资引导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相结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坚持以工补农、以财扶农、金融支农、项目带农,同时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孝义市2004年以来,以乡镇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并在农业基金中设立农建专项基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路子。设立乡级农建专项发展基金,可有效弥补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不足,规范农建资金的使用管理,引导乡镇企业回报“三农”,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基础。吕梁市应从实际出发,积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与思考,采用多元化投入的方法,创新长效农建机制,尊重农民意愿,从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吕梁市整合多部门的项目工程资金,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将部门资金与地方以工补农资金、以财扶农资金、社会帮农资金和农民活劳动投入有效整合起来,是保证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整合资金搞农建,必须发挥政府统的功能,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以来,吕梁市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新增高效基本农田1万hm2。实践中总结推广了"以工补农、以项带农、以财扶农、以水养水、综合治理"的新机制,为吕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纳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投资形式已由原来的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转为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国内基本建设程序分为 8个阶段 ,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抵御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针对孝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建设与管理主体弱化、工程服务功能弱化、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受益农户投劳投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扶持和鼓励民营水利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吕梁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模式,全市农建工作实现目标模式、决策方式、政策机制、建设方式、管护机制、奖惩制度六大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出组织协调是关键、科学规划是基础、创新机制是保证等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中引入民营资本,可以较好地解决税费改革之后农建投资、投劳不足的问题,实现土地、人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农建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优质化、企业化、高效化。民营经济办农建具有运行机制灵活、资金投入增加、工程管护科学、农民增收快捷等特点,应加大政策扶持、指导服务、创优环境的力度,积极扶持民营农建大户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江西省修水县农发水保项目实施的关键年,因为它既是2006-2008年农发项目的扫尾年,又是事关2009年水利部、国家农发办验收能否顺利通过的总结年。为此,修水县在项目的实施中坚持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开好事前动员会、事中群众评议会、事后公布会;二是主要领导到位,项目区规划范围内各乡镇的党政“一把手”均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2008年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亮点工作,经常深入工地,发动群众,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