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激素是一类外源性化合物,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途径复杂、状态多样,作用于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肝脏肾脏等,对人类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衍具有严重危害.由于环境激素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很多方面尚属未知.环境激素的筛选和检测方法、环境激素对生物和人体的作用机制、环境激素的环境行为、环境激素的容量、环境激素的防治措施等,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国应加强环境激素研究,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家协同攻关.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郑琳琳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62-262,264
对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水体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环境激素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环境激素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境激素是生态方面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分为天然激素、人工合成激素、无机物类环境激素.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有多种.环境激素生物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生殖系统、生物形态、生物行为、免疫系统、生物基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环境激素的治理应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4.
徐涛 《农业与技术》2013,(8):227-227
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机制及防控策略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途径包括与天然激素受体结合,模仿天然激素的作用,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细胞成长与分裂启动基因等。环境激素的防控策略包括严格要求达标排放,停用或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环境激素,加快环境激素的降解,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农作方式和饮食方式等。环境激素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对食品安全的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激素对食品安全乃至全球生态系统以及全人类已构成潜在威胁。就环境激素的概念、特点及分类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环境激素危害食品安全的途径,并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食品与环境激素的关系,探讨了环境激素的评估及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大世界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影响是渐进型,对人类社会影响尚有时空上的距离,也给人类社会留有解决问题的时间。随着严格控制破坏程度,可望缓解或维持一定现状。环境激素一经产生,就直接危害野生动物和人类社会,环境激素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的境地。一、环境激素的由来环境激素是指影响和搅乱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环境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最早出现于医学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化工产品和发泡塑料产品及其分解物,部分石油制…  相似文献   

7.
环境激素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并通过食物链蓄积对陆生动物及人类构成威胁。本文总结了主要环境激素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连龙  臧传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21-17323
利用地理途径规划方法对湖南省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地区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石门、桑植等18个县市为最优先保护区域。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选择合适的地区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2016年3月朱家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朱家尖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4类33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是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数据不确定性对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的影响,基于崇明岛附近水域历史研究资料和生态系统特征,初步构建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涵盖种类组成、耐受性、营养结构、繁殖共位群及健康状况和生物量5类属性的12个指标,并评估该水域2020年8月和11月鱼类生物完整性状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5类属性的指标中各抽取1个作为评价指标(鱼类种类数、游泳动物食性、鱼类数量比例等),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别估算单一指标和5个指标共同变异系数为30%时,崇明岛附近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了不同的变异水平对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崇明岛附近水域2020年8—11月间的鱼类生物完整性处于“差”等级。数据不确定分析结果显示,指标监测值存在30%变异时,崇明岛附近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结论虽未发生改变,但是鱼类生物完整性得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并且,随着指标监测值不确定性的增加,崇明岛附近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的波动程度逐渐增加。分析结果表明,指标监测值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与监测值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各赋分区段的具体位置有关。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基于鱼...  相似文献   

11.
环境激素污染现状的研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环境激素物质的污染特点、种类及对生物的危害,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胁迫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金属是一类非降解且富集性较强的常见水体污染物,被鱼类摄取后可在脑组织、肾脏和肝脏等器官中富集,并对鱼类产生分子、生理生化等毒性作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重金属进入鱼体内的途径、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富集情况、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重金属胁迫对鱼类毒害作用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不同重金属对鱼类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确定重金属暴露浓度与响应指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胁迫下鱼类氧化胁迫发生的信号调控机制,同时加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研究,将重金属对鱼类毒性的研究与水质监测及在线预警相结合,进行预警鱼类的筛选与驯化及鱼类生物学灵敏性信号指标选择等,为渔业环境监测及鱼类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壬基酚的土壤残留及其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壬基酚(NP)是类环境激素物质,具有生物致毒性,在水体、污泥、沉积物中存在普遍,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但国内对土壤中壬基酚的残留水平知之甚少。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等环境中壬基酚的残留现状及其来源进行总结,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残留壬基酚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降解代谢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及其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浙江路桥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方法]基于2016年11月路桥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路桥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共4类35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为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为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浙江路桥附近海域的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该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斑马鱼在常规毒性实验、分子及细胞生态毒理、生物致突变效应检测和环境激素测试等生态毒理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动态,并展望了微宇宙毒性实验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斑马鱼毒性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都生活在水中,水生生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氧气、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水,水又是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排泄废物及尸骸分解转化的重要场所;水的波动,水中光的反射等信息传递作用,对鱼类索饵、繁殖、逃避危险等行为都有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 稻田中孳生的动植物(如水蚯蚓、底栖生物、水生昆虫、部分害虫,以及田中杂草),为鱼类(鳝、鳅、虾、蟹、鳖,等养殖对象,提供了各种饵料生物(节省了饲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鱼类排泄物作水稻肥料,鱼类吃掉田中害虫和杂草,同时鱼类对水稻生长起到松土、追肥作用,从而形成了稻鱼共生、相得益彰的生态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稻田综合经济效益。无公害稻田立体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生产出无公害水稻、绿色水产  相似文献   

20.
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太湖北部湖湾-五里湖设置10个监测站点,对该湖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湖鱼类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五里湖鱼类资源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达氏鲌Erythroculter dabryi dabryi和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为各个监测站点的绝对优势种;各个站点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1.759~3.011,据此判定五里湖鱼类资源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尚处于相对正常水平。各个监测站点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大,即五里湖的鱼类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渔父岛与鹿丁山以及渔父岛与水上明月间多样性指数在夏、秋季节间以及春、秋季节间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