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木油树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工业油料树种,具有速生的特性,作为生物质能源林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针对不同种源木油树种子的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不同种源的木油树种子千粒重和净度均存在差异,江西信丰种源木油树种子千粒重(4073g/千粒)和净度(97.33%)均为最大,较其他种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种源木油树种子千粒重和净度之间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从云南收集的4个印度黄檀种源,分析了不同种源在肇庆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4个种源的种子千粒质量均值变幅为27.3~31.4 g,发芽率高低依次为N00y06N02y04,不同种源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4个种源苗木苗高和在6—9月生长最快,地径在3—6月生长最快;N00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大,苗期生长表现最佳,显著大于其他3个种源可初步作为优良的用材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三年桐种子能源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产油量高且油脂品质优良的种源,选择福建南平、福建永春、福建尤溪、江西九江、河南崇县的三年桐(Vernicia fordii)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种源三年桐种子形态、质量及油脂特性等品质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权重对其能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南平种源三年桐种子百粒重较大,单粒平均质量达1. 62 g,与福建尤溪种源相接近,显著大于其余3个种源; 5个种源三年桐种子油脂提取率均较高(50. 76%~58. 41%),但福建尤溪和永春三年桐种子油脂提取率显著大于其他3个种源;不同种源三年桐能源品质差异显著,其综合评价值为福建尤溪福建永春≈福建南平河南崇县江西九江。福建尤溪种源三年桐在硫质量分数、水分和运动黏度等生物柴油理化特性指标中值均较低,且该种源种子在形态、质量和油脂特性指标表现均较优良,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优良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6个种源地砂生槐的种子进行了萌发研究,分析了种子大小、萌发特性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每荚种子数变幅为2.96 4.50粒;种子千粒质量变幅为30.639 47.415 g;种子纵径变幅为4.3144.962 mm;种子横径变幅为3.244 3.693 mm;种子纵横径比变幅为1.306 1.383,差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每荚种子数(F=8.52**)、千粒质量(F=19.73**)、种子纵径(F=6.17**)和种子横径(F=5.79**)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种子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差异不显著(F=1.47)。2)6个种源砂生槐种子发芽率变幅为43.16%90.03%。其中萨迦种源发芽率90.03%为最高,最低是米瑞种源为43.16%。3)6个砂生槐种源的种子在发芽起始时间上仅差异1 d;萌发持续时间在14 23 d之间,种源间持续发芽时间差异最多达到9 d;萌发高峰期在17 27 d之间,种源间差异较大,其中萨迦种源最短,朗县种源最长。4)每荚种子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R=-0.844 3,P0.05),而种子千粒质量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升高(R=0.614 3,P0.05)。5)种子发芽起始时间与海拔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但不显著(R=-0.505 6,P0.05);种子萌发持续时间与海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83 6,P0.05),而种子发芽率则与海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04 7,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评估并筛选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方法】以广西乐业、田林、凤山、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后,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种子、种仁和种皮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种子经济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脂肪酸燃料特性因子对各种源进行评估。【结果】1)各种源间的种皮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差异均极显著(P<0. 01),此5个性状在种源间变异系数均值为13. 7%,其中凤山种源除种皮含油率外,千粒质量(210. 02 g)、出仁率(68. 89%)、种子含油率[43. 23 g·(100 g)-1]和种仁含油率[56. 56 g·(100 g)-1]均最高。2)掌叶木籽油含有14种长链脂肪酸,包括6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质量分数高达94. 08%,种源间变异系数仅为0. 53%; 8种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1%)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98. 19%,它们在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为7. 21%,其中神经酸平均质量分数(7. 8%)排在已知含有神经酸木本植物第4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R=0. 997);除亚麻酸外,主要脂肪酸间均呈较多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脂肪酸按碳链长度22划分为2大类群,群内各组分相互促进,群间反促进;千粒质量与亚麻酸、出仁率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种子含油率与棕榈酸、亚油酸、芥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呈极显著相关(P <0. 01),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3、-0. 964、0. 964、-0. 998、-0. 981、0. 995和0. 976;种子经济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源被分为3组,其中,乐业和独山2个种源聚为一组,田林和环江2个种源聚为一组,凤山种源单独聚为一组。5)掌叶木籽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须分离木焦油酸和神经酸,且不能满足冷滤点-10℃要求,凤山种源各项评估数值均为最优。【结论】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籽油经济利用价值较高,籽油低温流动性较好,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在种源间离散程度和变异幅度均较小,性状稳定;种子经济性状受地理-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在种源间具有随机变异的特点,且广西凤山为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特征及种子含油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分布的4个种源的文冠果进行了果实特征和种子含油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种源的文冠果种仁含油率最高,为63.4%,但平均结果量、种子千粒重、平均每果粒数、平均每株种子总重量和出籽率等果实特征表现最差,分别为2个/株、815.5 g/千粒、13.52粒/果、27.64 g/株、47.8...  相似文献   

7.
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与不同种源种子播种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及不同种源种子的播种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筇竹种子主要有机养分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维生素C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54%、8.26%、2.48%、3.81%和12.97%,其中粗脂肪含量最高,可溶性淀粉含量最低;2)筇竹种子中氨基酸含量在0.36~10.50 g/kg,占总营养成分的1.23%~35.78%,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3)筇竹种子矿质元素含量:钾含量最高,达到3 280 mg/kg,其次是磷,为672 mg/kg,铜的含量最低,为2.14 mg/kg;4)不同种源筇竹种子,在千粒质量、含水量和发芽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形态特征上差异不明显;5)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筇竹种子发芽率不同,其中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90.00%,在苗圃带菌环境下发芽率最低,为86.66%。  相似文献   

8.
岭南槭不同种源家系种子形态和幼苗生长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种源家系岭南槭种子形态、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特性,分析它们与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广东省岭南槭天然分布区的3个种源18个家系的种子表型性状、发芽特征、幼苗生长性状和叶色表现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肇庆黑石顶(HSD)种源的种子最厚、最宽,深圳七娘山(QNS)种源的种子最薄、最窄,惠州南昆山(NKS)种源的种子最长,种子千粒质量最高;翅长与翅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显著正相关(P0.05);岭南槭1年生幼苗地径与苗高成正比,幼苗生长受种源地的地理气候因子影响;在色彩表现方面,QNS3、QNS13家系的明度L*值较大,QNS13色相b*值显著高于其他家系,NKS14家系幼苗的色相a*值最大。[结论]种子千粒质量越高,发芽率越高;幼苗的地径苗高生长受种源地的地理气候因子影响。NKS14家系幼苗红叶特征最明显,色彩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毛红椿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测定了毛红椿6个种源的种子表型、种子品质及其内含物含量等14个指标,研究种子性状的种源差异,并通过主成分法及聚类法对种子性状进行综合评价。除种子长和淀粉含量外,不同种源种子的其他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种子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为6.09%~26.99%,其中种子表型特征变异系数平均值最小(7.93%)。江西宜丰种源的种子千粒重(7.81 g)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发芽率(81.93%)最高。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可溶性糖含量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毛红椿种子的重量与其所含的内含物的含量有关。种子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有3个,其贡献率分别为43.82%、 32.48%、15.01%,累计贡献率达91.31%。聚类分析将6个种源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是江西宜丰种源,为高千粒重、高可溶性糖和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类群;第Ⅱ类群是江西龙南种源;第Ⅲ类为江西茅坪、福建南平、浙江富阳和湖北恩施种源。整体来说,毛红椿种子性状在种源间具有较强的遗传改良潜力,种子表型特征比种子品质和内含...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俄罗斯欧洲垂枝桦种子为材料,研究欧洲垂枝桦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种子和种翅的大小存在一定变异,千粒质量为0.267g,含水率为12.17%,生活力为79.08%,吸水量为86.26%,说明种子发育良好;天然种子可以分为4种类型,其中健康种子所占比例最高为82.07%,种子发芽率为91.33%,其他类型种子均无发芽能力;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5℃和150μmol·m~(-2)·s~(-1),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可达60%左右;萌发基质对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添加覆盖物能明显降低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马尾松种子千粒重的遗传差异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为马尾松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数据。以采自湖南省城步马尾松种子园中来自湖南、贵州、广西等3个省(区)种源的161个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和60个马尾松全同胞家系种子为材料,测定其千粒重,通过测交设计对其种子千粒重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亲家系间、双亲家系间种子的千粒重差异均达极显著,种源间差异不显著。3个测交设计组合的父本间、母本间千粒重GCA效应值以及杂交组合间千粒重SCA效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著。第Ⅰ设计2个父本中千粒重GCA效应表现较好的亲本是龙潭,4个母本中,以48亲本的千粒重GCA效应值最大,但以87×龙潭杂交组合的SCA效应最好;第Ⅱ设计中,4个父本中千粒重GCA效应表现最好的亲本是75,2个母本中,表现较好的亲本是48,但以83×庆远16组合的SCA效应最好;第Ⅲ设计中,4个父本中千粒重GCA效应表现最好的亲本是48,2个母本中,表现较好的亲本是庆远16,但以庆远16×87组合的SCA效应最好。不同杂交组合千粒重的杂种优势差异很大,35个杂交组合千粒重杂种优势的变幅为-38.00%~24.75%。具有杂种优势的组合共14个,其中杂种优势在15%以上的组合4个;呈现一定的杂种劣势的组合21个。第Ⅰ设计中SCA效应最好的87×龙潭组合和第Ⅲ设计中SCA效应最好的庆远16×87组合,分别在其相应的设计中杂种优势最强。以上结果说明:由2个GCA最高的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其SCA效应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少数杂交组合千粒重的杂种优势表现优良;SCA最高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最强。  相似文献   

12.
国外产8个竹种种子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国产3个属8种竹子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指标和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病虫害感染度、含水量、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带壳颖果形状多为圆锥形、纺锤形,颜色以褐色、黄褐色、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9~11 mm和1~4 mm;去壳颖果长度和直径分别为8~15 mm和1~3 mm;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70g、70%~93%、0%~15%、7%~8%、40%~75%、70%~95%。2)带壳坚颖果的形状一般为卵圆形,颜色多以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8 mm和2~5 mm;去壳坚颖果长度为4~8 mm,直径为2~4 mm;坚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35g、85%~89%、6%~9%、0%、15%~50%,25%~69%。  相似文献   

13.
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的实践证明:嫁接母树的结实株数、结实率、公顷产种量、种子千粒重等9项种实性状均优于实生母树,关键种实性状指标结实率、公顷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出仁率分别是实生母树的3.67倍、2.74倍、1.16倍、1.02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种源梭梭种子特性、育苗以及生长表现等方面出发,对不同种源梭梭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出苗率、保苗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1~2年生梭梭苗木的生长量与生物量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源梭梭在种子和苗木生长方面的差异及不同种源梭梭的年生长规律。最后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了2个优良的梭梭种源,它们分别为阿拉善右旗种源、民勤种源。  相似文献   

15.
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初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麻疯树种子性状及育苗试验表明:参试的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外观差异不大,长度、宽度、侧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9%、4.6%和3.3%;千粒重差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达到7.7%,千粒重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6号、12号、17号、20号,千粒重可作为麻疯树优良材料选择的指标;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差异较大,综合地径和苗高生长情况,总体生长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2号、4号、10号、13号、14号、19号,地径平均值为0.89~1.13 cm,苗高平均值为8.9~10.6 cm;6号、7号种源苗期个体分化比较大;苗高和地径之间相关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y=9.595x0.3134(R=0.642 4);不同地理种源苗期耐寒性差异显著,耐寒性最强的为11号、13号和14号种源;其次为1~5号、10号、12号、20号种源;为了防止冻害,育苗地点应选在福建南部没有霜冻或霜冻时间比较短的地方,播种时间宜在5~8月。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年份采集的五叶地锦果实和种子为材料,对其有关性状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2005~2008年采集的种子千粒重依次分别为:25.4g、26.1g、25.7g、28.0g,均值为26.3g,差异不显著,这与长期无性繁殖密切相关.果实中含种子1~4粒不等,以1~3粒者居多.种子横切面呈圆形、半圆形、伞形和三角形,并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同一区域不同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对来自河北省灵寿县五岳寨地区3个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进行单果质量、单果皮质量、果长、果宽、果厚、果实长宽比、单种质量、种长、种宽、种厚、种子长宽比及种子千粒质量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采用平均值、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同一区...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年份、不同植株(产地)的怀槐果实与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实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年份各样品间果实长度、宽度分别变动于4.9~5.9 cm和0.9~1.1 cm之间;株间(产地、年份)种子长度、宽度分别变动于6.8~8.2 mm和3.4~4.2 mm之间;千粒重平均值为62.92 g,变动于54.12~68.95 g之间,差异极显著(F0.01=454.167**)。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变动于80.7%~93.1%和41.7%~59.5%之间。怀槐种实性状普遍存在着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陈山红心杉杂交授粉种子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1年进行的陈山红心杉杂交试验种子进行室内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变异幅度分别为4.35~7.65 g和26.0%~72.0%,平均值分别为5.93 g和48.6%。初步筛选出千粒重和发芽率两个指标均高于均值的杂交组合12个,分别为组合1、2、8、11、12、14、17、20、23、24、42、45,且组合11、42、45千粒重和发芽率高于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种子。筛选出的12个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平均值分别为6.96 g和5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