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量元素组成对孝顺竹苗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大量元素对竹子组培快繁的影响,以孝顺竹无菌苗为材料,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大量元素组成对孝顺竹组培苗扩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孝顺竹增殖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1 650 mg.L-1NH4NO3+475 mg.L-1KNO3+220 mg.L-1CaCl2.2H2O+370 mg.L-1MgSO4.7H2O+85 mg.L-1KH2PO4;适宜孝顺竹生根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1 900 mg.L-1KNO3+220 mg.L-1CaCl2.2H2O+370 mg.L-1MgSO4.7H2O+85 mg.L-1KH2PO4。就不同成分而言,NH4NO3对孝顺竹继代增殖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苗木的高生长。KH2PO4对苗木的增殖有抑制作用,KNO3对苗木的高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库拉索芦荟组培苗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对已生根大苗及未生根小苗用促根剂处理后分别进行移栽与扦插试验,同时对已成活的营养钵组培苗进行叶面施肥试验.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促根剂以及叶面施肥配方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①已生根大苗移栽新根促根剂最佳配方为IBA20 mg/L+青霉素500 mg/L+ NAA20 mg/L;②未经生根培养的小苗扦插用促根剂最佳配方为IBA10 mg/L+ NAA10 mg/L +VB1 10 mg/L;③叶面肥最佳配方为CaCl2.7H2O 400 mg/L +MgSO4.H2O 400 mg/L+ NH4NO3 800 mg/L.  相似文献   

3.
以红芽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水肥处理和季节对红芽大戟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1∶1)作为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达85.30%;喷施0.07%的KH2PO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2~4月。  相似文献   

4.
以款冬花(Tussilago farfara)生长健壮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其瓶外生根与栽植技术的关系。采用不同种类与配比的基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诱导款冬组培苗瓶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绵河沙∶蛭石=2∶1的基质中,组培苗的生根率较高,达到了92.6%,平均生根数也较多,为5.6条/株;经500 mg/L的IBA溶液处理的扦插苗生根率较高,可达90.6%,平均生根数也较多,为6.7条/株,且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5.
对铁皮石斛在潞江干热河谷的集约化栽培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在潞江干热河谷2-5月移栽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驯化组培苗、扦插苗和未驯化组培苗(瓶苗)移栽成活率都超过90%,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投产后产量差异较大,驯化组培苗极显著高于未驯化组培苗(瓶苗)和扦插苗,未驯化组培苗极显著高于扦插苗,从投资成本考虑建议用未驯化组培瓶苗做种苗;配方基质能够提高铁皮石斛产量,杉木皮+山基土+碎木屑+牛粪(1∶1∶1∶1)的配方基质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苗龄为40 d的红叶石楠组培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及处理时间对红叶石楠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继代芽苗扦插前的不同炼苗方式及扦插后施肥方式对芽苗瓶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3B1C3D2组合(珍珠岩、生根粉ABT 200 mg.L-1浸泡处理30 min)获得59%瓶外生根率,而A3B1C1D2(珍珠岩、ABT 50 mg.L-1浸泡处理30 min)为最理想的组合;芽苗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苗15~20 d,生根率可提高到81%;栽后适时追施营养液有利于芽苗的高生长。继代芽苗瓶外生根技术的应用减少组培苗培养工序,促进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以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5种培养基对带叶兜兰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设计6种基质处理,以筛选组培苗出瓶后的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较适宜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H2PO4170 mg/L+NAA 0.1 mg/L,植株生物量增加显著;随着NAA浓度的增加,植株的壮苗生根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单独利用腐熟过的碎树皮做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均达99.7%以上。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草莓试管苗瓶外生根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培养程序,降低培养成本,以草莓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激素、激素浓度对草莓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研究以及采用不同生根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影响研究,建立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技术优化体系。结果表明:A1B3C3组合(草炭:蛭石=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获得76.7%瓶外生根率,基质类型和激素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激素种类对组培瓶苗外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A3B3C3(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为最理想的组合;瓶外生根率低于瓶内生根率5.1%、根系质量优于瓶内,根活跃吸收面积提高1.34%、瓶外苗比瓶内苗缩短移栽时间30~40天左右,移栽成活率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9.
对夏堇、香彩雀、醉蝶花3种草花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3种草花的扦插苗生根情况在混合基质中均比在单一基质中生长要好,生根数及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时期的插穗处理对夏堇和香彩雀的扦插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对醉蝶花的生根数量和扦插成活率也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对醉蝶花株高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墨兰企剑白墨为材料,设计2组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NH4NO3、KH2PO4、6-BA、NAA、AgNO3、GA3等因素对墨兰根状茎分化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墨兰根状茎诱导分化出苗需要较高浓度的6-BA,以10mg/L较为适宜;MS培养基的NH4NO3常规含量比较有利于墨兰根状茎分化出苗,1/2倍MS含量的NH4NO3则有利于根状茎的增殖;将培养基中的KH2PO4浓度提高到340mg/L,可促进墨兰根状茎的成苗;AgNO3对墨兰的分化成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添加GA3不利于墨兰根状茎的分化出苗.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结合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例.分析生态旅游业的兴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草坪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中所占比例的加大和提升,其养护管理措施也成了人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而灌溉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就灌溉措施中的灌溉时间选择、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简要阐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亟需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性能价格比高、文化底蕴充分及标识功能强的优点。通过对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乡土树种应用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抚育会引起森林结构的变化.而森林结构决定森林野生动物曲种类、数量和分布。文中综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森林的组成、年龄、林分密度、树体的大小、抚育强度、机器噪音及林下层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也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稀土、白糖、氯化钾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香荚兰的抗寒能力,使用浓度依次为400、333.3、250和1000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刘发林 《森林防火》2003,36(4):16-17
森林火灾与森林水文的关系比较密切,而鱼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森林火灾对鱼类的影响就会存在,主要表现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喷洒灭火剂和火灾过后水温升高、水土流失等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白杨、陕林4号杨、北京杨不同年龄枝条、树体空间层次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季节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组成不同,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毛壳属(Chaetomium)等为毛白杨上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陕林4号杨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盾壳霉属(Coniothyrium)、青霉属等为北京杨的优势菌种群。真菌种类及数量在树体空间层次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增多;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趋势为夏、秋季种类和数量稍高,春、冬季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8.
19.
海堤边坡几种树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海堤绿化及沿海防护林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海堤边坡水分、盐分以及大气等立地因子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海堤边坡造林试验,对杂交柳、紫穗槐、黄金条、刺槐、楝树、铅笔柏6个树种的生长适宜性作出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堤边坡土壤属于中度到强度盐渍化土且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大,其中海雾、海风也是海堤立地条件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炭化、蒸煮及复合改性剂浸渍工艺对竹片工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炭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竹片工艺品质,竹片炭化最优工艺参数为:一次炭化蒸汽压力0.3 MPa、炭化时间180 min;二次炭化蒸汽压力0.2 MPa、炭化时间100 min。蒸煮处理结合复合改性剂浸渍处理也可以提高竹片工艺品质并代替炭化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竹片材料,竹片蒸煮最优工艺参数为:煮蒸水温80℃,蒸煮时间7 h;竹材复合防腐剂压力浸渍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浸渍压力1.0 MPa、时间120 min、DP∶UF为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