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大的  相似文献   

2.
猪瘟防疫的再认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我市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国内目前在猪瘟防控上采取的是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策略,虽然猪瘟在我国大范围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慢性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在各地仍时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仍然很大.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止免疫失败发生的对策,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1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按临床症状分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猪瘟。由于病毒变异、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猪瘟时有发生。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以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占据主流,症状不明显,而且出现混合感染,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1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猪是猪瘟病毒的唯一易感动物,病毒主要经过口和鼻进入猪的机体,扁桃体是病毒复制的最初部位。急性型和迟发型病猪缺乏对猪瘟病毒的免疫反应,而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在感染期可产生一定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6.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按临床症状分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猪瘟。由于病毒变异、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猪瘟时有发生。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以慢性、非典型性和迟发型占据主流,症状不明显,而且出现混合感染,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不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6,(5)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型以败血性变化为主,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型则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于猪瘟病毒感染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性和致死性很强,也是一直影响养猪业的主要疫病。近几年来大多数养猪场(户)典型猪瘟的发生和大面积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猪瘟病常和其它病毒病、细菌病或寄生虫病并发,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逐渐增多,尤其是“猪瘟不稳定地区”,相应的临床症状也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许多地区虽然注射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猪瘟仍时有发生,且表现为非典型性、慢性及隐性状态,并普遍出现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出现持续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母猪带毒,这也是连年注射猪瘟疫苗还发生猪瘟…  相似文献   

9.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对于防制和消灭猪瘟带来了潜在的障碍。本文仅就非典型猪瘟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技术作一粗略的探讨, 一、非典型猪瘟的由来与特点猪瘟的类型,一般常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法国学者又将猪瘟分为常见型、变  相似文献   

10.
<正>猪瘟(Hog cholera,HC)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造成相当严重的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出现胎  相似文献   

11.
詹莉 《兽医导刊》2016,(16):126-126
本文依据猪瘟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理学原理,结合其后期继发沙门氏菌病和巴氏杆菌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特点。目前在一些局部农村地区或个别散养猪仍有发生,而且以慢性型和非典型较多。结合实验对比超前免疫与普通免疫的效果,本文提出对农村猪瘟防制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卫广森 《养猪》1999,(2):34-35
我国从50年代起就广泛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来预防猪瘟,它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目前,注射疫苗的猪只仍有猪瘟发生,尤其是非典型猪瘟发生较多,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带毒、感染胎儿、引起死胎、弱胎及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13.
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在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防控中,猪瘟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猪瘟流行中,除典型病例外,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由于病原毒力降低,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已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1833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俄亥俄州。1903年,被证实猪瘟的病原为病毒。我国猪瘟发生时间不详。我国于1956年开始制定消灭猪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免疫失败、饲养管理、疫病净化、猪瘟流行毒株发生变异等方面的原因,猪群在受到猪瘟病毒感染后屡屡会发生非典型猪瘟,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和隔离工作及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搞好免疫监测、清除持续感染带毒猪、培育健康无猪瘟带毒猪的种猪和后备种猪群、净化染疫猪场等环节以达到有效防制非典型性猪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尤其是近段时间,非典型猪瘟、繁殖障碍型猪瘟时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注射猪瘟疫苗是预防猪瘟发生的有效措施。有些养殖户(场)在使用猪瘟疫苗时由于疫苗质量、饲养管理、免疫抑制疾病、技术操作等方面原因,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将猪瘟免疫失败原因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一种传染性强、流行性广、热性传染病、急性、高度接触性的我动物疫病。虽然随着免疫强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的典型、急性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疫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仔猪的慢性猪瘟时有发生,并且这类猪瘟大多是温和型,没有明显特征的,病理特征也有以前的"猪瘟眼"、弥漫性出血逐渐地转变为不明显的病理特征,因此这类非典型的猪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使得猪瘟的诊断进一步的复杂化。本文主要分析了非典型猪瘟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形式,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了非典型性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省由于大面积、高密度开展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注射,从全省范围来看猪瘟已基本得到控制,猪瘟大面积发生少,呈散发,局部地区和少数养猪场(户)时有发生;发生季节不明显了,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典型猪瘟少了,非典型猪瘟多;大、中猪发生猪瘟的少了,2月龄以下仔猪发生猪瘟的多了,特别是繁殖障碍型(慢性型、非典型型。温和型、亚临床感染、带毒母猪综合征)猪瘟增多,主要表现为: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新生仔猪发生先人性震颤,2个月龄前仔猪死亡率高.发生繁殖障碍型猪瘟的原因是:低毒力株猪瘟病毒感…  相似文献   

19.
猪瘟(Hog Cholera HC)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虽然我们进行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猪瘟的发展与流行.但近年来,在猪瘟免疫上主要存在着非典型、温和型猪瘟及猪瘟疫苗过敏现象.给猪瘟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引起养猪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多以亚急性、慢性和非典型出现,有时还与其他疾病混合发生。对于本病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制,一旦发生猪瘟,要迅速做出诊断,积极扑灭。特别是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对于扑灭现行猪瘟的流行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