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6,(17):61-63
2015年泰兴市水稻穗稻瘟大发生,主要原因是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田间菌源充足,分蘖拔节期遇低温阴雨寡照、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农户错过防治适期、用药品种不对路、用药剂量不足、防治质量不高或防治次数不够,导致部分田块发病较重。稻瘟病大发生年份,应采取选用抗病良种、加强肥水管理、推广种子处理、及早预防叶瘟、适期防治穗瘟、确保防治次数、选准对路药剂、注重防治质量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75-76
为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新药剂以及探讨用药适期和防治次数,以提高防治效果.2004年我们在汤沟镇华滩行政村进行了多种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及用药适期和用药次数等防治技术研究,并进行了示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蔬菜上发生特大菜青虫虫灾,尽管都选用药剂进行了适期防治,但由于发生数量太大,一次用药后,残留虫量仍很高,加上有的农户使用药剂不对路、错过防治适期,防治质量较差等诸多原因,甘蓝型卷心菜上残留虫更多,且多是3~4龄幼虫,为了寻求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且对高龄菜青虫效果优良的杀虫剂,笔者于2004年6月上旬末进行了氟铃脲及其混用防治高龄菜青虫、  相似文献   

4.
麦田灰飞虱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田灰飞虱的最佳防治适期为一代低龄若虫高峰期(5月上旬),最佳药剂和用量为80%敌敌畏EC4500m l/hm2,这样可以达到防治一次就能有效控制麦田灰飞虱发生基数,减轻稻田防治压力,最终减少用药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进入分蘖高峰期,稻田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掌握水稻纹枯病的关键防治技术,选用高效药剂适期施用,是确保防效和控制纹枯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适期用药。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为始发期(病穴率大于5%)。此时用药效果好、持效期长,明显优于发病盛期用药,随着用药时间推迟,药剂防治纹枯病的效果逐渐下降。选准药剂。应选用高效、持效期长的药剂,以减少用药次  相似文献   

6.
在二化螟种群数量高发期,应根据各种主要治螟药剂的特点以确定施药适期和次数,并重视第2、4代的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倡导"绿色植保",2010年对水稻安全用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正确制订防治策略、掌握防治适期,实行指标化防治是水稻安全用药的首要原则;选择高效、长效、安全药剂并进行组合使用是安全用药的主要手段,最终可有效减少防治次数和农药使用量;科学用药、合理配方是提高防效、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柑桔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刺粉虱在我省柑桔上一年发生5-6个世代,以老龄幼虫越冬,每个世代的历期因气温等条件的不同而差异较大。防治方法以药剂为主,用药适期为低龄高峰期,蛹期用药效果较差,成虫发生期用药则防治不彻底。粉虱灵和克虱星对卵,幼虫和成虫都有高效,是目前防治柑桔黑刺粉虱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需对其传毒媒介灰飞虱进行防治。不同药剂、防治方法、防治间隔期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防效差异较大,应确保药剂对路;秧田期应以速效性药剂为主,成虫盛发期以3d用药1次、高峰期隔日用药1次为宜;防虫罩防效好,但成本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岐山县2011~2017年小麦吸浆虫发生概况及生活史、气象因素、土壤质地、栽培制度、品种特性、防治因素等发生规律的总结,对岐山县小麦吸浆虫的防控工作提出加强监测预报,把握防治适期;积极实施农业防治;科学开展化学防治;行政推动+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开展新药械试验示范,筛选高效器械和对路药剂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