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参PanaxginsengC .A .Meyer商品种类很多 ,大体包括野山参、栽培的园参、高丽参等〔1〕。野山参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涉临灭绝的物种 ,纯正的国产野山参十分罕见〔2〕。且由于野山参价格越来越高 ,林下栽参和采用特殊方法和技术进行人工培育的山参日益增多。由于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山参 (趴货等 )并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 ,市场上普遍喜欢使用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目前 ,山参类药材市场的情况十分混乱。近年的“活性移山参” ,价格在野山参与普通园参之间 ,是高新技术产品。但是 ,这些所谓的移山…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修订的《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将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定义为野山参;中国药典2010年版将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为林下山参。桓仁县政府将本地产的林下山参称之为桓仁山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第65号公告对桓仁山参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桓仁县地理环境优越,具有适合林下山参生长所需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桓仁山参历史悠久,五形好、有效成分丰富、含量高,质量上乘,桓仁县于2012年12月被中国经济林学会授予"中国山参之乡"称  相似文献   

3.
论野山参和移山参的性状特征、变异与鉴别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索野山参和移山参的分类标准和鉴别性状。 方法:对植物来源、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加工方法与药材性状特征的关系作原产地调查,收集样品并对比分析。 结果:野山参和移山参的药材性状是复杂多样的,但存在着规律性。植物的遗传因素(种子来源)、生长环境(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坡向坡度和伴生植物等)、生长年限和采收加工的方法以及加工是否及时等都是影响药材性状的重要因素。除了伪品,野山参和移山参实际上都有许多自然的变异。另外,使用特殊的栽培方法获得到某些“山参趴货”、形态类似,种类复杂,应注意鉴别。 结论:a.野山参的形态变异复杂,以往文献对野山参的性状描述存在错漏,需要补充更正。b.移山参的概念应当澄清。它是指把野山参移栽于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了许多年的野生山参。若把野山参移到栽培环境下,或把园参种子播种到野外,或把园参移栽到野外,都不是移山参。c.山参类药材种类很多,但依其来源和性状特征可以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4.
野山参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但当今采挖野山参的行为没有全面而有效的控制 ,只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野山参基本可以保护下来 ,导致目前野生资源贮量逐年减少 ,每年下山的野山参数量迅速递减 ,人工培育的山参日益增多。种种非正品山参充斥市场 ,良莠不齐 ,真假难辨 ,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另外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伪山参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 ,市场上经营者喜欢用野山参或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 ,甚至一些长脖型的园参也常常充当移山参混入市场 ,进一步搅乱了山参市场的秩序。因此…  相似文献   

5.
野山参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临灭绝的物种,但当今采挖野山参的行为无人制止并可获厚利。目前国内主产地长白长区的野山参资源已极其稀少。真正去放山的人(实际的采参人)也越来越少,纯正的国产野山参商品已十分罕见。但由于野山参价格越来越高,人工培育的山参(包括移山参和各种趴货)日益增多。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山参,并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市场上普遍喜欢使用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甚至一些长脖型的园参品种(如圆膀圆芦、竹节芦、草芦、线芦等)也常常充当移山参。目前,山参类药材的市场十分混乱。近年在上海俏销的“活性移山参”,由于价格在野山参与普通园参之间,又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是,有此并不是真正的移山参。究竟什么是移山参?它和各种趴货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参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资源和环境是人参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发展与保护分离 ,人参的发展就失掉后劲和依托 ,既不可能有可持续的参业生产 ,也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环境保护 ;实行参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又将促进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为此 ,本文就制约参业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因素及参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予以讨论。1 森林滥伐及过度采挖造成野山参资源破坏1 .1 野生山参的资源状况山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和俄罗斯。古时我国太行山脉、长白山脉、大小兴安岭为人参主要分布地区。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山参资源缩小在北纬 40°…  相似文献   

7.
山参内在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山参、移山参、山参原料货、趴货、池底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及薄层鉴别达到对山参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山参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参的人参皂苷Re、RR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30年以上的山参,人参皂苷Re RR1含量达到0.90%;山参原料货人参皂苷Re RR1含量达到0.31%;池底参人皂苷R RR1含量0.99%;移山参参皂苷Rr RR1含量达到0.4%。薄层鉴别:山参、移山参薄层图中除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有相同的斑点外,山参、移山参薄层前沿各有一个斑点,而人参对照药材薄层前沿没有些斑点。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作为山参质挝控制用。  相似文献   

8.
1 野山参在中药材市场的地位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 ,野山参更是人参中的精品 ,从古至今 ,关于人参的传说源远流长 ,人参被奉为神草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园参由于是栽培品 ,其内在品质和疗效远不及野山参。野山参由于资源的枯竭 ,其价值更显珍贵 ,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目前市场上很难见到比野山参价格更为昂贵的中药材品种 ,因此说野山参在中药材市场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2 野山参市场的基本情况由于野山参生长环境的破坏和连年无序的采挖 ,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据统计 ,1 92 7年野山参年产量为 750kg ,到 1 951年下降…  相似文献   

9.
方土福 《人参研究》2006,18(3):24-24
林下山参,东北参农俗称“籽货”,是人工把栽培参种子,撒播到天然林中,任其自然生长,野生抚育短则十年,长则二十年,即成商品,2005年新版药典,名之为“林下参”,2006年,修改为“林下山参”。林下山参的经验鉴别,主要集中在芦头、主根、须条及纹点上,20年的林下山参与野山参相比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9月20日,通化市首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中国·集安清河野山参节在世遗古都、国参故里集安清河山参市场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和参农一早就来参加会议,现场人头攒动,一片热闹丰收的景象。参加参王评比大赛的参农们更是信心满满,各自带着自己的参赛人参被人们包围着,不时受到啧啧称赞。野山参节正式开幕前,各位专家评委对参赛的各类人参进行了仔细严谨地评选,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了各类人参的魁首。  相似文献   

11.
再创吉林野山参名牌 牢牢占据国内外市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承吉 《人参研究》2001,(Z1):13-16
世界公认 ,中国是最早开发和应用人参的文明古国 ,人参的药用价值和重要地位 ,任何一种植物药不能与之相比。我国自第一部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系统记载人参性味、功能主治、异名、生境为始 ,历代本草学著作中都将人参作为最重要的药物加以记载。在此 ,应突出强调的是 :各朝各代用于防病治病的人参 ,都是以野生人参 ,即当今商品人参中所称之野山参为主。可以准确的讲 :中国古代文献记述的有关人参的知识 ,都是来源于对野山参的认识。野山参是经过历史检验 ,具有特有的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是从古到今本草学、药物学收载的人参正品 ;是久…  相似文献   

12.
1 编制目的 山参主产于我国的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以及俄罗斯远东、朝鲜也有小量分布。由于山参价值昂贵,采挖山参的人一但发现,无论大小,一律挖掉,所以山参数量逐年减少,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远在清朝,由于满族视长白山为神山,严禁上山采挖人参,所以才开始人工种植,在人工种植品种选育上,栽培方法上逐渐形成了类似山参的品系——石柱参,销售价格仅次于山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交流山参质量评价经验,完善山参市场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作者将多年来收集的山参实物,结合研究东北山参评价质量的方法,同时融入作者长期研究山参性状与质量相关性的研究心得。结果:山参年限,以老为贵;人参体形,以灵为优;人参芋帽,以少为佳;人参品相,完整无损;人参重量,小巧玲珑。以上各项的等级各分A、B、C、D四级。结论:山参东北参商之间交易,验货评价质量,都依年限、体形、芋帽、品相总体结合考虑,最后参考重量确定价格,以质论价,以支论价,世代相袭,至今未变。人参经烘干加工成品,到了南方,千店一律,却以克论价,以重论价,忽略了质量评判,应该尽早将东北产地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整套评价方法加以推广。该评价研究成果,可促使山参回归到优质优价的商业轨道,以便于形成山参规范化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参与西洋参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中药之王”与“补药之王”。人参之所以能由亚洲走向世界,形成全球“人参热”而荣获植物药的王冠,是由于人参具有独特疗效和滋补强壮抗衰老之作用。 一、人参的选择 人参有山参与园参之分。 山参又称野山参,其外貌形态:(1)芦碗 带凹心,碗间距离近,由于年头多,芦碗呈长扁形;(2)圆节 比较长,根状茎上部密生芦碗,越往上越粗;(3)须条不乱也不多,珍珠疙瘩明显;(4)细纹、圆环 主根上端有又细又深的螺旋纹,圆环,扣环儿。  相似文献   

15.
山参在我国应用最早,而且记载较为详尽,始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对具药性及普效有较详细记载:“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走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其人参疗效又作了进一步叙述。当时这些记载,均指山参而言。列清朝视长白山为满族发湖地,为神山,禁止随便上山采挖山参,再加上人参 用也越来越多,供不应求,才开始采收山参种籽进行人工载培,开始出现了园参与山参的区别。所以园参的栽培历史也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山参价格昂贵,园参产量大,价格便宜,所以山参逐…  相似文献   

16.
正大自然中,不论动物、植物、菌类、矿物质、微生物等等,都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其中尤以植物界中的人参,人参与人类有着超然的神秘关系,值得人们去探究。1野山参与人类肉眼所及之外在关联1.1人参生长在地下部分根芦与人的关联人们经常看到的人参,大多为根芦。根似人类的躯体,芦似人类的头颈。园参一般只有"腿",没有"胳膊",因为其生长六年左右便收获,还来不及生长出"胳膊"。所谓"胳膊",即人参的不定根,参农称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人参的生长环境及特征,总结多年对人参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野生人参与野山参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建立了基于生长环境及人为干预的人参分类方法。明确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及人为干预直接影响人参的形体特征及内在成分的积累,影响人参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方土福 《人参研究》2008,20(1):16-17
林下山参是2005年药典中的新药名,它的生长特点:1、始终生长在森林中;2、毫无移动;3、年限短。掌握了生长特点才能在一系列的类似药材中准确无误地甄别林下山参。它和质优的野山参、芋变区别在年幼,性状色白、质嫩、体胖,很容易鉴别,因野山参、芋变数量稀少,这项鉴定实际意义不大。它和质劣的半野生人参区别在毫无移动,性状主根上部肩膀无纹或有浅纹,主根中部绝无跑纹。药典中相关描述有误。因半野生人参的数量十倍于林下山参,千方百计冒名林下山参上市出售,这项鉴定社会意义重大。中药教材编写应重视相类似药材的鉴别,才能形成鉴定技术。突出生长特点的教学,才能掌握关键的性状特征,才能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9.
《人参研究》2006,18(2):3-3
有关市(州)、县(市)农委(农业、特产局、参办),人参生产、经营企业,有关科教单位:为改变人参商品分类的混乱局面,在召开多次研讨、座谈会的基础上,并充发征求了人参生产、销售、管理、科研、教学及销区等有关人员的意见,普遍认为:统一人参商品名称极其必要,对促进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利的原则,决定统一对人参进行商品分类,把商品人参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园参三大类。1.野山参: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长于林下20年以上的人参为野山参。2.移山参:经过移植的幼小野山参苗、园参苗、园参收获后遗留下并经…  相似文献   

20.
正人参产业中有很多专业词语,有的已应用成百上千年之久。遗憾的是,部分词语不是发音有误就是文字书写有误,应当纠正过来,以示今人尤其后人。本文先例举几个被误读误用误写的词:老池底、几品叶、二甲子等。1老池底(参)在多个人参品种中,老池底参系其中之一,何为老池底参?自从野生人参满足不了人类需要以后,聪明的劳动人民便想出来"山参家植"的方法,于是诞生了园参。园参,顾名思义,即在园子里种植的人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