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生物体表交流电渗作用的信息,将交流电引入仿生非光滑表面电渗技术中,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交流电的频率对电渗效应的影响,利用试验优化技术对交流电的频率,电压两上因素进行了二元二次回归组合设计的试验,建立了显著的回归方程。对交流电在仿生非光滑表面电渗技术中的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光滑表面电渗减粘降阻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光滑表面电渗是有效解决土壤对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粘附问题的理想方法之一,该文进行了非光滑表面电渗推土板动态试验,同时还创造性地设计、试制了非光滑表面电渗的装载机模型铲斗。试验证明,非光滑表面电渗铲斗具有良好的脱土性能,可提高作业生产率30%以上。  相似文献   

3.
非光滑表面电渗轮脚减粘脱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光滑表面电渗方法是有效解决土壤对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粘附问题的较好方法之一。应用这一方法,研制了非光滑表面电渗轮脚,并进行了减粘脱土试验。试验表明,非光滑表面电渗轮脚具有良好的减粘脱土效果,并可提高牵引力和驱动效率。  相似文献   

4.
推土板的仿生分形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的仿生几何非光滑触土部件减粘降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触土部件表面上的几何非光滑结构单元的分布对其减粘降阻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1]。该文利用蜣螂体表几何非光滑结构单元(GUSU)分布的生物信息,进行了推土板仿生分形设计并对所设计的推土板进行了推土试验。利用试验优化设计技术,初步考察了推土板上几何非光滑结构单元的分布对推土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非光滑表面电渗减粘脱土原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土壤动物减粘脱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土壤对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粘附问题的新方法—非光滑表面电渗减粘降阻技术,并对其减粘脱土效应及规律作了基础性研究,同时设计并优化了非光滑表面电渗极板面积。  相似文献   

6.
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土壤动物体表的非光滑特征应用于耐磨复合层的仿生设计中,制备出仿生非光滑复合层。研究结果表明,非光滑表面能将磨料对表面的犁削变为滚动。在两体静载磨料磨损工况下,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的耐磨性是45钢的29倍。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塑性,且可根据需要调节复合层的厚度,为提高地面触土机械部件的抗磨性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界面粘附中非光滑表面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某些非光滑表面比光滑表面更能减小运动阻力,这是有悖于传统认识的最新发现。本文从界面粘附角度提出了光滑与非光滑表面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非光滑表面的种类及其特性,阐述了非光滑表面仿生研究及其应用的现代发展,并展望了非光滑表面仿生降阻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肋条状仿生非光滑表面铸造成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鲨鱼皮肤表面的肋条状(riblet)非光滑结构具有减阻功能,已经被证实,但这种仿生非光滑表面在复杂铸件表面上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了它在工程上的应用。该文以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非光滑结构为例,以200QJ50-26型离心式水泵叶轮表面为载体,对仿生非光滑表面一次铸造成型原理及工艺进行探讨。该工艺采用原料→切割成型→涂高温漆→粘贴→风干→修剪→成型→铸造的流程,尤其是高温漆的选择及涂抹对该成型工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一次铸造成型法能形成设计要求的三角形沟槽的尖角,而且在叶轮内部全流道能够形成非光滑表面,其适应于复杂零件非光滑表面的加工。  相似文献   

9.
在柔性非光滑典型生物体表的仿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卸车装卸粘性土时解决其减粘脱附问题的新方法—柔性仿生减粘技术,对其减粘脱附作用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优选了柔性仿生减粘技术方案,为在自卸车上的应用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土壤粘附模型,对法向粘附、切向粘附和无水情况下的粘附规律以及界面压力、加压时间、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粘附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粘附机理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释粘附规律,而且还能对已有粘附理论尚解释不清的粘附现象,如土壤机械组成、矿物质组成与粘附力的关系,粘附力与吸附阳离子的关系,pH值对粘附力的影响等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这一模型提出了改变触土部件表面材料组成、触土部件非光滑表面仿生改形和电渗减粘脱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几何非光滑生物体表形态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生物体表几何非光滑的实地观察分析和分类,是非光滑表面减粘降阻仿生研究的基础环节之一。本文在实地观察、采集大量粘湿环境土壤动物的基础上,利用电镜分析技术,根据表面几何形态的不同,全面地进行了典型生物体表非光滑形态的分类研究,并以生态学的观点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典型生物柔性非光滑体表的防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在分析蚯蚓、马陆、穿山甲、田鼠等典型土壤动物柔性体表形态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柔性非光滑特征及其防粘特性,并进行了原理性的试验研究,为开发柔性仿生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该文根据典型土壤动物波纹形几何非光滑体表的特征,给出了两种波纹形仿生推土板表面的数学描述式,利用地面机械仿生学及地面车辆理论的研究结果,建立波纹形仿生推土板表面的非凸优化模型,并借助于演化计算构建了求解算法,通过数值计算,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给出了波纹形仿生推土板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仿生涂层的减粘降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制的11种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仿生涂层的减粘降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触土部件表面形态、仿生涂层的固有接触角、土壤含水量及推土板切削速度对减粘降阻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部分典型涂层与土壤的滑动阻力,分析了仿生涂层固有接触角对滑动阻力的粘附分量及涂层与土壤摩擦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仿生波纹形开沟器减黏降阻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针对现有普通开沟器在工作过程中易粘土、阻力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仿生波纹形开沟器。该仿生开沟器依据土壤动物与生俱来的减黏脱土特性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优异的减黏性能,在原有普通开沟器基础上进行设计制造。该文通过田间试验,将牵引阻力设为试验指标,使用正交设计检验仿生开沟器相对于普通开沟器减黏降阻的效果和探究仿生开沟器非光滑表面形态的减黏降阻机理。试验表明,仿生开沟器减黏降阻的效果高于普通开沟器9%左右;入土深度是影响开沟器牵引阻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湿度,工作速度影响最小;通过3因素4水平正交组合试验得出使用仿生开沟器的最优条件:土壤湿度达到16.3%,入土深度有6 cm,工作速度为1.8 km/h。仿生波纹形开沟器具有良好的减黏降阻效果,为后续的仿生开沟器或其他触土部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壤动物减粘脱土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在土壤中生活的许多动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优化,具有减粘脱土的特殊功能。本文对七种典型土壤动物进行了实际观察和体表测试分析,初步探讨了土壤动物的减粘脱土规律,并对地面机械仿生减粘脱土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仿生推土板减粘降阻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试验证明,仿蜣螂头前部“推土板”形状而设计的仿生推土板,具有较明显的减粘降阻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优化和开发仿生推土板,本文建立了推土板的力学模型,对土壤与推土板接触界面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其减粘降阻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