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禾阳19"杨组培苗茎段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辐射诱变材料,进行了γ射线(60Co)辐射诱变、培养基上定向筛选杨抗病变异体的方法,结果显示,以茎段的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100%;愈伤分化培养45h胚性细胞分化,73~95h胚性细胞大量形成,γ射线辐射处理为最佳时期;不同辐射剂量比较,30 Gy较接近半致死剂量;辐射后的胚性愈伤在培养基上定向筛选抗杨病变异体,得到生根试管苗408株;经大棚、大田连续进一步筛选获得1个抗杨白粉病的速生优系,定名为"禾抗3号"杨,连续3 a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禾抗3号"杨明显高于亲本和对照的抗病性,诱变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加引"组培苗茎段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辐射诱变材料,研究了用γ射线(60Co)辐射诱变并在含盐培养基上定向筛选耐盐变异体的方法。试验比较了茎段、叶片和叶柄等不同器官材料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发现以茎段的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100%;愈伤分化培养48 h后开始有胚性细胞分化,72~96 h有大量胚性细胞形成,是进行γ射线辐射处理的最佳时期;通过不同辐射处理剂量比较分析发现30 Gy较接近半致死剂量;经过辐射后的胚性愈伤分别在附加NaCl 0.4%、0.8%、0.5%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继代、生根培养来定向筛选耐盐变异体。本试验通过诱变筛选得到生根试管苗460株,通过在含盐量0.4%~0.5%的人工盐池里进一步筛选获得1个既耐盐又速生的优系——"耐盐碱光兆1号杨"。其植株水平的试管内耐盐性检测的结果表明,耐盐碱光兆1号杨比亲本的耐盐性明显提高;在山东盐碱地上立地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含盐量的盐碱地上其速生性超过了中天杨和107杨两个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
用0~100 Gy的60Co-γ射线对番茄品种'1479'的组培无菌苗子叶进行辐射,研究60Co-γ辐射对番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分化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1479'子叶后.其出愈率、胚性愈伤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的分化情况受到显著的影响.高辐射剂量(>50 Gy)显著抑制了子叶外植体的出愈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并对胚性愈伤中芽的分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对胚性愈伤不定根的诱导影响较小.番茄子叶外植体半致死剂量为50 Gy左右.  相似文献   

4.
几个马铃薯栽培种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继代培养中的多余茎段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尽可能充分和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试管苗生长量获取用于诱变的愈伤组织.研究表明:大多数马铃薯品种茎段在浓度为0.5-1.0mg/L的2,4-D和1.0mg/L的KT配合作用下都能获得胚性愈伤组织.添加浓度为0.5mg/L的NAA能够增进2,4-D和KT对夏坡蒂的诱导效应,获得最好的愈伤组织.而高于2.0mg/L的激素浓度会产生体积过大、膨松、褐变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不能得到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以籼稻为材料,研究了γ-射线对水稻不同外植体(成熟胚、幼胚、幼穗等)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幼穗在培养之前,进行γ-射线处理,照射量不宜超过0.258C/kg;用γ-射线7.740C/kg照射后的M_1植株幼穗作外植体,可提高培养力;成熟胚在培养前进行辐射处理,会降低出愈率,但分化率却明显提高,其照射量以0.645~1.290C/kg为宜,如果直接辐照愈伤组织,则以6.45×10~(-2)C/kg为佳.辐射处理会促进意伤组织老化,缩短分化历期,一般幼穗愈伤组织的有效分化期为接种后150~180天.  相似文献   

6.
采用宁杞人忧天号枸札的髓组织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用^60Co-γ射线进行诱变,以枸札根腐病病菌尖孢镰刀菌菌株产生的致病培养液为选择剂,筛选抗病变异体,获得抗根 腐病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自交系18红和18白为材料,取其幼胚、茎尖、成熟胚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但仅从幼胚和茎尖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获得了再生植株,而成熟胚和下胚轴不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成熟胚和茎尖两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茎尖愈伤诱导率相关,但两种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茎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两种外植体的愈伤分化率差异明显,成熟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为2.13%,茎尖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可达21.2%。  相似文献   

9.
香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别以3个香蕉品种的多芽体茎尖和5个香蕉品种的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结果分别从2个基因组类型为AAA的品种的多芽体茎尖和未成熟雄花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而未能从基因组类型为AAB或ABB的香蕉品种中获得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受基因组类型、品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上述4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成功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不同香蕉品种,从其胚性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四川高产小麦的发展,拓宽种质资源,用四川小麦川麦58等与北方小麦济麦22等杂交的F1代幼胚为材料,利用辐射诱变产生突变体,探讨4、6、8、12 Gy等不同辐射剂量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小麦幼胚离体后胚状体诱导率、愈伤组织的增值倍数及植株的再生率都有显著影响,所有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其中愈伤组织诱导率从0 Gy 96.04%降到12 Gy 74.74%,愈伤组织增值倍数从3.22倍降到1.41倍,增值后绿点率从54.44%降到33.36%,剂量4和6 Gy的绿点率显著低于对照,而二者无显著差异。剂量6 Gy的植株再生率为19.76%,约为对照一半左右,当剂量达到8 Gy后,植株再生率大幅度下降,由此得出6 Gy的剂量是小麦幼胚辐射适宜的诱变剂量。  相似文献   

11.
以磷酸盐为选择剂,采用多步正筛选系统,从高产低糖的甘蔗品系福农86/17中筛选抗性细胞系.与对照相比,变异系具有很强的抗选择剂毒害的能力,且对其他种类的磷酸盐也具有较强的抗性.在不含选择剂的培养基上继代3次后,其抗性表现稳定.田间种植观察表明,抗性细胞系植株群体含糖分较高,对照系植株群体含糖分较低.文中还对该品系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遗传转化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台粳9号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抗性愈伤分化成苗,共获得2株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及后代植株进行GUS染色和PCR及PCR Southern b lot检测分析,确定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已整合到台粳9号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表达.经检测,转基因水稻糙米赖氨酸含量为0.349%,比对照提高29.3%;转基因水稻秸秆赖氨酸含量为0.341%,比对照提高8.3%.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甘蔗愈伤组织作离体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甘蔗黑穗病粗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采用电导率、生长量、蛋白质含量作为选择抗病性突变体的一种技术方法加以研究。实验表明:粗毒素滤液具有与黑穗病孢子相同的致病性,可替代孢子用于甘蔗抗黑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测定甘蔗愈伤组织受侵染后的生长量和愈伤组织的电导率,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体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杨树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愈伤组织受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侵染后,呼吸作用均明显增强。感病品种在侵染初期呼吸上升的速度大于抗病品种,但随后迅速降低。而抗病品种的呼吸强度升高后较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随着呼吸强度的升高,抗病品种愈伤组织的HMP途径运行程度明显增高,在其总呼吸中所占的比例由12h的19.4%增至60h的61.1%。感病品种的HMP途径虽也增强,但不很明显。结果表明,呼吸强度的升高以及HMP途径的增强与品种抗病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夹竹桃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条件,为更好开发夹竹桃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配比对夹竹桃的叶片和茎段进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结果]对夹竹桃外植体采用自来水冲洗1h,75%酒精处理30s,4%NaClO消毒12~16min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茎段更适宜做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在MS培养基加0.05mg/L2,4-D和0.15mg/L6-BA的条件下,能高效率的诱导出愈伤,且生长较好;[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产强心苷的高产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An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from the immature embryos of Triticum aestivum L. Thinopyrum intermedium alien disomic addition lines, which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The protocol was based o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volving the callus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he experiment studied the effects ofmature embryos. We found that the embryembryo size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mmature embryos. We found that the embryo size is critica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mbryogenic callus. Immature embryos (0.8 ~ 1.5 ram) showed high ability to produce embryogenie callus capable of regenerating green plants. The medium Murashige and Skoog‘ s (MS) added with 2mg/L 2, 4-die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 4-D) gave the best embryogenic callus induction, maintenance and regeneration. The embryogenic callus maintained high regeneration during six subcultures in the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Suitable time ofpartialdesicca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the callus cultured for 3-4 month. Bud green spot and root green spot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allu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described. Regenerated shoots were rooted on half-strength MS medium containing 0.2 mg/L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Plants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soil and grew well. This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somaclonal variation of Triticum aestivum L.- Thinopyrum intermedium alien disomic addition lines.  相似文献   

17.
用黑胫病粗毒素作为选择压力, 结合辐射诱变技术, 从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抗毒素的愈伤组织, 并对其再生植株及其 M2 代进行抗病性鉴定、选育. 目前已获得6 个高抗黑胫病的细胞突变株系, 且抗病性状表现稳定, 并建立了一套烤烟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病突变体是开发新抗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用黑胫病粗毒素作为选择压力,结合辐射诱变技术,从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抗毒素的愈伤组织,并对其再生植株及其M2代进行抗病性鉴定、选育。目前已获得6个高抗黑胫病的细胞突变株系,且抗病性状表现稳定,并建立了一套烤烟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病突变体是开发新抗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玉米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和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毒素为试材,首先测定了pH值、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愈伤组织的离散细胞自然存活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致病毒素的最佳处理条件,从而建立了一套玉米愈伤组织抗病性的鉴定体系──离散细胞染色法。试验证明,该技术体系可操作性强、快速简便、灵敏可靠,可在其他许多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抗病突变体筛选中引用。  相似文献   

20.
以甘薯7个品种及野生种 Ipomoea leucantha(2x)的花药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mg/L+KT2mg/L+IAA2mg/L 的 MS 培养基上,有6个品种及 I.leucantha 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频率较高。甘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基因型之间有差异,向阳黄品种出愈率在7个甘薯品种中最高达9.7%,而甘薯近缘二倍体野生种 I.leucantha 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于六倍体甘薯,达11.9%。形成的花药愈伤组织需立即转移到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中。在分化培养基上,甘薯两个品种和野生种的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出根。I.leucantha 愈伤组织根的分化率高于甘薯品种,达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