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1防控秋冬季节猪呼吸道疾病建立生物安全措施应从以下几大要点做起1.1首先在防控中要分析自己饲养模式以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诱导因素,如温度,饲料原料质量,粉尘,圈舍有害气体,是否应激,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等等,然后剥茧抽丝,找出需要迫切改善或者对于疾病的控制影响较大不利因素的改善工作,如通风换气,如降低粉尘,如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等等。从本源上改善这些诱导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病原体、环境应激、免疫力降低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总称,主要在生长育成猪中发生,表现为饲料转化率降低,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不齐,治疗成本增加,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病因和传染性病因。非传染性病因在PRDC的发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粉尘和饲料等;温度  相似文献   

3.
正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是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高峰时段,养殖场要做好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1找出诱导因素首先要分析饲养模式以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诱导因素,如温度、饲料原料质量、粉尘、圈舍有害气体、是否应激、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等,然后找出需要迫切改善或者对于疾病的控制影响较大不利因素的改善工  相似文献   

4.
养猪生产环境是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面,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的高密度饲养、使得猪病特剐是呼吸道疾病的控制难度加大.如果控制不当,将给猪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猪群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以及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和一氧化碳是影响猪生产性能和造成疾病的主要有害气体:硫化氨和一氧化碳甚至可以直接追成猪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尤其在受到强烈因素如突然更换圈舍、饲料,天气恶劣,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影响,就可能诱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夏季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季节,临床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1流行季节本病多发于夏秋雨水较多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养猪生产环境是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面,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的高密度饲养,使得猪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控制难度加大,如果控制不当,将给猪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猪群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以及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和一氧化碳是影响猪生产性能和造成疾病的主要有害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甚至可以直接造成猪的死亡,而其他有害气体也会影响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当空气中氨气的浓度达到50~75μg/L,会对仔猪抗肺部疾病的能力产生不良影响。25μg/L的氨不会明显地对猪…  相似文献   

7.
王华听  蔡厚权 《养猪》2009,(6):I0008-I0008
冬春季节慎防猪呼吸道病综合征1概述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以及各种应激(如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等)和猪群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可分为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如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继发性感染主要是细菌和血液原虫感染,如副猪嗜血杆菌等。  相似文献   

8.
1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拥有双链DNA结构,基因组很大,基因数量多且复杂,其对热稍敏感,但对低温较耐受。可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载体或传染源有:病猪、猪肉、饲料、尘粒、员工衣物等。猪不吸入、不食用、不接触非洲猪瘟病毒就不会感染。不吸入,需确保圈舍空气无病毒,应对圈舍进行消毒。不食用,需确保饮水、饲料等无病毒,应对饮水、饲料等进行消毒。不接触,需确保猪只、猪精液、人员、针头等无病毒,应及时清除病毒携带猪、不用被污染的猪精液及加强人员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头等。  相似文献   

9.
猪支原体肺炎又叫猪喘气病,是由猪支原体感染导致的一种猪呼吸道疾病,可导致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差、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等。1发病原因猪支原体为猪场常在菌,是主要的条件性致病菌之一,其发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不良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尤其是NH4含量超标、粉尘含量大、温度过低,贼风入侵,以及各种应激等。不良的生产方式:连续生产、密度过大。其它呼吸道疾病病原:寄生虫、病毒、细菌等。2流行病学猪肺炎支原体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乳猪和断奶仔猪的易感性最高,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仅通过病原感染一般不会使健康猪发病。对于抵抗力下降的猪,应激是导致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善、更换圈舍或饲料、感染其他疾病时,猪群也可能暴发此病。本文主要概述了死亡母猪的临床症状、对此的分析总结及群体调查、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和小结四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猪气喘病(Swine?Enzootic?Pneumonia)又被称为地方流行性肺炎、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冬春换季是猪气喘病高发的季节,这个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如果圈舍内环境比较潮湿寒冷、加之饲养密度大以及突然更换饲料等,都会引起猪群的应激,导致猪只自身免疫力下降诱发该病。饲养管理不合理以及卫生条件比较差的猪场,该病暴发的几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12.
庞然 《猪业科学》2010,27(10):32-36
根据影响猪场猪群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如饲料营养、应激、疫苗接种、疾病、环境管理、药物和防疫消毒等因素,提出提高猪免疫力的一些措施,如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消除应激因素、做好免疫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改善猪场环境、建立人性化、合理的管理方式、合理使用药物和严格消毒制度等,提出养猪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正造成猪生产性能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食量、饮水量、饲养、环境和群体社会性等因素。霉菌毒素是来自饲料的最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之一。采用封闭、稳定的环境及高密度方式饲养现代猪,会出现圈舍内卫生质量差,并会暴露在产内毒素的细菌中。霉菌毒素和内毒素对猪炎性反应的单独和协同作用是什么?保护动物免受该威胁的解决方案是什么?1对猪群健康的影响霉菌毒素是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许多常见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全球的调查显  相似文献   

14.
猪舍内的环境控制对于猪的健康、饲养环境以及猪肉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控制的众中之重当属通风系统。它不仅维持着舍内的空气质量,包括来自粪便的有害气体、饲料的粉尘污染以及猪自身所散发的气味,还要平衡整个舍内的潮湿度以及猪舍内外的热量交换。由此创造并维持着整个猪舍的环境。目前生猪养殖场主  相似文献   

15.
温海  尹广泛  李勇宏 《兽医导刊》2011,(Z1):109-110
一、猪链球菌病的病因猪对链球菌易感性较高,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春、秋两季多呈地方性流行,其它季节多为零星发病。病猪和带菌猪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既可通过母猪分娩、哺乳等方式垂直传染给仔猪,又可经病猪口、鼻、皮肤伤口等水平传播。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转群、运输、阉割、免疫等因素都可诱发该病,并会加重病情。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在过往的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者过多地关注了猪病,或者说过多地关注了某种猪病。猪病是影响养猪效率和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养猪生产者在关注猪病、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日常操作要遵循提高猪场的健康程度为唯一宗旨,猪群健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健康养猪,即重视日常程序管理和细节管理,如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实施,理顺免疫程序,做好母仔保健,全进全出,消毒,淘汰病弱猪,饲料质量控制,环境控制等。  相似文献   

17.
猪群免疫抑制病是由单一或多种因素造成的免疫器官损害,它不仅造成猪机体繁殖生产能力下降,还会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下降,使机体健康受到危害。猪群免疫抑制病发生的原因,包括饲料霉变、药物滥用、营养不均、免疫不当、疫病感染等。为了有效控制猪群免疫抑制病的发生,猪场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加强对猪舍的管理,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对免疫抑制病病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1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1.1饲养密度或猪群过大每头猪饲养面积不到1m2,它们相互接触和冲突机率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1.2应激因素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光照过强,猪受到各种惊吓等。1.3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性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如钙、磷和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1.4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有异味也发…  相似文献   

19.
当前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流行形式上虽已由急性暴发型转为慢性型,但隐性感染带毒猪只增多,发病仍然不断。由于猪群中持续性感染的长期存在,加之猪价低,对猪群饲养管理不重视,饲料营养标准降低、饲养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本病常与其他病毒病和细菌性疾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0.
在适宜的生理环境下,健康猪群有定点饮食、睡眠和排粪尿的生活习性。在管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猪群将改变这种习性。科学地分析造成猪群随地排粪尿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既便于生产管理,保持栏圈卫生,又提高了生产水平。一、季节因素与猪群生活习性夏季对猪群生活习性影响较大。育肥猪由于皮脂厚,对炎热环境较为敏感。这样的条件下猪群就会避开干燥发热的地板,卧于水槽、粪尿等湿润凉爽处。在猪群密度较大时,猪只随地排粪尿,栏圈卫生极差,操作也不方便。针对这样种情况,就要适当地降低栏围环境温度、保持圈舍阴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