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母种用的培养基,因琼脂在40℃以下就凝固,给分装试管带来困难,采用导管分装试管法可以解决。把予装管的培养基,趁热连容器放在热  相似文献   

2.
斜面培养基在分装试管时,一般采用玻璃漏斗或分装漏筒作容器,我们也曾采用分液漏斗分装,这几种分装器存在的共同缺点:一是不能保温,冬季分装时培养液会出现凝固,尤其是活塞及漏斗口容易堵塞;二是培养基从制备锅转移到漏斗上,要用勺、缸等辅助工具,培养基抛撒损耗,操作不便,当母种生产量大时,漏斗盛装不完的培养基须采取保温措施,更是费时;三是漏斗难清洗,特别是漏斗管。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杠杆式气压热水瓶分装培养基,效果较为理想,每次可容装培养基2000ml,分装18×180mm试管220支左右。此法的特点是培养基基本无损耗,保温性能好,不凝固,分装均匀,速度快,适宜大量制作母种用。 1 操作方法 在气压瓶出水口处连接乳胶管,长度垂下超过气压瓶身长20cm以上,乳胶管下端续接一截5cm左右的玻璃管。乳胶管上再加一弹簧夹作为液流开关。将玻璃管垂直插入分装试管中,调整弹簧夹在乳胶管上的位置,使之置于试管口上,玻璃管口距试管  相似文献   

3.
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通常由两人同时操作,井且分装的容量不易控制、为此.齐对母种培养基的分装做了如下改进:首先.将洁净的试管口朝上放在试管架上;然后选用一只100rnl注射器去掉针头,趁热抽取做好的母种培养基,分别向每只试管注入6~7ill。这样分装的培养基容量准.操作简便.省工省时。母种培养基的简易分装法@薛绍伟$山东胶南市第6中学~~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中,我们摸索了一种简便的母种培养基固体分装法.培养基煮好后,倒入洗净的方搪瓷盆中,待凝固后用小刀切划成比试管稍小的条,小心放入试管中(不要沾在管口上),全部装好后,按常规塞上棉塞、灭菌.此法的优点:①操作简便,装量一致,容易掌握;②装管时不受外界气温所限;③装管过程中如有事稍停工,无甚影响;④装管速度比液体装管快,且管装好后,试管可随意平置,无需竖放.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母种的扩大培养基,一般都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但在较偏僻的农村,往往难以买到琼脂。为此,我们试验用碎玉米粒制作母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颗粒放清水内浸4小时左右,吸水发胀后捣碎成米粒大小,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3),然后擦净试管壁、塞棉花塞、高压灭菌。在接种箱內,将购买来的试管母种移入玉米粒培养基上,于25℃左右培养7~10天,  相似文献   

6.
用竹片制成的香菇原种转接到香菇的栽培种中,具有发菌快,菌龄一致,转接率高,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将竹杆锯成长10厘米的短筒,再用刀劈成薄条,放在清水中浸泡四十八小时,捞出后控水趁湿与少量米糠掺拌,使竹片上沾上米糠,再竖直装入培养瓶中。一般每瓶装200~230根,再在竹片的上面覆盖一层木屑培养基(木屑原种培养基普通配方)。封好瓶口,进行常压间歇灭菌九小时。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到20℃时接种。用接种针在母种试管内挑取菌丝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每支  相似文献   

7.
塑料袋制种已推广多年了,但大多是制三级种,在制三级种前还得用玻璃瓶制二级种,周期太长。为了缩短制种周期,笔者经多次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用母种直接接入塑料袋制三级种的新法,现介绍如下。 为使母种转接后有强的生命力,除菌株要选择外,培养基也应改进。笔者是在PDA中加新鲜麸皮50g,高梁30g,VB_12片,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用21×200mm试管分装,高压灭菌,接种培养。袋装培养基以棉子壳为主料,添加麸皮、玉米面各5%,磷酸二氢钾、明矾各0.3%。料拌好后堆积发酵、装袋(20×40cm),常压灭菌后隔夜取山搬入按种室,喷消毒剂,当料温降至30℃时在袋两端各接入红枣大小的母种,用绳扎口。次日用消毒缝衣针在菌种周围扎孔,当菌丝封面后再扎一次。在室温25~28℃下培养,如料温升高要随时降温。一般18~20天菌丝可长满料。由于袋透气性比瓶好,故菌丝洁白、粗壮,接种栽培后萌发快,  相似文献   

8.
平菇菌种由于转代次数多、保存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老化而影响产量。多年来,我们在菌种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防止菌种老化的分离、复壮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更换母种培养基 ①用加富PDA培养基转接: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蛋白胨5g、玉米粉10g、酵母膏5g、小麦煮水1000ml(麦粒制作原种),分装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用常规法接入保存的母种和培养,挑选生长健壮者用于生产。②用麦粒培养基转接:小麦淘净,清水浸泡过夜,煮沸30分钟,捞出控水,拌入1%石膏粉,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的2/3,灭菌后接入母种,室温培养,菌丝满管后按常规法挑取麦粒菌种接入PDA斜面上,每支试管接一颗麦粒母种,培养7天左右菌丝满管,可作为母种使用。  相似文献   

9.
琼脂培养基的分装,通常是将漏斗安放于铁架台上,从漏斗上灌入培养基,在下口用试管接装。这种方法操作不便,效率低,试管口易被培养基沾污,气温低时,培养基还容易在漏斗管和乳胶管内凝固。用下图装置,可克服以上缺点。图中a、b为内径0.5cm的玻璃管。a管长约40cm,在15cm处用火焰弯曲使其成“η”形,短的一段末端用火焰拉细,留一小孔;b管长约15cm,根据需要,可直可  相似文献   

10.
西藏野生灵芝菌种组织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西藏野生灵芝,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灵芝菌丝,并通过试验验证,适合灵芝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是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培养条件是避光培养,温度24℃~28℃,湿度60%~65%.菌丝在适宜条件下长势良好,菌丝整齐浓密,色泽洁白,生长速度较快,最快生长速度达16.89mm·d-1.经过9 d~10 d培养便可作为母种使用.母种在木屑麸糠培养基中经避光培养20 d~30 d,便可作为原种使用且证明菌种具备出菇能力,达到灵芝人工栽培用菌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母种 ①半合成培养基:供生产原种或扩制母种用。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加蛋白胨1%,磷酸二氢钾0.1%,酵母浸膏0.2%,硫酸镁0.05%。②小米培养基:供生产原种或栽培种用。将优质小米浸于0.5%的白糖和0.15%多菌灵溶液中,12小时后捞出晾至不沾手,拌入1%石膏粉,装试管至1/3高。  相似文献   

12.
于虹 《北方园艺》2006,(3):148-148
1母种(一级种)生产 1.1土豆(马铃薯)、洋菜(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200 g,葡萄糖(蔗糖)20 g,洋菜20 g,水1000 ml.制作过程: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并削去青绿色的部分,切成小块放入铝锅中加1000 ml水,然后煮沸30 min,用八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补足蒸发损失的水量,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分装到试管中.试管为18 cm×180 cm或20 cm×200 cm.  相似文献   

13.
杨自轩  张敏 《食用菌》2002,24(1):16-17
在利用 PDA培养基进行母种分离、母种扩大、活化过程中 ,杂菌的污染在所难免。对此 ,我们经多次实验 ,在 PDA培养基中加入 1.2 5 m g/ L四环素 ,起到良好的防杂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培养基制作 在 PDA培养基分装前 ,把四环素磨成粉 ,每升加医用四环素 5片 ,然后搅拌均匀 ,分装试管。如常规灭菌即可。其颜色比 PDA深 ,呈黑褐色。2 母种分离结果 分离用平菇苏平一号 ,草菇 V96 6 ,茶树菇一号 (引自福建农科院 )。分别在平菇 2 0 0 0年 1月 ,9月 ,2 0 0 1年 3月进行。每种菇重复 3次 ,每重复 10支试管 ,分离后每天观察 ,凡…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菇农就地取材扩制母种,我们进行了用小米做凤尾菇母种扩大培养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培养基配制:小米适量,加水量为小米的1.2~1.3倍。小米用量以试管大小而定,20×200mm的试管可装小米5克,加水6毫升(不可过量),用棉塞封口后置高压锅内120℃灭菌半小时或常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上打一个深达管底的小洞即可接种。  相似文献   

15.
杨淑荣  许广波 《食用菌》1996,18(6):12-12
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关键,母种分离及扩繁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母种分离方法的消毒处理需要将分离材料在0.1%~0.2%的升汞水中浸泡1分钟,而后用无菌水漂洗2次,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常在分离材料中留下残液,影响成活率。在母种扩繁过程中,左手拿2支试管,右手夹2个棉塞,还要拿一个接种铲,操作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母种的分离及扩繁进行了改进。 一、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种菇,菇木,解剖刀,接种耙,接种架,酒精灯,70%酒精,培养皿,玻璃铅笔,PDA培养基,原始母种。  相似文献   

16.
母种培养基,一般都用琼脂作凝固剂,但在山区农村难以买到琼脂。为此,我进行了大米磨浆代琼脂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将大米用温水浸泡12小时,加水量为超过米面2~3厘米。浸后用磨磨成浓浆(反复磨2~3次),然后加适量葡萄糖、磷酸二氢钾,拌匀后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的1/5,然后取一个平底茶盆,盆内放一条小木棒把试管搁在木棒上摆成斜面,置洁净的铁锅蒸架上(离水面2~3厘米),用猛火蒸至冒气后维持30~45分钟起锅,此时培养基已凝结成半透明的斜面。如果试管内有水珠,要倒掉水后再塞棉塞、包扎牛皮纸,进行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17.
我地栽培平菇已有十余年历史,年产量达10000t,目前玉米芯、豆秸等原料价格上涨,且不易购买,而玉米棒皮即包裹玉米棒的皮,却未被充分利用。为此我们用它栽培平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菌种准备 选用中、广温型菌种,如薛平18、强丰88(本地选育)较易获得高产。母种培养基为加富PDA;原种培养基为玉米芯78%,麸皮10%,玉米面10%,石灰2%。加水拌匀后装瓶、袋,灭菌后接母种或原种,30天后菌丝长满即可使用。 2 配方与发酵 玉米棒皮质地松软易吸水,使用时应注意用水不可过大。先将玉米棒皮用铡刀铡成5~10cm长,配方为玉米棒皮55%,玉米芯(粉碎)30%,麸皮7%,玉米面5%,生石灰3%,水65%~70%。原料先干拌两遍后加水,半小时后再翻一遍,堆成高0.8m、宽1m、长不限的梯形堆,用木棒扎数个透气孔后盖薄膜,当温度升到40℃时翻堆,复堆后温度升到60~70℃时维持2~3天即可装袋播种。 3 装袋播种 早秋、早春和晚秋、深冬播种时分别用22×45cm及30×55cm的低压聚乙烯袋,按4层菌种  相似文献   

18.
李成林 《食用菌》2003,25(5):44-44
做母种少不了要分装试管 ,怎样做到取材易 ,操作简便 ,分装快 ,定量准确。这方面已有很多资料作了介绍 ,但不少分装方法都不尽人意 ,不是分装速度慢 ,就是定量不准确 ,稍不注意 ,就会弄脏管口 ,增加污染率。笔者利用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立白洗洁精 2kg容装壶来分装母种培养液效果相当好 ,此壶一次可容装 2 ,0 0 0ml培养液。 2 0 0支试管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分装完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将培养液一次倒入壶中 ,旋紧壶盖 ,将取液帽上的喷嘴插入试管 ,直接将培养液喷射到试管底部即可。根据试管大小决定喷射次数 ,一般 2 0mm× 2 0 0m…  相似文献   

19.
生产液体菌种如何控制细菌污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宝亭 《食用菌》2001,23(6):37-37
制作液体种 ,易受细菌感染 ,且很难识别。究其原因 ,有些是母种带杂 ,有些是培育过程操作不当所致。下面介绍控制母种带杂造成污染小技巧。一是要从正规科研单位购种 ,这样可保证母种质量。二是购种后要经过自己过滤细菌再使用。方法是按常规配料装入一个瓶内 ,在瓶的上部装一层 2 cm碱性较高的料 (一般用石灰调 p H10以上 )灭菌后从瓶口接入母种。当菌丝吃料后 ,通过这 2 cm高碱性料时 ,细菌因高碱性料被挡住。取碱性料上菌丝接入试管中 ,便能得到无细菌的母种。生产液体菌种如何控制细菌污染!黑龙江佳木斯长安路470号154002@姚宝亭…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的灭菌是菌种制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灭菌彻底与否关系到菌种制作的成败。高压蒸汽灭菌是母种培养基最为常用且有效的灭菌方法,但所用的高压锅价格高,一般菇农和食用菌爱好者购买高压锅不太划算。鉴于经济和菇农、食用菌爱好者用种量不大的现实,笔者以家用18cm压力锅作母种培养基灭菌试验,取得了理想的灭菌效果。1供试材料①双喜牌18cm压力锅,沈阳双喜压力锅制造总公司制造;②试管18 × 150mm;③SPDA培养基。2试验设计①灭菌时间设灭菌15分钟和灭菌30分钟2个处理。②培养基配制分装:设分装后立即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