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木霉侵染对香菇菌丝两种同工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昌金 《食用菌》2004,26(1):11-12
香菇是我国重要栽培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常发生木霉、青霉、曲霉等多种竞争性杂菌侵染,尤以木霉危害最为严重。香菇菌丝受木霉侵染后,会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而香菇菌丝酯酶同工酶比较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菌株之间差异明显,且电泳重复性好,常作为香菇菌种分类鉴定的生化指标之一。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泳法早期鉴别感病香菇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病毒核酸和大多数其它食用真菌病毒核酸一样主要为双链 RNA(dsRNA)。对香菇菌丝样品进行病毒核酸电泳,结果表明感病香菇会呈现一条或多条特征带,而正常香菇不表现任何谱带,提出把这种特征带作为早期鉴别感病香菇的重要生化标记。同时,对同一品种感病的和正常的菌丝样品进行了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酶谱存在差异,但随着感病程度强弱,这种差异性会发生变化。提出把同工酶标记作为早期鉴别的辅助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几种氧化酶同工酶与甜瓜抗枯萎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用电泳法分析了对甜瓜枯萎病原菌抗性表现不同的甜瓜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COT)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等同工酶的酶谱表现,及其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健株中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均与品种的抗病性有相关,且可不同程度地反映品种抗病性的强弱。正常健株中多酚氧化酶的同工酶谱与品种的抗病性无相关。但接种后其酶谱的变化与品种的抗病性则有明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5.
香菇病毒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带毒菌株SLV-3的纯培养,通过对带毒菌株(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料)与正常菌株(不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粒)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可以作为香菇菌种是否带毒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香菇菌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菇栽培中,肉座菌(Hypo-crea)、木霉属(Trichderma)菌群往往给香菇菌丝造成较大的损害。肉座菌与木霉菌菌丝追杀菇木内的香菇菌丝,导致香菇减产。迄今为止,仅在菇木上发现的肉座菌属并已摸清其特性的就有15种以上,木霉属4种以上,粘帚霉属4种以上。木霉菌群除了在土壤中、植物遗体堆积的腐殖质中、腐朽树木的表面及内部生长外,在木屑栽培菌床或野生菇类及其它霉菌菌丝的表面也有它的家族成员。木霉种类虽不同,但其侵害菇木的途径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香菇品种抗霉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30个香菇品种抗霉力进行了测定。根据香菇长势和对木霉抗性情况,香菇的抗霉力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抗霉力较强,抗霉力一般和不抗木霉。初步测定出抗霉力强的香菇品种为:12、Cr02、香6、087、W4、L-f、广香47、农7、L33、Lc3、507、241。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9个平菇菌株进行了菌丝长速、长相、酯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结果表明:9个菌株中同名的2个菌株,其中之一已经出现了退化,菌丝长速减缓、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接种到同一培养基上的3个重复之间长相存在差异,但酯酶同工酶酶谱没有变化。同时发现不同的平菇品种间其菌丝长相、长速、可溶性蛋白含量、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长速较快的品种,有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酯酶同工酶酶带数量相对较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马丽  王玉海  明东风 《北方园艺》2012,(19):124-1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9份石榴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研究了19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9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不同品种的酶带数目、相对迁移率及酶活性均有差异;19个石榴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呈现12条酶带,其中1条酶带为所有种质共有的酶带;Rf为0.216的谱带为大青皮酸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113的酶带为大马牙甜石榴的特征谱带。POD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在阈值0.60处将19个品种分为5类,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对梨属的秋子梨、沙梨、西洋梨、杜梨、矮化梨及朝鲜洋梨辐射优系共37个品种(系)嫩枝的韧皮部提取液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梨属植物不同种间的谱带差异较大,种内品种间差异较小。矮化品种及矮化砧的谱带均较复杂,朝鲜洋梨辐射新品系的主要谱带均显现一条强谱带的缺失,或由强带向弱带的变化。由此认为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来鉴定梨的种属,品种及新品种(系)的形成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侧耳、香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异核双核菌丝体均具“锁状联合”形态标记。本研究以PEG-Ca~(++)为诱导剂,以紫孢侧耳和香菇Cr-20的原生质体再生单核体为亲株,进行侧耳与香菇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022个融合再生体中镜检出16个具锁状联合遗传标记的融合株。对1~4号融合株与亲株进行的拮抗反应、双单交配、过氧化物同功酶谱分析及菇形特征对比皆证明融合株确具双亲杂合体特征。出菇验证表明,融合株菌丝体长速均快于亲株,出菇期早,菇产量近于或高于亲株侧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航天搭载菌株(Cr-O4-DZ、H7-DZ)与对照菌株(Cr-04、H7)的同工酶酶谱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7-DZ的酶带数少于对照H7,而C4-04-DZ的酶带数多于对照Cr-04;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7-DZ的酶带数少于对照H7,而Cr-04-DZ的酶带数与对照Cr-04相同。栽培试验表明,太空环境对香菇子实体产量、菌盖真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等农艺性状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研究了6个香菇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类间组合杂种优势强,类内组合杂种优势弱,因此,杂交亲本应选择不同类的菌析不同类的菌。通过单孢杂交和出菇试验发现,杂交子代酶谱出现“互补型酶带”和“杂种新酶带”,杂交后代杂种优势强,容易选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八个香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涓 《中国食用菌》2003,22(6):45-4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八个香菇品种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酶带数目一般为4~6条。其中基本酶带只有一条,Rf为0.516,并通过对各品种间的联合系数(S)的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四川两省9个采样地共收集31个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菌株,分别利用固体、液体培养基培养菌丝体,对其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通过酶谱聚类分析研究分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共检出10个酯酶同工酶条带、21种酶谱类型,每个菌株具有2条~5条同工酶条带;液体培养菌丝体共检出11个同工酶条带、23种酶谱类型,每个菌株具有2条~6条同工酶条带;2种培养方式下所有菌株均检出一条相对迁移率R_f=0.13、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kDa的同工酶条带;不同培养方式相同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较大差异。在遗传距离为0.220时,固体培养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聚为9类,液体培养的聚为7类;在遗传距离为0.300时,2种培养方式的酶谱均聚为4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无相关性。暗褐网柄牛肝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种质资源保护、优良菌株筛选和种性鉴定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香菇热害烂筒调查及菌丝抗高温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调查了不同香菇迟熟品种(241—4,135)、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越夏场所与热害烂筒的关系。测试了6个生产上常用品种(菌株)菌丝的抗高温能力。结果表明,2个迟熟品种中,241—4抗热害烂筒能力较好,烂简率为12.3%,135抗热害能力较差,烂简率为35.0%;海拔高于800m地区的香菇烂筒率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培养场所通风散热条件差,热害烂简率高,通风散热条件好,烂筒率低。菌丝抗高温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菌丝的抗高温能力以135最强,但其完成发菌的菌筒抗高温能力急剧下降,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香菇栽培基质的营养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栽培基质中多种营养源的产量和质量效应,结果表明,香菇菌丝对栽培基质具有营养选择性,选择性表现在营养因子的物理化学存在形式、营养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香菇的产量和质量水平对营养的需求。营养的选择性也是保持栽培基质中有效养分平衡的基础,根据营养选择性配置了在香菇栽培基质中用量为8%的添加物,并获得优于对照的产量和质量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木霉菌(Trichoderma)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利用对峙平板法测定了绿色木霉菌及木霉菌和杀菌剂联合使用对几种枯萎菌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峙培养可以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3d内绿色木霉菌即可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原菌菌落内,从而抑制或阻碍其生长。木霉菌单独使用时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与杀菌剂联合使用比单用杀菌剂效果更显著,其中以绿色木霉菌+咪酰胺联合使用的效果最好,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达到了79.3%,对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的抑制率达到59%。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香菇自然种群交配型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在湖北省无栽培菌株孢子传播的香菇自然发生地随机采集的32个野生香菇菌株为材料,用原生质体单核体和孢子单核体配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鉴定样本中的交配型因子,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