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不同型式养蚕大棚的综合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棚养蚕属设施农业的一部分,此项技术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重点蚕区饲养空间不足,饲养密度过高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稀放饱食和大蚕期防病措施的落实。但由于大棚养蚕的兴起不过数年,且各地大棚的形式多样,它们各有利弊,养蚕户难以舍  相似文献   

2.
大棚养蚕省工省力,产量高质量好,冬春空闲时段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目前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蚕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大棚养蚕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大棚蚕的产量和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县自1995年开始,在团林镇南泉子二村试行建起了五个高标准的养蚕大棚,当时由县公司、茧站和村共同进行规划和设计,在水通、路通和电通的同时,还配备了消毒池和贮桑室。当年,这五个大棚共饲育蚕种73.2张,产茧3103.7kg,全年平均张产达到42.4kg,比蚕室养蚕高8.2kg,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第二年,我县公司在各乡镇开始进行推广,并出台了每平方米给予2元补贴的优惠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发展养蚕大棚1436个,2000年共承担饲育蚕种10321张,总产茧376716kg,平均张产达到36.5kg。特别是团林镇的南泉子二村,14.3公顷新老桑园共建有养蚕大棚86个,全年共承担放养蚕种681张,几乎全部是大棚养蚕,总产茧达29419.2kg,平均张产达43.2kg,比蚕室养蚕张产高出6.9kg。由此推算大棚养蚕每张种比蚕室养蚕可增加100元的经济收入,667m2产值可提高300元左右,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但也有的大棚户养蚕产量和质量却不怎么明显,甚至个别户比蚕室养蚕效益还要低。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棚养蚕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金钱 《蚕桑通报》2002,33(1):16-18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为了开发应用大棚养蚕技术,我省2次组织了赴山东专题考察,并从2001年春蚕开始在桐乡市等地进行试验。本文概要介绍了春期试验的主要结果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大棚养鸡有许多优点。一是成本低,盖一间50平方米的大棚约需资金500元左右,比盖一间育雏室便宜得多。二是可迁徙,大棚养鸡特别适合用来养草鸡,它可以充分利用废堆废堤的草、种、昆虫等自然资源,采用棚内育雏与棚外散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当一个地方天然饲料采食完以后,可以将大棚迁到另一个地方。但春天气候多变,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夏天天气炎热,大棚通风性能又相对较差,所以大棚养鸡要注意以下几点:(1)大棚一定要搭建在远离交通要道200米以外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雏鸡对噪声等不利因素的应激。(2)早春室外比较寒冷,天气冷…  相似文献   

5.
仲晓兰 《当代畜牧》2014,(26):53-54
大棚养鸡是在林地等地区搭建大棚,并且采用青草、树叶等饲料进行喂养的养鸡模式。大棚养鸡投资少、见效快,而且绿色养殖的鸡肉品质较高,疾病较少。大棚设计是大棚养鸡的关键。本文对于大棚养鸡的大棚设计进行探讨,并且分析不同时期的大棚建设特点,从而为大棚养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界首市顾集镇,提起王南湖村,人们都知道这里是大棚养鸡基地;提起大棚养鸡,大家都熟悉一个响亮的名字——牛浩仁。牛浩仁带领全村发展大棚养鸡,在这里家喻户晓,妇儒皆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养蚕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在这种情况下,我县的室外大棚推广很快,凡养蚕两张以上的,都是大棚养蚕。2004年春,有大棚2100个,在重点养蚕区大棚蚕达95%以上,蚕农普遍反映大棚养蚕的产茧量从原来的25~30kg/张,提高到35—40kg/张,发病率下降了5%,蚕农真切体会到大棚养蚕的好处。现在又有蚕农为了更省事,待小蚕一出共育室就直接放进大棚。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棚饲养崇仁麻鸡新技术聂招鹏,杨廉生,李跃孙,周显孙(抚州地区畜牧兽医站)(崇仁县畜禽防检站)大棚饲养崇仁麻鸡的优点1.投资少、成本低、农民愿接受大棚鸡舍是崇仁农民自己利用毛竹搭架、油毛毡或编织袋盖顶,塑料薄膜覆盖的一种简易棚舍。据调查,搭建一座...  相似文献   

9.
1大棚设备与建造大棚养鸡的主要设备是建大棚。可利用果园菜地、河滩荒坡以及经改建的废弃蔬菜大棚。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双坡式大棚,棚长20~30米,宽7~8米,呈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09,37(1):32-32
利用养蚕大棚每期养蚕结束后的间隔期饲养肉鸡,实行蚕与肉鸡套养,每年除养蚕的正常收入外,每平方米大棚还可增加养鸡收入12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一)大棚建造要求 1.使用材料。大棚架一般都是采用钢结构,也可用蔬菜大棚改造,高度要求人能正常进出管理即可。大棚封闭材料使用塑料膜,冬季保温还需要稻草帘、加固塑料膜和压膜线。大棚内必须有承重柱。  相似文献   

12.
1 大棚的选址与地面的处理 目前大棚的选址不是根据规划统一建设,而大多数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来建棚,往往造成阴雨天雨水流不出去,商品鸡不能及时拉到肉联厂去,造成棚内地面潮湿,增加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的发生。笔者认为在大棚设计时应考虑太阳高度角,同时使用无滴膜,使其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能,从而节省取暖费用,减少支出。地面处理上(如果地面平养)可将塑料布置于地上,上面覆盖15~20cm的干土,从而减少隔断地面的毛细水管,增加地面的干燥程度。2 大棚的消毒 大棚的消毒可分为日常消毒和终端消毒。日常消毒即带鸡喷雾消毒…  相似文献   

13.
高法暖 《中国蜂业》1998,49(6):16-16
冬季大棚草莓利用蜜蜂授粉可以减轻果农的劳动强度,提高授粉效果,增加经济效益。蜂群可以人为控制,自由移动,便于管理。但是,冬季草莓大棚内空间小,昼夜温差大,空气潮湿,蜜粉源不足。蜜蜂的趋光性使它不断碰撞薄膜至死或飞出大棚不能返回。蜂群既不能不断繁殖补充...  相似文献   

14.
继大棚种植、大棚养牛、养猪、养鸡之后,兵团农七师129团又创造性的进行了集约化日光温室大棚养牛的尝试,通过冬季运行情况来看,不但节约了大量的基建资金,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益,现将运行情况做一说明,以供寒冷地区养牛户参考,为今后推广这一项目做一铺垫。  相似文献   

15.
大棚养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金钱 《中国蚕业》2002,23(3):35-38
大棚养蚕是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蚕农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有:①建棚容易有利规模经营发展.扩大蚕桑规模经营,养蚕用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建造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投资大,而且受到建房政策的约束;而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的冬季大体是指阳历的12、1、2月三个月的时间,是一年中外界及大棚中温度水平最低的时期。大棚种植户们通常将这段时期的大棚管理称为低温期管理。由于受低温的影响,各种生长因素之间矛盾重重,如温度和湿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温度和光照等因素之间的矛盾,因此该期是全年管理中难度最大的时期。同时,此期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全年经济效益相关最大。  相似文献   

17.
1大棚网上养禽 大棚网上养禽即搭建可迁建的大棚,及离地网上饲养。迁移后可减少疫病传播机会,离地网上则可促进卫生、清洁,利于通风等。大棚网上养禽具有投资少(设施投人每平方米40-55元)、见效快、不破坏耕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5,42(3):49-50
1简易大棚搭建技术要点。1.1选择简易大棚的位置及规格:大棚要选择地势稍高的地方,四周要开挖好排水沟。大棚边缘高250cm,中高350cm。大棚两端和边缘分别按2.5m间隔树立长3.0m的杂木或毛竹柱子(下端埋入土中50Cm),柱子间用杂木或毛竹相连接,作为桁条。  相似文献   

19.
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需要改建后方可投入使用,如在塑料大棚顶部开天窗,在大棚内安装取暖器和照明设备,在大棚的四周挖深50厘米、宽50厘米的排水沟,以降低水位,使棚舍始终保持干燥。  相似文献   

20.
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每年的4月下旬上一年度的越冬蔬菜收获完毕,到10月上旬新季蔬菜植苗,在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里,显不出很大的作用。有的大棚户用来种植陆地蔬菜,效益不佳,还有的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实行种养轮作,发展肉食鸡饲养,不但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机肥,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以平原县为例,现有2万个冬暖式蔬菜大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