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业要闻     
2003年7月13日,湖南省在益阳、娄底、衡阳三地建立沃土改良示范区,分别辐射带动潮土、红壤、紫色土的改良。这标志着国家沃土工程正式在湘启动。湖南省年初被列入国家首批12个沃土工程示范省,从现在起至2010年,中央和省、市计划共同投入1.1亿元,以提升全省耕地地力。全国农技推广经验交流会于2003年7月6日在桂林召开。农业部在会上重点推介了湖  相似文献   

2.
近年,枣庄市实施了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使地力水平在近期内有较大提高;防治水土流失和农田污染的"沃土计划".要求有机肥投入年递增5%,化肥投入总量年递增2.5%,改良中低产田5.3万公顷.市财政为此五年内计划拨款100万元,从而拉开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克旗以“牧业富旗”战略方针为指导,黄牛改良、绵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工作作为重点富民工程来抓,实施“抓大户、带小户,抓草业、增头数,抓改良、上水平,抓龙头、带基地”的措施,5年内改良牲畜145.1万头只,其中黄牛改良22万头,绵羊人工授精123.1万只,牛羊改良率达到85%以上。使全旗的畜群改良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去年在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旗的9个苏木乡镇369户农牧民与胚胎移植中心共同筹资1200万元,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肉羊种羊1200多只,当年在全旗11个苏木乡镇,移植受体羊1500多只,今年已产…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10,(2):4-4
吉林省自2007年启动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程,该工程是农业部惟一的省级试点工程,也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三年来,示范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共投入建设资金17.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86亿元,省级财政资金3亿元,农民自筹9亿元。建设示范作业面积超过700万亩,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300个。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2172亿元2016年,农行强化三农和扶贫金融服务,重点领域贷款增长快速。积极落实中央三农和扶贫工作部署,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狠抓特色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推广,三农金融服务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县域贷款3181.52亿元,同比多增1096.05亿元;涉农贷款新增2172亿元,同比多增118亿元。75万亩甘肃省在三北五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规模治理为突破口,加强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科技推广,加快造林营林步伐,全力推进"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  相似文献   

6.
正新平县新化乡坚持以"抓产业促增收、抓项目促发展"为重点,扩大生态养殖规模,鼓励农户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以养殖大户示范、养殖专业村组带动农户发展养殖,201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9912元,同比增1293元,比上年增15%。2017年,新化乡以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库坝管理及水利设施规划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共投资1424.5万元完成冬春水毁工程修复,完成六竜坝、树林(三)坝等小坝塘除险加固工程和一批人畜饮水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沃土工程”是我国实施的一项落实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是落实增、改、提、防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效措施。我们通过近几年探索提出施用有机肥、秸杆直接还田和科学施用化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不断提高土壤对作物生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沃土工程”是我国实施的一项落实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是落实增、改、提、防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效措施。经过近几年探索,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直接还田和科学施用化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不断提高土壤对作物生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二00一年,藁城市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几年来,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面积已达到2.88公顷,占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的86.3%。每公顷增加种植效益1250元,全市共增标准化生产效益9917万元。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江西今明两年“造”耕地10万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江西将在今明两年开发宜耕未利用土地10万亩,以增加有效耕地总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是江西省实施为期5年的“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的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6.12亿元,将重点在鄱阳湖平原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开发未利用地3.1万亩,在其他地方通过开垦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约7万亩。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河北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保粮食、保供给、调结构、促增收。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节水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一减四增",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压舱石作用,重点打造100个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100个农业节水和规模种植业示范区、100个规模养殖示范区、100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近年来,全省各地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朐县在大力实施有机粪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推广"沃土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技术的推广,在全县建立了小麦、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为推进农业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敦化市2012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4年敦化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72万吨。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7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敦化市的大豆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列吉林省首位。由于受临储政策影响,农民收入降低,如何保护当地特色大豆产业发展,需要我们应对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中耕除草、性信息素诱捕雄虫、粘颗·苏云菌生物农药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草地贪夜蛾发生率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明显减少,危害株率仅为1.2%,比非示范区(25.6%)减24.4个百分点;投入示范区虽比非示范区略增,但产出较大,纯收益比非示范区增10 222.50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7.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信息》2004,(12):19-19
为贯彻全省农业粮食工作会议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会议精神,省上决定实施“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项目确定重点扶持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大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度项目分布在全省12个市(州)、27个县(市、区),分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类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类项目两大类,按照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的原则建设。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类共安排20个项目,其中冬小麦增产项目5个,春小麦增产项目3个,玉米增产项目6个,马铃薯增产项目6个。每个项目投资18万元,要求示范推广面积0.67万hm~2,其中中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推广面积的10%。重点是推广应用现有成熟、配套的增产技术,制定生产技术规  相似文献   

16.
城市     
《新农业》2012,(10):10-11
沈阳上半年禽肉出口增七成2012年上半年,沈阳地区出口禽肉及其制品累计212批,总重量达2310吨,货值达130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80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0.4%,创历史新高。大连庄河市生猪改良工作居全国前列2007年,庄河市开展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几年来,生猪改良取得了显著效果。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农业部2012年下达给庄河市的生猪改良任务共计7万窝次,良补资金140万元。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商品有机肥市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部自"十五"期间启动了以提升土壤有机质为重点的"沃土工程"后,有机肥作为"十一五"重点扶植的肥料品种之一,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温家宝总理重申"引导农民合理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政策引导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呼应。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展示先进科技的示范效果,加快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及先进技术的推广,平塘县从2015年开始实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一定成效:项目亩产较非项目区平均亩产559.8㎏亩增100.9㎏,共增收稻谷102.23万㎏,新增总产值325.03万元,总经济效益144.21万元。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使示范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对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4年末开始.受聘成为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技术指导单位,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全县范围内组建农技推广协会1个,下设专业技术协会5个、吸纳会员单位1个、吸收农民会员51人.创建科技核心区1处、科技示范区3处、培植高新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户20户、科技示范户1000户、科技辐射户2万户,推广种植高油大豆28万亩,平均产量147kg/亩,其中3.1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平均产量161.6kg/亩.3.1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总产高油大豆500万kg,创经济效益1352万元;全县28万亩高油大豆总产实现4116万kg,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一、桐庐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成效 1.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桐庐县加大了对地力的培育力度,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推广科学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多层次、多序列的立体农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能力。2006年,全县推广平衡配方施肥0.83万hm^2,秸秆还田1.2万hm^2,设施农业面积达200hm^2。到目前为止,累计实施沃土工程1.5万hm^2,建设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2个,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5个,县级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30个,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