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层拖网     
中层拖网,它是一种近十年来发展得很快的网具。本文是一篇简短的“入门资料”,提供给拖网,刺网、围网和延绳钓渔民,他们经常想知道在海上常见的这种大型围拖网使用的是什么捕捞技术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双船中层拖网从理论设计,模拟试验及实物网作业性能的海上测试结果,提出了适合我省渔场特点的中层拖网网具和捕捞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层拖网     
中层拖网,它是一种近十年来发展得很快的网具。本文是一篇简短的“入门资料”,提供给拖网,刺网、围网和延绳钓渔民,他们经常想知道在海上常见的这种大型围拖网使用的是什么捕捞技术和操作过  相似文献   

4.
王文硕 《水产科学》1992,11(4):22-24
中层拖网在渔业上的应用是比较晚的。40年代末,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士等国开始用小型渔船进行了双船中层拖网作业,以后通过技术上的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在北海中、南部、斯卡格拉克海峡等一带捕捞鲱鱼的主要作业方式。单船中层拖网是西德于60年代获  相似文献   

5.
鳕、黑线鳕和牙鳕等重要经济底层鱼类,有时聚集于离海底12英尺以上,大多数底拖网不能捕到。然而,就通常栖息于中层水域的鱼类来说,又往往聚集于十分贴近底层,用中层拖网捕捞则会危及拖网。  相似文献   

6.
双船中层拖网目前在英国、丹麦、爱尔兰、瑞典、德国、荷兰等国已形成捕捞鲱鱼的重要渔业.双船中层拖网的试验开始于1943~44年瑞典福托(Foto)的Yngves Berntsson,后几经改进,至1945~48年改成四片式中层拖网,已接近现在欧洲标准双船中层拖网.至50年代后期投入试验性生产;60年代前期西德中型双船(450~680马力)中层拖网鲱产量远远超过底拖鲱产量(见下表),充分显示捕捞鲱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层拖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层拖网是以中上层及近底层鱼类为捕捞对象,可根据鱼群垂直分布和移动任意改变拖曳水层的渔具。中层拖网在国外已是一种成熟的作业。目前正朝着网具大型化,网口部分网目超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因内一些研究单位曾做过中层拖网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在"Northern Star"拖网渔船上实测了3种不同的拖网配置(触底、离底和中层)之间的能耗差异。与传统的底拖网配置相比,采用离底配置的底拖网可减少能耗17.1%。将底拖网代之以中层拖网可节能5.5%,即使其网口面积是底拖网的约40倍。这取决于捕捞条件,较大的网口面积提供了大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76,(9):26-27
中层拖网可分为二大类;(1)单船拖网,(2)双船拖网。双船拖网(对拖)于1948年第一次以丹麦式中层拖网在生产上应用。这种拖网经过几次改动后,已在几个国家应用;目前,英国已广泛应用于苏格兰鲱渔业。  相似文献   

10.
中层拖网试验研究课题是省科委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层拖网在一些国家已是一种成熟和有效的捕捞作业。国内一些省的生产科研单位也曾先后进行过试验,且在一些远洋渔业中使用,但我省迄今还是空白。中层拖网作业方式是“瞄准捕捞”,因而准确控制网位是捕捞成功的关键。中层拖网网位除与自身的特性(网型、浮沉力配备等)有关外,还受到曳纲长度(L)、拖速(V)、两船间距(D)的影响。因此为了搞清各参数对网位的影响,检验网具的各种作业性能,为下一阶段的生产试验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吝 《水产科技》1994,(3):31-32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拖网渔具在捕鱼过程中对象鱼种的行动情况,1987—1989年日本水产厅开始了一项以中底层鱼类为捕捞对象的中层和底层拖网技术开发性试验,先后使用安装在拖网的不同部位的水下摄影机和自动录像机,在海上摄录了中层和底层拖网捕鱼过程中的鱼类行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王文硕 《水产科学》1995,14(4):31-34
大型中层拖网工具性能和调整技术的试验王文硕(大连海洋渔业总公司116100)关键词:拖网,性能,调整,试验我国的大型中层拖网生产是自1985年秋从西德引进大型单拖加工渔轮之后才开始起步的,几年来发展很快,不但渔轮已由开始的3艘增加到目前17艘,而且渔...  相似文献   

13.
荷兰自引进中层拖网以来,为改善渔具的机械性能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过去10年中,荷兰渔业工作者对不同型网目和前部大网目的中层拖网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主要比较两种超级网目拖网——一种是聚酰胺(尼龙)线制作的4320目×20厘米的拖网,另一种是5640目×20厘米的拖网(前部采用直径小而强度大的代尼马SK—60网线制作)的机械性能。试验时  相似文献   

14.
中层拖网类渔具,是我国大型水库捕捞中上层鱼类的主要渔具之一。其渔具结构及渔法特点种类繁多,各具特点。为便于同行交流和推广使用,这里简介一项59kW中层拖网渔具。该渔具属双船中层有翼单囊拖网类渔具,采用大尺寸网目四片式结构,曳行时依靠调整浮、沉力和曳纲长度控制网具作  相似文献   

15.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中层拖网捕捞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我国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智利竹笑鱼(Trachurus murphyi)渔捞记录和现场收集的资料,对中层拖网捕捞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层拖网主要在夜间作业;捕捞水层主要集中在30~80m水深;网位与鱼群的相对位置可分为5种类型,即鱼群在网口的中间、上纲紧贴在鱼群的上部、下纲紧贴在鱼群的下部、鱼群在上纲的上部和鱼群在下纲的下部。(2)鱼群进网数量可根据网位仪映像加以判断。(3)网位(y)与曳纲长度(x)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0.4427x-36.604。(4)捕捞效率随拖网速度而增加。(5)较高捕捞效率的表层水温指标为11.5~13.5℃。根据研究结果还对我国今后在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笑鱼捕捞技术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沈德纲 《海洋渔业》1988,10(4):171-172
<正> 桁拖网作业中的调整技术,很大程度地影响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相同马力的渔船,使用同规格的网具,并在同一渔场生产,捕捞效果却有很大差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桁拖网渔具、渔法的正确运用及实地调整技术有关.因此,加强桁拖网调整技术的研究,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改进捕捞技术,是提高桁拖网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7,(7):43-44,21
四片式扩口双拖网1973年于辽宁省宽甸水产养殖场水丰水库试捕成功,并在一些大中型水库推广使用,近些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广大淡水渔业工作者不仅装制了适合捕捞鲤、鲫等底层鱼类的四片式扩口双拖网,而且根据各种经济鱼类栖息水层的不同,创制了浮拖网和变水层(中层)拖网,  相似文献   

18.
王文硕 《水产科学》1987,6(4):31-33
我国的大型渔轮远洋船队在985年秋冬已开始投入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渔业向远洋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现在这支船队正在逐步扩大,这对于我国渔业今后向远洋发展将有积极的意义,开拓远洋渔业,渔具、渔法和扑捞作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层拖网作业也是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渔具渔法之一。如“耕海”号在白令海、阿拉斯加海域的狭鳕生产,采用中层拖网作业时间是较长的,可见它在北洋生产远中所占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烟台和大连海洋渔业公司先后从欧洲购进大型拖网渔船,并同时引进德国、西班牙和韩国的目大十几米的大目中层拖网。经过消化、改革,特别是又将网目进一步扩大以后,网具性能又有明显改善。这些大型中层拖网的引进、发展和显著的捕鱼效果,对我国传统拖网的改进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我们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引发我们对国内传统拖网做出新的尝试,特别是大胆地放大网目,扩大网型,为进一步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形势影响下,近几年山东省有关单位先后设计并试验了目大6—10.8m的绳拖网,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型渔船单拖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9KW以下小型渔船单拖网的网具设计,网板设计及捕捞 技术经验的总结,论 北方海域单拖的网具特点,网板参数选择,以及同双拖网生产对比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