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在全省设置测报县(市、区)29个,对2667hm2养殖水面的9个养殖种类进行病害监测,共监测到30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是主要病害,占总数的56.7%,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占总数的26.7%.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根据各主要养殖种类的平均死亡率,估测20lO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2008年江西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全省设置测报县(市、区)30个,测报监测点90个.对4万多亩养殖水面的9个养殖品种进行了病害监测,一共监测到33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占总数的43%,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占总数的24%.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根据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平均死亡率,估测2008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2亿元.  相似文献   

3.
2009年全年在全省设置测报县(市、区)50个,对6万多亩养殖水面的9个养殖品种进行病害监测,一共监测到28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占总数的53.6%,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占总数的28.6%。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根据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平均死亡率,估测2009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  相似文献   

4.
2012年在全省共设置病害测报点114个,对3500hm2养殖水面的9个养殖品种进行病害监测.共监测到32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是主要养殖病害,占总数的50%,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占总数的25%.5-9月是全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通过对2012年病害流行情况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预测了2013年全省病害流行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5年江西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全年在全省设置测报县(市、区)30个,共93个测报点,对121092.7亩养殖水面的12个养殖品种进行病害监测.一共监测到26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占总数的46.2%,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占总数的34.6%.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通过对2015年病害流行情况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预测了2016年我省病害流行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从2000年开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至2013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已覆盖全省13个市76个县(市、区),共设立测报点296个,测报员292名,监测面积63.21万亩,占全省养殖面积的5.27%,监测主要水产养殖品种35个,其中鱼类20个,甲壳类11个,贝类2个,藻类1个,两栖爬行类1个。现将2013年江苏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  相似文献   

7.
2004年湖南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12月在全省设置测报站7个.对1.22万hm^2养殖水面的15个养殖种类病害进行为期9个月的监测,一共监测到22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害和寄生虫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分别占病原比例的37%和29.5%。4—10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期.根据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平均死亡率。估测2004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亿元。  相似文献   

8.
2003年4~10月在全省设置测报站点7个,对1.2万hm^2养殖水面的15个养殖种类病害进行为期7个月的监测,一共监测到34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害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占病原比例的59%。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根据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平均发病率,估测2003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12月在全省设置测报站7个。对1.07万hm^2养殖水面的15个养殖种类病害进行为期12个月的监测.一共监测到22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细菌病原占病原总教的39%.4月~10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期,根据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平均死亡率,估测2005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5亿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组织了全省16市(不含青岛)重点养殖区域的200余个测报点对全省23个重点养殖品种进行了每月动态监测报告。现依据各月的监测报告数据,分析总结2011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2~2004年4~10月在全省设置测报站7个,采取现场检测和实验室诊断,按月对10多万亩养殖水面的“四大家鱼”养殖病害进行监测,一共监测到21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害和寄生虫病是主要病害,分别占病原比例的33%和43%,5~8月是我省“四大家鱼”养殖综合发病期,根据平均发病死亡率,估测2002~2004年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07亿元、2.13亿元和3.46亿元,细菌性病害造成的损失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10日,河北省农业厅组织(主持)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承担的"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防控技术应用"项目(冀农科13024)进行了鉴定。该项目建立了省、市、县、场四级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在全省11市61个县(市、区)建立了215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监测面积1.46万hm2,占全省养殖面积的  相似文献   

13.
在全市设置测报点12个,对4780亩养殖水面的4个养殖品种病害进行为期6年的监测,一共监测到22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分别占病原比例的36.36%和31.82%,4~9月是发病率较高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我省不断加大水产养殖病害的测报力度.实现了病害测报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测报范围已覆盖了全省主要养殖区域。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制度始于2001年,截至2005年,参加测报的单位达到15个省辖市、60个县,监测池塘面积达2.7万多亩,网箱面积7000多平方米。今年,监测范围又扩大到全省18个省辖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主要对象为草鱼、鲤鱼、团头鲂、鲫鱼、鲢鱼、鳙鱼、胡子鲶和甲鱼等水产养殖经济动物。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从2000年开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以来,是全国唯一实行周年测报的单位。至2005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已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47个县(市)区,测报点达230个以上,行政区域的覆盖率达70%,测报面积占全省总养殖面积的9·0%。现将2005年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分析报告如下:1 200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全年在全省设置测报县(市)41个,对22万多亩养殖水面的9个养殖水产品种进行监测,一共监测到34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害是主要养殖病害,占病原比例的61%;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预测2008年渔业病害发生总体趋势为:2008年细菌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气候的关系比往年有所减弱,水霉病的发生会增多;病毒性疾病潜伏着流行的趋势,尤其在春季;夏季依然是疾病流行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12月在全省设置测报站8个对1.49万hm2养殖水面的16个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为期12个月的监测,一共监测到28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是主要水产养殖病害,细菌病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水生动物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提升病害监测与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2011年3-10月我省对主要监测品种继续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我省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年  相似文献   

19.
三、甲壳类的病害甲壳类中,8个虾类、3个蟹类养殖品种发病,其中以对虾、河蟹的养殖病害为重。表1、表2分别表示2003年甲壳类养殖病害的平均发病率、死亡率情况。其中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青蟹,为13.72%;年平均死亡率最高的是对虾,为9.752%。2003年因养殖病害造成了甲壳类12.6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图1表示各月损失额及所占的损失比例。其中6月份损失4.19亿元,占总损失的33.15%。(一)虾类2003年全国对8种虾类的24种疾病进行了监测。从监测情况看,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养殖对虾病害较重,四川、重庆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也发生了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0.
按照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工作要求,2007年4~10月在青海省渔业养殖有代表性的1市6县设置测报点19个,对68285亩养殖水面9个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为期7个月的跟踪测报,共监测到11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主要病害,占病原比例的54.6%,整个养殖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其中5月和10月是青海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