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为适应生产上大豆种植模式的变化,以高产、适合间套种为主要目标,选育大豆新品种.[方法]以高蛋白优良春大豆品种桂豆3号为母本,外引材料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株高适中、产量潜力大、抗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既适合清种,也适合间套种的大豆新品种.[结果]经多代系谱选育,品系命名为桂807.桂807 3年3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85.25 kg/ha,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1.7%,居9个参试种第2位,产量幅度1725.00~3199.95 kg/ha.3年3造参试17点次中有9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52.9%.在间种条件下也有良好表现,平均产量1569.86 kg/ha,比对照增产20.91%,增产效果显著.201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春12号.[结论]桂春12号具有产量潜力大、抗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既适合清种,也适合与甘蔗、木薯间套种,适宜在桂南、桂中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 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桂春9号系用桂338为母本、桂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瘠、高产优质、高蛋白、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3月20日,适宜栽培密度为25万株/ha,适宜肥料配比为N75kg/ha、K2O75kg/ha、P2O5 112.5kg/ha。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4d,夏播85d,适合在广西各地纯种或间套种。200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适应生产上大豆种植模式的变化,以高产、适合间套种兼顾加工品质为主要目标,选育大豆新品种.[方法]以秆粗抗倒伏、耐旱耐瘠、产量潜力大的巴西大豆材料BR-56为母本,广西春大豆优良品种桂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选育高产、适合间套种和深加工的大豆新品种.[结果]2001年秋配置组合,2002~2004年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至2004年秋(F6)各性状基本稳定,2005年(F7)进行株系筛选鉴定,品系定名为桂603.桂603参加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10.00 kg/ha,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11.9%,居各参试种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91.60 kg/ha,比对照增产9.8%,居第2位;在间种条件下进行示范试种,平均产量1924.50 kg/ha,比对照增产22.6%.桂603生育期春播100 d,株高48.0 cm,主茎11.0节,分枝3.3个,单株荚数38.2个,单株粒数74.6粒,单株粒重13.7g,百粒重19.2 g,蛋白质含量43.77%,脂肪含量19.01%,硬实率0.13%.2012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春13号.[结论]桂春13号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生育期中等、高度适中、结荚多、籽粒大、耐旱性强、较耐荫、抗倒伏、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与甘蔗、木薯、玉米等作物间套种,适宜在广西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春大豆新品种桂春5号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桂春5号系用“桂475”为母本,广西的地方大豆品种“宜山六月黄”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46%,脂肪含量为18.01%,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12日。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7~113d,夏播85d左右,适合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种植。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高产且适合间套种的大豆新品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桂春3号为母本,中作97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适合间套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桂春15号(区域试验代号桂610)。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 824.1 kg/hm2和3 060.0kg/hm2,比相应对照显著增产;间种条件下平均产量2 070.0kg/hm2,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25.5%。生育期春播100d,株高45.1cm,主茎10.6节,分枝2.6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70.1粒,单株粒重13.7g,百粒重21.5g,蛋白质含量为43.44%,脂肪含量19.57%。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3001号),适宜广西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湘春2704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以油春06-8为母本,湘春豆2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13—2018年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豆20190002,适合湖南各地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春大豆新品种湘春豆2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春豆23号是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衡春H631为母本、湘春92—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混合法和系谱法相结合进行选择,经8代选育定型的中热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经区试鉴定,平均667m^2产量167.0kg,比湘春豆15号(CK1)增产6.91%,比湘春豆18号增产5.23%,均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桂春三号系用“北京豆”为母本,湖北引进的“矮脚早”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经测定,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为46.47%,脂肪含量为18.85%。200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培育杂种优势强、营养生长周期稳定、适应性广及米质优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实现华南稻区弱感光杂交稻组合的升级换代.[方法]2011年以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软米型不育系丰田1A与自选育的广亲和强优势新恢复系桂981配组后,2012~2013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高产示范基地进行生产品比试验,2013~2015年推荐参加桂南稻作区晚造感光组区域筛选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考察其综合性状.[结果]丰田优981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全生育期112.0 d左右,比对照博优253短5 d左右,穗粒数168粒,结实率88.6%,千粒重25 g,米粒长宽比3.6,直链淀粉含量13.4%.在2012和2013年的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生产品比试验中,丰田优981平均产量为7785.0和7687.5 kg/ha,分别比对照博优253增产9.50%和5.60%;2013年区域筛选试验平均产量为8163.0 kg/ha,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1.48%;2014和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948.5和7917.0 kg/ha,比对照分别增产9.17%和10.6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209.0 kg/ha,比对照增产4.74%;201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6009号).[结论]丰田优981应用前景良好,可在桂南和桂中稻作区适宜种植感光型品种植的地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适宜广西的春大豆与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为当地推广大豆玉米间套种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5种间作模式,分别为:玉米宽行120 cm、间种2行大豆(M120S2),玉米宽行160 cm、间种2行大豆(M160S2),玉米宽行160 cm、间种3行大豆(M160S3),玉米宽行200 cm、间种2行大豆(M200S2)和玉米宽行200 cm、间种3行大豆(M200S3).对照为常规种植的玉米单作模式(CKM)和大豆单作模式(CKS).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并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结果]2013~2014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宽行行距增加,春大豆的茎粗、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呈递增趋势,产量随之增加.在相同宽行行距(160和200 cm)条件下,种植3行春大豆较种植2行的产量高.玉米的穗粗和百粒重随着其宽行行距的增加呈逐渐变小趋势,产量逐渐降低.5种间作模式中,以M160S3和M120S2模式的经济效益较好,分别为18345.53和18094.18元/ha.[结论]综合考虑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小型机械操作,以在160 cm宽行玉米中间作3行春大豆较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方法]2007~2008年对广西优质组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的黄华占分离植株进行两年4代系统选育后,2009~2010年进行品比试验,2011~2012年参加广西优质稻常规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察其综合性状表现.[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丝6号生育期早造127.5 d左右,晚造117.0 d左右,株高109.1 cm,穗长22.8 cm,每穗总粒数155.9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3.6 g.2010年早造、晚造分别进行品比试验,玉丝6号产量最高,分别为7449.00和7599.00 kg/ha,分别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增产11.20%和8.10%.2011、2012年参加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区试,平均产量为7393.05和6630.00 kg/ha,分别比柳沙油占202增产2.05%和9.09%.玉丝6号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优质稻品种玉丝6号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高产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为促进广西高档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长粒型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力源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长粒型高档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并于2011~2016年分别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选育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桂北和高寒山区稻作区扩区试验,观察其综合表现.[结果]桂育9号的生育期早造123 d,晚造108 d,粒长7.1~7.3 mm,整精米率61.8%,千粒重23.5 g,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76.6%,综合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在品比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达8628.0和6978.0 kg/ha,比对照种柳沙油占202(对照,CK)分别增产11.50%和13.50%.在区域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为6426.0和7290.0 kg/ha,比CK增产5.75%和11.47%.在生产试验中,晚造平均产量6514.5 kg/ha,比CK增产10.08%.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时平均产量分别为9235.5和8433.0 kg/ha.在百色市和河池市百亩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分别为9836.1和10944.0 kg/ha.桂育9号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4039号,2017年9月获新品种权授权,授权号CNA20140926.1.[结论]桂育9号具有粒型长、产量高、整精米率高、米质优、耐肥、抗倒力强等优点,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北稻作区作为早、中稻种植,也可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桂春8号在不同地区间作条件下适宜的间作播期和夏繁时间,为广西大豆生产及大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以桂春8号为试材,在广西武宣县、武鸣县和都安县进行播期试验。【结果】在不影响间作主体作物的条件下,武宣县3月中上旬播种大豆产量为1459.5~1597.5 kg/ha;武鸣县2中旬~3月下旬播种大豆产量为2476.5~2877.5 kg/ha;都安县2月初~3月上旬播种大豆产量为2262.0~2499.0 kg/ha,6月上旬~7月上旬为2122.5~2409.0 kg/ha。【结论】在间作条件下,桂春8号在武宣县适宜的播期为3月中上旬;在武鸣县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中旬~3月下旬;在都安县适宜的播期为2月初~3月上旬,夏繁适宜的播期为6月上旬~7月上旬,且在适宜的播期内可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16.
桂春16号是以高蛋白、抗倒、耐阴、抗病性强的桂春3号为母本,矮秆、早熟、分枝结荚多的优良春大豆品种柳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广西育成的第1个高油春大豆品种。桂春16号具有高产稳产、蛋白脂肪含量高、适应性广、矮秆中早熟的特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合与甘蔗、木薯、玉米等作物间套作,适宜在广西春大豆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桂春16号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进一步推广运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