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鲜茎和枫斗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植方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种植成活率影响不大,但优质苗栽后成活率、生长势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合格苗,床架栽的生长势、生长量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地厢栽;地厢栽产品中检测到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床架栽因远低于限量标准而未检出;1年生、2年生鲜茎及枫斗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9.72%、18.54%、29.41%;在生长年限不超过2.5年范围内,石斛碱含量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增加。【结论】在广西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优质组培苗、搭床架栽植及生态防治病虫害是实现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关键。实际生产中,可以鲜茎多糖含量≥18%、枫斗多糖含量≥2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无公害食品规定标准作为无公害铁皮石斛产品质量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鲜茎和枫斗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植方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种植成活率影响不大,但优质苗栽后成活率、生长势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合格苗,床架栽的生长势、生长量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地厢栽;地厢栽产品中检测到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床架栽因远低于限量标准而未检出;1年生、2年生鲜茎及枫斗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9.72%、18.54%、29.41%;在生长年限不超过2.5年范围内,石斛碱含量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增加。【结论】在广西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优质组培苗、搭床架栽植及生态防治病虫害是实现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关键。实际生产中,可以鲜茎多糖含量≥18%、枫斗多糖含量≥2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无公害食品规定标准作为无公害铁皮石斛产品质量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南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和多糖干燥方法,寻找效果较好的干燥条件。[方法]多糖的干燥采用自然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真空干燥法,通过计算复水比和感官评定来测定每一种干燥方法最优条件。[结果]自然干燥在干燥时间为7 h时复水最好;热风干燥在60℃条件下干燥5~6 h效果最好;真空干燥在70℃、0.05 k Pa真空度下干燥6 h所得的多糖复水性最佳。[结论]该研究为铁皮石斛多糖的干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及不同产地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景洪勐龙的含量最高,可达到45.23%。【结论】获得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鲜样经传统铁皮枫斗加工法(T1)、鲜条烘烤-揉搓-切片鼓风烘干(T2)、鲜条切段热风干燥(T3)、鲜条微波后热风干燥(T4)、鲜条直接热风干燥(T5)等方法分别在60℃、70℃、80℃、90℃、100℃下干燥,以及鲜条切片真空冷冻干燥(T6)、鲜条微波干燥(T7)2个处理,研究加工方式及干燥温度对铁皮石斛理化品质(多糖、浸出物)和烘干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品质综合排前3名的加工方式分别为T6(多糖39.44%,浸出物20.43%)、T7(多糖39.68%,浸出物19.98%)和T3(90℃)(多糖39.63%,浸出物18.38%)。但T6加工成本较高,能耗较大,综合考虑认为,当人工紧张或鲜品滞销时,首先推荐鲜条切段90℃热风干燥法代替传统加工法,该方法所得的产品品质较好,烘干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其次推荐微波干燥法,该方法所得产品的加权评价和烘干成本均优于鲜条切段90℃热风干燥法,但操作较复杂;最后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选择鲜条切片真空冷冻干燥,该方法所得产品品质最佳,但操作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聚合草多糖最佳干燥方式,为聚合草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聚合草多糖,利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技术对其进行干燥后,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所得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1)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得率及总糖、蛋白质、硫酸基、糖醛酸含量和相对黏度有显著影响(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2)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水分含量、pH和氨基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聚合草多糖的溶解时间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的溶解时间有显著影响,其中冷冻干燥多糖的溶解时间显著短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多糖(P0.05)。(4)冷冻干燥聚合草多糖的还原力(1.0 mg/mL时为0.83)、DPPH·自由基清除率(0.4 mg/mL时为57.09%)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1.5mg/mL时为99.70%)均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多糖(P0.05)。【结论】冷冻干燥法是获得高品质和高抗氧化活性聚合草多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生物碱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喜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41-12442
[目的]分析铁皮石斛组培苗、野生植株和栽培植株中生物碱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绘制石斛碱标准曲线,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采收阶段以及不同干燥方法测定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铁皮石斛的生物碱含量,茎上段〉叶≈根〉茎中段≈茎下段;石斛的生物碱含量,1年生≥2年生≥野生型;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铁皮石斛中的总石斛碱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茎上段的石斛碱含量经过自然晒干处理后比杀青烘干处理的提高了23.18%~41.49%,根部的石斛碱含量也提高了8.82%~16.20%,而茎中下段和叶等其他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则下降。[结论]铁皮石斛的组培苗和栽培株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除茎之外,其叶和根也有一定的研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铁皮石斛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多维度解析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荔浦芋品质差异性,为定向筛选荔浦芋的干燥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条状和片状的荔浦芋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4种干燥方式进行处理,对其品质特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干燥方式的干燥效果差异。【结果】微波干燥处理的条状荔浦芋多糖含量最高,为1.178%,片状则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为0.976%,且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不同物料形态多糖的含量影响小;不同干燥方式处理荔浦芋条、片的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芋头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最低,其中芋头片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455%和1.920 mg/g,芋头条分别为3.395%和2.338 mg/g。4种干燥方式处理下的荔浦芋体系均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均区别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条状芋头的表观黏度总体随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下的荔浦芋全粉微观上表现为光滑、完整的球状颗粒,而其他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全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供试菌,用抑菌圈法测定2种铁皮石斛多糖对目标菌的抗菌活性;分别用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2种铁皮石斛多糖清除·OH、O-·2和DPPH·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比较2种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的抑菌效果比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优;2种铁皮石斛多糖对·OH、O-·2和DPPH·均有极显著的清除作用,对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野生铁皮石斛多糖比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效果更好,2种铁皮石斛多糖的抗菌及抗氧化活性与多糖质量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与野生铁皮石斛多糖相比,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在抗菌、抗氧化能力方面虽存在一定差距,但仍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高品质银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收缩率,复水比,色泽,蛋白质、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水分含量,微生物含量,过氧化氢、SO2、米酵菌酸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银耳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质构品质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银耳收缩率和褐变程度最高,复水比增幅低;冷冻干燥的银耳褐变程度低,具有最大的复水比增幅和最小的收缩率。干燥方式对银耳营养成分影响方面,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总糖和多糖含量最高;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最低,但其还原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还原糖含量最低;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高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从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低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采用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样品中水分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总糖、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90 d后,热风干燥的银耳水分含量和还原糖的增幅最大,多糖含量降幅最小;冷冻干燥的银耳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降幅最大,还原糖含量增幅最小;真空干燥的银耳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在贮藏期间微生物与代谢产物方面,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中细菌和真菌个数,过氧化氢、SO2和米酵菌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贮藏90 d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米酵菌酸含量增幅最大;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大;真空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小;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之间SO2含量增幅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分析,冷冻干燥的银耳质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的银耳品质最差。但冷冻干燥的银耳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影响,营养物质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花茶的最佳加工方法。[方法]以霍山石斛花茶的感官等级、含水量、石斛多糖含量和总挥发油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传统炒制法、真空干燥法、微波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等4种加工方法制备的霍山石斛花茶的品质。[结果]冷冻干燥法制备的霍山石斛花茶的感官综合评级为特级;水分含量为5.9%,完全符合产品标准;石斛多糖含量为6%,明显高于其他生产工艺产品;总挥发油的含量为0.79%,是传统炒制法的20倍。[结论]冷冻干燥法是加工霍山石斛花茶的最佳方法,为霍山石斛花茶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不同采收时间齿瓣石斛鲜条内的多糖含量以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循环水浴加热法提取齿瓣石斛中的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并进一步运用化学试剂反应显色以及形成络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用差量法对石斛样品中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齿瓣石斛受海拔、采收时间的影响较大,不同海拔、不同采收时间所测齿瓣石斛所含多糖含量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变化较大。在适宜种植齿瓣石斛的滇西地区,海拔越高,齿瓣石斛所含多糖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越高;采收时间越长,齿瓣石斛所含多糖含量呈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相反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却逐渐增加。[结论]该研究为齿瓣石斛种植和采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聂卉  李晓静  王岚  王章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79-12680,12692
[目的]对自制的可溶性大米蛋白水解液进行干燥。[方法]采用自然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结果]采用喷雾干燥法的效果最好。[结论]初步确定了喷雾干燥的主要参数,即固液比为25%~30%,喷头压力为0.6~0.8MPa,进口温度控制在250~300℃,工作压力为5MPa,出口温度控制在80~8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枸杞子干制品品质的影响,比较经不同预处理方式(超声、渗透、热烫、超声+渗透和超声+热烫)后再经干燥加工的枸杞子中有效成分、感官评价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1)未经预处理的热风干燥加工后枸杞子色泽偏亮、总色差较小,总酚、总黄酮含量最多,抗氧化能力最好;远红外干燥加工的枸杞子中多糖含量最多,为793.841mg/g,微观结构较好且感官评分较高。2)除超声+热烫预处理,其他4种预处理方式均有利于提升枸杞子加工后的感官评分;超声、热烫预处理能显著缩短干制时间、提升明度值,且可以显著提升热风干燥后的总黄酮含量;渗透预处理能显著提高远红外干燥后枸杞中多糖和总酚的含量,且干制品色泽较好。综合考虑,超声+渗透预处理下的远红外干燥为枸杞子较适宜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去壳龙眼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评价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龙眼果肉干制品的收缩率、复水率、色泽、多糖含量、SOD活性和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5种干燥方法对龙眼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5种干燥方法所得龙眼果肉的收缩率、复水率、色泽、多糖含量和SOD活性存在差异,微波真空干燥所制龙眼果肉的色泽最佳,收缩率、复水率、多糖含量和SOD活性仅次于真空冷冻干燥,但微波真空干燥的时间短、温度低、效率高,且所制龙眼果肉结构完整,金色饱满,质地适中,具有龙眼特有的风味,综合品质最好。【结论】微波真空干燥是最适的龙眼果肉干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干制方法对木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干制方法对木瓜进行干燥处理,分别为单一热风干燥、单一真空干燥、热风与冷冻组合干燥、真空与冷冻组合干燥,并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木瓜维生素C含量。[结果]试验表明,干燥后的木瓜提取液中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新鲜木瓜,单一热风干燥处理的木瓜维生素C损失最为严重,损失率可达85%以上,低温真空干燥能较好地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损失率在20%左右,其中以真空冷冻组合干燥的木瓜维生素C损失最少,维生素C含量为449.2 mg/kg,损失率为4.66%。[结论]采用真空冷冻组合干燥木瓜,维生素C损失率低,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的热风干燥温度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的热风温度(40、50、60、70、80℃)对苦瓜进行干燥,分析了不同温度干燥后苦瓜干制品的理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热风50℃条件下苦瓜干制品多酚含量最高,为2.83 mg/g;热风干燥60℃条件下的苦瓜干制品黄酮含量最高,为2.584 mg/g。不同的干燥温度对苦瓜中多酚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差异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热风干燥50℃,其IC_(50)为0.015 0 mg/m L;热风干燥80℃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为0.068 9 mg/m L。综合考虑,热风干燥50℃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最小。[结论]研究可为苦瓜干制品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泵干燥与传统的自然晒干和热风干燥比较,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金线莲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热泵干燥的金线莲多糖得率最高,经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达10.24%,且外观品质好,干燥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