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水产品产量波动来源特征,以保持我国水产品市场稳定。【方法】利用同步强度系数法对1954~1985年和1986~2010年两个阶段水产品产量波动特征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海水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对波动贡献水产品总产量的方差已降至4.64%、1.76%、0.27%和3.30%,表明水产品产量波动来源趋于稳定;淡水养殖产量成为水产品产量波动的第一大来源,波动贡献达到46%;淡水养殖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与水产品总产量波动的同步系数达到1.0000,即可以在100%的概率下反映水产品总产量的波动方向。【建议】可通过构建水产养殖产量波动预警监测系统来提高制定调控政策的方向准确性和力度适宜性,从而保证水产品产量市场供给稳定。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是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14年淡水产品将取代海水产品地位,成为市场主力;(2)从生产方式来看,自2006年海水养殖比重超过海水捕捞比重后,标志着渔业完全实现"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最高,已超过40%;(3)从产品种类来看,淡水鱼类、海水贝类和海水鱼类是水产品产量结构的主要品种。分析认为淡水渔业将会成为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制定淡水渔业发展战略,科学指导淡水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浙江省水产品总量影响最大的是海洋捕捞产量,其次是海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为保障浙江省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渔业超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4000多万吨,占全球的1/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000多万吨,约占全球的2/3。山东又是我国的渔业大省,200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86万吨、总产值700多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305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78万吨,淡水渔业产量10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年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达146.4万吨,总值21.15亿美元,其中进口水产品71.2万吨,总值7.15亿美元,出口水产品75.2万吨,创汇14亿美元,约占全国水产品出口的25%,占全省农业出口创汇的30%。因此,为确保山东省渔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认真研究加入WTO的影响和应对对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1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现状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实行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因此,淡水养殖产量不断上升。如表1。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养殖产量增加很快。1988年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总产量已超过捕捞总产量。其中淡水养殖产量比1980年增加3.4倍。总产量中养殖总产量首次超过捕捞总产量,成为名符  相似文献   

6.
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水产品产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渔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7~201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指标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产品产量进行预测。【结果】按照“生产方式”预测的结果为:在2013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6000万t,同年养殖产量在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将达到75%;按照“生产水域”预测的结果为:2013年我国淡水产品产量将首次超过海水产品产量,同时在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6000万t。按“生产方式”预测的水产品产量略高于按照“生产水域”预测的结果。【建议】“十二五”期间,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渔业发展规划,协调不同水域下的生产增长水平,实现海淡水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莱州市海岸线长108公里,海域面积1690平方公里,是中国海湾扇贝之乡、全国最大的大菱鲆无公害养殖基地、海参等优质水产品主产区。2021年莱州市水产品总产量27万吨,其中捕捞产量6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1万吨,海水养殖已成为莱州市水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养殖水产品主要为扇贝、海参、大菱鲆、蛤蜊、梭子蟹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据对全国20个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产品产量统计,2003年1—9月份水产品总产量2886.4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7.34万吨,增长4.9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29.9万吨,同比降低0.56%;海水养殖产量为712.12万吨,同比增长10.78%;淡水产品产量为1244.5万吨,同比增长6.25%.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关联度与多变量灰色系统理论对中国1986-2011年水产品产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水产品产量所包含的5组时间序列即海洋捕捞、远洋渔业、海水养殖、淡水捕捞、淡水养殖产量进行了分类;再将关联度达到0.9以上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产量3组时间序列划分为一组并运用多变量灰色MGM (1, n)模型对其进行建模,由于这3组序列关联度高且单个序列累加数据近似服从指数分布,因而拟和结果数据逼近初始数据;对关联度达到0.8的远洋渔业与淡水捕捞两组时间序列,也尝试用MGM (1, n)模型进行建模,结果模型拟合略有欠缺。本研究中的这种建模方法既考虑了序列间的内在联系,又避免了分别使用单一序列建模割裂序列相互制约因素的情况发生,图示与误差分析结果均显示该方法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上半年.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上升,出口贸易额增加,全国渔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养殖生产形势良好.捕捞生产形势稳定。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月报数据显示.1-5月全国水产品产量1893.4万t.同比增长4.9%。其中,水产养殖产量1354.21万t,同比增长6.61%;捕捞产量539.19万t,同比增长0.86%。预计2012年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可达2380万t.增幅4.5%。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从饲料、渔药等原材料的生产,到水产品的养殖,再到水产品的捕捞、加工、储运、流通和消费等整个水产品供应链的角度,结合对河北省部分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产加工、储运及流通单位的调研,探寻当前影响河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高河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景景 《农业展望》2014,(10):15-18
预计未来5年中国水产品供求关系比较稳定,总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年增长率将有所下降。其中,捕捞产量增长基本停滞,养殖产量增长尚有较大潜力。水产品作为动物蛋白来源将变得日益昂贵,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预计将扩大,但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下降,水产品价格平稳上升。中国将保持世界水产品出口领导地位,进口增速预计超过出口。  相似文献   

13.
淡水电捕鱼工具性能研究与作用半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瑞  胡欣  杨志勇  陈寅杰  甚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86-11988,11990
[目的]了解我国电捕鱼工具使用现状,为国家制订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与导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收集鱼具,测定电捕鱼工具可击昏鱼的作用范围、输出电压、波形,分析该类工具在性能上的演变,评价电捕鱼工具对水生资源的影响.[结果]现有电捕鱼工具以脉冲输出为主,直流输出为辅,没有收集到交流输出样品.现有电捕鱼工具的平均输出电压是1975年的1.6倍、1959年的3.0倍,平均击昏作用距离是是1975年的1.3倍,1959年的1.7倍;个别工具的输出电压达到1975年的4.3倍,1959年的8.0倍;可击昏作用半径达到1975年的2.3倍及1959年的2.9倍.研究结果还表明现有的电捕鱼工具通过提升输出电压、改为脉冲输出等方法,提升捕鱼效率、扩大作业范围,会引发鱼等水生生物资源的加速消亡.[结论]该试验分析方法及作用半径的评估方法,可用于电捕鱼工具对水生资源影响的评估,有利于推进我国农牧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水产品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建省1999~2006年的水产品产量及其相关数据,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得出的福建省水产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产养殖面积和渔业劳动力人口,与机动渔船年末拥有量关系不大,并且渔业劳动力人口对于水产品产量的影响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15.
文献计量分析近20年全球水产学科布局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产业面临着新的危机与挑战。对1997—2016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水产主题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全球水产学科文献在近20年进入稳定发展期;高被引论文总体处于波动上升态势;北美和西欧国家在水产学科占据绝对优势;海洋与淡水生物学、渔业和环境生态学是水产学科最主要的三大研究方向,水产学科与其他学科所形成的交叉学科是水产学科发展的亮点;大学是全球水产学科的主要研究力量,沿海城市大学具有更优越的地缘优势;近20年中国在水产学科研究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是水产学科的高水平产出相对较少,水产学科成果需要在质的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水产学科的研究方向更偏重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我国大学与全球其他水产学科研究的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进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我国长三角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及食用风险,于2019年7—10月采集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5个地区淡水养殖池塘3类水产品(鱼类、虾类、蟹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水产品中的9种常见抗生素,并根据人体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ADI)及养殖水产品消费对抗生素暴露的贡献率(CR)分别评价食用安全性和暴露风险。结果表明:9种抗生素均有检出,检出频率范围为38.1%~90.5%,浓度范围为nd~25.25 ng·g-1;估算的每日摄入量(EDI)远低于ADI;Σ抗生素的贡献率范围为<0.01%~29.77%。研究表明,水产品摄入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抗生素暴露风险,但食用水产品时,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摄入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海洋捕捞业贡献了我国水产品产量的约五分之一,但渔业资源衰退与捕捞强度过大的矛盾亟需破解,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首先对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的总产量变化趋势、省份结构、品种结构、海区结构、作业方式结构等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我国海洋捕捞业供给侧的突出问题是海洋捕捞产量远超资源可捕量和渔获物中鱼类所占比重仍呈增长趋势。最后,以海洋捕捞渔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阐述了我国海洋捕捞渔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