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蕉柑大孢子与珠心胚的发生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蕉柑大孢子和珠心胚发生发育过程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蕉柑大孢子发生发育过程比正常品种明显滞后;(2)蕉柑的胚珠和胚囊在发育过程中陆续出现严重败育;(3)仅有极少数胚珠能存活并产生珠心胚发育为多胚种子,因此,蕉柑的果实少核或无核。  相似文献   

2.
蕉柑(CitrustankanTanaka)大孢子和珠心胚发生发育过程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蕉柑大孢子发生发育过程比正常品种明显滞后;(2)蕉柑的胚珠和胚囊在发育过程中陆续出现严重败育;(3)仅有极少数胚珠能存活并产生珠心胚发育为多胚种子.因此,蕉柑的果实少核或无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油菜胚胎的发育与油菜产量的构成因子、粒重和每荚果粒数密切相关。通过对油菜胚珠发育障碍突变体的形态鉴定和生理特性分析,揭示油菜胚胎的发育机制。【方法】对一个胚珠发育障碍的突变株OVA047的胚珠发育进行了组织解剖学观察,并对可能影响败育的硼营养以及发育中的温度变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鉴定OVA047的花粉育性,选取OVA047植株上即将开放的花蕾,人工去雄授粉后,每隔4 h剥取子房,观察花粉管伸长情况。对正常材料和突变体OVA047一个月龄的幼苗进行叶面施硼处理,调查营养生长情况,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对OVA047人工剥蕾去雄并授粉,标记授粉时间,分别在授粉后不同时期观察统计败育率,记载日均温度和每日最高温度,调查温度与败育率的相关性,用S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突变体OVA047的雄蕊和雌蕊发育正常,花粉可染率95.90%。花粉管萌发正常并能到达胚珠,授粉后7 d和14 d胚珠解剖观察均发现其发育良好,授粉20 d后胚胎出现败育,尤其主花序顶部败育严重,授粉35 d后该部位平均每果有效胚珠数为0.8,为对照的4%。在相同硼肥量的处理中,正常材料与OVA047叶片硼含量均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OVA047叶片的硼含量与正常材料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施硼处理间,OVA047的败育程度无显著变化,施硼处理后OVA047依旧败育,平均每果有效胚珠数仅为3.2,平均败育率为60%左右,而对照材料不论施硼处理与否均结实正常,平均每果有效胚珠数为29。2年观察结果均显示突变体OVA047在重庆种植时,主花序顶部、中部、基部胚珠的大规模败育现象均发生在温度显著上升时期,胚珠发育后期随温度升高而败育加剧,不同组织部位的胚珠败育率与日最高气温相关联。【结论】突变体OVA047的败育并非源于受精障碍,与硼营养障碍无关,但可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生长对结果率和结实率的影响,以及败育胚珠的发生时期和胚珠败育的生理机制,为大花黄牡丹日后的引种栽培及人工调控结实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在花果期进行二次枝发育与果实发育的田间控制试验,按照花蕾和二次枝处理的不同,分为A、B处理组和对照,其中A组保留不同花蕾,去除所有二次枝;B组保留所有二次枝,去除不同花蕾;对照组保留所有花蕾和二次枝,统计各处理的结果率和结实率;在花后12~50 d定期采集胚珠,对比分析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以及脱落酸(ABA))差异。【结果】1)花后10~30 d是大花黄牡丹果实的生长高峰期,也是胚珠败育主要发生时段;花后13 d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外部形态差异明显。2)A组中,保留所有花蕾的植株结实率均较高,且高于对照组;B组中,多数去除花蕾处理组结实率高于对照组,其中仅保留最下方侧花处理结实率最低。3)花后13~14 d,大花黄牡丹正常胚珠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同时期的败育胚珠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花后12~13 d,败育胚珠中淀粉含量最低,之后持续上升,而正常胚珠花后14 d时淀粉含量最高,之后迅速下降;花后13 d,败育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正常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花后13~15 d,败育胚珠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正常胚珠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花后13~50 d,大花黄牡丹正常胚珠和败育胚珠的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正常胚珠的SOD活性始终高于败育胚珠。4)花后13~20 d,大花黄正常胚珠中的IAA、GA3、ZR含量,以及(GA3+IAA+ZR)/ABA、GA3/ABA和IAA/ABA均明显高于败育胚珠,ABA含量和ABA/(GA3+IAA)低于败育胚珠。【结论】大花黄牡丹二次枝、侧花与顶花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胚珠败育,适当摘除二次枝或侧花可提高结实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低是导致胚珠败育的生理原因;此外,胚珠败育也与胚珠内源激素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胚珠败育数量、胚珠直观形态特征、胚珠和果实的体积及重量变化.结果表明,由遗传因素主导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珠畸形或败育分别始于花后28d、34d,其外观形态表现为体积偏小、颜色偏淡、呈不对称性发育;胚珠及果实的外观形态指标与胚珠败育进程关系紧密.花后28~34d、34~40d分别是火星无核及康能无核进行胚挽救的适宜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6.
李胚胎发育中败育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盖县大李(Prunus salicina Lindl)胚胎发育过程的详细观察表明,其败育时期及败育特征主要有1.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囊发育受阻、滞后;2.成熟胚囊结构异常;3.珠心珠被细胞提早解体退化;4.传粉受精不良;5.胚胎败育。  相似文献   

7.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败育的形态解剖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正常粒和败育粒胚胎发育的形态解剖观察,明确了凡是能抽出花丝的各部位小花,在授粉前基本上均可发育成完整的成熟胚囊,仅在胚囊大小上有所差别。授粉后不同位势间胚乳和胚的分化发育存有一定差异,开始表现在时间早晚、数量多少、形态及大小不同等方面,最终导致劣势位粒(穗顶部)的败育。发生粒败育的重要原因是在发育过程中籽粒间的营养竞争和物质分配不均衡、穗顶部籽粒缺乏足够的养分所致。籽粒败育首先是胚乳发生败育,使胚的分化发育失去了物质供应来源,胚的分化发育受阻。籽粒败育的决定时期以胚乳败育为转折点,早者在授粉后8-12天,晚者在授粉后16-21天。  相似文献   

8.
选取性状优良的紫斑牡丹为母本,与16个芍药属品种进行杂交,采用徒手切片法,对其中父本为胡红、洛阳红、红莲、芍药的4个杂交组合授粉后的胚珠分期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了正常胚珠和败育胚珠的形态学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结种率较高的杂交组合,授粉后胚珠的败育率较低,大部分胚珠能够正常发育,胚珠的发育依次经过单核胚囊、二核胚囊、四分体至八核胚囊、合子胚、多游离核原胚、原胚细胞化、棒形胚、心形胚,最终到达子叶形胚;结种率较低的杂交组合,授粉后胚珠的败育率较高,胚珠内无胚和胚乳,败育胚珠主要停留在原胚细胞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反季节杧果花器官结构对胚胎败育的影响。[方法]观察反季节杧果生产中花器官和胚胎的结构,探索反季节杧果胚胎败育过程中"金煌"品种的细胞学结构变化,研究胚胎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结果]"金煌"雄蕊退化,花粉囊间发育差异十分显著,花粉囊小的花粉数量少,而花粉囊大的花粉数量多且发育至成熟,仅有少部分花粉囊的花粉退化,花粉生活力为76.9%。雌器官出现子房萎缩变形、胚珠横生现象;胚珠周围的输导组织断裂现象普遍;在胚囊8核期间,在同一或不同胚珠中出现极核细胞消失或者退化,反足细胞个别退化、助细胞个别或者全部退化的现象。[结论]以上因素都会影响胚珠受精,引起授粉受精不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融安滑皮金柑的枝梢、花期、花粉及坐果的观察结果表明:融安滑皮金柑在南宁1年可抽梢4次、开花结果4次,结果母枝以春梢及早夏梢为主;花蕾直径大小及外部形态与花粉母细胞发育期存在着相关性;成熟花粉粒形状近圆形,平均直径35 um,萌发率84.5%.自然状态下正常花粉占94.41%,2n花粉占0.31%,败育花粉占5.28%;第1批、第2批花坐果率最高,其果实品质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金柑是带皮食用的柑橘类水果,果皮性状不仅关系到消费者口感,也对金柑采后贮藏保鲜产生一定影响。同一遗传背景下的3个金柑品种—‘融安金柑’‘滑皮金柑’及‘脆蜜金柑’果皮差异大。比较3个品种贮藏过程中的内在品质和贮藏特性,并对其果皮进行转录组分析,探讨3个品种金柑果皮差异对其采后特性的影响,旨在为金柑品质调控及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在商业成熟度采收‘融安金柑’‘滑皮金柑’及‘脆蜜金柑’果实进行贮藏试验,测定贮藏期间果实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酸、硬度、剪切力、果皮木质素及纤维素,并对3个品种成熟果皮组织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验证。【结果】采后贮藏分析表明,‘滑皮金柑’失水率高于‘融安金柑’及‘脆蜜金柑’,最早出现果皮皱缩现象,贮藏第99天时,滑皮金柑失水率达38.6%,显著高于‘融安金柑’的5.8%和‘脆蜜金柑’的14.3%。3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含量在贮藏期总体呈上升趋势,‘脆蜜金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始终高于其他两者,贮藏22 d后,‘滑皮金柑’酸含量迅速下降并持续低于‘脆蜜金柑’和‘融安金柑’。‘脆蜜金柑’和‘滑皮金柑’内在品质优于‘融安金柑’。从结构上来看,‘融安金柑’贮藏过程中变化较大,贮藏第44天时细胞已破损明显。‘滑皮金柑’‘脆蜜金柑’果实硬度、剪切力显著强于‘融安金柑’;‘滑皮金柑’‘脆蜜金柑’果皮木质素含量(A280·g-1)分别为1.41和1.31,显著高于‘融安金柑’木质素含量(1.12),两者在纤维素含量上也显著高于‘融安金柑’。针对果皮的转录组分析表明,‘融安金柑’‘滑皮金柑’及‘脆蜜金柑’果皮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上存在显著差异,‘滑皮金柑’与‘脆蜜金柑’差异较小,‘融安金柑’与二者差异均较大。基因表达分析显示,‘滑皮金柑’及‘脆蜜金柑’9个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融安金柑’。【结论】3个金柑品种常温条件下可短期贮藏,采后一个月内销售完较为适宜。采后贮藏过程中‘滑皮金柑’因水分散失过快最早失去商品价值,‘脆蜜金柑’外观和内在品质最好。‘脆蜜金柑’果实硬度、剪切力、贮藏性较强与果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有色层和白皮层细胞排列紧密密切相关。苯丙烷生物合成代谢较弱引起木质素含量差异与‘融安金柑’果皮韧性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选连续三年发生空苞率达90%的树为材科,对其胚眙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并与连续三年不发生空苞树作比较。结果表明:板栗空苞发生的原因在胚胎学上有如下几方面,大孢子母细胞发育停止,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成熟胚囊结构异常,卵细胞、助细胞解体;传粉受精不良导致受精作用异常;原胚早期敗育、胚乳败育、胚发育中止及部分空苞中种子的子叶不发育等?鄄熘谢狗⑾?总苞及子房外形的大小与胚珠发育进程之间有密切关系;另在珠形胚时期,一个子房内发育胚珠与退化胚珠在外形大小上也有明显差別。  相似文献   

13.
荔枝果实败育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败育是影响果实内在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不仅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而且与座果率及产量密切相关.荔枝种质资源丰富,种子败育现象较为普遍,根据种子发育情况可分为焦核、部分焦核和种子饱满型的品种.目前关于荔枝种子发生败育机理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从胚胎发育过程内源激素变化、多胺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败育胚胎细胞结构、胚蛋白含量及败育蛋白分离、败育蛋白基因克隆和环境因子对种子败育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力求找出影响荔枝胚胎败育的重要因子,从而为加速荔枝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并为今后研究种子发育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金柑新品种脆蜜金柑与传统金柑品种融安金柑、滑皮金柑果实品质差异,为提高广西金柑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分析脆蜜金柑、滑皮金柑和融安金柑3个金柑品种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皮厚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汁率、种子数、单位面积油胞数等21项指标.[结果]脆蜜金柑单果重、纵横径及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汁率、种子数、单位面积油胞数等9项指标均优于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其中,脆蜜金柑的单果重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重7.9%和1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高42.38%和19.14%,总糖含量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高53.98%和3.00%.[结论]脆蜜金柑是一个品质优良、极具推广潜力的金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蕉柑幼果内源激素和多胺的消长与种子败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幼果生理活性物质消长方面对蕉柑少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源生长调节物相对含量、多胺总量和精胺(Spm)水平与胚珠败育有关,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ABA/AAA比值,腐胺(Put)、亚精胺(Spd)水平均与胚珠败育及珠心胚的发生发育有一定联系,它们的曲线都在胚珠败育或珠心胚发生的关键时刻出现折点,尤其是ABA/IAA比值变化最为突出,说明激素间的平衡对调控胚珠发育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蒲桃花果的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蒲桃胚囊的发育属蓼型.每个蒲桃子房内有10多个胚珠,但成熟果实内多数只有1粒种子,少数为2粒,原因为一些胚囊不能发育成熟,而那些成熟的胚囊又有一部分不能顺利地完成双受精.蒲桃胚乳发育属核型.在受精之前,多数珠心的表皮下即有珠心胚原细胞出现,这些细胞分裂成为不定胚的原始体.随着某些珠心内的胚囊败育,这些不定胚原始体也归于消亡.而那些顺利完成双受精的胚囊外的不定胚原始体则可往胚囊方向靠拢,并进一步侵入胚囊.通常,侵入胚囊的珠心胚达5—9个.此外,也观察到了裂生多胚现象.最终,每粒发育成熟的种子内存有2-10个胚,合子胚、裂生胚和珠心胚混杂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但不同品种发育到该阶段的时间不同,火星无核在花后28~37 d处于球形胚阶段,康能无核在花后31~40 d,有核葡萄白香蕉的球形胚阶段是花后28~40 d,随后无核葡萄的胚逐渐败育,而有核葡萄的胚历经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熟。种子败育型葡萄胚乳败育均早于胚败育,可能是胚败育的直接原因。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分别在花后34 d和花后40 d。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3种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 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A的花药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受精及胚发育过程,采用荧光显微、整染透明及石蜡切片法观察菠萝蜜的花粉萌发和胚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菠萝蜜授粉6 h后,花粉粒开始萌发;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花柱;授粉72 h后,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2)谢花后第9天,胚乳先于合子分裂;谢花后第16、18和21天,胚依次发育至球形胚、心形胚和子叶胚,胚乳为细胞型胚乳;3)菠萝蜜不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有胚囊败育、胚珠败育及胚囊未受精。  相似文献   

20.
胚胎败育型荔枝胚胎发育异常的显微及亚显微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胚胎败育型荔枝“绿荷包”与胚胎发育正常型荔枝“乌叶”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进行了观察比较,显微结构及亚显微结构表明,“绿荷包”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胚胎在胚囊外发育及内珠被细胞败育的异常现象,而“乌叶”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部分结构均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