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咖啡是一种对氮需求量高的作物,氮的吸收、同化对咖啡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进入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只有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这一代谢过程受外界光照、树龄、土壤p H值等因素的影响。综述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对咖啡硝态氮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叶片和根系硝态氮代谢的差异以及根系硝态氮吸收的生理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咖啡施肥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旱田:硝基肥利用率高硝基肥中的氮由铵态氮和硝态氮组成。铵态氮带正电荷,能够被带负电荷的土壤颗粒所吸附,肥效期较长,但在撒施在地表的情况下易变成氨气挥发;硝态氮在旱田中非常稳定,不易挥发和流失,同时硝态氮的溶解性非常好,移动性非常好,在旱田中的吸收利用率非常高,但在水田淹水条件下,易反硝化成氧化氮挥发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3,(14):22
中化牌螯合硝态氮系列产品采用国家专利技术生产,产品中的氮以硝态、铵态、酰氨态等多种形态存在,其中硝态氮最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产品具有吸收快、见效快、利用率高等特点。此外产品富含铁、锰、硼、锌、铜、钼等多种螯合态微量元素,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本产品适合各类土壤和作物,能补充高浓度的有机质,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添加了作物微量元素;提  相似文献   

4.
基施尿素对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氮肥作基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获得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作物对基肥氮的反应取决于土壤肥力条件及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尿素一次基施对高肥力草甸褐土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播前尿素作基肥施入土壤后首先影响表层土壤(0-20cm)无机氮的动态。施氮4d后土壤铵态氮达到高峰,随后的10d内迅速下降至对照水平;而土壤硝态氮一直平稳升高于施肥后14d左右达到最大值,以后直到冬灌前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尿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在2周内基本完成。小麦生长期间土壤剖面中铵态氮的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几乎不受施氮水平的影响。而土壤0-100cm剖面中硝态氮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硝态氮向下层土壤移动的趋势也十分明显。但从各处理100-200cm运动场支中硝态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的结果判断,冬前基施的尿素在冬小麦季淋溶出1m土体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15N示踪技术,在袋控缓释条件下,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当年生毛桃尿素态氮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尿素处理、尿素与硝态氮混施、尿素与铵态氮混施,尿素与硝态氮、铵态氮按1∶1∶1混施4个处理15N利用率分别为13.81%、10.92%1、5.53%和15.78%,尿素与铵态氮混施、尿素与硝态氮、铵态氮1∶1∶1混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均能提高植株对尿素态氮的吸收利用;而尿素与硝态氮混施,15N利用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降低了植株对尿素态氮的吸收利用。从15N在植株不同器官的分配来看,各处理植株叶片的15N分配率最高,均占植株总吸收量的60%以上,其它依次为根主干枝梢。植株总吸氮量以尿素与铵态氮混施处理最高,但该处理表观生长量低于尿素与硝态氮混施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明不同基追比(基肥和追肥比例)氮肥形态对烤烟产质的影响。[方法]在云南保山烟区,采用大田小区研究法,根据硝态氮和氨态氮在基肥和追肥中所占比例,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而言,处理T3(基肥硝态氮40%+铵态氮60%,追肥硝态氮60%+氨态氮40%)、处理T4(基肥硝态氮60%+氨态氮40%,追肥硝态氮40%+铵态氮60%)效果最好;就烟叶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而言,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处理T3和T4有利于烤烟植株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7.
李佳 《农家致富》2014,(4):25-25
一、中化螯合型复合肥 螯合型复合肥:螯合多种微量元素,养分配比更全面,螯合型大分子速溶性好.可以冲施.逐步分解.养分更持久.有利于植物全生长过程吸收。螫合硝态氮系列产品采用国家专利技术生产.产品中的氮以硝态、铵态、酰氨态等多种形态存在.其中硝态氮最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具有吸收快、见效快、利用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在青岛大沽河地下水源地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以传统尿素和减量尿素为对比,探究减量硫包膜控释肥、减量尿素配施NBPT的缓释肥Ⅰ和减量尿素配施NBPT+DMPP的缓释肥Ⅱ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为优化当地施肥模式、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料处理下作物吸氮量与产量较传统施肥处理增加4.5%~10.6%和2.6%~5.2%,氮素利用率(NUE)、氮肥农学效率(NAE)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均得到显著提高;缓/控释肥料能够有效延缓土壤硝态氮向深层的下移;0~12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随生育期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规律,与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规律相一致。综上,推荐当地冬小麦季施加硫包膜控释肥料,推荐施肥量为135kg/hm~2。  相似文献   

9.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硝酸磷肥的氮素效应,结果表明:①作基肥施用时,各种肥料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相同,但在小麦生长初期,不同肥料有不同的肥效,硝酸礴肥优于尿素重钙。②作物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利用取决于氮素形态,其顺序为:硝酸磷肥的 NO_2-N>磷铵态N>尿素态 N>硝酸磷肥的 NH_4-N。肥料氮的气态损失以硝态 N 损失最少,尿素态 N 次之,两年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小麦生长期间潮土硝态氮垂直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利用渗滤法研究了小麦施用尿素、硝铵、碳铵后硝态氮在潮土土体内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0~60cm范围内,不同品种氮肥及尿素不同施量处理对不同层次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分布都有一定影响。且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上层中硝态氮含量增加很快,垂直向下移动明显;等氮量移动规律中,3种氮肥中硝态氮向下移动的快慢顺序为硝铵>尿素>碳铵,施硝铵中的硝态氮主要分布在40~60cm土层中,碳铵中的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中,尿素中的硝态氮分布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为改善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农业耕作施肥习惯和减轻白洋淀污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5种肥料在白洋淀地区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释放淋溶情况。[结果]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在试验前期淋溶液中铵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98.5%和98.7%,在试验中期分别减少了96.5%和97.4%,在试验后期分别减少了38.7%和76.7%;而硝态氮含量在试验前期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59.1%和81.7%,在试验中期分别增加了414.7%和40.7%,在试验后期分别增加了1702.8%和642.3%。[结论]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明显减少了易挥发的铵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作物易吸收利用的硝态氮在前期的释放,并增加了在中后期易吸收氮的供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为改善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农业耕作施肥习惯和减轻白洋淀污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5种肥料在白洋淀地区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释放淋溶情况。[结果]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在试验前期淋溶液中铵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98.5%和98.7%,在试验中期分别减少了96.5%和97.4%,在试验后期分别减少了38.7%和76.7%;而硝态氮含量在试验前期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59.1%和81.8%,在试验中期分别增加了414.7%和40.7%,在试验后期分别增加了1702.8%和642.3%。[结论]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明显减少了易挥发的铵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作物易吸收利用的硝态氮在前期的释放,并增加了在中后期易吸收氮的供应。  相似文献   

13.
以硝态氮(NO_3~-)为氮源,采取正常供氮(全氮)和缺氮(三分之一正常供氮)处理,以2个基因型油菜品种(6号和27号)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油菜体内硝态氮、铵态氮的分布及转化差异。结果表明:6号铵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低12.7%,硝态氮低44.3%;27号对应的铵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高6.0%,硝态氮低36.2%;总的硝态氮比铵态氮含量高273.6%。不同施氮水平下缺氮处理对应的铵态氮、硝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分别低15.7%和42.1%;全氮处理对应的铵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高9.3%,硝态氮低39.2%。在没有铵态氮作为氮源的前提下,作物本身可以利用吸收到的硝态氮(仅有NO_3~-)在体内转化为铵态氮,在由硝态氮转变为铵态氮的过程中,植株体内可利用的氮素含量决定了硝态氮与铵态氮的分布与含量差异,以及对应的转化量。  相似文献   

14.
尿素是有机酰胺态氮肥,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及进一步转化形成硝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尿素施入土壤后,在转化过程中,由于受到挥发、淋溶、反硝化等作用,使其氮的当季利用率仅为30%左右。涂层尿素是在普通尿素表面喷涂少量有机态胶态物质和微量元素,使氮的释放变缓而平稳,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损失,延长肥效,从而提高氮的利用率。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处理 (1)肥效试验:A普通尿素;B等氮量涂层尿素;C空白对照。 (2)减量试验:a普通尿素;b等氮量涂层尿素;c减量处理Ⅰ(较处理②减量10%);d减量处理Ⅱ(较处理②减量20%)。……  相似文献   

15.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酰氨态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施入土壤后要通过土壤微生物经3—4天作用,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作基肥要深施,而且要比碳酸氢铵、硫酸铵早施4—5天。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且施后不宜立即灌水,若追肥后马上灌水易使尿素随水流失,应间隔4—6天后再灌水。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作物在低温季节追肥,施用碳酸氢铵 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 一是肥效快 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 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 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 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 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 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 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 天。可见,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氨铵比尿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金正大经销商姜胜的农资公司增添了新产品——金正大硝基复合肥。在皖北地区,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经济作物很少,就是这样一个被所有商家认为是高端品牌没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姜胜却把金正大的硝基复合肥经销得有声有色。今年6月份左右,金正大公司推出了硝基复合肥新品种,该产品一问世就受到经销商的青睐。姜胜也不例外,他看好硝基肥的市场前景,于是他果断出击,争取了货源。"当时主要是用在玉米追肥上,因为硝基肥的硝态氮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0):17-17
<正>硝基肥料内外优势显著什么是硝基复合肥?吴礼树解释说,硝基复合肥是指以硝酸铵为氮源,添加磷、钾等复合肥原料,生产出的氮磷钾高浓度复合肥料。比如硝酸铵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各一半,成为硝铵态氮肥;而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等复合复混肥料中的氮素养分也有硝态氮和铵态氮,连同硝酸铵在内,可以统称为含硝态氮肥料。从硝基复合肥的特点上看,吴礼树介绍说,硝基复合肥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硝基肥的外在品质好,比如颗粒大小、颗粒  相似文献   

19.
浅谈植物对铵、硝态氮的相对吸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铵、硝态氮的植物营养生理性质铵、硝态氮都是植物和微生物的良好氮源,可以被它们直接吸收和利用。这两种形态的氮素约占植物吸收阴阳离子的80%。植物在吸收和代谢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态氮以NH3的形态通过快速扩散穿过细胞膜,氨系统内的NH4+的去质子化形成的NH3对植物毒害作用较大。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  相似文献   

20.
选用水稻铝敏感品种‘Kasalath’和耐铝品种‘Koshihikar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铝处理方式(先铝后氮和氮铝同时处理)对水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铝敏感品种,铝主要抑制铵态氮的吸收,低浓度铝甚至促进对硝态氮的吸收;对于耐铝品种,铝预处理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很小,只有在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过程中存在铝,无论铝浓度高低,铝都会抑制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铝敏感品种对硝态氮的吸收速率高,而耐铝品种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高,这与OsAMT1;2、OsNRT2;1和OsNRT2;2的相对表达丰度存在对应关系。因此,铝对水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取决于水稻的耐铝能力、铝浓度和铝氮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