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温(28±2)℃时,按20mg/kg的剂量给平均体质量(500±10)g的鳜鱼单次口服乳酸诺氟沙星,服药后0.5、1、2、3、4、6、8、12、24、48、72、96h,分别测定鳜鱼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含量,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药物在鳜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结果显示,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333、6、3、5h,达峰质量浓度分别为3.625、2.39、33.089、19.375mg/L,各组织中肝脏吸收的药物含量最高,其次是肾脏、血浆和肌肉;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2.589、131.652、16.830、30.558h,药物在肝脏中消除速度最快,而在肌肉中消除最慢。以肌肉中药物残留限量为50μg/kg计,建议单次投喂乳酸诺氟沙星的休药期不低于24d。  相似文献   

2.
3种药物在甲鱼体内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呋喃唑酮、磺胺嘧啶和诺氟沙星各以3种水平分别混入饲料中投喂甲鱼(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投药饵时间分别为7d和14d。停药后24、72、120和240h分别取血液、肝、肾和肌肉测定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呋喃唑酮的吸收量甚微,4种样品中均未检出残留,说明该药只适用于肠道疾病的防治;磺胺嘧啶在4种样品中均可检出,在停药后24h,血液中含量最高,然后迅速降低,72h降至最低,240h则不能检出;诺氟沙星的药物残留变化状况与磺胺嘧啶相似。残留排除速度以肌肉中最慢,以停药24h残留量为标准,停药120h磺胺嘧啶残留率为76.8%(1.65-2.37μg/kg),诺氟沙星为46%(0.81-0.93μg/kg);停药240h则分别为25%(0.63-1.11μg/kg)和24.2%(0.35-0.44μg/kg)。血液、肝、肾和肌肉中的药物残留水平随给药量的增加而增加,给药时间的长短对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影响不大,但在肝、肾和肌肉中的药物残留则随给药时间的加长而显著增加(P<0.05)。建议饲喂磺胺嘧啶或诺氟沙星的甲鱼应在停药10d后上市。  相似文献   

3.
以80 mg/kg鱼体重对牙鲆单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表明,停药后0.25 h,肌肉中恩诺沙星残留量最低。各组织的消除半衰期依次为腮肝脏血液肾脏肌肉,其中肌肉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最低为67.759 h,消除最快,停药后12 d检测不到恩诺沙星。停药后0.25 h,在牙鲆血液、肝脏、肾脏中均有环丙沙星残留,残留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血液,肌肉和鳃中未检出环丙沙星。停药后22 d在血液、肝脏和肾脏3个组织中仍然能够检测出恩诺沙星,但是停药7 d后这3个组织中均检测不出环丙沙星。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在牙鲆体内代谢速度较慢,而且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有脱乙基代谢为环丙沙星的反应发生,但并不是在恩诺沙星消除的全过程都发生,而且代谢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的消除速度要比恩诺沙星快。  相似文献   

4.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吉富罗非鱼一次灌服50mg/kg剂量的四环素和土霉素浑浊液,研究四环素和土霉素在其肌肉、肝脏和血液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12h后四环素、土霉素在肌肉、肝脏和血液中含量分别达最高,四环素含量分别为0.920mg/kg,2 703mg/kg,1 225μg/mL;土霉素含量分别为0 860,2 188mg/kg和1 075μg/mL。鱼肉中四环素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 593,23 50h;土霉素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 261,22 979h。216h后,鱼肉中四环素和土霉素均低于0 1mg/kg。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代谢规律.在水温14~16℃的条件下,用50mg/kg体重的剂量,对大菱鲆口灌土霉素3d,每天两次.用紫外吸收法测定土霉素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各组织中最高残留量和消除速率不一.给药后36h,土霉素在各组织中的含量达到最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第840h时,土霉素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已经降到较低水平;40d后,土霉素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已低于100μg/kg(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70),所以,建议临床休药期为40d以上.  相似文献   

6.
两种给药途径土霉素残留在鲫鱼体内的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在肌肉注射和口灌给药方式下土霉素残留在鲫鱼组织内的消除情况。结果表明: 鲫鱼肌肉注射和口灌给药后土霉素在体内的最大浓度依次是: 肌肉 4 636mg/kg和 2 869mg/kg, 血液 5 467mg/kg和 3 112mg/kg, 肝脏 7 165mg/kg和 5 086mg/kg, 肾脏 8 308mg/kg和 5 017mg/kg; 肌肉注射第 288h时除肾脏中的土霉素浓度仍然高达 0 375mg/kg, 其他组织中已经检测不到土霉素的存在, 而口灌给药第 288h时肌肉、血液、肝脏、肾脏中土霉素的浓度依次为: 0 133mg/kg, 0 237mg/kg, 0 272mg/kg, 0 272mg/kg。因此, 在 (10±1)℃水温条件下, 以剂量 50mg/kg鱼体重单次给药, 肌肉注射各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比口灌给药高, 口灌给药消除速度比肌肉注射慢。本次实验结果建议在 (10±1)℃以上水温条件下, 无论肌肉注射还是口灌给药, 建议第 12天以后捕鱼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肾脏23.25h。连续5d以30mg/kg的剂量混饲口灌大菱鲆,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肌肉74.88h<血液98.16h<肝脏186.43h<鳃192.12h<肾脏200.45h。以上研究表明,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较为迅速,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在组织中以肾脏中的残留最为显著。使用诺氟沙星进行大菱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至少停药30d后方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8.
研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肠道细菌耐药性与其肌肉中土霉素残留量之间的关系.养殖水温(22±1)℃,以125 mg/(kg·d)剂量拌料投喂体重为(200±20)g的半滑舌鳎11 d,利用土霉素选择培养基检测其肠道细菌耐药率的变化,同时检测其肌肉中土霉素残留量.结果表明,投药期间,在土霉素含量为16 mg/L和160 mg/L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肠道细菌耐药率迅速上升,第11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15±4.20)%和(18.64±0.45)%,远远高于对照组平均耐药率;土霉素在肌肉中的残留量为(2.23±0.40)~(3.14±0.15)mg/kg,呈上升趋势,投药期结束后残留量迅速下降,第11天降到检测限0.05 μg/mL以下.休药期鱼体内的土霉素残留量随着肠道细菌的耐药率降低而迅速下降,并且形成了较好的拟合关系.试验对进一步利用鱼肠道细菌的耐药率来表征鱼体内土霉素的残留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相似文献   

10.
健康锦鲤以15 mg/kg的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取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肌肉、肾脏和肝胰脏中盐酸沙拉沙星的质量浓度,用MCPK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盐酸沙拉沙星在肾脏、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动力学特征不一。肌肉的代谢动力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代谢动力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数据经回归处理得到3种组织的消除半衰期T1/2肌肉为55.44 h;T1/2肝脏为13.0755 h;T1/2肾脏为33 h。通过休药期公式计算各组织的理论休药期为:肌肉:11.0 d;肝脏:6.6 d;肾脏:9.5 d。以残留量高、消除最慢的组织作为残留分析的靶组织,建议锦鲤以肌肉为残留靶组织,在25℃的条件下,肌肉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建议休药期为11 d。  相似文献   

11.
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动力学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组织中的分布及药物动力学规律,其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HPCL)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温 (26±1)℃,以10 mg/kg剂量单次给草鱼口灌诺氟沙星后,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明显大于肌肉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吸收半衰期t1/2Ka、分布半衰期t1/2α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0.1468、0.5224、82.8811 h.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 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结果表明:在药浴开始阶段,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MG含量迅速上升,肝脏、肾脏和血液于浸浴6 h时即达到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59.8±127.0μg/kg、589.2±40.0μg/kg和88.6±51.3μg/kg,肌肉于浸浴12h时达最高值(720.5±192.6μg/kg),随后含量下降。鳗鲡各组织中LMG高峰出现时间都晚于MG,血液、肝脏和肾脏中的LMG都是在浸浴12 h时,达到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 135.0±376.4μg/kg、1 730.9±538.5μg/kg和238.9±105.5μg/kg;肌肉组织LMG的高峰出现时间更晚,是清水养殖3 d(72 h)时,为960.1±251.0μg/kg。血液中的MG消除最快,于清水养殖的第2天(48 h)检测不到残留。肾脏于养殖10 d(240 h)、肝脏于养殖45 d(1 080 h)时检测不到残留MG,而肌肉中的MG在养殖90 d时才检测不到。LMG在鳗鲡血液和肌肉组织中消除时间与MG相比显著延长,血液中的LMG消除时间是养殖90 d(2 160 h),而肌肉中于养殖120 d时,仍能检测到一定含量的LMG。除了肾组织在整个试验阶段和肌肉组织在浸浴过程中,所含平均MG比LMG高以外,其余情况下都是LMG平均含量明显高于MG平均值。本试验表明,可以通过对鳗鲡肌肉中的无色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达到对孔雀石绿禁用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在14±2℃水温条件下,连续5d对红鳍东方鲍口灌剂量为100mg/kg的土霉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停药后血清、肌肉、肝脏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消除速率常数和消除半衰期,提出了该温度下的休药期。研究表明,在停药2d后红鳍东方鲍血清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1.092μg/ml和0.806μg/g;停药3d后肝脏内土霉素浓度达到峰值1.229μg/g,土霉素在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3.8、22.4和26.8d;土霉素在红鳍东方纯肌肉组织中降到0.1μg/g残留限量的时间为58d,降到0.05μg/g残留限量的时间为81d。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诺氟沙星(NFX)在鳗鲡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日本鳗鲡在混饲口灌后血液和组织中NFX的含量变化,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表明,NFX以30 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日本鳗鲡后,吸收分布迅速,达峰时间(T_(max))、吸收(T_(1/2Ka))和分布半衰期(T_(1/2α))分别为3.000、1.012和1.570 h;NFX在鳗鲡体内消除较快,消除半衰期(T_(1/2β))为15.267 h,总清除率(CL)为1.315 L/(h·kg)。此外,峰浓度(C_(max))为1.273 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为22.670 mg/(L·h)。NFX以30 mg/kg的剂量连续3 d混饲口灌日本鳗鲡后,在肌肉、肝脏、肾脏和血浆中的消除速率常数分别为0.144、0.125、0.102和0.093 1/d。根据WT1.4计算的理论休药期(WDT)分别为肌肉22.97 d,肝脏21.30 d,肾脏33.40 d,血浆18.29 d。本研究结果为诺氟沙星在水产动物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后,鲫停药后第8天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肾脏中药物浓度已降到(0.0463±0.0134)μg/g,低于0.05μg/g。建议在(23±1)℃水温条件下,按每千克体重10 mg的剂量连续5 d混饲给鲫诺氟沙星,休药期至少为最后一次给药后的8 d。  相似文献   

16.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药饵口灌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欧洲鳗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1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恩诺沙星在欧洲鳗鲡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血浆、肌肉和肝脏的Vd分别为6.362 L/kg、8.081 L/kg和15.870 L/kg;恩诺沙星在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β1/2)分别为161.10 h、333.21 h和611.26 h,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27.4 mL/(kg.h)、16.8 g/(kg.h)和18.0 g/(kg.h)。代谢物环丙沙星在鳗鲡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恩诺沙星基本相似,呈现出多峰现象,但3种组织中环丙沙星出现第一个药峰时间分别为给药后第24小时、24小时和12小时,3种组织中环丙沙星峰值水平肝脏中最高、肌肉中次之、血浆中最低,环丙沙星在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速率比较缓慢。鉴于恩诺沙星和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建议养成阶段使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7.
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灌和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按100 mg·kg-1口灌给药后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氟苯尼考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2h、6h、0.5h、1h,以后开始缓慢下降,给药2d后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分别为4.209μg·mL-1、0.792μg·g-1、0.493μg·g-1、1.448μg·g-1,给药3d后血浆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分别为0.0836μg·mL-1,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均未检出;按100mg·kg-1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达峰时间为0.5h,以后开始缓慢下降,给药5d后血浆中的氟苯尼考浓度为0.1151μg·mL-1,给药10d后血浆中的氟苯尼考浓度未检出.口灌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体内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分布可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来描述,口灌给药的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7.939h、18.844h、11.83h、36.87h;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体内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分布可用开放性一室模型来描述,肌肉注射给药的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37.52h.  相似文献   

18.
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的药物代谢和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霉素,研究土霉素口灌给药途径下在锯缘青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锯缘青蟹口灌给药土霉素5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胰脏中的药峰浓度分别为16.78±1.98 mg/L、9.39±2.12μg/g和32.12±6.12μg/g,达峰时间分别为4 h、8 h和4 h。血浆中土霉素浓度-时间关系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d)为2.129 L/kg;分布半衰期(t1/2α)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200 h和47.856 h,总体清除率(CLs)为0.063 mL/(kg.h)。肌肉和肝胰脏中土霉素浓度与时间关系的药动学参数采用统计矩原理分析,其消除半衰期(t1/2 z)分别为60.145 h和71.009 h,总体清除率(CLz)分别为0.054 g/(kg.h)和0.037 g/(kg.h)。土霉素在精巢和卵巢中达峰时间分别为8 h和12 h,峰浓度分别为9.83μg/g和10.26μg/g。给药后24 d时,血浆、肌肉、肝胰脏、精巢和卵巢中土霉素含量都已低于0.10μg/g。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消除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至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分别投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8周,草鱼幼鱼体质量(4.09±0.01)g,观察GSH在草鱼组织中沉积以及对草鱼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GSH对草鱼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实验组肌肉中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中GSH含量在GSH添加水平为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肌肉中丙二醛(MDA)在GSH添加水平为300 mg/kg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GSH对血清中GSH和MDA影响不显著(P>0.05).草鱼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在400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GR活力有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和肌肉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在300 mg/kg组和200 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不同程度升高,均在200 mg/kg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SH-PX活力和T-AOC有增高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ROS)含量分别在400 mg/kg和300 mg/kg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GSH能够促进草鱼肝脏和肌肉中GSH的沉积,提高肝脏及肌肉中GR和γ-GT活力,以及肝脏中GSH-PX和SOD活力与总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中MDA含量,降低肝脏及血清中ROS含量,因此GSH在水产饲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磺胺甲基异噁唑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磺胺甲基异噁唑含量,通过3P97药动学软件对磺胺甲基异噁唑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1±1)℃水温条件下,单次口灌100mg/kg磺胺甲基异噁唑(SMZ),SMZ在大菱鲆肌肉、肝脏和血浆中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大菱鲆肌肉、肝脏和血浆中药物浓度分别在给药后11.89、10.53和4.87h达到最大值,Cmax分别为21.52、5.35和44.07mg/kg,给药后5、6d和72h含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0.1mg/kg),18、24和10d后SMZ未检出(〈0.01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