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材料‘ZN016’和高感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通过基质栽培,研究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对长豇豆叶片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活性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可显著提高豇豆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以及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显著提高细胞质内的多酚含量和感病品种线粒体中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外源硅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推测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可能通过提高豇豆叶片细胞质和叶绿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避免活性氧对细胞质膜和叶绿体膜系统的伤害,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硅对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硅对盐胁迫下2个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缓解了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黄瓜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减轻了黄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降低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硅使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PPO)活性显著升高,IAA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加硅使黄瓜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绿原酸含量明显增加。因此,硅参与了植物的代谢或生理活动,可减轻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镉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中和硅酸钾的碱性和消除钾离子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硅可减轻镉对草莓叶片的伤害,提高镉胁迫下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和根冠比,增加植株生物量;硅能提高光合色素含量,降低镉胁迫下草莓叶片和根系的质膜透性,使叶片丙二醛含量减少,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适量浓度的硅可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保证植株在镉胁迫条件下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镉胁迫下,草莓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供硅可提高SOD、POD、CAT活性,减轻活性氧及自由基对草莓叶片的毒害.上述结果说明,供硅改善了草莓逆境生理状况,缓解了镉的毒害作用,促进了草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硅对盐胁迫下杨树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杨树南林-95杨(Populus×euram ericana cv. NL-95)在不同盐胁迫下加硅处理对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硅情况下,随着盐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减缓,叶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膜透性变大,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盐胁迫下施硅处理缓解了盐胁迫对杨树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维持了杨树叶片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幼苗叶MDA含量降低,POD和CAT活性提高。笔者认为盐胁迫下施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分对杨树的毒害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源硅对长豇豆锈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硅对不同锈病抗性品种锈菌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呼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加硅使豇豆植株叶片中SiO2含量比对照提高36.42%.硅明显提高感病品种锈菌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植株Fv/Fm、Ф中PSⅡ和ETR的下降时间,减轻其下降程度;维持幼苗叶片较高的总呼吸活性(Vt)、替代途径能力(Valt)和替代途径实际运行活性(ρValt);未接种时外源硅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除POD、CAT外).硅可明显提高抗病品种接种锈菌后的POD、CA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未接种时硅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同工酶分析表明,外源硅不能改变两品种的POD同工酶谱带.硅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  相似文献   

6.
硅提高植物耐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耐旱性有着重要作用,干旱胁迫会引起植物失水,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和正 常生长发育、进而降低作物产量,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虽然硅一直不被认为是植物必需元素,但有许多研究证明, 植物吸收硅后能够缓解各种逆境胁迫。系统总结了硅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 化调节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外源硅能够促进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缓解干旱引起的渗透 胁迫,还能提高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抵御氧化胁迫,从而提高植物耐旱性。但有关硅调控植物 耐旱性,目前在生理层面研究较多,有关硅是通过何种途径调控干旱胁迫下植物渗透物质合成以及各种抗氧化 酶活性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这方面可作为重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抗盐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硅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细胞膜伤害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细胞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源硅降低了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SOD、POD酶活性,但对CAT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硅对植物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影响植物产率的主要因素,通过破坏细胞的离子渗透平衡发挥作用。虽然硅通常被认为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植物吸收硅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此,使用硅元素能够在不利的气候和土地环境中提高作物的产量。大量的试验结果已经验证了硅的作用,但是硅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没被系统地讨论。因此,查阅了硅在植物中吸收、运输和积累以及硅如何能减轻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情况。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硅元素的吸收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形式。但是更多的硅转运方式仍不太明确,硅运输的过程需要进一步阐明。2硅在抗旱性方面的机制在生理生化层面上得到了部分的阐明,包括能增加根系水分的摄入、保持营养平衡、减少叶片的水分流失、促进光合速率和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非酶抗氧化剂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3硅能够在胁迫条件下调控植物内激素的平衡,然而硅在增加抗逆性相关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方面的机制仍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9.
硅和豇豆根茬腐解液对豇豆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硅和根茬腐解液对豇豆耐连作障碍品种“ZN016”和不耐连作障碍品种之豇282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茬腐解液明显抑制两个品种种子的萌发、胚根和幼苗生长。根茬腐解液胁迫明显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抗坏血酸(AsA)含量;外源加硅可明显提高上述酶活性和AsA含量,降低MDA含量。在无根茬腐解液胁迫时,硅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叶面喷施硅肥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影响,以平麦20为材料,设置小麦开花期不同浓度[180(S1)、270(S2)、540(S3)、2 700(S4) mg/L)]叶面硅肥喷施试验,并研究干旱胁迫不同阶段内不同硅肥处理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最佳喷施量。结果表明,干旱处理5 d时,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高浓度硅肥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旱8 d时,叶片光合速率继续降低,而叶面喷施高浓度硅肥均显著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高浓度硅肥喷施在干旱胁迫下均显著降低叶片H2O2含量;干旱处理5 d时,叶面喷施2 700 mg/L,和S1处理相比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26.45%;干旱处理8 d时,叶面喷施高浓度硅肥均显著降低叶片MDA含量;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硅肥处理均显著升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干旱胁迫5 d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处理均升高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干旱处理8 d时,叶面喷施2 700 mg/L浓度硅肥则比S1处理下降了0.02%;...  相似文献   

11.
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硅能改善水稻的形态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能提高水稻抗性,包括增强水稻的抗倒性、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境能力;还可以提高氮、磷利用率.减轻一些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逆境胁迫下硅的抗性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是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一种营养元素,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硅还可以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硅在缓解病虫害、干旱、盐害、重金属毒害及冻害等逆境胁迫下的作用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亮  丁枫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占怡玉  范智权  王淑琼  饶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00-15102,15110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 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 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 mg/L时,粳稻根长最短,根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硅浓度为80 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陈亮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饶梦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9):1877-1880,1907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的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mg/L时,粳稻的根长最短,跟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色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80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益作用的元素.综述非生物胁迫下硅素对作物生理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硅素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植物抵抗盐分胁迫的能力、提高作物抵抗重金属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稻田镉砷污染阻控原理与技术应用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成为重大国家需求;水稻是重金属超标最为严重的粮食作物;镉/砷污染稻田是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与难点。以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定向调控重金属的活性、阻隔其转移的阻控技术,是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新思路,对解决稻田重金属污染治理难题具有重大意义。铁是稻田中最为重要的活性元素,稻田铁循环是连接养分循环与镉/砷行为的枢纽;调控铁与碳/氮循环的耦合过程,可降低土壤中镉/砷向水稻根系迁移的活性,从而减少水稻植株吸收积累镉/砷。硅与硒等营养元素与水稻镉/砷吸收转运密切相关,外源施加硅/硒养分可降低水稻吸收、转运镉/砷的功能基因表达,提高其解毒功能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镉/砷从水稻根系向籽粒的转运。基于以上原理研发了硅/硒营养调控的生理阻隔技术、铁循环调控的钝化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产品。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生理阻隔和土壤钝化技术单独应用或组合应用,均可有效降低稻米中镉/砷含量,从而提高稻米的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SiO2为硅源,以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农大18号"和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蒙古稻"为材料,测定了纳米SiO2对水稻抗瘟效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处理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比不施硅处理下降了30.98%和51.03%,抗病品种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54.93%,而感病品种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73.47%。施硅减轻了病级和病情指数,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感病品种"蒙古稻"上表现尤为明显。水稻在施用纳米SiO2后,不仅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大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使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而且可以增加新生根系的根数和最长根长,提高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同时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叶倾角减小,真菌附着减少,利于水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壤重金属正交L9(34)胁迫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喷施有机硅和无机硅溶液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受重金属污染,水稻叶片MDA含量显著升高,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升高,MDA含量逐渐增加;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种类重金属对水稻叶片MDA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Cd、Pb、Cu、Zn。经有机硅处理的水稻叶片MDA含量(504.63μmol/g FW)最低,无机硅处理(565.85μmol/g FW)次之,无硅处理(611.73μmol/g FW)最高,不同处理间叶片MDA含量差异水平极显著(P0.01)。可见,硅处理有利于维持水稻膜脂过氧化系统平衡,诱导其抵御重金属胁迫的毒害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叶面阻控剂与土壤调理剂对稻米降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灰、土壤调理剂、水溶硅肥为材料,在镉污染耕地上进行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土壤中p H值,可以有效地改变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不易被植物吸收,施用石灰后稻米和稻草中重金属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3.4%和66%;通过喷施叶面阻控剂,可以使镉停留在植物根、茎基部,阻止其向稻米中传送,喷施后稻米和稻草中重金属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1.5%和25.3%;施用土壤调理剂后稻米和稻草中重金属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1.3%和6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