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土壤滴浇法进行了麦田常用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存在差异,且多数品种苗高的安全性大于根长。2甲4氯钠对偃师4110安全,周麦13敏感;苯磺隆对百农68安全;苄嘧磺隆对郑农16安全,高优503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田间使用时应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合理确定除草剂品种和有效用量。  相似文献   

2.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及在土壤中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盆栽法,研究了噻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及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同时,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10 以上剂量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的影响;苯磺隆、噻磺隆和苄嘧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6d、6 .3d、15 .4d。在推荐剂量下,只有苄嘧磺隆会对后茬玉米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3.
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总体株防效可达95.97%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5.70%以上。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52.5126.0 g/hm2对小麦安全。生产中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63.0126.0 g/hm2对小麦安全。生产中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63.073.5 g/hm2。  相似文献   

4.
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总体株防效可达95.97%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5.70%以上。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52.5~126.0 g/hm2对小麦安全。生产中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63.0~73.5 g/hm2。  相似文献   

5.
苯磺隆、多效唑对小麦壮苗及除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田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除草剂(苯磺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混合喷施于小麦田。通过对小麦的株高、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POD活性的测定分析,探讨了苯磺隆、多效唑对小麦壮苗及除草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拔节期混合喷施苯磺隆和多效唑,不仅可以改善小麦农艺性状、提高小麦产量,且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苯磺隆和苄嘧磺隆混用防除麦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苯磺隆和苄嘧磺隆两种除草剂混用,解决了单一除草剂杀草谱较窄,易使杂草草相发生变化和效果变差的问题,每666 7m2 用苯磺隆和苄嘧磺隆有效成分0 75g和2 4~3 6g冬前或早春混用对小麦及后茬作物安全。对鲁西南麦田主要杂草猪殃殃、麦蒿、荠菜、婆婆纳的总株防效达 93 8%~100%;鲜重防效92 0%~100%。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不同品种对单嘧磺隆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拟添加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对单嘧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小麦、玉米不同品种对单嘧磺隆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在 6个小麦品种中辽春 10号对单嘧磺隆耐药性最强,京 8335表现最敏感:在 7个玉米品种中农大 108、唐抗 5号对单嘧磺隆耐药力最强,而唐玉 5号最敏感。小麦对单嘧磺隆的耐性比玉米高得多,种根比种芽敏感性高。另外,玉米对单嘧磺隆的敏感性与种子触药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小麦甲基二磺隆安全剂,为甲基二磺隆在小麦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吡唑解草酯、双苯恶唑酸、环丙磺酰胺3种安全剂对甲基二磺隆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小麦对甲基二磺隆比较敏感,株高和鲜质量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0.20和0.86 mg/L。双苯恶唑酸及环丙环酰胺无法有效降低甲基二磺隆对小麦的药害,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的保护效果较好,不同剂量甲基二磺隆与吡唑解草酯0.250、0.50、1.00 mg/L混用时,对小麦株高的EC50值分别为0.70、0.59、0.89 mg/L,分别较甲基二磺隆单独使用提高了3.50、2.95、4.45倍,显著提高了小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但通过盆栽法测定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吡唑解草酯1∶2混用对节节麦的防效较甲基二磺隆单独使用下降均在10%以上。[结论]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甲基二磺隆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但同时增加了节节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培条件下,通过测定小麦发芽率、出苗率、根长、株高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探究不同质量浓度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苯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影响较小,却可延缓其出苗速度;对小麦幼苗的根长和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苗鲜质量及苗干质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但对其株高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苯对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苯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对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随苯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二甲四氯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帆  崔乘幸  于翔  韩宝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62-2962,2965
研究了二甲四氯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麦54对二甲四氯耐药性强,豫麦18耐药性最弱,周麦9号、七里湾1号居中;同一小麦品种土壤处理法比茎叶处理法影响安全性要强;二甲四氯对豫麦54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小,对豫麦18、周麦9号、七里湾1号影响较大;二甲四氯对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土壤处理法大于茎叶处理法。  相似文献   

11.
超重力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在600×g,4h、1 000×g,4h的超重力处理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时的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幼苗生长的株高、根长以及鲜重的变化,以及根系活力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经超重力处理后,小麦的Gr和G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幼苗明显变矮,鲜重有所降低,但根长明显增加;超重力处理的株高、根长以及鲜重脱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都好于盐胁迫处理。说明超重力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盐性,且1 000×g,4h的处理抗盐性高于600×g,4h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地上部氮素利用的差异,明确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氮效率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以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研究其根冠关系、根系生物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地上、地下部氮素转运分配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类品种小麦拔节期前根系特性无明显差异,拔节期之后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周麦28和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氮素积累量和花后氮素吸收量也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籽粒产量、植株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花前氮素转运量、氮素籽粒分配比例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与常规供氮水平相比,降低供氮量,4个基因型小麦根系生物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成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和产量降低,根冠比、氮素吸收效率、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升高。增加供氮量,根系生物量表现为周麦27、郑麦366、开麦20降低而周麦28增加。4个基因型小麦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和产量均显著升高,而根冠比、氮素吸收效率、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结论】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较高的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促进了其对氮素的吸收,是氮高效的基础。较高的氮素转运、氮素籽粒分配能力和合理的根冠比促进了其对氮素的高效利用,是氮高效的关键。氮低效品种周麦28虽然也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但其氮素转运能力过低、生育后期根冠比过大限制了植株对氮素的合理利用,不利于氮效率的提高。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素吸收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地上部生长的需要,限制了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As(Ⅲ)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幼苗As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选择郑州9023、豫麦18、周麦16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s(Ⅲ)胁迫对小麦籽粒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As含量的特征,并探讨了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As(Ⅲ)浓度的增加,3个品种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几项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且对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的抑制;幼苗As含量则呈现出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3个品种小麦幼苗根和芽的As含量互不相同。周麦16耐As污染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选用小麦种子、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加以200g·24h、200g·36h、700g·12h、700g·24h、1500g·4h和1500g·12h处理,观测其种子活力、形态指标(苗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4项指标,经过与CK的对比,分析超重力处理对植株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重力处理可以影响植物幼苗的生长,处理的时间和重力加速度是影响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在本实验中,高重力加速度、短时间的处理(1500g·4h)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而中速、长时的处理(700g·24h)不利于幼苗的生长,甚至会导致幼苗死亡,并且通过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的比较证明,相同超重力处理条件对不同作物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乳液-超声乳化法处理,制备海参营养素纳米悬浮剂,观察不同浓度海参营养素溶液处理下的小麦种苗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经纳米海参营养素制剂处理的小麦种子,其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浓度增加其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150mg·L-1纳米海参营养素制剂的促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在小麦播前种子处理上的最佳应用浓度,本试验以烟农19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与穴盘育苗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0、5、10、20、30、50、100 mg·L-1共计7个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浓度GGR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 GGR浸种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12.09%、15.31%、31.55%和42.09%。小麦幼苗的株高以20 mg·L-1 GGR浸种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32.00%。小麦根长以50 mg·L-1 GGR浸种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10.26%。30 mg·L-1 GGR浸种处理下小麦种子的茎粗、叶长、根体积、苗鲜重、壮苗指数、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45.19%、25.37%、68.18%、66.34%、35.53%、36.50%、146.88%和131.03%。综合隶属函数分析与评价,适宜浓度的GGR浸种(30 mg·L-1)能显著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缩短种子发芽时间,对小麦实际栽培过程中培育壮苗、提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2004-2006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试验站旱农试验基地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株高、穗长、根系生长、叶面积以及籽粒产量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重度水分胁迫比对照正常供水减产55.6%、株高降低27.0 cm、穗长降低1.2 cm、根系干重减少3.2 g/盆、叶面积减少39.2%.拔节期和孕穗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穗长和无效小穗数影响最大,而对千粒重影响最敏感的时期是灌浆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周麦18、百农207、华育198、矮抗58和百农69为材料,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下小麦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等耐盐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的相对值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及浓度间均有明显变化;综合5个试验品种的表现可知,百农207和周麦18在苗期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矮抗58、百农69和华育198的耐盐能力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