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农村在西部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部农村发展的好坏 ,事关整个开发事业的兴衰成败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西部农村发展必须与当地资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相适宜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基于此 ,本文定义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分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认为量大质低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特点。提出了加大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必要性 ,并全方位探讨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西部农村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人口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给西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造成人力资源闲置浪费。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笔者认为只有对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才有可能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笔者通过分析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产生原因,提出了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总体思路、工作难点和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开发: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要加强其人力资源开发。在分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加强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部农村反贫困、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对当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缺陷和大学生回流西部农村的困难,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应成为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蓝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54-6255
强调了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将越来越大,对西部农村地区显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当前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就业结构单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伴随着闲置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才"投入-产出"双低。指出了提升西部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认真落实和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出台详细具体的立足西部农村地区实际的配套政策;加快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制定缩小知识差距的发展战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大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按需适时调整人力投资结构,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强度。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西部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和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由于西部农村教育的现有基础差,与其它地区差距大,只有加速发展才能满足西部农村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就跨越式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西部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和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由于西部农村教育的现有基础差,与其它地区差距大,只有加速发展才能满足西部农村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就跨越式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京  孔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43-744
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质量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程度、政治参与程度、经济决策影响度、健康状况、意识理念、就业结构等方面。从总体情况来看,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质量不容乐观。针对现状,分析了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质量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实现西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必须。当前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着:人口数量大、自然增长率高,人力资源素质低,教育投资不足,身体素质差等问题。对此,必须限制人口数量、提高质量,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建立和健全农村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出现的新问题,并结合实际及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如何解决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新问题以服务于农村经济,提出了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推进西部农业特色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解西部地区农村"富饶的贫困"的悖论应建立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挖掘、培育和开发基础上。信息网络在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以及低成本经济交易等方面的优势与西部所具有的资源状况、人文环境具有内在契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加强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要举措。当前,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应立足于适合西部农村和农业开发的原则,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破解西部地区农村“富饶的贫困”的悖论应建立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挖掘、培育和开发基础上。信息网络在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以及低成本经济交易等方面的优势与西部所具有的资源状况、人文环境具有内在契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加强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要举措。当前,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应立足于适合西部农村和农业开发的原则,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刘小俊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26-2030
【目的】深入剖析四川“三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制约因素,为促进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文化程度和从业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制约“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从业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教育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应改变农村教育观念、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农村“三教统筹”、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从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越发重要,文章以地方农村人口为主体视角,以城镇化进程中应重视的人力资源为切入点,以解决莆田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访谈等方法对莆田市农村的人力资源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调查发现,莆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当地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继续教育体制不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不完善,以及农村人口素质提升观念意识淡薄等现实问题,为此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农村居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46-15949
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型农民培育的影响:一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二是加大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三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四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剖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大且增长快、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和较低的年龄构成;在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人资源科技水平不高、农民身体素质总体偏低;在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地域结构分布失衡。探讨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对培育新型农民的启示:一是控制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方面,主要表现为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开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三是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主要表现为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从近几年来看,安徽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论文针对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从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优化人力资源环境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迁移性开发。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论文对于加强安徽省人力资源投入,最终实现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庞大的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群体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障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坚持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科技意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分层次、分区域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我国全面繁荣的重要途径,重点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源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教育因素、人口素质因素4个二级指标及相关的16个三级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推进新疆乡镇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找出了影响新疆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差,市场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缺乏等制约因素,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有利条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人才,开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促进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推进新疆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