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明清时期,随着全国性人口膨胀和封建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大量移民辗转来到陕南,从而掀起了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的高潮。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开发的盲动性,致使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影响了陕南的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民的迁入和中原农业技术的传入,明清时期贵州落后的农耕制度发生了彻底变化。明清时期移民对贵州的农业开发,以水稻品种的激增为标志,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河流沿岸一带首先得到了开发,然后又以玉米等域外农作物及本土杂粮的推广为标志,山区渐次得到了开发。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的多少对某一地区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外来人口大规模迁入梵净山地区,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梵净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梵净山地区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随之得到开发。但另一方面,由于梵净山地区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外来移民的大量进入又导致在山区开发中出现了开发不当、自然环境破坏等问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梵净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庐山虎患几度频繁发作,反映了地区生态环境由衰退到恢复进而再衰退的特点。这一个案表明,虎患并非单纯因生态环境败坏所致,战争使地区人口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恢复,同样可能引发虎患。但整体而言,作为历史文化名山,明清时期庐山虎患折射出当时我国山区生态环境渐趋退化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直隶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凤河流域水草肥美、环境优越,适于农作物的种植。随着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作物的商品化与市镇经济的发展,二者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打破了当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直隶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对拓展畿辅地区社会经济史、区域文化史及当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秦巴山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也随之展开.学界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生态环境变迁的角度着眼.(1)本文试以湖北省郧阳府(今十堰地区)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地理学相关方法,探讨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区农田水利的时空分布状态及其文本记述背后的地方政治地理与农业地理格局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皖西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以粮食为主兼及林副业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中部及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稻作、麦作农业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种植业生产结构。南部大别山区则是以林副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为主,农业种植业生产为辅的山区社会经济结构。农林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皖西城镇集市和商品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处,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较为独特,很早就是茶叶种植的地区。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各府州县志中,均对当时的茶叶种植情况有所记载,是我们今天了解明清时期武陵山区植茶的基本资料,从资料中也可以看到其植茶范围广、发展并不落后,但总体规模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明清时期洱海地区农业的发展中,围绕着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村落、族群之间的互动,村落规约发挥着社会秩序的维持和运作规范的功能,地方民众、村落权威阶层、官府在不同程度上共同界定村民的农业资源的利用规范。本文通过明清时期洱海地区村落规约及基层社会发展脉络的梳理,探究该地区明清时期的村落社会变迁与基层社会自治权力的运作,以及国家是如何在村落社会中施展权力以解决相关问题,深入了解明清时期国家与西南边疆基层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西北、东南部属于多山地和丘陵地带,受自然条件、人口等因素的制约,明中叶以前,经济开发的整体水平低下,未开发和尚未充分开发区域较广,属典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然而自明中后期开始伴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及不同的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采用,浙江山区原有经济模式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逐渐失衡,尤其是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冲突不断。为此,清政府采取措施以加强对外来移民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玉米起源于南美,明中期传入我国。明后期、清中叶后随着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压力,促使山区人民开垦土地和选择玉米这一高产农作物种植。明末、清中叶开始在淮南山区大面积种植,进而在我国南北各地逐步传播。居民迁移、政府推广、区域之间的相互学习是玉米种植发展的直接原因,最终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戏曲政教之论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宋元为萌生期,明代为拓展期,清代为深化和完善期。古典戏曲政教之论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历时承传、现实导引与梯度拓展等多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明清至民国时期任丘鄣州镇庙会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忠民 《古今农业》2006,(1):95-101
州镇庙会兴起于明万历年间,清康乾时期达鼎盛,近代以后总势趋衰。前近代鄣州庙会的酬神、娱乐、商贸功能并重;近代以后各功能皆有所弱化。该镇庙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晚清、民国政府对郑州大庙、庙会政策与明、前清时期相比骤变.这是该镇异于冀中其他县区庙会变迁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明清至民国时期任丘鄚州镇庙会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州镇庙会兴起于明万历年间,清康乾时期达鼎盛,近代以后总势趋衰。前近代州庙会的酬神、娱乐、商贸功能并重;近代以后各功能皆有所弱化。该镇庙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晚清、民国政府对州大庙、庙会政策与明、前清时期相比骤变,这是该镇异于冀中其他县区庙会变迁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清代湖南米谷外运量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以往学者对湖南米谷外运量粗略的估计不同,本文对清代湖南人口、耕地、亩产量、总产量和当地米谷消费量进行了比较具体和深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清代湖南米谷的外运量。研究表明,有清一代,湖南的米谷外运量在不同时期因人口、耕地、亩产量、平均年收成、总产量和当地米谷消费量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从清初到乾隆,外运量不断增大,乾隆以后则不断减少。但总的看来,其外运量非常大,除了清初的几十年,一般每年都能输出上千万石的稻米。  相似文献   

17.
清顺治年间黟县推行土地清丈、攒造鱼鳞图册。鱼鳞册在黟县乡村经济和法制生活中发挥作用,府县官吏审理土地案件以鱼鳞册登记为凭。《黟县顺治年清丈册》登记田、地、山5000余亩,"山"在90%以上。册载60%以上的土地属地主、族产所有。该册为都图册籍,登记分庄占有土地有的在毫厘之间,呈现出小土地占有的复杂形态。在册500余亩田...  相似文献   

18.
汪庆元 《古今农业》2014,(2):106-113
20世纪以来研究表明,鱼鳞图册起源于南宋。明代洪武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推行鱼鳞图册制度,其作用是确认业户土地产权,确保官府田赋征收。现存明清鱼鳞图册原件主要分藏于安徽、江苏、浙江,北方的陕西、山西存有清至民国的鱼鳞图册。鱼鳞图册研究拓展了南北区域社会经济史的内涵,在地权分配、租佃关系、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新的进展。而在鱼鳞总图、地权形态、里甲土地分布方面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福建历来为产茶大省,明清以来其茶产业发展对台湾有重要影响。闽台茶产业的互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在世界茶产业界举足轻重,对其学术价值则尚待挖掘。明清以来闽台茶业演进过程中,产生了一批著名茶商,其经营思想和业绩,对当前我国茶业发展仍具借鉴意义。该文对台湾和大陆关于明清以来闽台茶业发展史的文献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以此为基础,从以茶为缘、以商为本、以技为重、以史为鉴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